卌年丨 马艺华:我在大学收获了人生最完美的礼物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马艺华,198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就职于《中国煤炭报》。后转投《中国体育》杂志和《运动·休闲》杂志,现在《中国体育报》供职。
原题:
撞入人大
我是1967年上的小学。这个年代大家都知道,那个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已经开始了,一切有关文化的秩序、概念都已混乱。不像现在的孩子,从一上学就被灌输要上名牌大学,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起跑线”的“抢跑”。
而我在那个时候,只知道中学毕业就要面临上山下乡,运气好的,比如已经有哥哥、姐姐上山下乡了,或者是家里的“独苗”,就可以留城里上班。
还有个好的去处就是当兵,这在当时是最热门的了,但不是人人都有这机会、这路子的。还有个别有艺术才能的,可以往文艺团体努力。
我当时参加了上海市黄浦区工人业余合唱团,虽然当时我还是个没毕业的中学生。记得当时有不少部队的文艺团体来我们合唱团招人,那些已经当了“工人”的团员也都积极地报名。
此时我正面临毕业,他们问我,去文工团和上大学,我如何选择,我竟不知如何回答。因为当时我还真不清楚上大学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记得在我高考完等待发榜的时刻,听我父亲单位的一个技术员(他上过大学)跟我说,在大学他可以一次从图书馆借八本书,可以这么随心所欲地借书、读书,成为我当时向往上大学的一个理由。
我是1978年从上海市浦光中学毕业,要不是赶上了恢复高考,我自己心里都已经认可了上山下乡的这条出路,以为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但面临毕业,大学开始招生了,我们浦光中学开始了备考的一系列措施:开始从全年级14个毕业班里通过考试分出两个提高班,集中优秀教师教课;再后来又分出文科班、理科班,向大学“突击”。
因为我当时还算是个爱学习的学生,也就亦步亦趋地跟着学校的安排,顺势进入了高考的节奏。由于学校动手及时,措施得力,浦光中学在78级高考中成绩突出,上大学人数在上海黄浦区名列第一。
多少年以后的一次聚会,我当时的文科班班主任张正康告诉说,我的某科(不知是地理还是政治,记不得是哪科了,脑子已经呈现退化的征兆)单科成绩在全区也是名列前茅。后来我想,要不是赶上了好时候,如果当时我已经下乡了或是就业了,我也许就没有这种上大学的念头了,肯定就会错过我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了。
说实在的(别笑我孤陋寡闻),在我填写大学志愿之前,我都不知道北京还有这样一所学校叫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次填志愿时,名录上还没有人大的名字,可能当时中央还没有决定恢复人大。
填补充志愿时,作为文科生的我,上海及上海周边的文科学校名额都已经搜刮殆尽了,我的很多同学的志愿栏里都空着,这时发现了一个名叫中国人民大学招收文科生,我顺手就填写了进去。
嘿嘿,就这无可奈何的一笔,让我跟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结了缘,我被她看上了,录取了,从上海来到了北京。记得当时学校去北京站接我们的车走长安街,路过天安门广场时,我透过车窗兴奋地、久久地盯着那座在歌里曾唱过无数遍的城门楼子。
懵懵懂懂撞进的这所大学,校园不那么美丽,既没有湖,也没有塔。校舍不那么宽绰,我们住的红一楼,一间屋子刚好能塞进四张上下铺,八个大小伙子的人气把个小屋充盈得满满当当。设施不那么完备,学生食堂远在校园西门,而我们宿舍及教室靠近东门,走一趟单程需要15分钟……
同学们一起出去玩。左边两位是我的她和我
这一切都没啥,因为人大有我优秀的教师和同学,他们成为我人生的良师益友。最重要的是,在这里我遇到了与我相爱、相伴至今的妻子,您说这不是人大给我的最完美的礼物吗?
在校期间,我和我的她与校文工团杨老师(前排坐者)的合影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特此鸣谢
人大新三届专辑
……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关注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