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丰台一模议论文、记叙文标杆文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1北京高三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微写作汇编含部分例文

2021北京高三期末语言基础运用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散文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默写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红楼梦》汇编

《红楼梦》诗歌鉴赏与章节阅读题目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古诗文默写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基础运用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微写作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论语》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散文阅读汇编


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2020——2021学年北京市高三年级学科综合能力测试语文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默写汇编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名著阅读汇编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古诗鉴赏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默写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名著《红楼梦》、《论语》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古诗阅读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文学类文本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文言文阅读汇编


北京市海淀区十ー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学部语文课程2月诊断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下学期限时练习语文(开学考)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朝阳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高考精品讲义集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

丰台区2021年高三年级语文一模及答案解析

2021北京平谷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


2021丰台一模议论文标杆文

今年春节,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引发热议。

网友甲:一群“唐朝胖妞儿”,体态圆润,穿唐三彩色样的纱衣,画唐代“斜红”妆容,原汁原味,这才是传统啊!

网友乙:采用 5G + AR 技术,打造的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的视觉盛宴,一下子吸引了我。

网友丙:从穿戴造型看,舞蹈表现的是一群唐代少女。但她们嬉笑打闹,嗔怒搞怪,又和当下的少女毫无二致。

网友丁:听说舞蹈灵感源于博物馆的唐三彩乐俑,我最近就预约了博物馆的门票。

网友们关于《唐宫夜宴》的热议,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1号文:思路清晰,视野开阔,语言精准。49

讲好中国故事

近日,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的全网走红,将文化的传承重新引入人们的视野。当古色古香的舞乐上演,十四亿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在心底涌动。这不禁令我重思文化传承之义。

文化传承,顾名思义,首先在于对优秀文化基因的继承。这种继承首先应是忠于形式的,即忠于文化的“外化”表现。《唐宫夜宴》之所以广受欢迎,其最为浅表的原因便在于其对于唐代舞女丰盈体态、唐三彩独特纱衣与唐代“斜红”妆容的复刻,而当外在的唐代文化形式得以流传,大唐盛世物产丰饶、包容万象、开阔繁盛之盛况便跃然于眼前。当“斜红”妆容与丰腴之态将唐代美人的风流韵味重现,我们民族根脉于悠悠千里共同生产生活实践的共同审美情趣便被激发,被唤醒。唐代美人、三彩纱衣、“斜红”妆容——这些看似流于形式复刻之物,实则为悠悠中华的文化符号。当种种独具风韵的文化符号被传递,一段舞蹈便被冠以“中国舞蹈”之名,我们辉煌的传统文化便得以传递。

不惟此,若欲让传统文化于当今之社会“活”下来,时代基因的注入不可或缺。当5G+AR技术的技术打造出视觉盛宴,当春晚传媒助力舞蹈节目传播,《唐宫夜宴》方得以出圈,得以焕发活力,引人注目。“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当新时代、新活力注入旧文化、旧智慧,便不难迸发出强大的文化力量。当故宫的文创产品火爆全网,当敦煌研究院的3D参观受到欢迎,我们不难证实文化创新的力量——它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是代代中国人智慧的累加,是文化传承的来路。

从《唐宫夜宴》中,我们依稀可见唐时少女的嬉笑怒骂,她们照进现实当下,引发出跨越时空之共鸣。在跨越千年的同频共振之下,一代代人以自己的努力将文化熔铸于艺术之间,促使人类文明永续传承,一路向前。而人又是文化的创造者,因此,我们在文化的传承中洞见唐人之趣、唐人之情。然而我们也应牢记自身文化传承者、创造者的身份,在欣赏之余,尽己之力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华中国故事。

所谓文化,乃人文化人而成。它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2号文:文化与科技,小切口立意,话题集中,思路清楚。思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如何传承?科技助力,二者结合——但传承不等于恶搞,需有机结合。一类上,47      

文化与科技

今年春节,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引发热议。而多样化的评论,无不体现着传统与科技的结合,是传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良好措施。

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是泱泱大国延续千年的不变内核。我们在面对德高望重的学者时,念出“高山仰止”,这是儒家文化;我们在登高远眺时脱口而出“一览众山小”,这是诗歌文化;我们在泼水节中畅谈节日的欢庆,这种民族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点一滴都值得传承。而面对当今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将视野缩小在一块儿电子屏幕,随之而来的便是文化传承的断档,保护文化迫在眉睫。

当娟人、剪纸等名词被逐渐遗忘,文化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后继无人,更是无人知晓。而《唐宫夜宴》的备受关注,给传统文化以启迪——用科技保护文化。科技彰显未来,给人以对未来的幻想,但科技也可以肩负起保护过去的使命。互联网、短视频的是盛行,使文化通过直播形式推广;5G+AR技术的应用,更是使唐代宫宴的盛景登上更大的舞台。用科技保护传统不只是一句口号儿,已经有先行者用实践告诉后人,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但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其如何与偏于古老的文化有机结合,成为一个难题。科技与文化应互相成就,不该有失偏颇。当以文化为吸引点,却用不伦不类的技术加以宣传,这不仅无法起到宣传文化的作用,更是对文化的侮辱,可见二者的结合仍在道阻且长的路上,这需要后辈不懈的探索。终有一日,二者将在和谐中共同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永恒的积淀,没有一种文化应该在历史中走向没落。而我们所处的时代,应肩负起保护文化与传承文化的责任,这不仅之于中国,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重中之重。当文化秉持着其独有的内核,搭乘着以科技为载体的轨道,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将使二者在相互成就中愈行愈远。

 

3号文:整合立意: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思路:首先是守正,然后是创新。一类上,46   

文化相继,守正创新

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大时代,如何守住传统、开发传统是永恒的话题,而河南春晚舞蹈《唐宫盛宴》就给出了其独特的解答——守正创新,无疑是文化发展的通途。

在当今时代的现代化大都市里,文字普及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真正潜心体味传统、钻研传统的人却不增反减。曾几何时,人们闻“大部头经典”而色变,用短视频代替阅读,用玩游戏代替冥想,快乐变得浅显而易得。正如木心所言:流俗的易传、高雅传统的失传才是真正的悲哀。因此,守住文化根脉,充分继承传统,对于现世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是我们维系发展当代文化、推动社会“书香文气”弥漫的必由之路。舞蹈《唐宫夜宴》,将唐代“斜红”妆容、唐三彩纱衣、亭台楼阁加以还原,用原汁原味将其盛唐文化背后优秀的历史传统呈现,才有了如此高质量、直击人心深处、民族血脉、光辉历史的效果。

然而正如龙应台曾言,文化绝不是摆在墙上干涸的油墨,不允许任何添改。事实上,无论是干涸的油墨,亦或是巧妙的留白,都给人无限遐思和再造的空间。要想使传统焕发新生,靠的绝不是完全仿照,生搬硬套,而是要加以现实的思考,回应时代需求,通过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等手段加以创新。《唐宫夜宴》利用最先进的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结合,在提供了多彩的场景同时,相比于传统舞台又多了特色和更丰富的意味。小小的舞台串联起古今百姓、历史更迭,是优秀传统盛唐的再现,又是科技腾飞、祖国发展的生动呈现。既回望历史,又展望未来,让唐代与当代的少女在此交汇,遇见前世今生。如此创新,又怎能不使人心潮澎湃呢?

因此,面对时代发展的大变局,我们更应守住传统与民族之魂,在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的实践中守正创新,将中华文化在任何时候都永葆青春与活力。

 

4号文:整合立意: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思路:继承是前提——还需推陈出新——贴近生活。一类中,45   

新生的雀跃与坚守的泰然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当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如何处理二者关系,则成为其传承路上的矛盾。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其发展的前提基础。《唐宫夜宴》中舞者的体态、纱衣与妆容,都是对唐三彩乐俑的展现,而唐三彩乐俑则作为唐代文化的载体被一代代人民继承下来。如果不对其进行继承,现在就不会有如此包容的、具有与民族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文化谈何发展文化?

在继承的基础上,传统文化应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传统文化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并传播,国家博物馆网上展厅、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技术……都是将传统文化以当代形式展现,民族舞蹈中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的结合,呈现着视觉盛宴。对传统文化进行内容、形式、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其成为优秀的且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增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守正与创新传统文化都要立足于实践。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反映当时的社会存在。优秀传统文化要贴近生活,同时需高于生活,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下来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我们继承和发展的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民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当将所见所闻所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自觉接受其熏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应当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让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既要有新生的雀跃,又要有坚守的泰然,在继承中发展,在交流中传播,做中华文化小使者,学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5号文: 先论述材料中“这一个”事例“火”的原因:立足传统+创新发展——再从材料拓开去,提升到“这一类”的思考。思路清楚。一类下,43   

立足传统,创新发展

传承与发展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主题。对此,我认为:立足传统,创新发展是文化传承的重点。

今年春节,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引发热议。《唐宫夜宴》中,一群体态圆润,穿唐三彩色样的纱衣,画唐代妆容的“唐朝胖妞儿”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说这是“原汁原味”,是传统。没错,穿戴造型上来看,舞蹈表现的就是一群唐代少女。节目组根据唐朝的装束进行设计,这是立足传统的体现。而5G+AR技术打造的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的视觉盛宴,少女嬉笑打闹、嗔怒搞怪的生活场景,便体现出了立足传统之上,还需要创新发展。(例)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唐宫夜宴》之所以成功,正是它立足传统,创新发展的结果。试想一下,如果不立足传统,则它很难有与人们共鸣的精神内核;如果不创新发展,则它难免会显得古板,难以亲近人们的生活。节目组将唐朝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舞蹈拥有文化底蕴的同时,给予人们视听双重方面的享受,一下子吸引人们也不足为奇。(析)

其实,有许多传统文化都像唐装文化一样需要传承.而传承的过程中又需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它在汉字普及的情况下,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有人根据甲骨文象形的特点,设计了许多贴近生活的表情包,使人们将注意力放到了甲骨文的传承上;故宫作为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一直给人一种庄严感,让人难以亲近,而故宫工作人员根据故宫藏物,结合时代需求,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故宫文创产品。风靡全国。由此观之,立足传统,创新发展对文化传承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联)

继承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创新发展又是文化得以紧跟潮流延续的重点。所以,文化传承应理清传统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做到立足传统,创新发展。

 

6号文:审题准,思路清。联想提升到“这一类”方面 稍显不足。就事论事,略局限于材料。拓开少。二类上,40    

一曲歌舞,展文化风采

今年春节,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震撼了许多观众,采用5J+AR技术,仿佛将唐代少女的风采带到了现在。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的视觉盛宴,让其中的唐三彩等唐朝文化也获得了大量流量。我认为,这次演出成功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尊重历史的客观性。简单来说,就是对历史描述不随意改编,保留其原有的样子。《唐宫夜宴》》中,唐朝少女的圆润与《旧唐书》中所记载的唐人崇尚肥美相呼应,而妆容则完全按照唐代“斜红”的妆容进行绘画,远处一望,还以为是一群“小杨贵妃”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这样还原的人物让你瞬间跨越古今,沉醉在唐代的歌舞升平中无法自拔。与文献中记载一致的细节可以让你沉浸在作品中,而许多颠覆人物形象的改造则会让你瞬间出戏,这就是保持历史客观性的重要性。

其次是科技带来的震撼。5G+AR技术,让人物呈3D状清晰呈现在你眼前,舞女的每一个动作都活灵活现。那一节葱指、玉臂、朱唇、凤眼都栩栩如生,让你目不暇接。细致的刻画与虚拟背景的映衬,仿佛一场唐代的舞蹈表演,就在你面前展现。灵活婉转的舞步,没有丝毫的生涩感,那眼波流转仿佛有星光在那里闪烁。这是科技的力量,让我们穿越古今,得以见到唐代的舞蹈。

最后是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唐朝的瓷器“唐三彩儿”在瓷器史上也有着一席之地。唐三彩还曾远销欧洲,这样有特点的传统文化因其绚丽的色彩,正好与舞女的纱衣纹路相洽接,这样,唐三彩就融在纱衣里给大家欣赏,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观众。许多感兴趣的观众,因此前去博物馆进一步了解有关唐三彩的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一定要“润物细无声”,得此才能在不违和的同时,又将其美展现给大众。

此次表演大力宣扬唐朝文化和唐三彩,因一曲歌舞,便让这些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新奇的方式和古代的厚重感相结合,让人们印象深刻。如果我们按照以上方法,多举办几场表演,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可能会更为顺利。

 

7号文:审题准确,思路清楚。但论点略模糊。第3段谈的是借助网络传播传统文化,而不是借助科技传承传统文化。略偏题。二类中,37  

《唐宫夜宴》与传统文化

今年春节,河南春晚节目《唐宫夜宴》以传统文化为底,结合先进技术向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该节目火遍网络并引发了热议。

实际上,《唐宫夜宴》的大红只是表象,真正引发热议的,是其背后蕴含的中华文化。如今是一个注重开放的时代,但我们在享受开放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传统文化被人淡忘,这是其中之一。太多的人去追求西学,去崇尚日韩,或许直到端午节成为了别国传统那一刻,他们才悄悄有所醒悟。人们这才开始认识到,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从未断代的传统文化才是民族的根。

人们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却还对如何复兴他们一筹莫展。《唐宫夜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是信息的时代,发达的通讯技术、快捷的传播途径,让人们发现:运用网络、运用先进技术可以使传统文化重焕生机。无独有偶,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的确是有效可行的,《唐宫夜宴》的成功不是个例。短视频作者李子柒也曾利用这种方式,让许多传统美食重回人们的视线;央视的《经典咏流传》已成功利用流量、利用媒体传达了古典诗词之美。让传统与潮流相结合,便能使前者重获生机。许多人在看过《唐宫夜宴》表演后,对国博物馆展品产生浓厚兴趣,便是最好证明。

当然,虽复兴文化已成为大势,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文化是厚重的,传统文化更是如此,它不是我们获得流量、获取暴利的工具,而是需要我们潜心研究的经典。我们莫要盲目追求大势,而是应对自己所传播的传统文化,加以严谨考究,这样才不会误导群众,对千年文化负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更是华夏五千年代代相传的精神之核。今后如何传播中华文化,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深思的问题。

 

8号文:传统文化与科技齐头并进,没有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谈,传统与科技割裂,且字数略欠。三类上。30    

文化科技齐头并进

今年春节,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火遍网络,因为其在展现唐代少女嬉笑打闹、优美灵动舞姿的同时,还采用了5G+AR技术,打造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结合,可谓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都展现了出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力量已不可比拟之势强大起来。嫦娥奔月、蛟龙下海、北斗连星、5G技术领先世界,中国的科技发展、科技之强,向世界宣告着,我们不再是那个任人侵犯的国家,也让我们有了3月份与美国高层战略外交谈话的底气,能坚定地喊出“我们中国人不吃那一套”。

同时,中国人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本,继续发扬从古至今传递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古建筑保护、传承人的寻找、法律的规定、教育的宣传……中华文化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心里。这一节目,就很好地向大家展现了唐朝的妆容,衣服,同时也宣传了古代文物,吸引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

中国将文化和科技做到了齐头并进,这才是一个大国,一个历史大国的表现。守住根脉,守住根和自己文化特色的同时,要向前发展,立于世界东方。

 

9号文:跑题,四类文   22

唐宫夜宴

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说:“在采用这家AR技术打造的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的视觉盛宴,一下子吸引了我。”在透过光鲜的舞台效果看到本质时,无不在表明: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科技发展离不开各位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从建国初期钱学森历尽艰难回到祖国搞科研,再到苏联撤出后中国人独立研发了原子弹并引爆成功,从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再到今日北斗卫星网的全面建成……这些科研成果的背后都是科研人员们用汗水换来的。如果没有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工作,中国的科技何以得来突飞猛进的发展?“落后就要挨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了科技强国,这与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是不可分割的。

科技水平,是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体现。清朝自负自身国力强盛,拒绝了解来华使者所带来的洋枪洋炮,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再后来,各国的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只有中国仍止步不前,最终导致了丧权辱国、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的惨案。假如当时清政府不自负,认真学习如何使用西方工具,积极参与工业革命,那么中国不会是别国的朝见国,更不会有侵华事件发生。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科技创新,在当今时代凸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现如今成为了科技强国,但以世界第一的科技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中美贸易战中,我们面对着华为被封锁芯片后的处境,这就反映出我国在高端芯片方面还存在不足。一个国家将最尖端的科技产物依赖于他国,而两国要产生的摩擦,依托的国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现在的中国,在科技上要进行自主创新,不依赖于他国,将自己国家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这才是成为第一科技大国不可或缺的一步。

透过《唐宫夜宴》,看到了中国科技的进步;而通过中美贸易战,又发现了中国科技的短板。希望中国的科技可以取长补短,早日成为现代化强国。

 

10号文:主题是:科技应为我们所用,给生活提供便利和效率。只谈科技与生活,一点不勾连文化。跑题,四类文。不通顺语句太多。  22

让新时代的科技为我们所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技等方面不断第进步,诸如5G、抖音、虚拟现实等技术,我认为将此类技术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才能使其发挥作用。

为什么只有融入生活才能体现科技的作用?无非是因为科技成就我们的生活。不知不觉中,我们身边有着越来越多的科技出现,甚至为我们所依赖。然后,中国在几年前研发的北斗卫星技术,如今已运用在了无人驾驶、导航等方面。反观国外,在机器人的研发中,虽有着极快的反应速度与计算的准确率,而造价算下来,批量生产也要一百五千万一台。由此可见,同样是投入大量精力与财力,可以用于生活中的技术便明显略胜一筹。若一项科技的产生没有用武之地,那么也只会是一具没有灵魂的外壳。

当然,一项科技必定会成为一个国家国力的代表,而若其有实用意义,那将会更上一层楼。

我们应如何将当今的科技运用到生活中去呢?这无疑也提高了对一项技术的要求。在军队训练时,已有部门率先使用了VR技术来演习。电子识别技术也恰到好处地用在了我们常用的手机上。虚拟现实成像技术常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荧幕中……而这些成功的事例摆在眼中,体现了人们的需求与科技供应相吻合这一特点。想要这一项技术绽放在人们的生活,必须要了解人们的生活中种种不易见的细节,或对一项技术深究挖掘它的功能。对于科技,我们应有这样的探索精神。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纷纷涌现,想要一一发掘它们的实用性,也是长期实验与夯实空缺的过程。

为此,一技术的成功与否,也可以因此来鉴别。科技的存在往往就是使得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方便、更美好而产生。日后,将其与我们的生活相结合,不仅会展现出我国日益强大的科技,更是造就了人民的幸福。



(2)校规校纪的惩戒碗保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法律法规的惩戒维护了社会的安定有序,灾难灾害的惩戒唤醒了人类的生命思考……我们都曾亲历或见证过不同对象、不同形式的惩戒。

请以“    的惩戒”为题,立足现实生活,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填写完整;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永恒的惩戒(48分)

我从猫眼向外看,发现是孟洁在敲门,我没有开门。

她和我“认识”了许多年。那年我初任民警,跟着师傅处理的第一个案子,就是孟洁所在学校的“帮派内斗”。十几名学生挂了彩,冲在最前的帮派头领之一,就是孟洁。面对民警苦口婆心的规劝,她高昂着头,一脸鄙夷。十六岁的她,从不认为公开检讨、记入档案乃至拘留这些惩戒,对她有什么影响,有什么作用。

随后的几年,她成了局里的常客。大家都拿她毫无办法。偏远县城中不学无术的学生,大抵缺乏父母关爱,有些与外出务工的父母一年一见,得不到父母的规劝,老师惮于根深蒂固的“帮派”,束手无策,民警更是他们眼中的敌对势力,谁能拯救她们?

“孟洁,”再次见到她,我提醒她,“你要自救,不然最严重的惩戒,会毁了你的人生。”她一口一个“条子”地讥笑我,于是我再也不提。

后来她入狱了,故意伤害罪。她用酒瓶打伤了路人,那一年她十八。“你满意了?”她入狱前,我冲她大吼:“你以为不过就是进去呆几年吗?我告诉你,五年后你出来,就是与社会脱节的废人,从此人生处处碰壁,从此每个夜深人静,你都会因后悔而惊醒,但这是你应得的,永恒的惩戒。”彼时她站在阴影里,表情我不曾看清,会有后悔吗?

五年后的今天,她站在我家门口,张扬不屑全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微微的悔意。良久后,她转身离开。

我心中一动。在此后的日子里,我注视着这个背负惩戒的年轻人,暗暗地。她过得不如意,学历缺失与入狱的经历让她找工作频频碰壁;面对数字支付与智能手机,她茫然无措;过去的狐朋狗友也露出獠牙寻她的麻烦。最终她开了一个小吃摊,笨拙地维持生计。

最终我去见她,适逢暴雨。她一个人推着车,在埋没小腿的积水中艰难跋涉。我也不再管是否会弄脏衣服,趟过脏污的水走近她。把伞塞给她,正欲伸手推车时,她看清来的是我,放声大哭:“永恒的惩罚啊……”

“是惩戒,”我纠正她,“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永恒的惩,是永恒的戒。“让你自救,你没有,缺乏他人的教导,你误入迷途。所以你受到了惩罚,但你从此与过去的错误告别,不断赎罪。明晓戒律,不再犯罪。”

路还很长,背负罪责,铭记戒律。

我们同行一段,天光乍明。

 

 自然的惩戒(46分)

在一望无际的塞罕坝戈壁上,一个目光坚定,又带有一些悔恨的人,正在这片海洋里,一棵一棵,亲手种植着仿佛本该属于这里的绿色。

十年前,林源成为了这片林厂最年轻的厂长,他聪明、肯干、有能力,上任不久便将自家的林厂发展成了行业中的领头羊。他们厂的木头数量丰富,品质优良,产量大,深受其它需木产业的喜欢。也因此,林源也逐渐富有了起来。尝到甜头的他,仍以此法,更加地大肆砍伐,换取他的利益。

有一天,林源开着新买的豪车向着自家的林厂开去。刚到林厂,就看到许多的老工人在抗议着:“树木生长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在这么砍下去会出问题的。”

乱哄哄的一片。

“别这么说了,达叔。”林源笑着从管理人那里拿来了麦克风,“这些年咱们的出益越来越大,生活也越来越好啊,这不好吗?”

“好的生活,也不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啊!而且......”

“好了,达叔,我给您们涨工资,好吧。”林源打断了达叔的话,也换来了一句“自然会对此进行惩戒的”。

林源终是没有改变,但林厂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七年,林厂从浓密的森林,变为了既将成为空地的样子。密密麻麻的树根盘踞在大地上,其中也有一些瘦弱的小树根。

又过了两年,自然也降下了它的惩戒。那是一场怎样的沙尘暴啊,铺天盖地的黄沙,在空中自由地奔涌而来,没有一丝阻碍。

那场沙暴,给城市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伤,人类的死亡与经济的不振,敲打在林源的心上。

这是自然的惩戒吗?

又过了一年,毅立在塞罕坝的林源,种植着本该属于这里的绿色,目光中带着坚定,又有一丝悔恨。

 

土地的惩戒(46分)

我的家乡在干旱的西北,连省会乌鲁木齐都是蒙语“水草丰美的牧场”之意,可见“水草”之可贵,可近些年,这片原本少言寡语的土地开始了第一声嘶吼……

我家离叶尔羌河只有10分钟的车程,每逢返乡之际,我都习惯性地来探望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牛羊饮其水,农田亦用其水,这片以农业为生计的土地上的人们“得陇望蜀”,一直拓宽自己的土地,种上自己心爱的棉花和核桃,毫不客气地使用着叶尔羌河的“眼泪”。肉眼可见的河宽渐窄,人们的钱包和日子越发“肥富”,叶尔羌河却越发“瘦削”了。我真的担心他有一天会病倒。

叶河越来越不行了,这两年大水漫溉之后,农民的地碱性很大,禾苗都憋死在地里了。我爸老说:“我估计啊是叶河给土地告了黑状,这是明显的惩罚咧,土地这定是要惩罚农民了!”我听罢他诙谐的比喻,可一点儿也笑不出来,我甚至不同情颗粒无收的农民,我心疼的是土,更是叶尔羌河!我观察过泛白的碱地,上面仍存留着的是河水的痕迹,少有龟裂的地缝里有许多蚂蚁钻来钻去,就好像在我的心上钻来钻去。

土地病了,是叶河先病的!人们想办法补救自己的过失。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即使治好这土,也治不好这水。即使治好这水,也治不好人们贪婪的心。与其说是叶河先病的,倒不如说是人心先病的!他们没收了私拓的土地,限制了每季对叶河的索水量,只希望他们能早日康复。子曰:“出则事其君主,入则事其父兄。对于新疆的人民而言,土地和河流就是我们的“父兄”,若是在家连父兄都不敬不尊,怎成大事?

自然亦是有生命的主体,亲其则其亲人也,恶其则其恶人也。这不是土地在与渺小的我们斤斤计较,而是在宽恕我们的“恶行”,我们才得以治理问题,最终和这片惩戒我们的土地重归于好。土地他爱我们真之切,也请大家善待土地,善待叶河,善待这通情达理的自然。

 

胡琴的惩戒(45分)

老师父是东城有名的胡琴师,制琴、调、拉琴无一不精。每当众人听到老师父的琴声总觉得一股泉从淌过,空灵清丽之气由下自上沿着身体传入心中,一个人仿佛被注了魂。

老师父年岁,便不再在众人面前表演,收了个小徒,上山归隐。小徒弟也算勤勉,每日三更天起床,调琴,上弦儿,清晨静立师父候。但师父总得小徒弟的勤快有些别的原因,小徒弟拉着上满琴弦的胡琴奏出饱满丰腴的曲子时,一种急切的苗总在小徒弟眼中跳动。师傅总会发出一轻叹。

不出四月,弟便说,已得真,便向师父道别老师父立庭中,吟片刻,从房中取出一赠与小徒弟,他喜出望外,双手接过。果真是把好琴呀整木雕琢,琴头与琴箱然无成,纹饰精美,木质紧密。老师父看着他由于激动涨红的脸,甩袖回屋。闭门。

,小徒弟买了最最精美艳丽衣裳告全镇来听他的演奏他期待着名利钱利双收。演出那日,他从幕布后探出头去,人头攒动,一股热气由内散出,他将琴弦又紧了紧,上台。

才至次曲,便有人听出端倪,“这琴声全无老师父之风啊!”“依稀是有些,但那空灵远了去了......”他满头大汗,左手努力控制琴弦,却只是越来越糟,才至三巡便叫人喝了倒彩轰下台去。这把胡琴似是一个魔咒,往后之日,无论他多么细心调改,总也拉不出优美的曲子,他将弦拉的更紧,曲子亦艰晦,他在镇中的名声也愈来愈差,这似是一个惩戒,但他却看不清缘由。

终有一日,他急躁地在台上拉着胡琴,热气喷涌,面红耳赤,弦断。潮水般讥讽似是种种刑具,他再也禁不住这捉摸不透的惩戒,上山。

叩门无果,闯入门庭发现,师父已气息奄奄,抚着断弦的琴只向他说了一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做事过犹不及啊。”便驾鹤仙去。他霎时明白了师父的苦心,从三年前下山那时起,师父已将戒尺负予他身,等他接受惩戒,参透顿悟,他朝师傅狠狠磕了三个长头......

数年后,镇上有传来了胡琴声,那声音清灵悠远,极似老师父余音,只是略透着些清苦与悔意。一位樵夫看见,竹林中,一位清瘦的少年席地而坐,清白麻食箪食冷饮,轻调琴弦,奏出汩汩清音。

 

注:下面的两篇文章,我们试判时觉得不错,感觉应该能到一类中(45—47),因不缺少这一梯度的标杆文,所以只收藏没有定分。在亓老师最后下载的优秀文(45—50)里没发现,所以不知道最终得分是多少。但文章还是挺不错的,故此,还是作为优秀文推荐给大家。

社会之道的惩戒(?

改革开放后的一片商业街,一片热闹,小李却心情郁闷,他怎么也想不到师父,竟作出这种事。

小时候,师父总跟他讲:“做这门手艺,不能掺假,社会自有公道,你若骗了人,便会遭惩戒。”说着,师父将一枚宝珠镶入他的新作品“水纹瑠金小水鱼儿”,水鱼儿是种梭形瓷器,外表有花纹,像极了在水中游动的鱼儿,波光粼粼——小李知道,那是师父撒的金粉。

可如今,小李在这家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仍幸存下来的国营工厂里,却怎么也想不明白,师父,为什么要这么做。

黄金的价格越涨越高,这家水鱼儿工厂,坚持着“不减物料”却接连亏损。突然有一晚,师父订了一批黄铜,自那以后,厂子的收益竟转亏为盈,小李今天就是为此事来向师父道喜,却在门缝前,瞥见师父正将黄铜,沥上金漆......他一下子全明白了。

“师父!当初您怎么教给我的,社会之道呢?”

“不一样了,市场经济了,谁能挣钱,谁就能生存,这才是现在的社会之道。”

小李辞了工作,走在商业街,他看见煎饼摊的老板,偷偷从柜中取出黑色的“食用油”;看见奶粉的商标上冠着各种英文,却用的是国产包装;看见自己没学会这“社会之道”,两手空空,不禁苦笑:原来我才是遭到社会之道惩戒的人吧。

二十年后。

老李从公司走出来,今天是师父出狱的日子,想到自己这么多年从一个小摊主,熬成古玩制造公司的总裁,多少得感谢师父教自己的这门手艺。

“你来......你来了。”

“无论什么经济,什么时代,这杆秤,不能歪。”老李指了指自己的左胸。

“歪了,就会受到惩戒,它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文化的惩戒(?

小郭是一名青年相声演员,到他这一代,“郭家相声”已经是第四代了。胡同内的剧场不大不小,七八张圆桌,一个戏台,从小郭的曾祖算起,这地方可有了年头。凭着小时候打下的扎实的基本功,剧场的生意是越来越好。底下有懂行的老顾客也不禁赞叹:“这娃娃是真心不赖。”

偶然接触了网络流行文化,小郭便深深地迷上了网络段子。程序化、模板化的结构大大缩短了制作过程。几个小时的搜集整合便可以拼出一个不错的相声稿子。一开始小郭只是抱着尝试的态度,但好逸恶劳的心理让小郭依赖上了它,并忘却了其父亲告诫过他的“用心做相声”这一句话。

小郭自信地走上了舞台,看着底下的观众正以期盼的目光盯着他。小郭身体完全放轻松,开始了他“网络段子”相声的表演。随着演出的进行,底下的观众逐渐失去了耐心:“与其听这种浑段子,不如回家上网上看呢!花这个冤枉钱!”随后传来了阵阵附和的声音,有的观众竟已开始离场。最后,在座的老人也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道:“小郭这孩子,变了味道……

望着台下的一片狼藉,小郭充满着疑惑。紧接着好几天甚至几周,剧场几乎无人捧场,小郭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戒。耳边又响起父亲教诲他的话:“要用心做相声,弘扬正能量;咱做这门手艺,就要对得起咱这份良心!”

小郭羞愧地跪在了先辈的灵位前,他知道了传统文化不可以被轻视,更不能夹杂网络上的污染。小郭明白了,这是传统文化对他的惩戒,对他的警告。

一段时间后,剧场门口多出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经典相声《口吐莲花》将于今晚为大家上演。”出乎意料的是当晚剧场内几乎坐满了人。小郭激动万分。观众们又听到了小郭清晰的吐字,与典雅的几句定场诗,连连拍手叫好……

如今,小郭已成为了相声大师,他说他将永远难忘那次相声文化对他的惩戒。



更多内容可扫码添加作者微信获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