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念堂出版|说学逗唱之“唱”
本文作者:葛念堂-小葛哥
唱 主要是指相声演员演唱、歌唱的能力和技巧。
①狭义的唱,专指演唱太平歌词。唱和学作为相声表演的两种重要技巧,唱出现得更早。在相声艺术的萌芽时期,朱绍文以白沙撒字聚拢观众,边撒字边唱太平歌词。由于白沙撒字需要一定的技巧,难度较大,故大多数艺人不使用白沙撒字,只以唱圆粘儿。虽然艺人们或因个人专长,或另辟蹊径,扩充了唱的种类,如什不闲、八角鼓、莲花落、二黄、大鼓等,但相对而言,唱太平歌词者居多。后来相声进入茶园演出,也多要唱一段太平歌词开场,或把唱太平歌词小段融入相声的表演之中。相声艺术早期虽然有多种演唱形式如什不闲、八角鼓、莲花落等用以招徕观众,但这些演唱形式的诞生均早于相声,并且都是独立曲种,而且在相声圆粘儿及在茶园演出中逐渐淡出,故而相声艺人们普遍认为说学逗唱中的唱就是唱太平歌词。这一观点约定俗成,也为理论界所赞同。
太平歌词《韩信算卦》王兆麟
②广义的唱,指学唱。摹拟一切的声腔歌唱,是由相声孕育时期“百戏杂陈”的狭义的唱蜕变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手段。在相声艺术早期,除了唱太平歌词,其他一切学唱均划归学的技巧中。20世纪20年代,王兆麟对太平歌词进行了唱腔改革,使得原属于莲花落曲种范畴的太平歌词成为一个独立曲种。从这一时期起,学唱也从学的范畴中分离出来,成为说学逗唱中的唱的主体。唱的范围很广,包括京剧及各种地方戏曲、曲艺中各种唱的曲种和歌曲,但必须引人发噱。为了发噱就要夸张,就要神似传真,又要稍作歪曲。
唱分为两种,一是正唱,二是歪唱。
正唱是学唱某位戏曲、曲艺或歌曲演员的演唱特点,学唱某一经典唱段或某个流派。正唱的特点是遵循原唱,不走样子,以学得像、学得传神为准则。
正唱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充分展示演员的演唱技巧。
二、为歪唱做必要的铺垫,使得正反对比而在歪唱中抖响包袱,完成相声艺术逗笑的功能。
歪唱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改变原来的唱词,如学唱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你耕田来我织布”,改为“你耕田来你织布”;或编演新词,如《关公战秦琼》中的“让你打来你就打,你要不打他不管饭”。
《关公战秦琼》侯宝林、郭全宝
二、改变原来的唱腔。
包括:(1)串调。如在演唱京剧过程中,很自然、巧妙地与其他剧种衔接。
(2)对原有唱腔略作改动。如《打金枝》中唱“这一件蟒龙袍真正合体,它本是你丈母娘亲手儿做来的”。相声演员唱到最后的“的”字,拖长唱腔,改为“嘀——嘀——”,变为汽车的鸣笛声。
正唱能要下掌声来,歪唱能要下笑声来,才能达到唱的目的。在相声段子中可以没有正唱,但不能没有歪唱。没有歪唱就不是说相声,而是唱相声。以唱为主的相声为数不少。自清末民初时期开始,戏曲、曲艺艺术勃兴,欣赏这类艺术成为市民群众娱乐的主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高腔、学梆子、学京戏、学评戏、学大鼓等,成为相声学唱的中心内容。其中有对一般戏曲唱腔、戏曲流派进行品评的《杂学唱》、《戏剧杂谈》等,有依据梨园掌故表现剧场风波的《卖挂票》、《三棒鼓》等,有以闹剧手法拆唱戏曲片段并带有戏剧性的《汾河湾》、《捉放曹》等,更有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矛盾、针砭时弊的《八大改行》、《关公战秦琼》等。20世纪80年代,流行歌曲成为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新宠,于是大批学唱流行歌曲的作品应运而生,如《笑语欢歌》、《楼上楼下》等。
《楼上楼下》侯耀文、石富宽
这里的唱不再是游离于笑之外的单纯技艺,而是反映生活、揭露矛盾、组织包袱的重要艺术手段了。演员根据自身嗓音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正唱或歪唱。正唱要惟妙惟肖,歪唱应力避流俗、谑而不虐。
唱在相声术语中又被称为“柳儿”。
提到相声里的学唱,大家马上就会想起两个人:侯宝林先生与刘文亨先生。这两位艺术家堪称是相声中“柳”活(学唱)的佼佼者。
点击链接浏览
下期,我们将聊聊“怪坏(快)帅卖”
今日探讨话题
您又是如何理解“说学逗唱”中的“唱”呢?
【欢迎留言或后台讨论】
【往期回顾】
--END--
葛念堂
一个江湖上没几个人知道的会道门,成员隐蔽,组织松散,几乎所有显赫堂会的优长都不具备,但只有一条堂规颠扑不灭,那就是:做人不能念嘬!人间正道是沧(ang……)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