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丨许明:新闻界前辈刘学洙先生二三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许明,1955年生于贵州遵义,1973年高中毕业后插队农村,1976年招工进入赤水天然气化肥厂合成车间做操作工。1977年12月参加高考,1978年3月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到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曾任贵州人民出版社副社长、贵州出版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贵州省文化厅厅长,现已退休。
1988年11月10日,《贵州日报》总编辑刘学洙采访雷山县郎德村,和苗族青年一起跳芦笙舞
如今,斯人已去,音容宛在。仅以旧文一篇,表达祭奠!愿学洙老一路走好!
叩问历史 观照今日
刘学洙是我省的老报人。从报社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仍常有杂文、随笔问世。读刘学洙的文章,感觉到的是那一份矢志不渝的赤子之心;那一份强烈的现实关怀。《贵州开发史话》(以下简称“史话”)尤其如是。在戏说歪说历史成风的今天,作者以严肃、严谨的态度,不惮其烦地在浩繁的史料中爬梳、整理,为的是探究贵州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寻觅可供今日开发借鉴的地域传统文化资源
综观“史话”一书,仅涉猎引用的史籍、史料即近20种。为了研讨贵州近代以来发展迟缓的原因,作者查阅有关史料,并对事涉贵州的史料详加核计,如乾隆有关贵州问题的上谕、朱批、圣旨;明清两代贵州发生的大小战事等等,他自嘲此为笨功夫。正是这种扎实的笨功夫,加上新闻工作者的敏锐眼光和多年的思考积累,使得“史话”独具一种开阔却不乏深厚的历史视野,引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有意思的议论和见解。
即便以今人的眼光看,贵州地理位置的偏远也是无争议的。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贵州与中原中央王朝之间确乎隔如天堑。“史话”开篇即引证这一史实,并从追溯中央王朝最早与贵州的联系,去探讨贵州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在“张仪计取黔中地”、“秦始皇开五尺道”、“朱元璋的治黔术”等篇什里,详述了战国及秦汉以来,贵州从完全封闭到逐步纳入中央王朝政治统一大局的过程,说明了历代中央王朝总是在他全盘战略需要的时候,才想到贵州。汉武帝因为要征服南越,才派唐蒙入黔修夜郎道;元代为加强对全国的管控,才在贵州开驿道、设驿传;朱元璋为巩固云南,才派20万大军入黔,遍设卫所……事实上,地处要荒的古代贵州,作为一种弱势的文化与文明,她的开发与发展,更多的时候取决于中央王朝的总体战略需要及其走势,其自身的主体性、主动性一直到近代以后才谈得上。
“史话”最有意思的内容之一是历代中央王朝和封疆大吏的治黔方略和功过评说。历史上,中央王朝对贵州的统治很长时间是以羁縻为主(以世袭的土司和土官间接统治,有相当大的自治权),直至明清两代大规模改土归流,正式建立行省,直接统治。无论羁縻还是建省,对这一片地瘠民贫、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都与中原有着极大差异之地,要不要给与某些司法自治权,以照顾当地特殊的民俗与传统;要不要实行与中原有差别的经济政策,以利百姓休养生息;如何处理与少数民族及地方势力的关系,凡此种种,始终是统治者治黔方略中的重大问题。而从朝廷到贵州地方官员,对此往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政策便在这两者之间摇摆。多数时候是强硬的苛政派占上风,动辄武力弹压。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在黯昧无明的专制时代,仍然有少数官员,出于对朝廷的忠诚和个人的清醒,力主从贵州实际出发,敢向朝廷反映真相,甚至不惜冒险抵制不切实际的君命。当然,这种抵制于整个腐朽浑噩的专制制度无补,但其个人的道德勇气,为官施政的明智清醒总有令人感佩和扼腕的一面。“史话”在陈述了两种人的命运后,发出了痛心又悲凉的感叹:“大凡历朝历代,有独立见解的温和派唱低调,在统治集团内部往往吃不开,而那种一昧鼓噪,调门提得很高的非理性主张,却貌似‘革命’而往往左右最高决策。前者容易被人认为右倾保守,后者却被人认为立场坚定,忠君爱国。此中经验教训发人深思。”
“史话”有相当篇幅,是探究近代以降贵州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作者逐年逐月统计发现,明清两代543年历史,贵州有战事的年份共计372年,占了68·5%。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是中央王朝摇摆不定且治标不治本的政策。“史话”在列举了朱元璋正确解决水西彝族领袖奢香夫人与贵州都督马烨的矛盾、万历年间的平播之役等史实后总结道:每当中央王朝正确处理与贵州地方民族势力关系,同时地方有识之士也正确处理与中央的关系时,贵州社会经济就相对发展较快。遗憾的是,成功的史例并不多见。由于历史的局限,历代中央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考虑当地的民生即经济文化建设问题,其统治之道不过维持表面的政治一统,一旦统治者内部恃才贪功的强硬派占上风,政策的失误就会激化矛盾,酿成战乱,如咸同年间清政府对反抗苛政的多次农民起义的镇压。而世代生聚在贵州的地方政权,也并非都能以开放的眼光,正确处理自己与中央朝廷的关系。往往想关起门来做小国之君,最后招来兵燹。这两类战乱对于强化全国的政治统一、助力贵州社会转型或有一定的作用,但其破坏性和灾难性也是巨大的。
就在这频仍的战乱中,贵州社会历史步履艰难的趔趄向前。随着交通的改善、政治统治的巩固以及移民的增加,到清末时,贵州在办学和对外开放等方面,首次表现出积极与中原主流文化拥抱的主动性。1905年,贵州巡抚林绍年向朝廷申奏并在一年内资送留日学生151人。这次留洋热,是贵州现代教育的肇始,对此后贵州人才培养、打破封闭、对外开放的影响都是巨大而深远的。另一个典型的史例是:1886年,贵州巡抚潘霨向朝廷申奏开矿办厂。1890年,占地60亩,用工上千人的镇远清溪铁厂投产,其比张之洞倡办的汉阳铁厂还早了3年。但铁厂及其筹办者的命运却极其悲凉。由于资金原料等问题,12年间,死了一个总调度,走了一个巡抚,革职两任经办人,终不能使铁厂起死回生。铁厂的夭折在贵州发展史上是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事件,它意味着现代工商业的发展,不是仅靠少数个人的理想热忱可以达成的,它需要科学技术的规划设计和专业人才,更需要经济人的理性和市场发育及一整套的制度规则。可惜,这个教训我们一直要到好多年后才开始认识到。这真是一曲令人叹惋的兴黔悲歌。
历史是一面镜子。“史话”作者坦言发掘历史的记忆,是为了用这面镜子观照启迪今日。作者自谦,“史话”只是提出问题,并未形成理性认识。实际上,“史话”带给读者的,岂止是历史记忆的简单复述,它渗透了作者满腔的济世情怀,更是作者为社会进步不懈追求叩问的成果。
原载《贵州日报》2001年
刘学洙著《贵州开发史话》,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刘学洙,1929年6月出生在福建福州。1946年随母到贵阳。1949年贵州大学肄业。1950年-1956年在青年团贵阳市委机关工作。1956年初调进贵州日报社。曾任贵州日报社总编辑、社长。1990年从社长岗位上卸任。在他从事新闻工作的35年间,写过大量的评论、消息、通讯、散文,是贵州知名的“笔杆子”。在他主政《贵州日报》的8年里,用报纸记录了贵州改革开放最为精彩的一段历史。著有《贵州开发史话》《凝望山之脊》等文史类著作十余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22年9月23日去世,享年93岁。
许明:我过我的独木桥,
池必卿与贵州包干到户 许明:贵州搞了农村改革试验区
媒体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