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骗局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点击上方"德育部落"有更多精彩


教育


家长和老师肩并肩站在一起,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横一竖合在一起,给孩子十倍的力量,帮他去成长。



1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昨天,有一位当老师的朋友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

他坐地铁的时候,旁边有两个妈妈各自带着小孩。

忙碌了一天,本来想在地铁上眯着眼睛好好休息一下,但是两位妈妈的聊天不知不觉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其中一个妈妈好像在说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玩手机,结果被老师发现,老师就把她请了去,说让家里协助一下,不要让孩子沉溺在手机里。


“我让孩子拿手机,是想让孩子常给我打个电话,我又没有让他玩手机,老师那个意思我还听不出来吗?不就是说我不该让孩子带手机到学校吗?”

“带手机到学校不是错,上课玩手机那才是错,可那是你老师的错,难道我还管孩子上课的事啊。”

“要我管孩子,那我还要你老师有啥用?如果讲课讲得好的话,孩子还玩手机吗?”


这位妈妈愤愤不平地抱怨道,另一位妈妈也附和道:“就是这样,不是有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亏老师有脸叫你协助!”

“对啊,还害我跑了一趟,不知道我有工作吗?自己不会教还浪费我的时间。”

朋友说,听到这样的话,他都心寒了。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这句话近年来非常时髦,人人都会说,人人都敢说,人人都随便说。

似乎整个社会达成了一个不成文的共识:学生有问题,那一定是老师的问题。

毕竟,为什么别人能够教好,你就不能教好?

为什么隔壁班的那个跟我孩子学习成绩差不多,他的成绩上升了,我孩子却在后退?

这难道不是你老师的问题吗?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这句话有一天会在社会上掀起腥风血雨,成为架在老师脖子上的一把利刃吧?

陈鹤琴先生说这句话的本义,只是在砥砺自己以及同行,严格自律,牢记教师的使命,珍视每一位学生。

它只是彰显了一个教育家的崇高境界,若以此来要求老师,把它作为教师的评价标准,就背离了陈鹤琴先生说这句话的本义,那就大错特错了。



2


再好的老师也有教不好的学生



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基本不谈原因,只谈结果。


孩子优秀,那么你这个老师就是会教书的。

孩子不优秀,那么你这个老师就是不会教书的。


很多家长将孩子学习不好、出现问题全都归罪于老师,认为全是老师的责任。

从三字经里面的“教不严,师之惰”,到现如今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老师,成了学生的最终负责人。

但是他们却忘了,还有一句话说得好: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

孔圣人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成才率惨淡得很。

可见,这是一个超脱圣人的绝对标准,只有神仙才能做得到。

而老师,不是神仙。

不可否认,老师只要用心对待一个学生,确实能够有所改变。

但是如果学生不愿意学,家长不配合,老师就是再逼迫也没用。

只有孩子、家长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才能流畅,孩子才能取得好成绩。

否则,再好的老师来也无能为力。

后台曾有老师留言:


他们班有一个孩子,之前成绩还可以,但是最近成绩一直在下降。

后来发现原因,这个孩子沉迷看武侠剧,课堂上经常拿着手机看剧,后来老师把他手机没收了,家长也知道了原因,但是家长没有坚持住原则,又给孩子买了一个新手机。

老师提醒家长这样不行,但是家长反而跟老师理论,你作为老师就给孩子做做思想工作,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在好老师面前肯定不会有不听话的学生。

老师没办法,只好找学生做思想工作,但是学生根本就不听,还是一如既往在课堂上看剧,老师又再一次没收了他的手机。

没想到家长说,老师你这样做不好,应该好好跟孩子说,而不是一次又一次没收手机,难道要我再买一部手机给孩子吗?

而学生在一旁得意地笑着,老师只能把手机还给了学生。


其实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多半就是家长的态度。

家长重视,孩子积极;家长不重视,孩子自然不当回事。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

老师和家长配合,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3


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从生下来,父母就在时刻影响着他。

从言谈举止、行走坐卧,到父母的人格修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远远大于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

这也就是教育界常说的“5+2”理论。

所谓的“5+2”理论,就是说5+2=0。

指5天的学校教育颇有成效,但2天的家庭教育没有跟上,那么孩子的教育始终会在原地打转,甚至会越来越差。

举个例子:

老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要上进努力、认真学习。

但是回到家里,爸爸在玩游戏,妈妈在看电视剧嗑瓜子。

孩子可能就会被一种懒散的气场淹没,那么他奋斗的激情来源于哪里?

教育部陈宝生说:“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大多数家长把教育孩子当做老师的任务,认为把孩子送去学校就万事大吉了。

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有位教育专家曾说过一句很刻薄的话:“我们亲自把孩子生下来,却从来不把孩子当亲生的来养。”

学校教育毕竟功能有限,一个老师要面对班上几十名学生,想要做到因材施教本来就难。

可是,就算在学校里费力培养出的好习惯,回到家里遇到不懂得教育、不实行教育的父母,好习惯也会马上付诸东流。

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孩子接受父母怎样的教育,他长大后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


4


家长和老师肩并肩会给孩子10倍的力量



有人说,在教育这件事情上,老师和家长就像合伙人。

教育好孩子,单靠老师是做不到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两件事:

一是学会做人所需要的人文素养,二是学会做事所需要的文化知识。

家长主要负责教会孩子做人的本分,老师主要负责教会孩子做事的本领。

换句话来说,家长偏重育人,老师偏重教书。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上只是有所偏重,不是绝对的。

家长在注重孩子品行教育的时候,还要配合老师做好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

同时,老师在教好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品行。

家长和老师,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家长和老师,作为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人,有着相同的使命和责任——让孩子成才。

父母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决定了孩子进步的速度。

所以,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很重要。

有句话说得好:家长和老师肩并肩站在一起,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横一竖合在一起,给孩子十倍的力量,帮他去成长。

最好的教育关系应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

只有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彼此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方式,达成一致的教育观念,才能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关系。

家长和老师从来都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应是教育孩子战线上的同盟军,把劲儿往一起使。

这样,孩子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所以,家长和老师之间要相互多点尊重,多点沟通,少点推责和抱怨。

教育孩子的路上,需要家长和老师肩并肩!

精彩导读

1德育部落盟主简介

(1)陈保峰简介


2、教育:

(1)打造学生认可的“班级惩罚制度”  

(2)班规范例

(3)教育学生的忌讳 

(4)到底该如何与学生谈话

(5)陈保峰 | 非穿不可的校服  

(6)新任班主任的“专题班会”

(7)中职生与高中生的家庭背景比较分析

(8)招致学生反感的教育方式

(9)陈保峰 | 破解学生违规违纪的魔咒

(10)如何面对“教不好”的学生?

(11)新任班主任的“专题班会”

(12)好孩子根本不是夸出来的

(13)班主任开学要做的几件事

(14)主题班会的设计

(15)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16)解决学生上课讲话的招数

(17)班级期末工作的注意事项

(18)乱班的治理策略

(19)班规四问

(20)班级管理之道

(21)如何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

(22)班级管理的策略

(23)教师应避免的16种行为方式

(24)学生越来越难教,我们该怎么办?

(25)班级管理三部曲 | 人治·法治·自治

(26)学生易于接受的批评方式

(27)老师如何与这5种类型的家长沟通?

(28)增强班级凝聚力的7个方法

(29)学生手机管理的实操方法

(30)与学生谈心的8个秘诀

(31)学生早恋,教师该如何应对?

(32)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33)化解师生冲突的锦囊

(34)批评学生的八项原则

(35)特色班级的建设

(36)学生手机使用的有效管理

(37)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

(38)学生违纪事件处理的禁忌

(39)制定班规的操作性建议与范例

(40)班级管理的任务(班主任必读)

(41)学生早恋了,你么办会怎?

(42)孩子抗拒的不是教育内容,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

(43)优秀班主任管理的金点子

(44)如何扭转“差乱班“

(45)应对学生挑衅的策略

(46)孩子若不懂与世界如何相处,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的

(47)新学期,班主任如何进行班委改选?

(48)新班主任必做的几项工作

(48)批评学生的“度”

(48)班主任的“第一功课”

(49)学生吸烟怎么办?

(50)巧妙处理师生冲突的13个要点

(51)优秀班主任的“十个拥有”

(52)让学生“服”,老师需要练好内功

(53)班主任如何把话说到学生心坎里?

(54)优秀班主任的炼“六心” 与聚“六气”

(55)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56)想毁掉一个孩子,就往死里夸他

(57)新生入学期的教育

(58)新班主任如何快速适应工作

(59)新学期,班主任如何选班委?

(60)班主任期末必办的几件事

(61)期末评语的写法

(62)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

(63)教师如何才能“管”住学生?

(64)高晓春: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

(65)中职生违纪的矫正

(66)如何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威信 ?

(67)班级管理中积极情绪培养

(68)寒门与贵子之间,或许只差了一个好老师!

(69)班规“七问”

(70)班干部队伍的优化

(71)主任素养“十字诀”

(72)对班主任工作的忠告

(73)教师管理班级的好点子

(74)优秀班主任的治班经验谈

(75)班级欺凌的防治

(76)管理学生行为纪律的好点子

(77)陈保峰 | 主题班会设计指南

(78)班主任必知的教育观念

(79)您的谈话是挽救一个学生,还是毁掉一个学生?

(80)魏书生的班规班纪(2)

(81)魏书生的班规班纪

(82)治班方略—班主任工作的“六重六强”

(83)学生违纪,班主任究竟该怎么批评?

(84)班主任如何惩罚学生?

(85)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你了解多少?

(85)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艺术

(87)致教师:非暴力沟通 | 有话好好说

(88)上好班会课的套路

(89)惩罚学生的“落雪无痕”

(90)班主任如何化解学生的“软对抗”

(91)教师1%的过错,常抵消99%的努力

(92)老师——不要把自己逼到无路可退

(93)班级管理中的执行力

(94)班主任开学要做的几件事

(95)主题班会的种类、功能与设计


3、教育素材:

(1)自律让你自由                      

(2)你连清晨都控制不了,何谈人生 

(3)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4)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5)没有不委屈的工作

(6)致早恋学生的一封信

(7)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8)没有不委屈的工作

(9)我很累,但无路可退

(10)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11)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

(12)凡是太聪明太算计的人,都很不幸

(13)你的不自律,正慢慢毁掉你

(14)莫言: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15)混日子

(16)“份外工作”是“机遇”还是“累赘”?

(17)白岩松:不读书,你还能拿什么和别人拼?

(18)最可怕的是,自己没本事还瞧不起工作

(19)你有多自律,人生就有多美好

(20)这些技能人才的党代表,你认识吗?

(21)错误的归因,落魄的人生

(22)陈保峰 | 职业院校学生必看的电影

(23)陈保峰 | 职业院校学生寒假安全提示

(24)陈保峰 | 要想远航,必将涉入深水区

(25)一个人沦为废柴的 3 种表现

(26)所有的舒适,都是有代价的

(27)三观不合,永远不会是一路人!

(28)职场上,有一种“挨骂”叫成长

(29)你今天有多不努力,明天你就有多不爽!

(30)“世界那么大,你凭什么去看看?”

(31)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32)读书时偷的懒,要用一辈子来还

(33)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34)你羡慕的生活背后,都有你熬不了的苦

(35)让工作成为一种修行!

(36) 被混日子毁掉的年轻人

(37)决定你上限的,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38)没人骂你,才是你职场最大的不幸

(39)一个人烂泥扶不上墙的10种表现

(40)职场十大规则

(41)如何与舍友友好相处?

(42)人为什么要努力工作?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43)致开学:看见人间疾苦,才懂闻鸡起舞

(44)真正的格局——遇到烂人不计较,碰到破事别纠缠

(45)比能力更能决定人生的,是你对工作的态度

(46)致技工院校学生的一封信

(47)心态不好,你将永远是个弱者

(48)细微之处见教养

(49)真正厉害的人,都戒掉了“玻璃心”

(50)《人民日报》推荐给学生的40部纪录片

(51)白岩松:我们为什么不幸福?

(52)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53)致学生:被老师批评,是一种幸福

(54)适合学生观看的9部励志影片

(55)致学生: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老师,都要认真听课!

(56)那个管你最狠的老师,其实爱你最深

(57)致学生:别让“垃圾快乐”毁了你!

(58)就凭这个,就该尊敬教师!

(59)学校是你必须敬畏的地方

(60)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致学生)

(61)不想吃生活的苦,就要吃学习的苦

(62)斯坦福大学: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比进名校更重要!

(63)中职生寒假安全攻略

(64)无知的代价


4、教学:

(1)新任班级的授课技巧                         

(2)课堂管理的十项建议

(3)特级教师的11个建议——如何上课   

(4)听课——如何内行听门道

5)一堂课的导入与收尾技巧                     

(6)教师听课,到底该听什么?

(7)如何上好一堂课——优质课的考量维度   

(8)微课制作详解

(9)教师说课的六大核心艺术

(10)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11)教师备课备什么?

(12)教师备课的要义

(13)提高课堂吸引力的锦囊

(14)课堂教学的“迷失”!

(15)花里胡哨的课堂,无所适从的学生

(16)课堂纪律管理的真知灼见(教师必读)

(17)教师应该怎么写听课记录?

(18)陈保峰 |  老师,您的PPT用对了吗?

(19)好课的四个标准——你做到了几个?

(20)教师上课的“10个不宜”

(21)教师必须学习和修炼的基本功

(22)上好课的软实力——常用教法

(23)课堂上,教师到底该站哪?

(24)怎样进行学情分析

(25)教育技术手段在进步,上不好课的教师却多了

(26)上好一堂课的10个经典法则

(27)职业教育常用教学法

(28)说课的套路

(29)教师的十个教学基本功

(30)讲好公开课的必备技巧

(31)活跃课堂讨论的8种方法

(32)把课上好是教师最崇高的师德

(33)七个使课堂更精彩的细节!

(34)学情分析操作指南

(35)优秀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

(36)教师授课最易忽视的14个细节

(37)教师应该具有的课堂教学能力

(38)教师魅力与魅力课堂

(39)处理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策略

(40)课堂教学如何像电子游戏一样吸引人

(41)常被教师忽视的课堂教学要点

(42)教师课程设计的方法

(43)如何实施课程思政?

(44)教师必知:学习的六个层次

(45)课堂上也有“C位”!站位影响课堂气场,老师您站对了吗?

(46)教师必知的教学能力

(47)教师上课16忌!你中招了吗?

(48)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49)教师必知的教学原则!

(50)教师到底该如何备课?

(51)到底如何上好一节优质课?

(52)如何让说课变得更好?

(53)教师开学要做的几件事

(54)学生顶岗实习的六大误区


5、其它:

(1)不被“特色”所折腾                           

(2)陈保峰 | 学校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3)“把基础做好”是最好的办学特色

(4)教书是一场修行

(5)陈保峰 | 大数据下的中高职院校——网民对中高职院校的关注度

(6)跪着教书,不可能教出站立的人

(7)学生一出事,我们就遭殃

(8)中职生与高中生家庭背景的比较分析

(9)是谁让学校成为了“无限责任公司”?

(10)陈保峰 | 2016年技工院校与中高职院校学历教育情况比较

(11)连续十八年当班主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12)教师期末工作清单

(13)教师年终总结写作宝典

(14)为什么优等生会被差生干趴下

(15)期末评语的写法及范例

(16)班主任的期末常规工作

(17)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

(18)从教工作十二条(对教师的忠告)

(19)学生最喜爱的十种老师

(20)“无证时代”职业院校技能评价的转型

(21)家校微信群的使用建议

(22)学生宿舍管理的几点建议

(23)最好的教育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4)教师成长的七个忠告

(25)什么样的老师最"吃香"?

(26)教师必读的经典名作

(27)教师必看的经典电影

(28)教师寒假生活建议

(29)朱永新:当老师,首先要让学生瞧得起!

(30)学校也需要来一场“厕所革命”

(31)“好教师”的行为准则

(32)新学期教室的布置

(33)教育应该让谁满意?

(34)教师的八个关注

(35)今天谁来当工人?

(36)教育中的剧场效应

(37)学校教研之怪现状

(38)年少不懂严师情,懂时我已不年轻

(39)不当班主任的老师是不完整的老师

(40)老师,您为什么不能发脾气了?

(41)什么样的老师最吃香?

(42)新手教师如何快速适应工作

(43)新学期,如何撰写班级工作计划?

(44)怎样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45)教师没有尊严,教育就没有希望

(46)老师,请不要让学生恨你

(47)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48)校园安全伤害事故的防范

(49)学校消防安全知识讲座PPT

(50)20位世界级名师的忠告

(51)对老师的严苛,正在毁掉中国的孩子!

(52)学校消防安全知识

(53)学校是你敬畏的地方,老师是你敬畏的人

(54)德国人为何甘愿做技工?

(55)期末工作总结创意写法

(56)当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感觉

(57)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应对

(58)当老师,首先要让学生瞧得起!

(59)教师的30本案头书

(60)对教育最大的无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61)教师必看的15部教育电影,每一部都引人深思

(62)班主任专业提升推荐书单

(63)教育就是一门慢的艺术

(64)不可遗忘的教育真理

(65)热点 | 什么是“课程思政”?

(66)BBC全程跟拍:穷孩子和富孩子交换学校会怎样?

(67)老师不是完人,终难十全十美,请给老师多一点理解

(68)校园恐怖袭击如何防范和应对?

(69)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什么特质?

(70)天底下所有的老师,都是单相思

(71)为什么几百万年轻人愿意送外卖也不愿去工厂?

(72)论文标准结构及写法规范最全整理!

(73)没有原则的父母,养不出有规矩的孩子

(74)再好的名校,也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

(75)对职业教育的20个判断

(76)马云:中国不缺大学,缺职业技术学校

(77)怎样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6、招生:

(1)技工院校报考指南                 

(2)选择技工教育 实现出彩人生——致初中毕业生的公开信

(3)陈保峰 | 微信招生秘籍            

(4)陈淑英 陈保峰 | 口碑营销

(5)陈保峰 | 中职生源果真触底回升了吗?

(6)招生过程中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

(7)选择技工教育 实现出彩人生——技工院校的差异性选择

(8)选择技工教育 实现出彩人生——致初中毕业生的第二封信

(9)陈海霞 | 最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文章转自《全民职教》公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或原出处所有。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视频、附件等)未经核实。文章的真实性、完整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用户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异议请留言,我们将立即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