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0年代 | 余琼琼:流走的青春,一段刻意忘却的记忆

余琼琼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余琼琼,1951年生,重庆市人、1983年考入原四川财经学院会计系(现西南财大)。中国注册会计师,从事财务工作多年,退休后笔耕。

原题
一段刻意忘却的记忆
祭我们那早来了半年的长子(女)



作者:余琼琼



疫情闲家大扫除,翻出尘封多年的一个小匣子,一张病情证明书、几封家书勾出了一段本想刻意忘却的记忆。


是否把它写出来,我犹豫再三。我们这一代人在回忆青春时,写与命运搏斗的文章很多,写励志、写苦难的也不少,但写情爱、写糗事的还是少见,旣然是发生过的事情,缘于对历史的正视,我还是把它写下来了。


1969年我的母亲在运动中罹难我被迫离开重庆,过了七年城市‘’盲流‘’(注)生活,直到1976年底,文革结束两个月后,才由我父亲单位以‘’多子女身边无人‘’的政策办理了‘’免下农村‘’的手续,并招工进厂,我终于融入了主流社会,‘’找到组织‘’了。(开始算工龄了)


由于年龄已过25岁,我自愿申请作普工,因为普工一年就可转正,而学工虽然更有前途(学技术)但需要三年才能转正,
我的年龄等不及了,我的爱情也等不及了。


1967年8月我和成都高中生唐生从成都一起坐火车串联到北京,十天的朝夕相处居然‘’一见钟情‘’,在北京私定了终身。虽然我们不曾‘’青梅竹馬‘’,却也称得是‘’两小无猜‘’。十年来风风雨雨、聚少离多,爱情反而历久弥新,急切地昐望在一起。


此时唐生在重庆医学院即将毕业,分配方案已定,是距成都20公里的温江地区医院,而我则在距成都100多公里的乐山牛华镇上班,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我们相互鼓励: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争取一年后结婚团聚,永远不再分离。


好象世上真有‘’乐极生悲‘’一说,不幸总在猝不及防中到来。


唐生77年一月报到上班,五月初他以四个月无休一天的代价,感动了科主任,赢得了几天假,跑到牛华来了。


这是文革后的第一个春天,好象万物都复甦了。经历了苦难的十年,现在我们目标明确,前途明朗,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了。我们留涟于秀丽的五通桥畔,荡舟在迷人的芒溪湖上,感觉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爱恋的甜美。我们陶醉了、放松了、张狂了……



整个五月,我的月经没有来。


此时的我们,已是相当成熟的成年人了,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会算时间,懂得进程,这个本该令所有亲人高兴的‘’喜‘’,来得真不是时候——因为等不到年底我转正就会‘’出怀‘’了。而没有转正,是开不出结婚证明的。——那时结婚必须要单位开证明才能办理结婚证。


未婚先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无异于犯了‘’流氓罪‘’,于是喜变成了忧,我终日惶惶不安,心急如焚。


摘几段当年的信:


亲爱的,昨天收到了你23号的信,你的信,把我引向了另一个美好、广阔的世界,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陶醉在快乐中。然而,放下信后,现实是多么烦人。特别是这几天,真叫人心神不宁。今天28号,过了七天了,看来我们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真气人,偏偏在这最后的节骨眼上。这几天我想了很多,说实话,真有点舍不得,留下他(她)?但是不可能啊……


这几来,我真有些茶不思饭不想,一则可能是‘’反映‘’,我看最主要的还是苦于无良策。一天24小时可能有20小时都在为这事打转。这可是个教训,不过这个教训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明年一月,一切就都对了。可偏偏提早了半年,这该死的半年,怎么办啊!……必须去做掉!


琼、我可怜的小妻子:昨天就收到信了,20多个小时来,着急、难过、怎么办……也折磨着我。学了医,我懂得了人工流产与习惯性流产及不孕症之间的联系,更知道做人流会对女人带来多大的创伤和痛苦。我痛恨自已:克制了这么多年,这次怎么就……


提供两个方案:1:这两天我就去开结婚证明,我就有了假期,可立即过来陪你渡过这最难过的日子。而你则在转正后立即开出结婚证明,只要办出了结婚证,就可将你调到温江,过来了,就明正言顺了。这个方案需要考虑的是:你如何能熬到转正、能否承受这巨大的精神压力、半年后七个月该出怀了,会不会影响转正、如不能转正我们应怎样来承担这个后果?


这边父母我去谈,爸爸那边你好好说,他们会理解也会原谅我们的。你以为如何?我已作好了准备,你一定要相信我的坚定和果敢。


2:就是遵从你的命令,去进行这次可怕的创伤。从理智和现实来看,为了不让父母们担心和着急,~这么多年来,仿佛我们已经证实了我们有这种使父母喜爱的性格和本领~、从我们各自刚开始的工作来看、从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仿佛是该去‘’做掉‘’
……


啊!上帝啊,为什么在这最后关头还要惩罚我们呢?难道我们爱得还不够深沉吗?……


事情的结局是:唐生强行请了四天假,跑来乐山,我也找借口跑到了乐山,所幸的是乐山地区医院有个申同学是唐生重医校篮球队的队友,关系很好,而申同学的女朋友刚好是妇产科的医生。


于是就决定在乐山地区院做人流手术。女朋友也是刚毕业的医学生,请了她的师傅一个老大姐来做。躺在手术台上,我脑子一片空白,医生看我太紧张,就和我聊天,她问我为什么不要,我说刚工作还没转正,扯不到结婚证。大姐叹了一口气说:‘’造孽哦!早就到了当妈妈的年纪了,这种情况我们见得太多了,好多女知青为了过招工体检来刮娃娃的哟。‘’


还能得到这种同情?我神经一松驰,眼泪一下子就湧出来了。接着就听见医生说:‘’做完了,慢慢起来,回去好好休息不要做重活儿哈。‘’


惶惑、紧张了这么多天,没想到这么轻松就过了关,我觉得是老天爷放过了我,当然,其实我们应该感谢的是申同学及其女朋为我找来的那位心肠好、技术好的天使女大夫。



见图,这就是当时开出的病情明证书:为了防止走漏风声,以防万一,病人栏还不敢填真实姓名,因为,如若穿帮,后果不堪设想。当然更不敢紧遵医嘱,旣没休息十四天,也没去买副食品。


唐生陪我回到牛华单位上,鞍前马后照顾了两天,仅管不舍,也只得匆匆离去。其实我手术后第二天就上班了。


再摘一段我婆婆的信:


关于你们的事,刚儿匆匆而去时我们就猜到了,本想等他回来商量提前开证明的事,殊知你们已提前採取了措施。这样也好,可轻松的把未来的道路安排得好些。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也没有责备他,家里其它人一槪不知,还是集中精力考虑未来吧……



一切似乎恢复了常态,此次危机神不知鬼不觉无声无息地化解了。没有让父母担心、没有令单位尴尬、更没有‘’污染‘’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然而在我们心灵深处却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黑洞~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唯一对不起的,就是我们那个可怜的,尚未见过天日的长子(女)。他(她)是我们纯情的见证,爱情的结晶,本应得到百般的呵护,千般的宠爱,仅仅因为早到了半年便惨遭扼杀。阿门!


这是个人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无奈。


我有一个中学同学,是家在重庆市中区的下乡知青,由于下乡的地方遙远又偏僻,且不敢找人商量,1972年拿着招工体检通知书痛哭,因为怀孕了不敢去体检痛失回城良机,在下乡处永川县九龙乡的乡村小学教书至退休。(可贵的是她的男友~后来的丈夫也放弃了返城,留下来一直陪着她,这又是另一段佳话)。


我没有统计数据的支撑,但我知道,这在当年一定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当事人对这种话题的忌讳,这也是一个被回避,被遗忘的角落。


现在回头望过去,当年我们并没有错,是时代病了,这似乎是个人的一件糗事,但也是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抹不掉的一段历史。


注:盲流:指不在户口所在地,无稳定职业的盲目流入人口,有歧视色彩和历史遺迹。


2020年7月于杨柳湖畔


余琼琼读本
我的大学梦
被女友出卖之后
有一种爱,叫不能娶你
余琼琼:海魂衫不见了
何日君再来之妻离子散
我所知道的张定和伯伯
替妈妈寻找她的爸爸
肥腊肉瘦腊肉,永远的痛
民国总理唐绍仪的后人们
一生的道歉,只为九毛七分钱
我的哥哥,中国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血色青春

张晓岚:往事回首月明中

陶洛诵:我和遇罗克的一家

于建嵘:请记住那些

曾仰望星空的人

徐小棣:师大女附中学生

闻佳的遭遇

王友琴:女性的野蛮

王南:秋去冬来的痛忆

王骥:白衬衣,革命时代

的青少年标配

将校呢,将校靴,

白边懒汉及其它

吴禄:追忆倒在校园中的

15岁女同学

杨魁元:你还记得当年的

家庭成分吗?

文革时北京流行

的江湖黑话

北京顽主们的血色青春

我们这一辈人的

北京中学旧事

北京"老莫"梦开始的地方

牟志京:拍婆子与黑格尔

徐浩渊:诗样年华

王彬彬:禁欲时代的性启蒙

赵建伟:革命时代的少年

荷尔蒙何处安放?

严向群:革命时代的

中学生与男女界限

革命时代的性压迫

与“作风问题”

杭雪:荒芜年代

和我的第一个闺蜜

田沈生:我们以行侠仗义

之名偷吉普

田沈生:京城里那些

忘不了的儿时旧事

萧蔚:东八楼我儿时的记忆

刘索拉:小女生为加入

红卫兵苦练骂人本领

杜欣欣:拍婆子的考证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