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绿卡”与隔墙知贤、野无遗贤

JSWDG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点击☝蓝字“京都闻道阁”免费关注  喜欢本文请豪转或点击☟文底赞赏以支持鼓励


本阁主要作者文集(以新近发文文末索引为导航):曹旭李红旗易书生魏国强陈道曹昱蔡小俊丁福平衣珩舒立黄梓峰拂剑朝天曹开煊宇文成许亚军田划陈国强

本文作者/曹昱 

昨天看马未都先生在一个视频里讲到一则故事:他一位朋友的爹六十岁退休后,就去了美国,也没提出申请,美国移民局却主动找到老头,给老头一个“绿卡”,说:我们知道你是很用的一个人,你愿用就用。如此,老头就留在那里了。老头退休前是我们非常著名的一个医院院长,人家美国一看,你这个岁数身体这么健康,只不过是因为制度让你六十岁退休,那就在美国干吧,到美国这一干又十年二十年,替美国发挥余热。

以我对我国退休制度的了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有延长退休之说的,虽然有严格的比例限制,一般的退休还有一个返聘的政策。党政领导干部或特殊行业人员退休后要想再从业,也是有一些限制的。这个老头显然没有选择延长退休或返聘。马先生用这一则故事来诠释美国移民政策之“贼心思”,却让我想到了非常熟悉的两个词:隔墙知贤、野无遗贤。

隔墙知贤不是一句成语,却是一个伯乐识才的故事。

东汉末年,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有一位叫杜畿的人,虽年少孤苦,二十岁的时候就担任了郡的功曹,守郑县令。后举孝廉为汉中府丞。适逢东汉末天下大乱,群雄争锋,杜畿弃官跑到荆州漂泊,直到建安年间,才返回,来到曹操治下的许都(今河南许昌市东南),寄宿在老朋友耿纪的家中。晚上,他与耿纪彻夜长谈,好不酣畅。他们也许没有意识到,他们高谈阔论的时候,会“隔墙有耳”。

东汉末年,不只曹操有识才用才之德,其手下的谋臣荀彧更是一位出名的“伯乐”。根据《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引《彧别传》记载:先后有司马懿、荀攸、钟繇、陈群、郗虑、华歆、王朗、荀悦、辛毗、赵俨、郭嘉等十数人经荀彧推荐而终为卿相,为曹操铸就霸业、曹魏事业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杜畿与耿纪高谈阔论的时候,荀彧就住在他们的隔壁。中原夜色沉寂,说话声音会传播的很远。伯乐就是伯乐,荀彧从他们的谈话中,就判断出这位年轻人才识过人。

第二天一大早,荀彧派人去找耿纪。这位耿纪,字季行,洛阳人,原为丞相府椽,后迁侍中少府,虽未见他有什么谋略策章,但却对曹操很有成见,乃至多年后与韦晃一起率家奴数百人要刺杀曹操,被夏侯惇捕获而杀。

荀彧派去的人毫不客气地先把耿纪教训一番:有治理国家的大人才而不推荐出来,岂不是白白吃俸禄?耿纪这才把杜畿引荐给荀彧相见。荀彧与杜畿又是一番深谈,甚为投机,荀彧对他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杜畿“简傲少文”,但是,荀彧还是很快以其有“萧何定关中”之才推荐给曹操。

此时的曹操,刚打败袁绍,天下郡县无不残破。河东为军事要地,但是被山带河,四邻多变。依荀彧的推荐,曹操拜杜畿为河东太守。自此,杜畿开始前后一十六年的河东太守生涯,治绩为当时天下之最。他治理河东,“崇宽惠,与民无为。”老百姓有告状者,他亲自接见并陈明大义,之后让告状的百姓回家反思,若对陈明的大义还不能息讼再来告状。老百姓相互之间感叹说,有这样的贤人在,我们为什么不听从他的教诲呢。之后,就少有百姓纠纷告状。他还注意随时慰问减免那些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还对百姓养母牛、母马和猪鸡狗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如此这些措施,河东之地终达“百姓勤农,家家丰实。”老百姓不仅生活富裕,而且对曹魏忠心耿耿。关中韩遂、马超背叛曹操的时候,与河东毗邻的弘农、冯翊多举县邑相应,但是河东却“民无异心”。曹操率军征伐韩遂、马超,军粮全靠河东供给,战争结束,尚有余粮20余万斛。曹操征讨汉中,河东去参战的有五千人,这五千人相互勉励说:“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终无一人逃亡,足见,杜畿已经深得人心。老百姓富裕了,杜畿“又开学馆,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杜畿还任命名儒乐详为文学祭酒,河东学业大盛,成为曹魏地方教育发达的地区之一。

杜畿彪炳青史,有曹操之识才用人之能,也在荀彧隔墙识贤之法。

人常以隔墙有耳来劝人说话小心,免得泄露。杜畿夜谈,荀彧有意或无意中做了这隔墙之耳,为曹魏寻获了一位治国英才,不止如此,杜畿之后也代有成绩。其子杜恕,为幽州刺史。其孙杜预,不仅“博学多闻,明于兴废之道”,而且还娶了魏文帝曹丕的妹妹高陆公主为妻,本已承袭杜畿的爵封乐亭侯,后以灭吴之功,封当阳县侯。

如果说隔墙知贤是一种责任,一种具体的方法和行动,那么,“野无遗贤”则是一种愿景、一种期冀、一个梦想、一种方向和目标。

野无遗贤的意思是说有才能的人都受到任用。野,相对于朝,指民间。全句指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人尽其才。古多以称颂圣明之世。最早出自《尚书·大禹漠》:“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历代“在野之贤”被发现启用,几乎都是一段佳话:周文王放着那么多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不用,却跑去请回来一个八十岁的乡野老头儿;汉武帝刘彻从贫苦百姓中选拔出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倪宽、以及重臣严助、朱买臣等,从小吏中选拔出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等,提拔连大厅都不能进的养马家奴卫青当将军;刘备没有在当时的京城许昌大庙堂、大势力之中选贤,而是跑到偏僻的山野乡村茅庐,请回来一尊没有学历的大神;唐太宗李世民启用政敌李建成的手下魏征,得人生一面宝镜;武则天重用寒门子弟,得狄仁杰等一堆的治国理政中坚。诸如此类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其中的道理也很浅很多。

当然,也有以此为托辞,将“野无遗贤”沦落为一个丑陋的谎言和历史笑话。

唐玄宗李隆基当皇帝的时候,有一位名叫李林甫的大奸臣,此人既无学问,又无方略和功勋,却特别会做人,特别会来事儿,对待周围官员极尽谄媚,人缘很好,群众基础杠杠滴,没人能挑出他什么毛病,就是一个好人。但是,当他一朝当上了宰相,很快变脸,对下颐指气使,权倾朝野。当了宰相,他又总是担心有才华的人对其权势构成威胁,所以,处心积虑堵塞有才华的人的晋升,一旦有人地位高到会危及他的时候,他会悄悄地将其整倒,就算是同为宰相的牛仙客等人,也无人敢与他争权,最为极端的,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玄宗天宝六年》记载:“上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对策斥其奸恶。”玩弄手腕,最终“无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贺野无遗贤。”这“无一人及第”里面,就包括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的确成了旷古奇闻。

李林甫将不选拔一人的原因,归结为民间已经没有一流的人才了,还理直气壮地给皇帝道喜。如此无耻谎言,曾经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的唐玄宗居然还真就信了。真是大奸遇到大昏,无外乎此处“野无遗贤”之后不久,一场令天下苍生涂炭的大动乱安史之乱,将盛世大唐就此一步步推向灭亡的深渊。

隔墙知贤、野无遗贤,后者说的比唱的好听,却毁掉了一个国家执政的根骨,成为奏响亡国之音的一个标识符;前者虽说方式上会被人诟病,但其结果却是使“野无遗贤”成为了一种可能!处处留心皆学问,是求学之道。时时留心可得贤,是纳贤之道。

美国移民政策所有的“贼心思”,的确让美国拥有了“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的影子,确有我大秦帝国“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选贤任能思想精华。

放眼而望,大数据时代,“隔墙知贤”已经是很落后的手段了,数据运转,连你的个性习惯口味偏好都能轻松掌握,然,核心还是你想不想实现“野无遗贤”!李斯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了:“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有治理国家的大人才而不推荐出来,岂不是白白吃俸禄?——这更是直指为官之本心。

推荐阅读本文作者其它文章:

可别再说黄帝只是传说,来看看黄帝王朝的执政团队

触摸中国的“登天之门”

挡不住的春天

兵营后山那座坟茔

索玛花开99座山99道梁

彝族的称呼由来与伟人毛主席有着密切联系

美国海军成为海上“霸主”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推手

万万火急电令红军改道北上长征的礼州会议

川南胜境闻轮回、觅神女踪迹

“邛海浮石”隐藏着多少秘密

中国海军亟需填补的三大缺憾

曹操东临的“碣石”到底在哪里?

鸭绿江抗洪轶事

本为你着想,却还要拐弯抹角费尽周折,到底谁贱?

冰海纪行

遵义会议:毛主席在等待大家从噩梦中彻底醒来

官僚主义是罪恶之源

仕路闲扯:龟兔仲裁案等5则

新兵连的那些事儿

毛主席在南昌起义这一天干什么?

想念你们——野战军的兄弟!

感悟冉庄 

兴城:袁崇焕和祖氏兄弟的历史坐标 

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发展的压舱石

倭寇当年向老君台连射十三发炮弹真的无一爆炸 

书比人寿天一阁

匪夷所思的“超强大脑”与“白痴天才”

慷慨出海思吊古 田横岛上祭忠魂 

儿时的书包、鸽子和面包

还记得儿时的美食:野菜、面鱼儿和知了

成吉思汗、曹操这些大神在选人用人上竟然惊人的相似 

今夜星光灿烂 

我不得不说的话

西柏坡的彩霞

关于四渡赤水战役的一点多余的话

网络的水有多深?以“三青团是什么组织”为例看过来 

面对志愿军强大如斯的精神力量,你搞的那个政工弱爆了

抗美援朝战争的启示:美军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

过 年 的 味 道

千年前的北京巨石“豪宅”之谜

对比毛主席的政工文书,你就别无病呻吟浪费纸张了 


作者简介:曹昱,海军上校。

本阁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直接通过小编的微信JSWDG6388传稿;文稿发布后,稿酬按读者赞赏数额照付。本公众号有同名新浪博客、微博、简书、今日头条和采编读QQ交流群687804626,有兴趣可以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