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建民谈外交 | 君子和而不同

吴建民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吴建民

  1939 - 2016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首批代表团工作人员。

在5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展览局主席等职。


音频

正文

小聪明与大智慧

外交常常是要找到一种方法,使势不两立的双方化解矛盾,这要靠大智慧。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的问题,那就是大智慧。将来我国要解决台湾问题,也要靠大智慧。化解潜在的矛盾和冲突,这不是小聪明所能做到的,需要智慧,即对问题做综合的考虑。

1984年,我在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工作。外交部有一个大食堂,吃午饭时大家随便聊天。碰上外交部港澳办公室的同志,我问他们:“香港、澳门如何回归?”他们半开玩笑地回答说:“让香港、澳门回来很容易呀!用不着动武,如果动武,英国驻香港的几个大兵不够解放军打,葡萄牙驻澳门连兵都没有,就几个警察。你想让它回来,采取一条措施,你把香港、澳门所需要的淡水都给他断掉,它就得回来。”

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讲了几句话,我们外交部的人听了之后觉得非常深刻。邓小平说:“我要回归的香港、澳门,是保持繁荣稳定的香港、澳门,而不是贫困、动荡的香港、澳门。”讲得多好啊!回来是回来了,但外国资本却撤走了,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天天上街游行,中央有多少钱往里贴?无底洞。

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先后回归,到现在多好,“一国两制”受到全世界赞扬。为什么赞扬,为什么好?我想,就是因为这个办法,既考虑到中华民族包括港澳同胞的根本利益,也考虑到外国人在港澳的利益,中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实现了共赢。这种大智慧了不起!

智慧不是某些人自以为是的聪明,智慧需要丰富的阅历、勤奋的思考。聪明通常表现在对某些问题的迅速反应和得到答案,但智慧往往是对综合的、尚未发生的前景的一种预计,以及对某种现象背后成因或哲理的挖掘能力。

智慧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一个人经历了这件事情,再看人家怎么做同样的事,经过比较,就知道怎么做会成功、怎么做会失败,你的看法就可能会高人一筹。

当然,并不是自己想高一筹就高一筹,这需要你对问题的认识比别人深、提出来的对策比别人高明,这种境界是大家都向往的,但并非每个人都做得到。

我曾和一个科学家聊天。他说,人的智慧不是平等的。每个人都一样聪明?不一定。总是少数人有所发明,因为他们的智慧在某一领域比一般人高一筹。高一筹也不是偶然的,是经过许多艰苦的劳动、不断地探索,最后才取得的成就。

尼尔斯·玻尔

出生年月:1885年10月7日

逝世年月:1962年11月18日

国籍:丹麦

身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

丹麦科学家玻尔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原子物理学上做出过重大贡献。有人问他:“您有什么秘诀能使这么多青年物理学家如此热衷于聚集在您那里?”他的回答是:“我不怕在年轻人面前暴露自己的愚蠢。”

青年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候,因为年轻,没有框框。等我们到了一定年龄以后,特别是取得了一定成就或社会地位后,往往会想:哎呀,这个问题问了之后多难堪呀,人家会不会说我无知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就有大智慧,他敢于向青年人暴露自己的无知。再聪明的人,也有无知的一面,自己要勇于承认这一点,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无知,因为青年人可以刺激你去弥补自己的无知,这样你才能进步。

改变对方很难,改变自己容易

有位世界级的知名指挥家,在退休时,有人问他指挥生涯的体会是什么。他说:“当一个演奏者偶然奏错一个音符的时候,我绝不多看他一眼。”言下之意是,好的演奏者偶然犯错,自己会知道,不用刻意去提醒他,那会给他带来很大压力。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交往中要全面地看待别人,学习人家的长处,至于短处,并不是必须要指出来的。过去我们经常讲一句话:“要改造人。”谈何容易呀!还是自我改造最重要。

人与人相处很奇妙,你越想改变对方,他就越想反抗;如果对方觉得你很体谅他,他会很感动,进而意识到自己也需要改变。这种努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00多年前,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贾谊曾在《退让》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梁国和楚国为邻,双方都在边界种瓜。楚国方面浇水不够,瓜长得不好;梁国方面勤于浇水,瓜长得很好,引起楚国人的嫉妒。于是楚国人在夜间越过边界到梁国,切断瓜苗的根,致使瓜苗枯死。

梁国人发现此事后十分愤慨,向梁国县令报告,询问是否要对楚国实施报复。县令觉得那样不妥,他指示梁国人夜间偷偷越过边界,去浇灌楚国的瓜田,不让楚国人知道。这样日复一日,楚国的瓜也长得很好了。

后来,楚国人发现是梁国人帮他们浇水,才使得瓜长得这么好,对于原来自己派人去梁国毁坏瓜苗感到十分羞愧。楚国国王特地准备了厚礼亲自去会见梁王,向他表示歉意,从此两国和好。

这个故事的寓意十分深刻,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汲取。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容易表现得强势。国家间也是一样,现在我们稍微强大一点,不能就觉得中国人应该举起拳头去改变别人,这是有问题的。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首先改变自己,然后世界也变了,向中国敞开怀抱,各国企业家也跑到中国来了。改变了自己以后也就可以改变对方了。

1982年,吴建民一家在北京农业展览馆的合影。

1979-1983年是我人生的低谷,是我一辈子最清闲的时候,也是最潇洒的时候。我的夫人施燕华当时做翻译,却是非常忙。如果这个时候她有一点瞧不起我,那么我们的关系可能很快就完了。但她很体谅,出去有什么事情都跟我分享。那时我把家务活儿都承担起来,给孩子做饭、打扫房间,这样相互补充,关系就和谐了。

遇到困难和问题,从来不想自己的不足,总是抱怨别人、抱怨环境、抱怨命运,这样的人注定是个失败者。机会就那么不平等,从来没有给过你吗?也许给你机会了,你自己却没有准备好,或没有把握住。其实,危机来临的时候,也给你提供了一个自我反省、思考的机会,抱怨无济于事,找到自己的弱点,然后把它变成强项,自我改变,这才有用。



- 未完待续 -


文字 |《吴建民谈外交》(本书出版于2015年)

作者 | 吴建民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玄一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阅读前文 /


序言

第一章  外交官是一个迷人的职业

1

法国大使馆的狗

中国公使卖电影票?

2

弱国无外交吗?

3

搞外交要有点真功夫 

外交官的自我修炼

4

防人之心不可无 

大使遇袭记

5

如果祖国需要我

6

“双兔傍地走”

7

从大使到“大使夫人”

第二章  青春是美好的

8

做人要有本事 

大学时代的收获

9

外交生涯的起步

第一次做翻译 

10

毛泽东:“凡是搞大国主义的人,我都主张整一整”

11

周恩来:“你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

邓小平:“没有虐待你们吧?”

12

当人生低谷来临

第三章  联合国是外交官的大学堂

13

出席联大穿什么 

“你们放心去吧!”

14

一举一动都是新闻

“照相不要钱!” 

15

一切从头学起 

16

外交时机有玄机

当上主管官员 

17

“场外外交”

18

“华尔街历史上最坏的日子”

19

基辛格的公司

理想与现实

第四章  大使生涯教给我的

20

与美国“吵架”

外交中的多边与双边 

我的“施政纲领”

21

碧蒂城堡的中国客人

22

希拉克夫妇来做客(上)

23

希拉克夫妇来做客(下)

24

文化的交流是心灵的交流(上)

25

文化的交流是心灵的交流(下)

26

法国人也摆“鸿门宴”?

27

申博“拉票”战(上)

28

申博“拉票”战(下)

29

 怎样当大使(上)

30

 怎样当大使(中)

31

 怎样当大使(下)

第五章  世界的坎,中国的坡

32

 西方世界怎么看中国

33

 中国崛起的挑战与机遇

34

 国际舆论的傲慢与偏见

35

弱国心态有危害

36

中国外交太“软”了吗

崛起的姿态

37

武力解决不了问题

38

封闭不是爱国

“愤青”并不可怕

39

外交与百姓生活

大使的作用

40

“民族品牌”是过时的观念

41

文明的冲突与对话

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代表中国

42

中华文化的“危”与“机”

第六章  外交中的“斗”与“合”

43

可以不说,但不能说谎

“支持中国,就是支持我们自己”

44

说服荷兰首相访华

45

发怒要小心

46

“理直气和”,以退为进

47

吵架也要有新意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吴建民谈外交 | 君子和而不同

吴建民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