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年我们面对非典

张明东 石舫塔影 2024-01-02


    这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所有人同呼吸、共命运,为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而尽力。无论是身处抗疫第一线还是本职岗位,无论是奔跑在运输物资的路上还是居家隔离,我们都不缺席,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


那年我们面对非典


2020年1月23日

    上午10时。

    京辉匆匆离开单位,赶去参加一场聚餐。明天就是除夕,节前餐位已很难订到,他是提前两周才在一家著名北京老字号餐馆订下包间。到了餐厅,空空荡荡,没有想象中的热闹,二十多个包间仅有他这一间开餐,服务员说很多退订的。席间朋友们的话题已离不开当前的疫情,纷纷叮嘱戴口罩、少去人多聚集的地方。京辉倒没太多担忧,感觉那还是一个相对遥远的讯息。年前事情很多,他这几天一直忙于工作,晚上加班到很晚。聚完餐,已是下午两点,还惦记着工作上的事儿,想抓住放假前最后几个小时再完成一些事情,于是决定打车回中关村的单位。

    下午3点,走近单位大门,气氛有些不大对,两位保安已戴上口罩,还没等他亮出工作证,便举起测温仪,要求检测体温。直到这时,京辉才感到事态似乎严重了。走向办公室,整个楼道空空如也,打开电脑,看到各种疫情信息铺天盖地,以及单位、上级单位和上上级单位的紧急通知。

    形势陡然严峻,此情此境,似曾相识,时光之钟缓缓往前拨动,他眼前浮现了多年前的那场铭心之疫。


摄影:刘咏阁


2003年4月19日

    这天是周六,京辉仍然早早起床,洗漱穿戴。今天有好几件事情,一是中学同学卫华约他吃饭,然后是早已预定好的相亲,最后还要去南部房山区的房子那儿,跟物业约好了修暖气管。

    到了王府井的麦当劳餐厅,这家号称亚洲最大的麦当劳店人流仍然熙熙攘攘。好容易找到座位,不久卫华就匆匆赶来了。

    “我今天约你,是因为最近‘非典’疫情扩散,可能很长一段时间见不了面了。”卫华在人民医院当护士,话语显得轻描淡写。

    “哦,这么忙?”京辉吃着汉堡,觉得医护人员忙也是常态。

    “我老公在援外,孩子放学后没人照顾,有需要时你来照应一下。”卫华言语间露出一丝不安。

    “那是当然!”京辉与卫华初中三年同窗,后来尽管分开,但一直保持联系,友情持续了二十多年。

    “这是我妈的地址和电话,”卫华递过一张纸条,“她在廊坊我弟弟家看小孩,有事儿可找她。”

    “嗯,好的!”多年的交情,京辉与卫华有事互相照应已是常事儿,他丝毫没想更多,将纸条揣进兜里。

    别了老同学,京辉匆忙赶往新街口,去见一位同事给他介绍的女朋友。到了约会地点,互相对了暗号,他与女孩子找了一家餐馆,边吃边聊。相互感觉不错,便约好下个周末在颐和园见面。

    然后就是辗转搭车,奔往南郊的房山,赶在物业下班前请师傅来修暖气管。这一天日程满满,倒都还挺顺利。


4月20日,周日

    京辉睡了个懒觉,起来又打扫了一下尘封数月的房子,中午时分才从房山回城。越往城里走,越觉得气氛不太对,人流、车流远不如昨天,路边许多大门的门卫开始戴上口罩,很多店铺也关门了。去一家邮局买邮票,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隔得远远的,有点催着快快离开的意思。

    在外边吃完饭,回到清河的家,已近傍晚。顾不得回复房山物业师傅落下修暖气工具的短信,急忙打开电视,里面充斥着疫情的报道,铺天盖地,来了,“非典”!


摄影:刘咏阁


4月21日,周一

    上班后单位开了紧急会议,启动联防联控应急措施,要求层层落实,单位领导任防控小组组长,各部门主任负责本部门防控,具体到人,每日准点汇报,不留死角。开完会刚回到办公室,总务部就送来一大筐中药,塞满了几十袋。

    “每人一袋吗?”京辉觉得新奇。

    “是的,所长说发放给所有人,不管正式编制还是合同制,让大家尽快服用。”总务小肖满头大汗,“过些天还会有。”

    别过小肖,京辉按人头发放给部门每位员工,有几位年轻人从未吃过中药,连呼怎么吃啊?

    “家里没有药罐,就用砂锅、陶瓷锅或玻璃锅熬一下!”资深研究员老李答道。

    “苦不苦啊?”一位小姑娘皱起了眉头。

    “又不是小孩子了,还怕苦?”老李摇摇头。

    京辉顾不上这些,赶紧清点部门几间办公室的人头,询问大家状况。发现隔壁屋有两位请假没来,忙从通讯录中找到他们的联系电话,一一致电询问,才知一位是去车站送父母回老家,另一位带孩子去了医院。

    “什么症状?”京辉有些紧张。

    “昨天在儿童乐园调皮,从滑梯上摔下来,今早发现右腿肿了。”电话那边的声音气喘吁吁。

    “好好看病,多保重。”京辉劝慰了一下,放下电话。

    忙腾了半天,已到下午三点。一看汇报时间到了,京辉坐在电脑前,打开邮箱,给单位防控组长老高发了一封邮件:

    “文献室23位员工,今天一切正常!”

    署名和敲下日期后,他俯在桌面上,紧握双手,指关节咔咔作响。


摄影:刘咏阁


4月23日,周三

    上午是例行的消毒、清点人数,刚坐下就接到卫华的短信,约中午在人民医院旁边的餐馆见面,交待一下家里的事,顺便把钥匙给他。京辉有些不祥的预感,但下午还要给领导报告部门情况,中午时间太紧,便提出晚上再聚,卫华同意了。

    下午部门开了一个业务讨论会,接着新的一批中药和口罩送来,分发完毕,已近四点。匆匆给老高报告部门平安,一看手机,短信里蹦出一行字来:

    “帮我接小明,我出不来了,卫华。”

    下班后,京辉拼命往西直门赶,到了小明的学校,只见他孤零零地坐在教室里,班主任陪着他做作业。

    “不好意思,来晚了!”一看已近六点,京辉对老师面露歉意。

    “没关系,作业也做得差不多了,回家好好休息吧。”班主任带着口罩,帮小明收拾着书包,并递过来一纸通知书。

    “鉴于‘非典’肆虐的严峻形势,为了防止疫情传播,避免交叉感染,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和安全,市教委决定全市中小学自4月24日起放假两周。”班主任背诵得很溜儿,又递来一个小包,“这是他家的钥匙,孩子妈妈叮嘱给你的!”

    带小明回家,做完饭,照顾孩子吃完洗完,躺在床上,京辉问道:

    “小明,妈妈今晚不回来了,知道吗?”

    “知道!”小明扑闪着两只大眼睛,“妈妈要救治‘非典’病人,很忙。”

    “那你怕不怕?”

    “不怕!”小明翻身望着墙上卫华的照片,“妈妈这么勇敢,我也要向妈妈一样。”

    “今晚你一个人睡可不可以?”京辉帮他盖好被子。

    “叔叔,我可以的!”小明点点头儿,“妈妈经常夜班,习惯了。”

    “好孩子!”京辉给他做个鬼脸,“早点儿睡。”

    卫华的手机打不通,短信也不回,安顿好孩子,京辉转身奔向人民医院。快到了,远远看见医院外围已拉上几道长长的警戒线,里三层外三层,有不少警卫戴着口罩在巡逻。一问才知,人民医院实行医学隔离了,所有人员不得进出!


    演唱:王晓晖


4月24日凌晨

    不知过了多久,京辉仍然伫立在医院墙外,茫然不知所措。卫华就在里面,而里面已出现大面积的SARS感染,卫华的健康状况如何?他不知道。即便健康无恙,她也要参加对病人的救治,所以,无论怎样,她都得待在里面。

    挪到医院大楼西侧,远远眺望卫华所在的办公室,夜色笼罩下,那里灯火通明,隐约可辨人头攒动,应该是医护人员忙进忙出。

    “也许她正忙着吧!”想到这里,京辉略感宽心。电话拨打了无数遍,短信发了无数次,等不到回复,他不甘心就这么离去。

    天色蒙蒙发亮,京辉觉得今天恐怕不能按时上班了,就给同事小吴发了短信,请她代为统计部门人数。见远处卖早点的出来了,就去给自己和小明买了些早点。刚接过热乎乎的豆浆杯,忽然听见兜里手机传出短信声,心里一阵激动,忙不迭地掏出手机,瞧见飘来的几个字:

    “尚好,勿念,照顾好孩子!”

    读到这个,京辉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儿,赶紧回复:“放心,保护好自己!”


摄影:刘咏阁


4月26日,周六

    请了两天假,京辉一直在家陪着小明。眼见又到了周末,想起上周跟相亲女友约好去公园见面,不知如果解释。正踌躇间,女方倒先发短信过来了,说现在疫情严重,暂不去人员密集区域,以后再约时间。

    这倒正好,京辉放下了心。小明舅舅昨天说今儿下午过来,接小明去姥姥那里,老人家不放心。正好利用这半天时间,陪孩子复习一下功课,收拾行装。孩子随舅舅走了后,又把卫华家彻底消了一遍毒,关闭门窗水电气,然后才蹒跚而去。

    房山物业师傅又发来短信,说上次修暖气时落下一件工具,现在周末了,能否去一趟,京辉一看时候不早了,就回复明天上午再去。


4月27日,周日

    好好睡了一个安稳觉,早上觉得精神充沛了些,京辉决定按约去房山一趟。辗转到六里桥后,换乘开往房山的917路公交车,刚挤上车,才发觉车门贴了一张大大的告示:

    “各位乘客,因‘非典’疫情严重,本车线路作如下调整,抵达七里店后,直接经国道开往琉璃河,不再走窦大路。沿线各站于庄、金鑫苑、瓦窑头、田园村、窦店均不停靠,请乘客另行前往。”

    “怎么回事?”车已启动,京辉忙问售票员,“不停田园村了?”

    “嗯!”售票员戴着口罩,不断点头,“线路临时调整。”

    掐指算了算,从七里店到田园村至少有七八公里,本来下车只有两三百米的距离变成了七八千米!但又有何法呢?非常时期,难不成不去了?一摸口袋,身份证、业主证带了,心里踏实了许多。

    在七里店下来,孤零零的车站埋在大片农田中,两条马路呈十字躺卧其间。公交车往南开去,自己却往西徒步。走不多远,瞧见一排路障横在马路中央,一条横幅挂在路障上,上写“防治非典,禁止通行!”几位佩戴红袖章的大爷坐在两侧,口罩上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四处张望。

    京辉明白,联防联控已在城乡呈网格状分布,政府的执行力空前严格、到位。出示了身份证与业主证,测了体温,巡查员示意放行。京辉倒不着急了,与几位大爷攀谈起来。

    “这是日夜监守吗?”他觉得这样也够辛苦的。

    “是啊,我们三班倒!”大爷点点头儿,指指旁边的告示板,“外人外车不允许通行。”

    “这天气晚上还有点儿冷啊!”京辉环视周围,大片平地屏障很少。

    “是呢,晚上得穿军大衣!”大爷指指路旁地上的编织袋,里面塞满了衣物。

    告别了巡查员,一路走去,又遇见多次盘查,路过村庄还听见广播里传来防治“非典”的宣传,带有很重的乡土音。好容易挪到小区门口,又是一遍量体温、查证件,佩戴红袖章的积极分子很认真细致。小区里面横幅飘飘,大意均是团结一心,联防联控,坚决打赢这场防治“非典”之役。每栋楼、每个单位门前均贴了“今日已消毒”的告示。

    还了物业师傅工具,好不容易过来一趟,索性又叫师傅修了水表和龙头,忙乎完,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看来今天回不去了,明天还要上班呢!”京辉这才想起,最近的公交站也要走七八公里路。

    “恰巧今晚物业有趟车回城,要不你搭一下车?”师傅边收拾工具袋,边说道。

    “太好了!”京辉高兴地喊道,“谢谢师傅!”




5月5日,周一

    京辉在赶去上班的路上,前些天街上车辆稀少,这会儿好像增加了不少,特别是出现了许多新的私家车。据报上月小轿车销售量陡然大增,看来“非典”疫情的一个效应就是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发展。

    与车窗外渐至拥挤的街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车窗内的乘客越来越稀少,在这个高峰时段,偌大的车厢内仍有大片空位,两节相连的长车厢只有稀稀拉拉十来位乘客。客车从清河开出没多久,行至花虎沟,忽然有位乘客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车上众人一惊,还没等反应过来,那人又连打了三四个喷嚏。这下周围的人坐不住了,纷纷立起身来喊停车,司机师傅不敢怠慢,赶紧靠边停下车,打开车门,大多数乘客呼呼都跑下车了。

    “还有下车的吗?”捂着口罩的售票员大声喊道。

    京辉四下瞧了瞧,除了打喷嚏的乘客,加上自己也就两位留在车上。他本想也下去,但一看离上班时间近了,今天是周一,还得赶到单位查看部门同事状况,就紧紧捂住口罩摇了摇头。

    当天晚上,京辉放弃了一直追的一部香港电视连续剧,早早上床休息,他决定自明日起步行上班,所以必须早睡早起。


摄影:刘咏阁


5月6日,周二

    京辉步行了将近两个小时,到达单位已气喘吁吁。同事们听说他步行十公里上班的壮举,纷纷举起了大拇指。

    “要不明天我开车拐一下去带你?”家住上地的小王问道。

    “不必了,你得绕冤枉路。”京辉摆摆手,“正好我也锻炼锻炼,以后会越来越快的。”

    中小学放假两周时间快到了,昨天已跟小明舅舅说好,今天送孩子回京交接一下。晚上下了班,京辉赶紧往西直门奔去。刚走了一段就听见路人说市教委又发了通告,由于“非典”疫情仍然严重,全市中小学再放假两周。他赶紧跟小明舅舅联系,好容易通上话,才知他们也是路上才得知,现在折返回廊坊了。

    最牵挂的还是仍处于隔离状态的卫华。人民医院是京城第一个整体隔离的“非典”重点疫情地区,包括医护人员和病患有1765人被隔离其中。既然走在半路上,就去看看那里的情形吧。

    到了医院外,仍不能靠近,只能远远观望。只见不断有车辆进出医院大门,将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断运进去,司机均严格测量体温,全身包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戴防护镜的眼睛。

    整座医院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里面的人员同呼吸、共命运,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做出最大的牺牲。其实推而广之,整座城市又何尝不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呢?所有人,不论是身处工作岗位还是居家而住,不论是奔跑在运送物资的路上还是隔离在家中,都在为这场战役做出努力。再推之,整个国家不也是一样的吗?

    手机突然颤动了一下,一打开,是卫华的短信。

    “孩子怎样了?”

    “放假延长两周,回廊坊了。”京辉找了个花坛沿儿,坐了下来。

    “哦,感觉好累!”读文如见人,能感觉到卫华的疲惫。

    “注意调节,别太疲累。”京辉打字的手有些哆嗦,“这会儿不当班?”

    “今天夜班,12点接岗。”

    “吃得还好吧?营养要保证。”

    “食物倒是不缺,”停顿了一会儿,“就是有时太累吃不下。”

    “那还是要吃够。”京辉轻敲慢打,生怕手机按钮被敲碎,“你们都做些什么呢?”

    “很忙碌,为SARS病人输液,调整呼吸机,清理分泌物......”那边不断蹦出行行字来,似乎源源不绝。

    “危险吗?”屏幕这边不敢说多了。

    “当然危险,不过做好防护,能最大限度减少感染的几率。”

    “最大限度?”京辉有些疑问,“那就是不能杜绝?”

    “是的,医护人员也有感染的,比如我的同事王晶......”话突然停下来,感觉那边在抽泣。

    “那你不怕吗?”京辉赶紧问道。

    “刚开始是有些可怕,连呼吸都不敢。”那边停顿了很久,“后来看到这么多同事跟我在一起,大家互相鼓励,共同奋战,还有外边那么多关心的人,就不怕了。”

    “是的,人的情绪也是会受感染的。”京辉赞同,“但还是要小心。”

    “嗯,我会小心的,为家人、为自己,会的!”那边很坚决。

    “老公回来吗?”提到家人,京辉便问道,“家里需要人啊!”

    “他是项目工程副总工,很忙。”卫华顿了顿,“况且这个时候也不能让他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回来。”

    说得也是,京辉担心聊多了影响她休息,便叮嘱了一下,道声告别。

    合上手机盖,抬头望着远处,夕阳下的医院,就像一道金色的盾牌,在落日余晖笼罩下,愈发牢固,坚不可摧。晚风徐徐吹来,带着春日的暖意,吹拂着征途上每个人的心田。


摄影:刘咏阁


5月8日,周四

    小徐结束婚假从外地回来了,打电话问能不能来上班。京辉不敢做主,赶紧致电领导询问。

    “在家隔离两周,无任何症状再来!”老高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部门每个人都要找得到,管得住!”

    “好的,让他每天报告体温和症状。”京辉领会了领导意图,放下电话。

    刚发了一批口罩和中药,还有一些季度劳保用品,分发完毕后,只剩小徐的那份。京辉觉得隔离期间有的可能会用上,就约小徐今晚给送过去。

    “好的,我让小区保安老张传递一下。”小徐知道京辉每天都要跟部门人接触,想了一招。

    傍晚时分,京辉辗转达到小区门口,给小徐打了电话,小徐下楼来,走到离大门二十来米的地方,隔着口罩叫了京辉一声。

    京辉见状,忙朝小徐挥挥手,把一大袋物品递给老张,示意帮忙送过去。

    “放心吧,我这就给他。”老张早就说好了,接过物品,“你回去吧!”

    京辉又朝小徐挥挥手,喊了声“拜拜!”


摄影:刘咏阁


5月10日,周六

    又到周六了,京辉想起上个月相亲的那个女孩,非典之后一直没联系,就拨打了她的电话。

    “还是先别见面了,健康是第一位的。”电话那边有些气喘吁吁。

    “你在忙什么?”

    “哦,我们单位给小汤山医院捐献了一批物资,我正在现场安排装运。”隐约听得见电话里的吆喝声。

    “周末也不休息?”京辉关切地问了一声。

    “小汤山医院是市里连夜部署,几大建筑公司合力抢建的‘非典’定点医院,是典型的野战医院,很多物资都需要紧急配备。”女孩解释完毕,有些着急。

    “那好,等非典过去了我们再约吧!”京辉知趣地挂了电话。


5月20日,周二

    经过一个来月的全力奋战,“非典”疫情已得到很大缓解,治愈出院病患越来越多,整座城市逐渐恢复正常。

    京辉得到一个好消息,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经过一个完整的医学隔离观察期,未发现新发病例,5月20日24时全部解除隔离。

    “今晚我来接你吗?”他问卫华,“把钥匙还你。”

    “我还留在医院,”卫华疲惫中带着兴奋,“医院还未开诊,先让前期得到感染治愈的同事、病患回家休息,我继续护理还没治愈的。”

    “那你真不容易!”京辉尽管盼望她早些回家,也只能致以祝福,“好,坚守最后一班岗,多保重!”

    “学校是不是又延迟复课了?”唯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

    “嗯,高三学生5月22日复课,远郊区县中小学生5月26日复课,”京辉记不住词儿了,顿了顿,查看了一下新闻通告,“城近郊区非毕业班学生返校复课时间另行通知。”


摄影:刘咏阁


5月27日,周二

    单位开了一次部门主任会,总结前段“非典”防治的经验成果,鉴于疫情已基本消除,自即日起解除一级防备状态。

    “回去写一下今天的人员情况,最后一次了。”散会时,老高拍了拍京辉的肩膀。

    下午三点,京辉打开邮箱,找到老高的收件人栏,那里全是每日的疫情汇报和各级通知。

    “文献室24位员工,今天一切正常!”

    署名和敲下日期后,他靠在椅背上,长长呼出一口气。

    下班出门前,突然接到卫华的电话,赶紧打开手机盖。

    “王晶殉职了!”电话那头泣不成声。

    “什么时候的事?”京辉心头一紧。

    “下午三点半,今天全院都很悲伤。”卫华笼罩在哀痛之中。

    “太可惜了!”京辉也悲上心头。

    “她工作很忘我,不顾个人安危,在急诊室总能看到她。”卫华停不住话,“当时急诊科没有卫生员,没有护理工,护士又减员,她硬是坚持下来,带领全组护士完成了护理任务。

    “她很光荣!”京辉不由得心生敬仰,“是医务人员的楷模。”




摄影:刘咏阁


6月9日,周一

    京辉特地请了假,接上小明,一同前往人民医院。在关闭了40多天后,这一天人民医院重新开诊,卫华也准备回家休息几天。

    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车水马龙的大街宛如跳动的脉搏,不停的脉动让这座城市生生不息,也让这个国家蒸蒸日上。

    一路上,小明蹦蹦跳跳,快见到妈妈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你妈妈是英雄,她一直站在防治‘非典’的第一线。”京辉心情也很舒畅。

    “她跟我说不是英雄,”小明觉得英雄应该是课本上的,“她只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因为她是一名护士。”

    在院门口体温检测仪外,两人静静地等候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喷雾消毒,他们不时地让道。

    “妈妈,妈妈!”小明看见了,喊起来。

    远处楼道口,卫华走下来,长可披肩的头发剪到齐耳处。越来越近,笑容满面的脸上还有防护服和口罩留下的深深印痕......


7月14日,周一

    接北京市教委的通知,这天全市中小学全面复课。


摄影:刘咏阁


2020年1月26日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日益肆虐的严峻形势,国家卫建委组织了北京第一批医疗队,中午从医院出发,奔赴机场驰援武汉。卫华也参加了医疗队。

    这天,京辉跟小明夫妇约好,一起去送卫华出征。在开往医院的路上,京辉坐在后排与小明的儿子聊天。

    “奶奶要去武汉,你担心不?”

    “当然担心啊!”小明儿子说,“不过我们全家都支持她去。”

    “为什么呢?”京辉搂着孩子问。

    “因为......因为......”孩子有些语塞。

    这时坐在副驾驶的小明回过头来,缓缓说道:

    “因为作为医务人员,这是她的职责!”




往期回顾 


你花开时我花发

皱纹赋

不负元阳不负天

山鹰岁月

麦荡

秋访上高地

燕园组歌:无名的深湖

希望的田野

2019纽约马拉松后记

未名湖与未名的我

锁麟囊:贫富有落差,人品无两二

蓝岛1986咖啡屋(音乐剧)

永远的丁石孙校长(续)

花痴花语(配乐朗诵)

2013

周老师的化学课堂

永远的丁石孙校长

我们那四年

回望一个时代的背影

日本四国岛游记

燕园风华

停靠在记忆中的绿皮火车

朝朝醉熏文字香

今天星光灿烂

戈11“玄奘之路”挑战赛

千里骑行之微山湖上

千黛诗画赏读专辑

一个制剂员的不安十二时辰

那夜未眠

你是我生命中的精灵

石舫塔影赋

晓夜期渡人

北美逐梦二十载

成都

跑在牵手路上

南迦巴瓦峰朝圣之路

妈妈,多爱您一次

您是我心中不能触碰的痛

身轻方可比翼飞

浮生一日

呼吸•共舞

跑在知命之年

墨脱,我用生命走向你

蓝色的青春

风雪征程

孤芳清逸吟梅语

小荷出水婷婷立

迟到的爱,快乐的挑战

一封属于我的情书

石舫塔影新春贺辞

共饮初釜茶,举盏迎新春

鹿鸣苏必利尔湖

你是我掌心的宝

小芳

密歇根湖畔的诗语

南京:1937之殇

古城古屋慢悠悠

奔跑阿甘的路

诗心画意亚平宁

流年里的旧巷

江湖还有查大侠

世间已无金庸笔

创刊号:光阴的故事



   

石舫塔影

《石舫塔影》第64期

编委会:晓笛、李革、周剑峰、刘旭东

法律顾问:刘旭东

本期主编:晓笛 |  摄影:刘咏阁 等

特别致谢:张玉君

演唱:王晓晖

2020年2月4日


1、本公众号为展现中文诗词、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戏曲等原创文学作品的自媒体。征稿邮箱:1796363391@qq.com(石舫塔影)。

2、本公众号主要发表北大86级同学及其二代子女的作品。凡作者发往本公众号征稿邮箱的作品,均视为同意并许可本公众号单独发表或汇编刊载使用;除非另有书面约定,本公众号发表的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3、本公众号欢迎以链接方式完整转发;除本公众号特别注明“不得转载”的内容外,如需转载引用作品内容,请与作者联络并取得许可,并请注明转载引用出处。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第一时间看好文◤


石舫塔影微信群”主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