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求新闻热点的时代,谷雨实验室花几个月憋一首挽歌值得么丨谷雨沙龙

2017-03-30 李楠 谷雨故事

▲《逃离罗布泊》主创:撰稿人高龙,徐阳,车怡岑。


 2016年10月,青海新疆两省交界地的花土沟大浪滩上,一个捡石爱好者发现了一具遗骨和他的遗物。靠着遗物中的书信和DNA技术,警方确认,这个脸朝下一头栽在沙漠里的人名叫李中华。1959年,李中华逃荒至新疆若羌县城东北80公里处的米兰农场。1960年秋天,李中华从米兰农场出走,并在同年冬天死于青海茫崖大浪滩。


在一个追求快消费和新闻热点的时代,谷雨实验室主创团队历时两个月,经历了戈壁遇险、警方阻难,用国内为数不多的融合报道形式还原了一个平凡人物在动荡时代里短暂的一生。报道也试图回答一个尖锐的问题:一个能自由移动的人,为何仍然会死在那个时代?


2017年3月29日晚20:30,谷雨举办第一期沙龙《逃离罗布泊:一段饥饿年代的死亡之旅》融合报道分享会。


我们邀请评论家、策展人、资深图片编辑李楠,非虚构作家南香红及《逃离罗布泊》主创团队:撰稿人高龙、摄影师徐阳、摄影师车怡岑、产品经理李毅华、项目统筹邹怡、谷雨实验室负责人魏传举,与我们一起探讨这篇融合报道的创作过程、制作难点、及谷雨实验室在纪实报道上的创新。


选题:让尘封的时代重回公众视野


李楠:首先,作为同行, 我对于《逃离罗布泊》主创团队致以祝贺和敬意!你们贡献了一组荡气回肠,同时又呈现了丰富媒介表达方式的报道,有许多话题值得深入探讨。你们是怎样发现这样一个报道线索的呢?

 

高龙:去年11月,这个新闻热了一阵子,但之前没有媒体想到还原他的一生,探究他真正的死因。网上对他的身份有各种推测,有的说是核试验人员。他死亡的地域罗布泊也很让人好奇。

 

▲ 李中华遗体发现地。摄影/徐阳

 

徐阳:这个新闻地点我也有特别的兴趣。父亲七十年代曾在那边参加核试验,我曾路过一次,但没有深入。感觉这次是个机会,另外我有读过《墓碑》,对大饥荒年代也有一些了解,其实动机挺简单的。

 

李楠:确实,探究事实背后的真相,是吸引我们深入表象的首要动力。又如何决定花这么高的成本来做一个不是热点的、“逝者”的报道?

 

高龙:这个人物的背景涉及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可怕的一次饥荒。李中华的故事是一个难得的样本。他让关于饥荒死亡的故事,在他死后半个多世纪,重新出现了一个高潮。

 

车怡岑:当时我们刚到四川采访他家人的时候,他们正准备前往青海茫崖领回遗骨,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吧。

 

李楠:也就是说,李中华虽然不是当下的热点,但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牵连出一段重要的、但又不太为人深知的历史。

 

高龙:是的,历史的细部,涉及到一个具体的家庭命运,一个具体的传奇的地域。李中华的身上体现了人类绝望的抗争。他在朝鲜战争战场上侥幸生还,最后在和平年代遇难,这是一个悲剧和悖论。


融合报道:利用不同媒介的优势有效地报道新闻

 

李楠:选题的策划,通常包括为什么做、如何做、做成什么。这三个部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你们是怎样考虑第二个问题的?如何决定采用多工种合作的融合性报道方式呢?


高龙:我们想让这个人立体起来,他的时代立体起来。


邹怡:当读者看到航拍的戈壁与雪山,或是李中华的遗物,会更能理解文字里的描述,被带回那个时代和那个环境。


李楠:确实,融合性报道目前是一种趋势。关于“融合性报道”,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美国“背包记者”先驱人物、学者简·史蒂文斯(Jane Stevens),他指出:


融合新闻是文本、照片、视频段落、音响、图表和互动性的集合体,它以非线性结构呈现在网站上,各种媒介的内容相互补充而不重复。……媒体在制作融合新闻时要充分利用网络新闻的两大特征提供背景和保持传播的延续性,为其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


那么,在我们这个主创团队里,每一种媒介是如何分工的?虽然大家面对的是同一个素材,但肯定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针对不同的报道诉求。


邹怡:直观的部分让图片和视频来表现,文字就可以去表现更加宏大和丰富的信息,各取所长。


车怡岑:当时我们想着会访问到很多当年经历过的老人,还有李中华的家属,这块用纪录片讲述的方式会很适合;遗物部分,图片呈现的效果会更加纯粹和震撼。

 

南香红:有的时候,一些特殊的东西是文字所不能表达的,比如李中华水壶上的锈迹。


邹怡:我看到李中华父亲的字迹出现在一张破旧斑驳的信纸上的时候,觉得特别触动。


▲ 李中华遗物。摄影/车怡岑


李楠:遗物用静态影像(《我们拍摄了李中华留在大漠中的12件遗物》),使人在凝视中产生肃穆感。人物访问以信息量为主,所以采用了动态的视频,有现场感。


文字表达抽象的情感,拉近作者、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

 

李楠:我感觉文字的撰写非常细腻而充满情感张力。从字数上讲,这是非常长篇的报道了。


高龙:是,8000字。按照新媒体的阅读习惯,比较长。


南香红:虽然有视频和图片,但这个稿子的文字是相对独立的,是一次非常好的特稿写作的尝试。高龙在写作时是怎么想的?


高龙:首先,我想到挽歌,抱着一种强烈的同情的态度。其次,我想到一些概括性的句子,把李中华和时代粘合起来,同时避免写作中带有谴责时代的“火气”,不对事实发火。


南香红:有视觉的前提下,文字如何照顾视觉,又开拓自己的空间?


高龙:就我个人来说,文字表达抽象的情感,拉近作者、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我用这一段表达了一种抽象的悲剧体验和孤独感:


倒地七年后的冬天,下了八昼夜后,一米厚的雪覆盖在他身上。雪化后,大地重新干燥。此后半个多世纪,偶尔有捡石爱好者的脚步声在他沉睡的身躯旁响起。大多数时间,周围寂静得可怕,一如他生前足履之地。


这段连接了李中华倒地的场景,为他的死亡提供了一种场域。

 

南香红:好的非虚构写作有时候就是在这种似和非似之间,虽然说的都是事实,但有的却比事实更有想象空间。你有一种入境的感觉,化自己为罗布泊当年的一只眼睛,看到这些场景。


高龙:这个其实也是巧合,我们经历了一天晚上的绝望感和寒冷。


1月11日,我们从新疆回到青海,继续到大浪滩附近寻找李中华遇难地,不果……中途遇到一片雪地,车陷进去。徐阳拿铲子铲雪,我拿着手电照着。我们把捡到的石头垫到汽车轮胎下面,还是不行。两人想徒步下山找人,走了几百米返回。还有60公里路程。回来继续铲雪,还是不行。此时午夜十二点了,月亮从阿尔金山升起,温度下降到零下三十度。我们只能在车上过夜。


这样,我们对李中华当时条件下的逃亡也有了一种直观的体验。

 

徐阳:特别难搞,陷了两次。


 ▲ 拍摄地GPS轨迹。

 

南香红:嗯,带读者回到现场,细节对现场的还原。在罗布泊单车走是很危险的。


李楠:高龙,在一个融合性报道的组合里撰写特稿,你对这种经典体裁有没有一些新的认识和感受? 


高龙:我以前个人采访大多数是特立独行,这次,这样的采访难以想象。那是个极端荒芜危险的区域,三个人在行动上、采访上,需要配合很密切。


那种断层的疏离感无从下手


南香红:视觉方面是否觉得有些局限?


车怡岑:我其实也是有点困扰。除去环境外,这个题材视觉空间就不多。刚开始我们想找到李中华的肖像。你讲述这个人的故事,起码这人长啥样,得有个图吧。但后来也一直没找到,这是我觉得很遗憾的。


李楠:这种遗憾其实挺打人的。如果有一张空白的“照片”,图片说明是:我们一直没有找到李中华的照片,他到底长得什么样,我们一直无从知晓……


邹怡:所以做封面时我们用了一个影子。那个照片是用李中华弟弟照片处理的。我们找不到李中华的照片,但是大家都说弟弟跟他很像。看国外的一些报道,他们的老兵可以在资料馆、档案馆、图书馆找到影像资料。但是李中华档案丢了,也没有照片。


▲ 封面上的影子,是用李中华弟弟照片处理出来的。


李楠:是否动态影像这块做了一些视觉上的补充?


徐阳:我们所取得的关于李中华的经历、性格的视频素材是有限的。比如老王虽然认识他,但是能讲出的他细致的细节不多。视频部分只是从整个专题的角度,去丰富视觉素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023nge0yt&width=500&height=375&auto=0
▲前米兰农场职工追忆往事。视频/徐阳 车怡岑(时长:9'55'')


邹怡:徐阳有一个视频我们再三取舍之后没放出来,是关于李中华家人的一部分。其实李中华常年在外谋生计,他的家人对他的情感是相对疏离的。我们想尽可能多地从众人的嘴中还原这个人,但是发现家人对他的印象挺淡的。


车怡岑:那种断层的疏离感,我觉得我在图片方面也没做好,那时感觉无从下手。


徐阳:李楠老师觉得视频的角色应该是什么,需要绝对独立么?


李楠:我觉得每种媒介手段是既各自独立,又互相配合的。比如《卫报》非常著名的“棱镜”报道,正文部分每个专题都以一段30秒的视频作为开头,先以一两句话表现受访者针对专题这一部分的观点,针对性强;其次,简短的视频避免打断专题阅读思路;最后,也很符合整个报道的极简设计风格。你们的报道视频插入的节点还是比较好的。但每个视频的时长不一样。这个有经过考虑吗?


▲《卫报》棱镜对斯诺登的报道。


徐阳:时长还真没有考虑太多,只是尽可能让每个单独的短片有侧重,和完整。为了时长,常常要删去大量内容,这也许是视频的局限。


邹怡:大方向还是尽量缩短篇幅,因为在手机上现在大家都不愿意看太长的视频。徐阳还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剪了一个27秒的短视频。


取舍一直都在

 

李楠:不同媒介手段如何紧密配合而不互相干扰,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邹怡是如何来统筹三种不同的呈现方式的?感觉达到了希望的效果吗?


邹怡:我还是比较遗憾的。有读者不喜欢文字,那么视频和图片出现的位置我们希望尽量让它可以忽略掉,尽快、连贯地看完文字。而那些希望看图片的读者,又会担心图片和视频所传达的信息量是否不够完整。


李楠:你会依据什么来取舍抉择?


邹怡:罗布泊到我手里有6G的素材,但最后只能围绕一个主线来进行:李中华在大时代背景下,被裹挟前行,最终死在寻找天堂的路上。我们需要让大家了解这个时代,也需要让大家感受到李中华这个人。围绕这个两个点,再进行筛选。


关于他家乡的部分,是被我们去掉最多的,只留下来葬礼的部分。


最后选择用景观来强调气氛,用视频来辅助人物形象,其实也是一种妥协。可以说是中规中矩的做法了,这是比较遗憾的。


2017年1月9日,李中华骨灰的入土安葬仪式上,村里的工匠将李中华的坟墓封顶。李中华的骨灰埋在家族的坟地里,落叶归根。摄影/车怡岑 

 

李楠:可能不一定选择最好的,但要选择最对的。个人的点与时代的面的结合,同时由时间线贯穿起来。


邹怡:还有一个取舍的关键是不干扰阅读。第一稿出来的时候车怡岑也问过我能不能加上他们去领取李中华遗体的照片,但是后来看了下全文,觉得放在哪里都可能会打断这个阅读顺序。后来小车也理解了。


李楠:所以参与的每个人都要服从于这种取舍。


邹怡:是的。


一直在变化中的谷雨实验室


李楠:这组报道获得不少好评。这篇文章微信阅读1.5万,网页版UV:20万,视频播放量55.8万次。当时看到谷雨实验室这个名字,我联想到谷歌的新闻实验室。谷歌将他们的地图、Youtube排行实时数据以及算法引入到新闻报道中。这是谷雨实验室的第一个融合性报道吗? 


2017谷歌新闻实验室。


魏传举:是的。不过融合叙事是腾讯新闻原创团队一直在学习和探索的一个方向。相比之前,这次作品的完成度还算不错。


李楠:谷雨不仅仅做出了这篇融合报道,还为它搭建了一个多媒体网站版导语、预告片。这种操作方式在国内纪实报道领域并没有很多先例。可以说这是媒体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方式吗? 


▲《逃出罗布泊》互动网页。

 

魏传举:融合叙事其实就是叙事方法的一种,比较匹配互联网的传播形式,早在PC时代就有很多媒体在做了。随着技术发展和终端的迭代,融合叙事在移动端又有了新的可能。


李楠:是的,技术产生新媒体也产生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而且速度非常之快。谷雨实验室是否将从此不断地推出带有创新意义的新产品,以探索媒体的发展之路?


魏传举:我们团队有20多个人,从文本、影像到数据、可视化以及后期、产品经理都有,争取是每个月能够有一个融合报道产品。


后续我们想重点围绕3个方面来突破:继续突破好的题材,创新叙事方法,尤其是强化短视频和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的能力;形成标准化的产品形式,能够快速、稳定地产出优质融合报道;开始平台化的尝试。


李楠:融合性报道 这一方式日益成为“常态”和趋势,还有一个原因是,它能很好地与读者互动。2015年英国BBC还推出新闻游戏《叙利亚之旅:选择你自己的流亡路线》,使人们参与到新闻之中。


 ▲BBC推出的新闻游戏《叙利亚之旅:选择你自己的流亡路线》。

 

魏传举:李老师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这次我们在运营上也想了一些办法,在社交平台上做了一些差异化的内容来呈现。包括这样的线上探讨,其实也是这个报道的一部分。


李楠:这种参与式的互动今后会有吗?


魏传举:会的,李老师。这周我们会推一个“争议仿真枪标准”的报道。开场就是一个轻量的互动环节。


制作成本与严肃新闻的轻浮化

 

冰点创意:@魏传举:您刚才说到了“产品”两个字。我想知道 ,我们的报道会考虑经济效益吗?或者说,会产生经济效益吗?


李楠:冰点的问题很好。谷雨是否能够公开这次报道的投入成本和效益产出?2013年纽约时报的《雪崩》获普利策新闻奖,被认为是融合性报道的典范之作,由11个人的团队耗时6个月完成,花费总计25万美元。

 

魏传举:我们不会考虑它的直接变现问题。因为这种严肃报道本身并没有直接变现的空间,它甚至都不是高流量的产品。我们更看重它对平台和腾讯新闻品牌的口碑和影响力的贡献。


具体到这次报道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人力投入前方是三个记者,采访时间将近1个月。另外后方在产品呈现上,前后3个多月。不过我觉得我们应该没有花费雪崩的那个那么多。那个在影像上的投入大得多,采访量也更大。


冰点创意:这样的实验确实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能更立体、全面,甚至也更能更客观地表现、揭示真相。我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会吸引更多的受众。


记者罗成:在这种融合报道中,引入社交网络、游戏、直播等渠道,其嘈杂的信息流,是否会否使严肃议题变得轻浮化?


李楠:引入读者互动甚至参与新闻报道之中,一是唤起“感同身受”的在场感,另外也是“粘住”读者的一种有效手段。正因为现在信息太多,不断地被覆盖,读者会不断地调换频道,所以如何增强读者的粘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魏传举:我个人理解,形式本身为内容服务,很多时候也是内容的一部分。不同的题材会匹配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互动方式。具体到这个议题来说,我们认为它的形式是和他严肃的表达匹配的。


罗成:当时看了这个报道非常震撼,确实不同的报道,面向的用户不同,需要不同的方式,用做产品的方法来做新闻。


陈曦:作为正在进行融媒体报道的同行,首先非常敬佩这样一个高度完成的作品,尤其我是做视频,非常理解徐阳所说的困难。通常我们在操作的时候,会避免做这样追寻历史而没有现在的事情,因为很多历史事实只能靠字幕,其他人讲述,而不能靠影像本身说话。所以当初策划要视频参与,有没有想到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魏传举:具体到这个案例,我感觉文字的主体性更突出一些。高龙的语言风格也比较突出。它的历史背景呈现部分也都是靠文本完成的,不过影像对故事现场和场景的描述更高效,尤其是徐阳的航拍,能够比较好地带大家整体去感受边疆之地,罗布泊那种时代气氛。挺棒!


徐阳:录旁白也确实不是强项,以往报道很少用,可能也本身不喜欢用,另外也是时间成本的问题吧,后来打了字幕做以补充,觉得有很多内容文字已经交代了。


魏传举:对,徐阳说的这个,也是融合叙事一个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把视频独立完整叙事的压力降下来。


结语

 

分享的最后,摄影师车怡岑提到了采访过程中的一个细节。

 

我们刚找到王贵望老人的时候,也未曾想过他会认识李中华。我们就走着随口一问,您认识李中华吗?


老人家忽然停顿了一下,哽咽着,泪水盈眶。说,这个人,我认识啊。


当时我们完全没有准备好,这短暂的场景没能够拍下来。我觉得这个场景非常非常打动我,对于那个年代,对于李中华,老人的情感和记忆,瞬间被拉了回来。


对于《逃离罗布泊》这样的往事,去耐心深入地挖掘,去全方位地呈现,是谷雨实验室探索纪实报导新形式的第一步,亦是我们能够给予这段往事的尊重。



投稿给“谷雨故事”,请发送文章至 guyustory@qq.com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罗布泊 | 远征军 | 对看 | 陆元敏 | 4平米 | 小卖店

九国监狱 | 南瓜花 | 红卫兵 | 关军 | 冲天 | 老北京 

矿工 | 挖冬笋 | 海上火焰 | 赵涵漠 | 空巢老人赶海人

父母爱情 | 野味 | 同母亲志 | 工人大学 | 祭祖 | 剪辑

潘庄 | 换肝 | 跨性别者 | 江阴弃女 | 太平洋大劫杀

工人大学 | 细菌战 | 王久良 | 南香红 | 韩磊 | 莫毅

同志 | 泰国妻子 | 越南新娘 | 人民广场 | 草根网红

高三 | 冷血 | 抑郁症 | 古村 | 厂区生活 | 后海八爷

三峡 | 缅甸 | 白银 | 丰都 | 唐山 | 汶川 | 黄土高原

矿井 | 童工 | 切尔诺贝利 | 欧洲难民潮 | 留守儿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