查看原文
其他

你知道民国时期的高考是如何进行的吗

么其璋 么其琮 槛外记 2023-11-30



民国时期的高考是如何进行的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自西方国家移植而来,带有鲜明的西方教育特征。清末新制学校采用考试入学,所考科目除了中国传统经史知识,增加了声光、电化、几何、代数、外国语文、地理、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中国近代高校主要实行自主招生,自主命题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民国时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实行单独招生考试,教育部仅制定有关招生原则,进行协调。各校先公布招生章则,通告招生人数、投考资格、考试科目、时间地点和入学有关事宜,再组织命题考试。考试科目和题型、内容、难易度等方面,既有某些共性特征,也存在个性差异。总体而言,这些入学考试大多重视通识知识、人文性和分析能力,注重文理学科平衡;考题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考试不是简单、机械地考记忆,而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让学子具有发挥才华的空间。

 

民国高考时的场景



语数外必考,重视中外近代史



在考试科目上,各级各类学校并无统一标准。如高等专门学校,除国文、外文、数学为必考科目,然后从本校的专业要求出发,设置相关考试科目:法政专门学校增设历史、地理;工业专门学校增设理化与图画;医学专门学校加试理化、博物。同一所学校举办预科和本科等多层次的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也不一样。

这种单独招考方式,既是清末引进西方教育模式的自然延续,也是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之初,各高校性质、层次和规模差异显著,很难用同一标准招考学生;中等学校毕业生数量不足,高校只有从办学实际出发,多途并举,才能招到足够的学生。此外,这一时期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定,高校数量不多,由学校自主招生简便易行。


1917年,20岁的罗家伦参加北大招生考试,作文成绩满分,深得批改试卷的胡适赏识,胡适向学校招生委员会推荐。然而调阅成绩发现,罗家伦的数学考了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非常一般,委员们频频摇头。最后,主持会议的校长蔡元培力排众议,一锤定音,以“偏怪之才”的名义破格录取了罗家伦。1919年“五四”运动中,罗家伦是其中一员健将,后来更是成为著名教育家,担任过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


从实施过程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一些知名大学坚持严格招生,入学考试较难。但也有不少学校降格招考,尤其是对同等学力的标准把握不严。因此,北洋政府教育部曾限令,专门学校招收同等学力新生不得超过中学毕业生的20%。鉴于高校招生考试内容多与中学教学实际脱节,给中学教学造成很大困难,1919年教育部对各高校招考科目提出程度说明,要求招考预科生,“命题概须依照中学毕业程度,勿使太过不及”、“各高等专门学校及大学招考新生,除外国语外,其他各学科,应以本国文命题。考生考试,应用本国文,但能以外文作答者,听便”。实行自主招生的公私立大学,制定和颁发严格的招生规章制度,设立专门的入学审查委员会,入学选拔考试管理规范。各大学能够参与招生命题的多是本校知名教授。

 

民国高考试卷


以厦门大学为例,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1926年7月厦大招生规定,在本科入学须考:



(1)  国文(作论文一篇,分析句读);


(2)  英文(作文,文法,翻译);


(3)  数学(高等代数,平面及立体几何,平面三角);


(4)  化学、物理或生物(三科选二),受科学试验时,须缴验实验室之记录簿;


(5)  历史(中外近世史)。



对于后两项考试科目要求,1928年7月《本校入学试验简章》调整为:



(4)  物理、化学、生物(投考文、法、教或商科者上列三科选一,投考理科者三科选二);


(5)  中外近世史、哲学概论、伦理学(投考文、法、教或商者,上列三科选二;投考理科者,上列三科选一)。


若遇必要时,得增试其他科目。各科试卷,除国文、中国史专用中文答写,英文专用英文答写外,其余中文英文均可;凡新加坡投考学生,如不能用中文答写,得免试国文及中国史,于入校后补习之。



可见,此时招生虽实行分科选考,但注重考生文理知识平衡,尤其重视中外近代史。国文、英文、数学为各科必考,预科分科选考史地或科学。此外,本科招生还必考文、理科内容,只是科目选择有所差异。在考试方式上,理科重视实验。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受政治、教育因素影响,各高校调整了招生考试部分科目。


1920年出国留学的康白情(前排左一康白情、后排左一罗家伦)

白话诗人康白情也差一点与北大失之交臂。1917年康白情报考北京大学,国文和英文都考了第一,数学却考了零分。按规定北大不能录取,同样也是胡适以辞职要挟,北大才无奈地录取了他。


1937年首试“联合招生”


由各高校自行举办招生考试虽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但也存在不少缺陷。除了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区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外,还加重了考生的经济负担;各高校单独招考不具可比性,不利于在较大范围公平选拔人才。在招考效率上,统一考试也较高校单独招考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更有效地选拔人才。有鉴于此,南京国民政府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试行高校计划与统一招生。

为适应全面抗日的需要,提高大学程度,1937年教育部先是在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试行“联合招生”;1938年9月,在国统区正式实行国立各院校统一招考。其后,统一招考继续发展。1940年参加统考招生的国立、省立大学及独立学院共41所,设有16个考区、18个招生处。应考人数18151名,录取人数7024名。

上述统一招考的实施范围虽未包括私立高校,在实践中也存在命题覆盖面窄、题型单一、统一分发困难等局限性,但仍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它有效地遏制了高校科系发展不平衡的趋向,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学生入学机会的区域公平,加强了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从整体上提高了高校生源的质量。然而,随着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因战事严峻及交通更加困难,高校统一招考被迫中止。在艰难条件下,教育部仍实行小范围的联合招生。此后,高校招生方式主要有单独招考、联合招考、委托招生、成绩审查以及保送免试等五种,由各校酌情采用。

由此可见,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高校招考的重要变革阶段,它既留下了高校单独招考的丰富实践,也就统一招生考试进行了初步探索。无论是考试制度还是考试试题,对今天的全国高考综合改革都不无借鉴作用。


民国时期的大学女生


回到1947年你能考上山大吗


又到一年高考时。新星出版社从尘封近百年的珍贵史料中搜集整理出的《民国老试卷》,收入民国时期各大学各学科入学试卷三百余套,通过大学招生考试试题这一特殊文献类型,展现民国教育和社会风貌。今昔对比,从另一种角度看待“高考”。现将1947年国立山东大学入学试题(部分)辑录如下:


国文



一、翻译题:试译下文为语体并加标点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二、国文题:立国之本在得众论




史地之部



一、清代盛时,汉学极为发达,试述其原因。

二、近代日本发展与中国之关系极深,试述三十年来之中日交涉要略。

三、试述东北九省之方位及产业状况。

四、解释下列词句:

(1)  永业田    (2)  寒食散    (3)  五四运动    (4)  杜鲁门主义




理化



一、设有子弹以每秒150米的速度可摄入一木板内3厘米深,若速度为每秒450米,可摄入若干?

二、有12个相同的电池,每电池的内电阻为其电路外电阻之四分之一,欲得最大电流,向电流须如何连结。

三、将100°C之水1000克和0°C之水1000克互相混合,而使冰溶解,则混合后的温度若干?

……

六、解释下列各名词并举例证明之:

1.当量

2.同位素

3.临界温度

4.定比定律


生物



一、试述生物演化之证据。

二、试述生物生殖的大概。

三、试述变形虫之构造及其生活状况。

四、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民国时期的教员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大学考题




作文:现时培养建设需要人才当以何为最急,试详陈所见

注意:须用文言,以三百字为完卷。字体毋潦草。

(国文 国立北洋工学院 一九三三年)  

蒋介石对日不抵抗,宋子文在欧美大借款,试述其事实而评论之。

(国文 国立中山大学 一九三三年)

作文题:读书志不在温饱论(文言白语不拘)

(国文 辅仁大学 一九四一年)  

作文(文言语体均可,须分段并加新式标点):政府在抗战期间对于诸生不征之使从军而招之使求学,其意义安在?试申述之。

(国文 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东北大学 一九四二年)  

作文:拟以改善中学国文教学法上教部书

解释下列各词:覶缕 奊诟 望洋兴叹 太子率更 跅弛之士

(国文 国立武汉大学 一九四七年)  

自东北失陷以来开发西北之说甚嚣尘上,试就地形、气候、产业、移民诸端比较东北西北之异同。

(地理 国立中央大学 一九三六年)

问世界大战时,何以日本在政治、经济两方面而均能有飞跃之发展?

(史地 国立山东大学 一九三六年)

湖南本年灾荒甚重,试述平日粮食之产销之概况。

(史地 国立浙江大学 一九四六年)

厨灶燃煤,他日重返厨内已为盘中之牛腩,试寻其变化之经过。

(化学 国立中央大学 一九四六年)

列举五谷及六畜之名称,并注明此各种动植物在分类学上,所隶属之门类。

(生物 国立中山大学 一九四七年)

世界与人生是否是两个问题?如是两个问题,应该有一种什么关系?

形而上学的问题和认识论的问题不同的地方?

(哲学概论 国立北平大学 一九三三年)

试述发展实业之原则及开发中国交通之计划如何(包括水陆交通)

(党义党策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一九三三年)

(军制学)何谓征兵制、民兵制、募兵制,并分别说明其利弊。

(射击教范)试述弹道各部之名称并绘图说明之。

(军训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科学、工程学院 一九三六年)

“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试抒所见。

(公民 国立西北工学院 一九四一年)

独裁政治与民主政治之主要区别何在?

(公民 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东北大学 一九四二年)

中国社会问题究在人口太少,抑在人口太多而教育程度太低,生产能力太弱?其解决之道究在奖励生育,抑应发展教育,提高生产技能?

(公民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一九四二年)



本文来源:摘自《民国老试卷》,新星出版社。



杨振宁曾说,西南联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这座抗战时期组成的临时大学,让我们至今为之着迷:虽然它只存在了8年,却拥有中国近现代最传奇的老师和教授;造就了最有成就的一批学者大师。炮火中的满目疮痍处,竟然出现了这样一座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甚至有人说,当时世界教育中心有三个,美国、英国、还有中国昆明。即使已过80年,依然挡不住老一辈的怀念,新一代的向往。
 
但是,怀念西南联大,却常常陷入过去的沉湎和追慕:推崇有之,膜拜有之,甚至将那段历史送上中国教育的神坛;却很少有人试图理解它的意义,反思它的真正价值。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回眸历史,追寻西南联大的足迹,我们看到的不仅仅只是一座学校的教育奇迹,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中自由思想的潮流,以及它们对今天的意义。
 
为此,先知书店鼎力推荐“寻找西南联大四书”,全面了解西南联大的历史,以及那个时代中汹涌澎湃的思想潮流。

◎《民国思潮读本》:只有深入那个时代的思想深处,了解前辈们的关怀与思考、主义与理想,发现繁荣与乱象背后的激荡思想潮流,才能算真正理解民国,了解西南联大。这套《民国思潮读本》从思潮的角度重新串联民国,让我们能够深入、全面的读懂民国,读懂西南联大诞生的思想背景,更读懂当下。

◎《南渡北归》(含签名版):首部全景展现西南联大历史,以及20世纪思想大师命运的力作,被公认为“现代人非收藏不可的经典”。这部岳南先生耗十几年心血的百万字皇皇巨著,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历史还原了真相。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重走》(含签名版):一段行旅之路,往往就是一场蜕变的过程;一个传奇背后的关键,往往就是一段不平凡的旅途。重走“西迁之路”,或许是理解西南联大的最佳方式。杨潇的这本书就是选择了这一段旅程,借着公路这一极具现代意义的线索,杨潇巧妙地将时间转化为空间,用空间的重合、用肉身的行动,打通了时间上的距离,感通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生命。

◎《上学记》:本书是西南联大学生何兆武先生前半生的回忆录,也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像,还是一部“特殊的”中国近现代史。作为国内顶尖的历史哲学大家,何兆武先生对岁月的思考无疑是深刻的。我们能通过《上学记》获得的,不仅是一份“从没有见过的时代记录”,更是一个资深思想者的理路。

这套“寻找西南联大四书”从各个方面全面记录、回忆了关于新南联大历史的前前后后,寻找西南联大的精神遗产。读这套书如乘坐老旧但真实的时光穿梭列车,摇晃着前往那只有黑与白交替的时代,看见国家的命运,看见个人的悲歌,看见教育的奇迹,也看见思想的光辉。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含签名版)。

我们为什么纪念王小波
雷颐: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他的回忆中,有我们从没见过的时代
秦晖:高考作文谈这个,并不是一个好信号
比计划经济更可怕的是计划思维
自古成大事者,为什么流氓这么多
国民党败走大陆,其实败在商场,而非战场
佛教:影响中国最深,也被误解最深
命运的钟摆:1977年恢复高考
是否受过古希腊文明的启蒙,是一个现代国家落后与强大的分野
周其仁:资本的秘密,致富的秘密
杨念群:没用就是历史最大的用处
亚当·斯密诞辰300周年 | 对亚当·斯密的三大误解,是经济危机的源头
木心: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廖信忠: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
“良心”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秦制两千年:历史循环的根源是什么?
雷颐:“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张维迎:林毅夫的8点错误(酣畅淋漓!)
有趣的灵魂“独行”,无趣的人生“合群”
徐贲:玩笑有风险,后果很严重
许子东:鲁迅是一座山,但张爱玲是一条河
胡适没看透,鲁迅没看透,他却看透了
王家卫与《繁花》:花影不离身左右,千呼万唤始出来
暗夜传灯人:“南渡北归”之后发生了什么?
历史不会熔断:如何从五个维度,认识过去和未来的走向
传奇布列松:能说的,恰恰是不必说的
历史改变了他,他也改变了历史
选择关乎国运:一战时的中国为何差点站错队
查建英:那是一个烟火与情怀迸发的时代
文学与历史,究竟谁更真实
白先勇:得到的全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
他们纵然沦为阶下囚,却更为“敌人”所尊重
绝版复活《李宗仁回忆录》:打开民国政治的一把钥匙
宋朝的覆灭:亡了天下,断了文明
王鼎钧: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老照片欣赏|上海滩一个世纪的风流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开历史倒车”的精英
李光耀:新加坡的成功,应归功于英国
从内务府看大清:王朝崩溃的前兆
罗素诞辰151周年纪念:小灾难来自固执 大灾难来自狂热
易中天:帝王和流氓,有没有本质区别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解密“中苏关系”的孤本档案合集
一个民族最大的遗憾不是无知,而是封闭通往真知的大门
张维迎:拒绝现代文明与市场逻辑,是大清挨揍的主要原因
葛兆光:有些人奇怪的“中国文化优越感”,让人非常担心
钱满素:以群体划分社会,必将酿成仇恨和冲突
偌大的燕园,为何容不下一个司徒雷登
没有灵魂的人,谈什么活着
翦商:周灭商之惊心动魄超乎想象
母亲:一个中国女人的命运
王小波:永不做沉默的大多数
关于“文革”的在线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邓晓芒:我的妹妹残雪
陈丹青:因为艺术,罪恶好像被历史原谅了
林贤治:重读鲁迅的八个理由
周策纵先生逝世16周年纪念:再难一遇的汉学大师
忍将功业苦苍生:一个民族的落后首先是知识分子落后
四大名著里,藏着中国人一生的四种修行
历史的转折:一段被“隐藏”的真实抗战史
在道理行不通的社会中,应当如何生活
法律精神的背后,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统治者最不希望老百姓读什么书
纳粹“利维坦”:人民为什么支持希特勒
阿城丨我们为什么学不了张爱玲
张宏杰:中国历史上最畸形的一群人
知识分子的命运,是一个社会的晴雨表
残雪:摧毁我们的天才的,是我们的文化
高尔泰:欲归无计,万里西风瀚海沙
八十年代的回望与反思:五四精神悲壮的落幕
王德威:渡不过的《巨流河》
1978年 | 满目疮痍后的刻骨记忆
“五一”不是劳动节| 关于“劳动”的五个错误认识
绝版签名 | 《四棵杨》:直面最为动荡、复杂、禁忌的三十年历史
警惕“不反思的恶” | 撒旦的战争从未结束
中国权力史——走不出的“党争”
希特勒的“奋斗”:20世纪的人类大灾难是如何造成的
托克维尔对中国的六大启示
北大教授:这个世界,坏人已经联合起来了
易中天:劝君莫谈陈寅恪
被牺牲的“局部” :中国的“鱼米之乡”何以沦为远近闻名的“穷乡僻壤”?
君王好大喜功,后果有多严重?
费孝通逝世18周年:他坎坷一生,只为认识和了解中国
读书日 | 谈谈真正的读书
雷颐:回顾百年中国,中国人为何会屡屡遭受大灾难?
纪念康德:灵魂三问
库页岛——近代史上永远的痛
王笛:那些手握权力的人总是幻想创造历史
波伏娃的激荡人生
大学是一个社会最后的底线
历史上最好的40年,却没有任何丰功伟绩
恐慌,是控制人心最好的方式
梁胡之争:国家最大的敌人是愚昧
半个世纪以前,美国女摄影师拍下的敦煌
狼的自由就是羊的末日——这个时代的自由面临的最大威胁
葛剑雄:很多人的青春无悔其实是青春无奈
刘震云:从虞姬到潘金莲,中国女性故事为什么总是反常识?
史景迁告诉你:你知道的太平天国可能是假的
易中天:谁是中国改朝换代史的主演?
徐庆全:研究党史的人,为什么都会怕他
纪念王小波 | 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张宏杰:“利出一孔”,中国传统社会的“权力万能”
身体的媚术:在枉死与苟活之间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我们是如何被宣传塑造的?
与屠刀为邻:现代世界最惨烈的大屠杀
熊培云| 这个时代最需要温和而坚定、悲悯而宽恕的力量
雷颐:晚清转型失败的三大困局
陈丹青:我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
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我们亟需一场关于死亡的教育
王小波:牺牲不一定崇高,吃苦未必有益
敦煌与故宫:中国文明的两大殿堂
徐晓:一个时代的精神肖像
战争不是让你捐三个月工资,而是把你洗劫一空
国民党失败的四个历史教训
活在“洪武时代”,为什么那么难
阻碍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源是什么?
人无疵不可与交:别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人设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段最难以被正视的历史
穿越历史的三峡:改变中国现代进程的五个人
安·兰德:人类史上最荒谬的一句口号
唐世平:沉迷于《甄嬛传》和《武媚娘》,是无法与现代世界相处的
朱学勤:1920,罗素在中国的失败
孙立平:没有中西之分,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
大萧条的11个特点,细思极恐
“怼天怼地”傅斯年:知识分子的血性与勇气
海子逝世34周年纪念 | 在海子的诗歌里,遇见一个春天
张鸣:学生告老师的前世今生
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
孔乙己的“魔咒”:为什么社会总是不尊重知识分子?
历史与现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是什么?
彭华:陈寅恪的文化史观
推动人类进步的,不是“英雄”与“权威”,而是怀疑与批判
当善良失去原则的时候,可能比恶还恶
《西线无战事》再获奥斯卡:战争的荒谬释放出人性的荒谬
秦晖:我们与世界接轨,应该是底线的接轨
读书无禁区:五本不宜多作介绍的好书
中国女性的命运:一个女人的苦与疼
观念的奠基者:八位西方思想家
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
文明的六个特征
一群没用的迂腐文人
早熟落下的顽疾:2000年中国社会史的12个洞察
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罗翔被围攻,是时代的悲哀
钱满素:为什么亟需从“文明”的角度,重新认识美国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影响中国命运的五个国家
木心:人生不如梦——鲁迅之后,张爱玲的敏锐
张宏杰:中国人的性格史,真的不忍去回顾
别不了的司徒雷登:那个假装用一生爱中国的人
今天的大学校园,还会不会诞生《蒋公的面子》?
三观不合,终将渐行渐远
北岛: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阎连科:我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
阅读的五个层次
俄乌战争一周年:俄罗斯争霸世界,最终究竟得到了什么?
宣传画:消失于历史天空,却淡不出精神底层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表演
《希特勒的末日》:暴君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众叛亲离的?
胡适逝世61周年 | 自由而悲悯:当下我们最缺乏的力量
马国川:日本没有“奇迹”
“王袍加身”的诱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
哈耶克最后的预言正在实现:狂妄而短视的人类始终面临一个抉择
经济决定贫富,政治决定生死
浪漫的先知: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沈志华“趁乱”拷贝的俄罗斯解密档案,解开了多少中苏之谜?
邓小平逝世26周年:摇荡的钟摆,极简改革开放史
“面子”与“圈子”的背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傅国涌︱存其文而原其人:不能力挽狂澜,但从未随波逐流
秦晖、金雁——50后的爱情,当下中国最令人瞩目的学术伉俪
王笛:对穷人来说,尊严就是奢侈品
柴静:这个拎着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许倬云:当代中国的两大精神危机
孟德斯鸠:权力恣意妄为的社会,一定不是个好的社会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读懂当代中国的珍贵史料
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身大事:最值得收藏的40个经典名句
为什么许多人勤劳却不富有?
罗翔:司法不应被舆论干预,但舆论却可以争取正义
宋朝之后,再无宋朝
罗素逝世53周年纪念 | 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 杨苡姐妹们的命运密码:名门闺秀的迥异人生
《满江红》中陈旧的国际政治价值观:“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很难接轨现代文明
王五四:不出一声的野夫
杨本芬:读罢野夫《江上的母亲》,我再也不能等待……
岳飞死后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揭秘《满江红》背后的历史真相
同是天涯沦落人: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忘年交
关心政治的目的不在权力,而在自由
历史的烙印: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中国命运的六次抉择
袁伟时 | 历史大势不可逆转
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五部有口皆碑的好书 | 总有一本,能治愈你的“精神内耗”
比权力更重要的,是对规则的尊重
刀尔登:“得民心者得天下”很动听,可惜是句谎言
盛世距离废墟有多远?
八十年代的中国是怎样引进的《一九八四》?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愚蠢又自负:三种最值得警惕的权威
无用之用,实为大用: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中国一百年以来的新年贺词(1909-1999)
米塞斯:取消市场经济,实际上取消了一切自由
宋教仁之死:近代中国最值得期待的一场政治实验的终结
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独立”精神的基本底线,何时成了知识分子的最高要求?
张鸣:冯玉祥的真与伪
索尔仁尼琴104周年诞辰:不撒谎,不原谅,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92岁吴敬琏重磅发声:什么是当下经济问题的根源?
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个人即政治: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大棋局:关于1944-1950年历史最深的五大误解
胡适诞辰131周年:那些曾抛弃胡适的年轻人,晚年又重新选择了他
诺奖的六位“异类”:任何伟大都源于承认无知与思想自由
乌托邦的四个掘墓人: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美好的愿望铺成的
一寸山河一寸血:从淞沪会战到南京大屠杀
20世纪中国人的生死流转:历史的细节,让人恐惧
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
【孤独的斗士:哈耶克】真正改变世界的,唯有思想
独立思考的人,最难被征服
鲁迅:正视,是一种勇气
北岛诗歌依然流行,是一种“不幸”
再谈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