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民国时期的高考是如何进行的吗
民国时期的高考是如何进行的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自西方国家移植而来,带有鲜明的西方教育特征。清末新制学校采用考试入学,所考科目除了中国传统经史知识,增加了声光、电化、几何、代数、外国语文、地理、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中国近代高校主要实行自主招生,自主命题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民国时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实行单独招生考试,教育部仅制定有关招生原则,进行协调。各校先公布招生章则,通告招生人数、投考资格、考试科目、时间地点和入学有关事宜,再组织命题考试。考试科目和题型、内容、难易度等方面,既有某些共性特征,也存在个性差异。总体而言,这些入学考试大多重视通识知识、人文性和分析能力,注重文理学科平衡;考题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考试不是简单、机械地考记忆,而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让学子具有发挥才华的空间。
民国高考时的场景
语数外必考,重视中外近代史
在考试科目上,各级各类学校并无统一标准。如高等专门学校,除国文、外文、数学为必考科目,然后从本校的专业要求出发,设置相关考试科目:法政专门学校增设历史、地理;工业专门学校增设理化与图画;医学专门学校加试理化、博物。同一所学校举办预科和本科等多层次的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也不一样。
这种单独招考方式,既是清末引进西方教育模式的自然延续,也是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之初,各高校性质、层次和规模差异显著,很难用同一标准招考学生;中等学校毕业生数量不足,高校只有从办学实际出发,多途并举,才能招到足够的学生。此外,这一时期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定,高校数量不多,由学校自主招生简便易行。
1917年,20岁的罗家伦参加北大招生考试,作文成绩满分,深得批改试卷的胡适赏识,胡适向学校招生委员会推荐。然而调阅成绩发现,罗家伦的数学考了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非常一般,委员们频频摇头。最后,主持会议的校长蔡元培力排众议,一锤定音,以“偏怪之才”的名义破格录取了罗家伦。1919年“五四”运动中,罗家伦是其中一员健将,后来更是成为著名教育家,担任过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
从实施过程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一些知名大学坚持严格招生,入学考试较难。但也有不少学校降格招考,尤其是对同等学力的标准把握不严。因此,北洋政府教育部曾限令,专门学校招收同等学力新生不得超过中学毕业生的20%。鉴于高校招生考试内容多与中学教学实际脱节,给中学教学造成很大困难,1919年教育部对各高校招考科目提出程度说明,要求招考预科生,“命题概须依照中学毕业程度,勿使太过不及”、“各高等专门学校及大学招考新生,除外国语外,其他各学科,应以本国文命题。考生考试,应用本国文,但能以外文作答者,听便”。实行自主招生的公私立大学,制定和颁发严格的招生规章制度,设立专门的入学审查委员会,入学选拔考试管理规范。各大学能够参与招生命题的多是本校知名教授。
民国高考试卷
以厦门大学为例,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大学,1926年7月厦大招生规定,在本科入学须考:
(1) 国文(作论文一篇,分析句读);
(2) 英文(作文,文法,翻译);
(3) 数学(高等代数,平面及立体几何,平面三角);
(4) 化学、物理或生物(三科选二),受科学试验时,须缴验实验室之记录簿;
(5) 历史(中外近世史)。
对于后两项考试科目要求,1928年7月《本校入学试验简章》调整为:
(4) 物理、化学、生物(投考文、法、教或商科者上列三科选一,投考理科者三科选二);
(5) 中外近世史、哲学概论、伦理学(投考文、法、教或商者,上列三科选二;投考理科者,上列三科选一)。
若遇必要时,得增试其他科目。各科试卷,除国文、中国史专用中文答写,英文专用英文答写外,其余中文英文均可;凡新加坡投考学生,如不能用中文答写,得免试国文及中国史,于入校后补习之。
可见,此时招生虽实行分科选考,但注重考生文理知识平衡,尤其重视中外近代史。国文、英文、数学为各科必考,预科分科选考史地或科学。此外,本科招生还必考文、理科内容,只是科目选择有所差异。在考试方式上,理科重视实验。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受政治、教育因素影响,各高校调整了招生考试部分科目。
1920年出国留学的康白情(前排左一康白情、后排左一罗家伦)
白话诗人康白情也差一点与北大失之交臂。1917年康白情报考北京大学,国文和英文都考了第一,数学却考了零分。按规定北大不能录取,同样也是胡适以辞职要挟,北大才无奈地录取了他。
1937年首试“联合招生”
由各高校自行举办招生考试虽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但也存在不少缺陷。除了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区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外,还加重了考生的经济负担;各高校单独招考不具可比性,不利于在较大范围公平选拔人才。在招考效率上,统一考试也较高校单独招考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更有效地选拔人才。有鉴于此,南京国民政府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试行高校计划与统一招生。
为适应全面抗日的需要,提高大学程度,1937年教育部先是在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试行“联合招生”;1938年9月,在国统区正式实行国立各院校统一招考。其后,统一招考继续发展。1940年参加统考招生的国立、省立大学及独立学院共41所,设有16个考区、18个招生处。应考人数18151名,录取人数7024名。
上述统一招考的实施范围虽未包括私立高校,在实践中也存在命题覆盖面窄、题型单一、统一分发困难等局限性,但仍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它有效地遏制了高校科系发展不平衡的趋向,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学生入学机会的区域公平,加强了高等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从整体上提高了高校生源的质量。然而,随着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因战事严峻及交通更加困难,高校统一招考被迫中止。在艰难条件下,教育部仍实行小范围的联合招生。此后,高校招生方式主要有单独招考、联合招考、委托招生、成绩审查以及保送免试等五种,由各校酌情采用。
由此可见,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高校招考的重要变革阶段,它既留下了高校单独招考的丰富实践,也就统一招生考试进行了初步探索。无论是考试制度还是考试试题,对今天的全国高考综合改革都不无借鉴作用。
民国时期的大学女生
回到1947年你能考上山大吗
又到一年高考时。新星出版社从尘封近百年的珍贵史料中搜集整理出的《民国老试卷》,收入民国时期各大学各学科入学试卷三百余套,通过大学招生考试试题这一特殊文献类型,展现民国教育和社会风貌。今昔对比,从另一种角度看待“高考”。现将1947年国立山东大学入学试题(部分)辑录如下:
国文
一、翻译题:试译下文为语体并加标点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二、国文题:立国之本在得众论
史地之部
一、清代盛时,汉学极为发达,试述其原因。
二、近代日本发展与中国之关系极深,试述三十年来之中日交涉要略。
三、试述东北九省之方位及产业状况。
四、解释下列词句:
(1) 永业田 (2) 寒食散 (3) 五四运动 (4) 杜鲁门主义
理化
一、设有子弹以每秒150米的速度可摄入一木板内3厘米深,若速度为每秒450米,可摄入若干?
二、有12个相同的电池,每电池的内电阻为其电路外电阻之四分之一,欲得最大电流,向电流须如何连结。
三、将100°C之水1000克和0°C之水1000克互相混合,而使冰溶解,则混合后的温度若干?
……
六、解释下列各名词并举例证明之:
1.当量
2.同位素
3.临界温度
4.定比定律
生物
一、试述生物演化之证据。
二、试述生物生殖的大概。
三、试述变形虫之构造及其生活状况。
四、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民国时期的教员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部分大学考题
作文:现时培养建设需要人才当以何为最急,试详陈所见
注意:须用文言,以三百字为完卷。字体毋潦草。
(国文 国立北洋工学院 一九三三年)
蒋介石对日不抵抗,宋子文在欧美大借款,试述其事实而评论之。
(国文 国立中山大学 一九三三年)
作文题:读书志不在温饱论(文言白语不拘)
(国文 辅仁大学 一九四一年)
作文(文言语体均可,须分段并加新式标点):政府在抗战期间对于诸生不征之使从军而招之使求学,其意义安在?试申述之。
(国文 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东北大学 一九四二年)
作文:拟以改善中学国文教学法上教部书
解释下列各词:覶缕 奊诟 望洋兴叹 太子率更 跅弛之士
(国文 国立武汉大学 一九四七年)
自东北失陷以来开发西北之说甚嚣尘上,试就地形、气候、产业、移民诸端比较东北西北之异同。
(地理 国立中央大学 一九三六年)
问世界大战时,何以日本在政治、经济两方面而均能有飞跃之发展?
(史地 国立山东大学 一九三六年)
湖南本年灾荒甚重,试述平日粮食之产销之概况。
(史地 国立浙江大学 一九四六年)
厨灶燃煤,他日重返厨内已为盘中之牛腩,试寻其变化之经过。
(化学 国立中央大学 一九四六年)
列举五谷及六畜之名称,并注明此各种动植物在分类学上,所隶属之门类。
(生物 国立中山大学 一九四七年)
世界与人生是否是两个问题?如是两个问题,应该有一种什么关系?
形而上学的问题和认识论的问题不同的地方?
(哲学概论 国立北平大学 一九三三年)
试述发展实业之原则及开发中国交通之计划如何(包括水陆交通)
(党义党策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一九三三年)
(军制学)何谓征兵制、民兵制、募兵制,并分别说明其利弊。
(射击教范)试述弹道各部之名称并绘图说明之。
(军训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科学、工程学院 一九三六年)
“抗战必胜,建国必成”试抒所见。
(公民 国立西北工学院 一九四一年)
独裁政治与民主政治之主要区别何在?
(公民 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东北大学 一九四二年)
中国社会问题究在人口太少,抑在人口太多而教育程度太低,生产能力太弱?其解决之道究在奖励生育,抑应发展教育,提高生产技能?
(公民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一九四二年)
本文来源:摘自《民国老试卷》,新星出版社。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