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子介:我對漢字的看法

安子介先生 文字研究 2021-10-27

【編者按】安子介先生此文發表的時間是歐元1990年格里曆5月16日。


我對漢字的看法

 

我在《解開漢字之謎》一書中,不止一次提到:我對某個字的看法是這樣的那樣的,你再進一步問,那就要請教“字源學家(etymologist)了。究竟漢字有沒有“字源學家”?很多,各說各的,可遠溯上去二、三百年到二千年。某一種說法是否一定對呢?能否和初創字時生於斯、長於斯的人的“生活”搭上關係呢?誰也說不出。第一,前人所知的“漢”字是:暴秦完蛋之後,漢代人士在土牆裡發掘出來的竹簡上抄來的,那時還可能有寫在其他物質上的“字”,但因年代悠久,已經毀滅或者模糊不辨了。所以“漢字”是漢人由秦朝摧毀了的文化殘跡中整理出來的。司馬遷寫《史記》到過咸陽,距秦亡不過100年,已難得第一手資料。



秦始皇嬴政在位只有三十七年,二世胡亥僅活了三年,所以西漢是要算西元前二〇六年開始,漢代許慎要化上二十二年時間,才把《說文解字》完成。創稿在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也就是西元一〇〇年,到安帝建光元年(西元一二一年)九月病中,才派他兒子許沖把書簡交上去。秦亡和這時代,先後相差超過三百年。


 

第二,《說文解字》是用小篆編寫的,也包含籀書。楷書始於西元二九一年晉代的王次仲(草書早過楷書,希爲人道及)。所以西漢應正盛行隸書,而小篆和隸書之間又有“隸變”。解釋兜圈,不免不能爲後人滿意,例如:“拉者摧也,摧者擠也,擠者排也,排者擠也”,又有“推者排也,攘者推也”。經過六百餘年的輾轉傳寫,又經唐朝李陽冰的竄改,要到宋代雍熙三年(西元九八六年),也就是距今一千年前,由徐鼎臣等校定,才得流傳於世。錯寫、誤傳在所不免。



《說文解字》中太多“從部首+X聲”,好似把那字解爲“形聲”字,所以後人認爲大部分漢字是“形聲字”,但是後面有切韻,切韻應是那時代的正式“發音”,因和現代讀音很近似。中國山地多,交通不發達,方言多,所以那“聲”可能是那時的地方口語。

 


我認作“形聲字”的字,是不問來源的現今用來表示聲音的“字”,例如:“嘔”“屁”“轟”“吱”“噴”“孩”等。

 

《說文解字》有五百四十餘“標目”,後人簡化爲“部首”,因爲早已有下面的說法:“許慎博綜篆籀古文之體,發明六書之指,因形見義,分別‘部’居”。可是《說文解字》裡沒有把八個現代常用字或邊旁即:“目”“車”“舟”“臣”“母”“印”“阝”“疒”,在他之前已經轉了九十度角,這個事實指了出來。這八個字都是“象形字”。“臣”“母”“印”等是左轉,且有些變形,餘是右轉。理由也夠充分,“目”“車”“舟”等都是向前直行,但也有停的時候,“臣”字原像“人伏地”,但做“臣”時,也可俯首“立”著,“母”字原似“母親露乳”狀,但在嬰兒看來,應該是像形。“印”平放的時候多,只有在應用的時候才用“爪”()把它往下()按。“阝”的原形是橫著的“小山”,不止兩座,有三座之多,如果每個用這記號做部首的字要如此雕刻的話,未免太過麻煩。原“疒”部首未右轉前是一張病床的象形;什麼病床的靠背要豎了起來呢?老年人生了心臟病是不能躺平的。

 


《說文解字》無疑是漢字的一大遺產,加上後人接棒研究,竟能使一千九百年後的現代人能看懂三千年前人類的想法,也可說是四大發明之外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因“漢字”能使人起“聯想”。“聯想”是一切發明之母。發明有兩種:一種是對全人類而言,是偉大的發明,一種是對自己的發明。也就是“一時沒有聯想到的事物”,“或者初看兩樣事物沒有關聯,實在是有關係”。

 

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把所謂造字方法分爲: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等六類,傳統上稱爲“六書”。前人對後兩種已不同意,認爲是“用字”的方法。指事是一種含糊的說法,說象形事實上都已變了形,所以大部分是“會意字”的說法是事實,有一位日本學者說要占到現用漢字百分之九十,他的觀點就是這裡。問題在怎樣地去“會意”。

 

首先要看:

()爲什麼要創造“字”?

()創字那時候的環境是怎樣的?

()是不是所有的“字”是一個人創造的?

 

我對()的回答是一個“否”字。不然的話,爲什麼漢字有增生、有廢棄?知道了漢字有部首,應用者就會橫向衍伸地創新字。因爲創字不易,於是製造出“雙音節詞”,其次再加一個前綴字,或者一個後綴字。用了三個漢字或音節,創詞的能力就大大地增加了。

 

我對()問句是:創字的目的在幫助記憶,且可把那段思想傳給居住在另一個地方的人,接著是下一代,甚至給尚未出生的同族人。

 

對於()我回答,就漢字來說,現代人要清楚瞭解漢字,必須從自己的生活出發,但要“減去”一切現代生活的條件,愈接近原始人過的農業社會生活,愈能瞭解。五千年來,人類的生理、心理都沒有變化,但是由於物質文明有了不斷的改進,尤其是最近一百年,尤其是對住在大都市裡的人來說,生活已起了極大的變化,難於想像。我經過戰時生活,所以比較能夠體會原始農業社會人的生涯,它和遊牧生活不同(可參閱我寫的《一幅初民生涯圖》一文)

 

《說文解字》雖然創說了“標目”,但沒有把漢字看成可拆拼的個體。我在《解開漢字之謎》一書中,認定“部首”之外的所謂“聲旁”也是有意義的。不但如此,且有喧賓奪主之勢。由於這個突破,發覺所有“聲旁”,只要換上一個“部首”,就會變成“意義完全不同”大家能認識的另一個“字”,但是在觀念上,它們之間是有聯繫的,問題在怎樣去說明那“聲旁”。現代人不讀古書的,並不承認那“聲旁”是一個字或者是有意義的。另有一個重要事實,我發掘了出來的是:老師沒有教過所有“筆型”的意義,筆型和筆型之間沒有“介詞”性的符號,而每個筆型不過是一個符號。

 

我寫《解開漢字之謎》,第一步用“橫式思維”(lateral thinking),先認定漢字不是粗製濫造的產物,是無數聰明人士一個一個地創造出來的。於是我把漢字看成用能拼拆的“部件”組成,認爲“部首”是分拆的初試。

 

其次,認定元代蒙古人不像滿洲人那樣肯學習漢字,統治中原是用“口語”,於是在那時代白話文的書寫大大受到重視。到了五四運動時代,和真正的口語聯接起來,但是“語”必竟是語,“文”必竟是“文”,現代的書面文中仍要夾雜些經過歷史精煉過的“文言佳句”。硬說中文非拉丁化不可,根本不明白西方文字的結構;如果西方人的知識全部可靠口講耳聽得來,西方哪裡再會有文盲?現在的白話文已經成熟,五十年前的結構方式,今人讀來,全不感覺陌生。

 

所以我採用的方法:先分辨出“聲旁”,再用“歸納法”予以分類,逐個找出它們的意義。解不通時用“演繹法”,解釋時有時還要用“辨證法”。有人問我著寫時是否做夢也在想。不是的,睡時大腦事實上仍在工作,往往早上醒來,找到了新線索。有時半夜醒來,得了新解,要學三十年代英國歷史學家威爾斯那樣,立刻把那新解用鉛筆記下來。思潮是稍縱即逝的東西,所以我們把記憶所在稱爲“腦海”。

 

固然在《解開漢字之謎》一書中,很多是重複前人所見,也有不少是我的杜撰,只求在邏輯上能說得過去,我就採用我的解釋。對於前人的解析,多數時候我只用合乎現代人想法的一、二種。除在《劈文切字集》內已提到不少外,我在這裡再舉三個例子:

 

()“夷”字在文言文裡有四句成語:“化險爲夷”;“夷爲平地”;“夷九族”;“匪夷所思”。

 

上面四個“夷”字,它的意義似乎毫不相干。我認這個字可被拆“大”、“弓”兩字,是和殷商同時期在東方生存的氏族,善造“大弓”,後被商朝消滅。善造大弓當然有較高安全感,所以有“化險夷”的句子。氏族鬥爭中,善造大弓者易受人報復,甚至於導致全家被殲滅,於是有“夷爲平地”的句子,把“夷”字作動詞用。“夷族”一詞一度被用以指“外族”,但也可作“消滅全家”解。“匪夷所思”是意“不是聰明的‘夷’人所能想像”。

 

“夷”字也有六個以“夷”爲聲旁的字:咦、姨、銕、痍、胰、荑。對於這些字又如何解釋呢?我說:“咦”是形聲字;“姨”是爲了在消滅夷族的過程中,看到夷族女人被慘殺,由“夷族女人一次等於我族的女人”衍伸“母親的姊妹”,再謙隨自己的孩子把“老婆的姊妹”叫做“姨”。“銕”(即“鐵”字的異字)是“夷人的金屬”,夷人善造大弓,必然已使用“鐵”。“痍”字出現在“滿目瘡痍”一句中,意“夷人大弓”所造成的疾病。“胰”字是借用字,指一塊“扁平”的“月()”。“荑”意“清除”(即消滅)田裡的野“草”()

 

()“弋”不是一個常用字,但是作爲漢字部件,卻是常見的筆劃。它的意義在不同的字裡,可有五種解釋之多,通常可解爲:用“弓箭打獵”或“一支尾上有一條繩、射出找回後‘可再用’的箭”,有“重複”、“替續”的意味。那麼,“式”字有“可重複的工作”的意義,現代的用途卻可大了;正式、形式、公式、式樣、儀式、方程式等詞都要用它。“試”是用“言語去做打獵式行動”,到了現代,所有的“試”幾乎無一不是行動,只有在口試、試探、試問等少數詞裡是指用口的。至於“弋”字在“代”字裡,那是意“替續”的“弋”,也就是“替身”(代表、代理)或“世系”(古代、下一代)。“代”字又有衍伸字,如“袋”、“貸”等,前者意“可以‘代’‘衣’的東西”,因古人在未發明“袋”之前,一面行走一面攜物是把前襟兜起來盛的;後者意“可以“替”‘代’‘貝'()的一種安排”。

 

在“金文”裡“弋”和“戈”是相通的,所以“武”字可被拆成“一,戈、止”,在小篆裡沒有“一”,出現的是“戈”在上,“止”在下,所以是“隸變”,意“用‘戈’停‘止’一切”。這又是一個很常用的現代字。

 

“貳”字可被拆“二、弋、貝”,現代人把它用作大寫的“二”,是由“弍”變來。在古文裡,它有“不忠心”的解釋,即“爲了‘貝’()拿著‘二’支‘弋’”,是在“貳臣”、“貳心”兩詞裡的解釋。我怎樣解釋“膩”字呢?是指“討厭了”。我解釋說是:“身子”(“月”)已有感覺知道,他要改變他的想法了(“貳”)。還有不少衍伸字,這裡不提了。

 

()但是我要再提出根據上面的理論去解釋的六個有趣字,它們是“粥”“鬲”“隔”“融”“鬻”,便於今人理解。


養繭繅絲是中國發明的,我信“絲棉”的製品自古已有。一般是用劣繭去做,製造的過程可能也有過似近代制棉胎“彈棉花”那樣應用“弓”狀工具;由於米加水製成“粥”時,水面沸騰的情狀很像彈棉花,所以創造了“粥”字。

 

“鬲”字是一個罕見字,是古代指一種三足顯然分立的飲具,給人“事物離得很開”的觀念,於是創造了“隔”字,意“離得很開似幾座小山”,引伸爲“兩座小山之間的距離”,例如:隔離、相隔、隔開、隔膜等。那末,“融”字的意義怎樣來的?仍然,離不開“鬲”,意“飛‘蟲’在‘鬲’的水蒸汽的包圍裡”,結果可想而知,真真的結果要由下面一個字來決定,例如:融解、融化、融合、融洽、融融等。今文中留下一個“鬻”意“賣、出賣”,例如:“鬻文爲生”、“賣兒鬻女”、“賣官鬻爵”,相傳是在《左傳》中第一次作這個解釋,根據不少字源學家,“鬻”是很古的古字,是“粥”字的原字。我卻用了一大段話去解釋說:“冬天裡人們總是需要熱食”,“鬲”是炊具,三腳分立,下麵可隨時塞入柴火,“鬲”內食物加溫;米加大量水成本比飯低,一時之間,同樣可得到溫飽,在另一方面,在路旁“出賣”“粥”給窮苦的趕路人也是“賣者”利之所在,故“鬻”字有“賣”義”。這樣完全可幫助習漢字的人,容易記住這個筆劃很多的字形。我卻完全沒有證據。

 

總之,我的觀點:大部分現代漢字的“部件”是由“象形”而得到內涵,合拼而成“會意”,有隸變而產生變化,所以會有“塞”“寒”“賽”“寨”“謇”“蹇”等字的存在,但是這些字的上半部卻不是部首,一般字典把它們歸入“宀”部。由小篆查來,它們全不相同,都可被算是簡筆的結果。

 

我在《譯評:西方小孩子是怎樣“學”字的?》一文中,對於認識“漢字”,曾提出過一個簡略的方案:第一步只須識240個字,第二步要求學生能掌握到我《3650常用漢字表》中頻度最高的1000字,也就是我稱它《現代千字文》的那一千字,接著一步一步地全識了那3650個漢字,就能看懂一般文字的99.8%。關鍵在:

 

()怎樣編寫出合用的“教科書”;

()徹底明白“部首”的意義;

()沿著邏輯路線,用“觀念化、哲學化”的方式去教學每個“漢字”;

()不要忘記“聲旁”也有意義,由此可把“同聲旁”的漢字設法安置在一起讀;

()把“詞”從“句”中劃分出來,

()要重複、重複、再重複地,有機會看到“生字”,但要在不同的場所和時間讀到它;

()要學生感到那段含有要學習的“生字”的文字(故事)生動有趣。

 

另一方面,國家的大政策要瞭解:方言是廢不掉的,除普及普通話外,還要由方言中吸取養料,例如;“啥”字現已編入字典,這字實在是“如何”兩字的“縮音”。已經不在使用的漢字,不必放在中學生用的字典內。由於人口在增加,全民要受教育,人人要能認識這批中國特有的文化“記號”。但過分簡化,會失去“記號”作用,失去漢唐以來的發展。

 

由於書寫複雜,“漢字”和“詞”有“化石化”的傾向,如能加以解釋,便易於記憶,例如:我們仍在沿用沒有輪子的“輪船”、未必許馬跑的“馬路”等詞。對於少數十分常用字,加多一些有理性的簡化,還是可以考慮,有的字體要予以規範化。我贊成“識繁寫簡”,很欣賞現代中文把“兩個常用詞”簡化成一個“雙音節詞”。這一點在“日文”裡是不許的,而且也辦不到。他們走的道路是多用以假名拼出來的英文,可使不懂英文的外國人,和不識漢字的外國人,難於閱讀。

……

將漢字“數目化”有助電腦化,堅持用西方字母,須學習打字。現在英文打字機上的QWERTY式安排字母,實在是一種無理性的排列。

 

國際有名的華裔英文作家韓素音女士曾對我說過:她在用英文寫作的時候,因爲有了漢文觀念,常多聯想,很有幫助。多聯想多創造性是不易的事實。

 

我拿《論語》裡的一段現代人仍可作參考的簡句抄在下面,作本爲文的結文:(拉丁化文)ZI JUE SI WUYI WUBI WUGU WUWO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我把它譯成白話文如下:

孔子說,要遵字四個“不”字:

不可先有未加研究的結論,

不可有武斷式偏見的推論,

不可固執於一種意見,

不可唯我獨尊。

 

上述是二千五百年前(本文發表的時間是歐元1990年格里曆5月16日)說的話,如果不靠“漢字”,怎能傳得下來,直到今天?到了今天,如果只憑“拉丁化中文”,那就非對逐個詞要查看詞典不可!

 

孔子生於西元前551-479年,柏拉圖生於西元前427-347年,亞里士多德生於西元前384-322年,相距一百五十年左右,後兩者的學問是依賴“拼音的希臘文”傳下來,前者是靠“漢字”,所以我說“漢字”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外的“第五大發明”,對世界文化有大貢獻,因“漢字”能使人發生“聯想”。

 

文字輸入 隆君承

文字一校 隆君承

文字二校 胡非才

【相關閱讀】


安子介:我们靠汉字统一中国

安子介:廿一世紀是漢字發揮威力的時代

安子介:《解开汉字之谜》简缩本 中文版 绪论

安子介:《解开汉字之谜》简缩本 中文版 前言


袁晓园:识繁写简、书同文字、共识互信、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袁晓园:在《汉字文化》创刊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袁晓园:“21世纪是汉字汉语发挥威力的时代研讨会”开幕词

袁晓园:汉字文化是所有中国人的共识共契的基础

袁晓园:在“汉字是科学、易学、智能型、国际性的优秀文字”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袁晓园:论汉字的优越性——为苏联《桥》杂志而作

袁曉園:漢字與孔子學術

袁晓园:幼儿识字成果汇报会开幕辞

袁晓园:“识繁写简”以利促进文化交流和祖国统一

袁晓园:倡议重建秦文《泰山刻石》

袁曉園:提倡繁簡字并用


張朋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四)

張朋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三)

張朋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二)

張朋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一)

張朋朋:語言的基本單位是“句子”

张朋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吗?

張朋朋:反思白话文运动和文字改革运动

张朋朋:谁最了解“汉文”的教学规律?

张朋朋:从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的方式看汉文教学

张朋朋:我为什么要反思西方语言学

张朋朋:文字是以“形”示“意”的视觉符号

张朋朋:反思索绪尔使用“音响形象”的提法

张朋朋:反思西方“普通语言学”的文字观

张朋朋:反思西方“普通语音学”

張朋朋:谈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字形教学

張朋朋:如何確保國家的文化安全?

張朋朋:“字本位”的内涵

張朋朋:要用“中國文字學”指導“漢字和漢文教學”

張朋朋:提出“文化自信” 与北京语言大学的关系

張朋朋:论文字的本质

【联合声明】坚决支持韩方明委员的《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

張朋朋:论“识繁写简”的学术价值及其重大意义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