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欣赏|上海滩一个世纪的风流
1921年,一个名叫王炽开的广东人在上海南京路上开了一家照相馆,取名“王开”。起初,只有一间摄影室和几名职工,后来逐步扩展为双开间店面,成为上海滩著名的照相馆,且流传了90多年至今还在营业。
演员时期的江青
有一年,一个名叫“蓝苹”的小明星在这间照相馆拍了几张玉照;多年以后,她改名为“江青”,“WG”中,为销毁与“蓝苹”有关的一切历史证据,她授意有关部门查抄王开所有的照片和底片,“蓝苹”的照片从此鸿飞冥冥,剩下的则被封存在上海市公安局,安然度过“WG”岁月。
演员时期的江青
“文 革”结束后,它们栖身于王开的地下档案室,直到2006年的一场因水龙头破裂的“水灾”,才重见天日。
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只尘封40年的旧纸箱,打开纸箱,一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珍贵老照片赫然映入眼帘……
上流派对
一帧帧寂静无声的“王开”老照片里,有黄浦江游艇上晒着日光浴的泳装男女,有公馆庭院里花团锦簇的上流派对,生动真切的影像勾勒出上海滩“黄金时期”的时尚风情。
电影明星周旋17岁时的照片
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
有周璇、胡蝶、黎莉莉、阮玲玉、王人美、上官云珠、张织云、陈燕燕、陈云裳、黄柳霜等明星的时髦姿态与微笑,各色旗袍锁住优雅而不造作、高贵而不冷峻、温情而不甜腻的上海光影,打开了上海人尘封的记忆。
郑苹如
当时能进“王开”拍照的除了影视明星,还不乏政界、商界名人,他们的不少照片甚至更具历史价值。比如郑苹如,张爱玲小说《色 戒》的女主人公原型,她在“王开”所拍的照片曾刊登于1937年7月的《良友》画报封面,当时因她身分特殊,只称“郑女士”三个字,而未写全名。此照片在展出后被其侄子辨认出。
为何如此多明星、名流青睐王开照相馆呢?
阮玲玉
一是“王开”有这样一个规矩:凡是上镜漂亮的,“王开”会送一套照片,同时把样照放在橱窗里展览。而当时众多电影导演常通过这些照片来寻找合适的演员。
顾梅君
二是得益于“王开”精湛的技术,甚至是“PS”技术。为了让照片上的明星光彩照人,可以在底片上用笔将眼睛修大一些,将翘了的衣领整平,甚至还在底片上添加晚霞、云彩、柳树等装饰。
当时的彩色照片都是着色师染色的,但这一当时代表着照相馆最高工艺的技术现在几乎要失传了。
“王开”赶上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风华绝代,赶上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又赶上了新世纪世界的日新月异,在上海乃至中国摄影行业数十载风云变幻间,大浪淘沙始见金。
在太多上海“老克勒”眼中,它是无需数字的地标,有着骨子里的海派情调,代表摄影的最高境界。
看着这些老照片,不得不感叹:“那个时代的上海,曾那么繁华,那么摩登,那么美。”
王开老照片“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笔文化财富”,这批老照片中的人物服饰、发型,精致而丰富,展现了上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化习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它们也是一部生动的中国电影史。
上海外滩全景,王开照相馆拍摄于1930年左右
照相馆,承载着一个人、一座城市的记忆。老照片凝固的是历史瞬间, 记录的是点点滴滴的岁月痕迹,它们是往昔黄金岁月刻骨铭心的记忆,更是历史的忠实见证。
“当一个社会告别浮躁,开始静下心来怀旧、寻根的时候,就要找寻残存的历史印记,而影像资料恰恰是对一个时代、一个城市最客观的记录。”
王开照相馆老照片欣赏
王熙春(左)等戏曲名伶
陈云裳
高占非
摄影师罗从周
百年的上海,风云际会中也有生活,革命固然高昂,却也压不倒柴米油盐酱醋茶,时代之潮再汹涌,弄堂里的生活也得继续。
若说上海留下了一点什么,宏大叙事已经说得太多,总无非是大人物之间的杀伐决断,电视剧已经演得太多;知识分子之间的逸闻,他们互相都已写好,拿来便能看,只怕眼花缭乱;唯独欠缺的,是上海那一点市民的灵魂。
不要小瞧了老百姓的庸常岁序,这故事少有人讲得好,若非浸润在上海的土壤里做市民,触不到它的烟火气,得不着它的精髓。更遑论,深入日常又出离了日常,在生活里看到一点文明的火光,这更难,非天时地利人和不可。
说来说去,能写出上海风情,又把握其脉搏的,还是要看这三位最地道的上海女作家。
张爱玲自不必说,80年代起便是上海精神的肖像,现在要追寻战乱年代上海的影子,她的书也不可不读,何况她又扛着海上文学的大旗。
王安忆较为特殊,20出头的青葱岁月,遭遇国家的大动荡,被赶到农村挖田;而立之年,国家风气骤变,巨大的精神冲击,又让她的心灵破碎。
她切身体会过在时代风云中上海人的命运变迁、人情冷暖,因此写起50年代国家转型时期的上海,眼光之毒,文字之辣,同时期的作者往往难以企及。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一千零一夜》的书写者,而上海的书写者是陈丹燕。陈丹燕笔下的上海,社会影响最广,正如美国哈佛大学荣休教授李欧梵说:“她几乎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带动了上海的怀旧热。”
从黄金期到沦陷期,再到新政权的转型期,上海这30年,几乎走完了一个国家几百年的转型之路。
若读懂中国太难,不妨先读懂上海。它曾容纳了一切重要的中国人,是大城市的典型代表;而要读懂上海,绕不过上海人,他们是上海的人格缩影,是上海的根;而要读懂上海人,除了上述三位作家,还能有谁呢?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百年中国看上海”系列,包含张爱玲小说作品集、王安忆签名版《红豆生南国》《众声喧哗》、陈丹燕签名版《上海三部曲》。三位作家,写尽了上海的风云际会和庸常岁序的交织,展现了这座都市的复杂性、多层次。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