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森山威男,从自由到自由

刀片儿 斗量 2022-07-31


本期主角:森山威男/Moriyama Takeo(左二)

刚刚看完Kyoto Jazz Sextet feat. 森山威男在Fuji Rock的演出,难掩激动,把原计划明天的推送日爵系列提前到今天。希望能有一天在中国的音乐节上看到森山威男。


一百万


一百万,当你有一百万时怎么办?去赚下一个一百万,然后再下一个,还是有其他选择?


1975年12月31日,新宿罗马剧场,在“'75 into ’76 All Night Jazz Festival”演出结束后,当时山下洋辅三重奏的鼓手,森山威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六年前,他正式成为山下三重奏成员。六年时间,他们从籍籍无名成长为海外最受关注的日本自由爵士乐队,连续三年前往欧洲巡演,所到之处一片称赞。甚至在这一年年底,已经计划好了第二年前往美国与苏联的巡演。

山下三重奏


刚好,森山口袋里有一百万日元,他觉得不过如此


“这就是有钱吗?这就是富有的感觉吗?”


经过了六年发展,森山认为山下三重奏已经把能做的事全做完了。从音乐角度来看,继续下去就是不停重复,这毫无意义,至少对他来说是这样;而从经济角度来看,持续巡演当然带来更多回报,但当他拥有了一百万后,发现更多的钱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快乐。身处自由爵士当中,却不觉自由。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自己的路到底在哪里,在那一刻,三十岁的森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主动按下了暂停键。


作为唯一能与山下相互刺激的鼓手,他们每一次演奏,更像是一次对决,相互比拼着速度、力度、持久度,在鼓与钢琴间形成了巨大张力,像是一场看谁先倒下的较量。当时,一场演出下来,森山的体重能减少四公斤,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从森山的角度来看,除了山下外,谁吹奏萨克斯根本不重要,那只是一条浮在上面的旋律线,而事实情况也差不多。接替中村诚一的坂田明,就是森山在从楼上New Jazz Hall临时拉到Pit Inn救场的,演奏完毕,相互满意,就成了正式成员。

山下三重奏时期的森山威男

山下洋辅当然清楚,作为乐队领班,他也希望有这样一位棋逢对手的队友。事实上,森山的好胜只存在于演出中,生活中,他是一位非常随和幽默的人,进入大学前,甚至想做一名喜剧演员。在山下三重奏的日子里,无论是否有演出,山下与森山几乎每天见面,一起喝酒、打牌。森山视山下三重奏为自己的乐队,从未有过乐手心态,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外(比如临时接替受伤的富樫雅彦录制《木曾》),从不在其他乐队演奏。当山下有时独奏表演或与其他乐手合作时,他甚至略有不快。


在听到森山要退出乐队时,山下十分意外,使出浑身解数试图挽留。的确,那时山下三重奏已经获得了欧洲的认可,再拿下美国就会成为世界级乐队,而且巡演条件也越来越好,如果森山退出,对乐队前途影响很大,不过森山去意已决。


“一两年内,总之在自己的认识变得清楚之前,无论如何都不能专心演奏。”,“让我退出吧。”


单飞


森山威男的话,并非托词,退出乐队后,最初一段时间一直闲赋在家。当时他的妻子正醉心于《圣经》,森山并非教徒,但处于困顿期的他,也想潜心研究,从中找到答案。那时森山已经是非常有名鼓手,很多人想要向他学习,虽然怀揣一百万,但生活还要继续。刚好那时他住在西荻窪,附近就是中央线爵士的老巢“Aketa的店”,店主明田川莊之慷慨地把白天时间给森山用来教学,没有任何附加要求。只不过,他对森山说,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定期与这里的乐手一起玩玩。


于是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起初,这更像是乐手间的娱乐,没有固定阵容,都是经常出没于此的乐手。经过一定时间磨合与相互选择后,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阵容,也就是森山威男四重奏最初的样子。包括贝斯手望月英明、萨克斯高桥知己,以及钢琴手板桥文夫。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板桥文夫,他在森山四重奏的作用,作用类似于铃木宏昌之于石川晶,在技术上主导了音乐的走向。板桥文夫毕业于国立音乐大学,在这之前曾加入过渡边贞夫的乐队,在加入森山四重奏同时,也开始主导自己的三重奏乐队,后来是日本爵士界非常重要的乐手。

森山四重奏初期阵容

不同于山下三重奏时期爆裂的自由爵士风格,森山威男单飞后选择的音乐风格更加传统。有意思的是,除了坂田明外,几乎所有山下的乐手单飞后,都没有选择那种激进的风格,也许是大家都觉得,山下已经在那一维度做到了极致。即使是坂田明,进入八十年代后,也组建了Wa-Ha-Ha这种,近乎于生活向上那种戏谑幽默曲风的乐队。


当然,森山威男的选择并没有像中村诚一那样,回到了自由爵士出现之前的传统曲风,而是更多的选择了调式爵士,这种打破和弦桎梏,但又在节奏框架中舞蹈的风格。与传统波普相比,调式爵士给了独奏者更多的发挥空间,又不像自由爵士那样完全放飞自我。对于这种转变,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森山认为,之前的爆裂风格只属于他与山下,对于现在的这些乐手,需要量体裁衣,这才是适合他们的风格。


从后来这些乐手,尤其是板桥文夫单飞后的音乐走向可以看到,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单飞的板桥虽然不似传统钢琴手那样一板一眼,但也绝非山下洋辅与佐藤允彦那种全然自我,而是在好听、个性、日本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而森山也并非完全放弃了自由爵士,在后来数度山下三重奏的纪念音乐会上,森山又无缝切换为激进模式。横跨四拍与自由风格,而且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这在日本爵士鼓手中,可算是凤毛麟角。


不过,这与森山在艺大打击乐系受到的教育并没有直接关系。在那个年月,对于传统的日本音乐教育体系来说,爵士乐与了基本等同于流俗,并没有一席之地,大学教育的重点是古典音乐。当时,大部分爵士乐手都挣扎在温饱线,古典音乐才是稳定的铁饭碗。事实上,在校期间,森山已经被日本爱乐乐团内定,并开始随团演出,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古典音乐。


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小故事,那时,森山与加古隆和中川昌三有一支学生爵士乐队。听说他要加入山下洋辅乐队时,加古隆还特意提醒:“森山,如果你真想做这个,必须加入像渡边贞夫这样的著名乐队,和山下洋辅一起是不行的。”


由于没受过系统的爵士乐教育,一入行就直接投入自由爵士的怀抱,森山坦言他对传统的四排子爵士并不了解,水平与业余乐手无异,很多东西都是在自己组建乐队过程中,由板桥文夫告诉他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板桥的重要程度。


到了1977年,森山四重奏的成员已经固定,乐队也趋于成熟。佐藤良武得知这一消息后,诚邀森山去他的Pit Inn演出。


起航


1977年3月1日与2日,森山威男在新宿Pit Inn举行了正式的复出音乐会,乐迷的反应相当热烈。当时森山前往演出地点看到长长的队伍,询问后得知是排队入场的乐迷时,被吓了一跳。通过同年出版的唱片《Flush Up》,可以听到当年演出的盛况。


《Flush Up》

这张唱片由Teichiku出版,首张唱片就得到大厂牌青睐,一方面是森山四重奏的实力得到了厂牌认可,另一方面之前积累的人气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只是,唱片的封面设计非常粗劣,作为大厂牌,Teichiku名下的唱片设计大多流俗,但那只是在商业语境下大众化审美。而森山这张唱片,初看上去完全不像大厂出品,模糊的照片,糟糕的排版,整个人散发着幽蓝,仿佛经过电烤,最离谱的是两个鼓槌,不知道是不是受《星球大战》影响,好像拿着两把激光剑。


不过当你把唱片取出封套,放上唱盘,落下唱针,按落播放键后,以上一切不快马上烟消云散。唱片一共收录了三首曲目,除了一首标准曲外,其他两首全部为板桥文夫创作。首先就是占据了整个黑胶一面,长达十八分钟的唱片同名曲。作为森山单飞后第一支与乐迷见面的曲子,它像是一个电影的淡入淡出切换镜头,融合了森山过去与未来。当然,这首曲子与山下三重奏时期那种音符肆意流淌全然不同,但爆裂的气质却始终贯穿其中。


曲子在板桥钢琴短短的引子后,马上开始了乐器的轮番表演,首先是高桥知己的萨克斯,接下来是钢琴和鼓的独奏,然后萨克斯接过交接棒经过短暂即兴回归主题。结构非常传统,但每个人的独奏却不落窠臼,尤其是森山在十一分半开始,将近五分钟的独奏,可能是所有日爵现场中,鼓手这一行当的最高光时刻。在这段独奏中,森山的鼓点疏密有致,而且是在同一时刻。好似时空被分片,而每一个分片都有一个森山威男,他们在合奏,以不同节奏,形象化的诠释了“大珠小珠落玉盘”。在长达五分钟的时间里,森山高密度的输出一直没有衰减,事实上这是非常难做到的。一般来说,具有聆听经验的爵士乐迷,会在独奏乐器转换时,报以礼貌的掌声。而在森山的这段独奏中,现场乐迷被完全折服,在过程中就情不自禁频频击节叫好,而在独奏结束后,反应更是强烈。这段精彩的独奏是精神与身体的高度统一,是自由向传统的侵蚀,也是森山的独立宣言。

有趣的是,这张唱片的制作人杉本敏昭与森山威男有很深渊源。早在八年前,山下洋辅病愈复出重组乐队时,最初是四重奏配置,除了森山威男与中村诚一外,还有一名贝斯手,就是这位杉本敏昭。杉本只参加了几次排练,由于被Teichiku录取,放弃了成为职业乐手,选择更为稳定的唱片公司,经过几年历练,已经成为了一名制作人。老友再次相逢,成为另一种关系的合作伙伴,想必两位感慨良多。


七十年代中晚期,是电气化的Jazz Funk天下,自由爵士不复往日辉煌,而坚持原声乐器的乐手,除了少数得到唱片公司青睐外,大部分都以现场演出维持生计,想出版唱片只能自力更生,大量的爵士自主盘都是始于那一时期。虽然《Flush Up》的设计有点拉垮,但推出后大获成功,为森山后面的职业生涯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后来,他在黑胶时代的出版几乎都由大厂牌包办,与他积攒的名气与自身的实力肯定有关,但听众的审美是个玄学,单飞后首张唱片的商业成功,也给了唱片公司很大信心。


森山四重奏的板桥阶段


1978年,趁着首张唱片的热度,森山威男四重奏在Teichiku的子厂牌Union出版了首张录音室唱片,《Hush-A-Bye》。这是Union策划的Jazz Creation系列中的一张,虽说是一个系列,除了侧标外,唱片内容并没有统一风格。但正是如此,它综合地展现了七十年代末日本爵士乐的风貌,是这一时期主流厂牌最重要的爵士出版系列,今日也是唱片收藏爱好者追逐的目标。


《Hush-A-Bye》

在这张唱片中,森山四重奏的阵容有了一些调整,由小田切一巳替代了高桥知己,另外长号手向井滋春也作为客座乐手加盟。萨克斯手小田切来自日本东北部的福岛市,也是活跃在Aketa的店的乐手之一。1976年,曾在Aketa‘s Disk出版过一张三重奏唱片,《突击神风特工队》,刚刚由Deep Jazz Reality复刻出版。评论界普遍认为他是一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乐手,被誉为“真真正正的艺术家”。可惜的是,1980年,他因脑溢血辞世,终年31岁。这部作品,是他仅有的三张录音作品之一,从这一角度来看,这张唱片更显得弥足珍贵。关于向井滋春,无需多言,铃木弘出走美国后,他与福村博成为日本爵士界的长号双雄,音乐风格跨度很广,直到今天依然活跃在一线。


由于前次合作非常愉快,这张唱片的制作人依然是杉本敏昭。唱片一共有五首曲目,两首由板桥文夫创作,一首由森山威男创作,还有两首标准曲。如果说上一张唱片还有承上启下的意味,残留了一丝爆裂气息,那这张唱片则定义了一个全新的森山威男。在板桥文夫的帮助下,整张唱片显露出了优雅且神秘的一面,并且还夹杂着一丝东方主义。这种东方主义与同为鼓手的富樫雅彦还不一样,富樫的东方主义是依靠自己疏朗写意的鼓点,而森山的东方主义则是依靠旋律线,更准确的说是板桥文夫带给他的。事实上,板桥的大部分作品并不是刻意去追求所谓的日本性,但总有一丝东方式的怀旧情绪参杂其中,单就这一点来说,与另一位爵士钢琴家福居良的气质非常接近。本张唱片中,板桥所创作的“North Wind”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反而森山自己创作的“Snow Tiger”则更加西化,接近标准曲的调调。


板桥文夫与森山威男的合作在1981年达到了顶峰,这一年森山四重奏在Denon出版的唱片《Smile》,无疑是一部杰作。


《Smile》

在这张唱片中,由于小田切的离世,乐队中萨克斯手的位置由国安良夫所替代,另一位多管演奏家松风鉱一也作为客座乐手参与了唱片的录制,并贡献了一首作品。有意思的是,在几个月后松风录制唱片《Good Nature》时,森山与贝斯手望月英明都作为乐手加盟,也算是投桃报李吧。


板桥文夫


唱片A面的曲子全部由板桥文夫创作。首先是“Exchange”,在我心中,这首曲目与松风鉱一的“Earth Mother”是日本调式爵士中的绝代双骄。这两首曲目的共同特点都是其内在律动,这种律动并不像当时流行的Jazz Funk那样强调身体性,而是如同暗涌,藏入内心,不分昼夜地澎湃,荡气回肠。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们都在其中参杂了一些自由成分,恰如其分地疯,收放自如地狂,在理性与感性之间的钢索上小心翼翼的行走。


第二首曲目,是大名鼎鼎的“渡良濑”。这首曲目可以说是板桥文夫,或者说整个日本爵士最有名的原创作品之一,而这张唱片是它第一次被录音。渡良濑是日本关东北部的一条河流,发源于位于栃木县日光市与群马县沼田市境内的皇海山,板桥文夫在这条河边度过了整个青少年时期。这首曲子,注入了板桥的深切情感,弥漫着怀旧情绪,挥之不去,而且和味浓郁,只要稍有一点音乐见识的听众,都会毫不费力的指出它的源头,这让它在日本之外也大受欢迎。但我想说的是,正是由于特征明显,使其略显直白。诚然,与那些卖弄风骚的日式融合相比,“渡良濑”无疑是板桥的真情流露,但其发乎情,却没止乎礼,导致真情略微泛滥。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从客观角度来说,这首曲子无疑是大受欢迎的。而且可以看出板把压箱底的作品拿出来,是毫无保留的支持森山,这首曲目后来也成为森山的代表作之一,直到今日还经常演奏。第二年,Demon以《渡良濑》为名,为板桥出版了一张钢琴独奏唱片。这也直接导致了森山四重奏的重大变化,这里先按下不表。


《Smile》录制时期,森山四重奏阵容

唱片的B面有三首作品。前面提到的松风鉱一创作的“Step”无疑带有他个人的特质,有点怪,有点让人摸不到路数,虽然他与板桥是校友,在大学就一起组过乐队,但很明显,两人的创作路数明显不同。接下来是主题曲“Smile”,这是由卓别林为电影《摩登时代》创作的曲子,经过几十年各路音乐家的演绎,已经成为了一首标准曲。与其他曲目相比,无疑这首曲子无法代表当时这支乐队的样貌,所以我只能猜测,这是唱片公司的主意。最后一曲“Good Bye”还是板桥创作,一首醇美幽静的曲子,非常契合它的名字,也非常适合作为收尾。


森山四重奏的井上阶段


如前所述,1982年,板桥文夫出版了唱片《渡良濑》。由于需要运营自己的计划与宣传,板桥暂时离开了森山。可以说,从森山单飞开始的前三张唱片都带有浓厚的板桥风格,乐句醇美细腻,曲风庄重优雅,又带有日式风味。有趣的是,三张唱片用了三名不同的萨克斯手,虽然对整体乐风影响不大,但也能感受到不同乐手间的细微差别。


《渡良濑》

板桥文夫离队后,森山重新调整了乐队配置。老搭档望月英明依然留在队中,而板桥的空缺似乎无人可以替代,森山选择了增加两名年轻萨克斯手,不再保留钢琴。滕原干典与井上淑彦,两位萨克斯手都曾参与过金井英人的乐队。尤其是后者,替代了板桥文夫,成为森山四重奏的主创。从后来交出的成绩可以证明,井上是一位天才作曲家,对森山的贡献不亚于板桥。不客气地说,一定程度上,要超越板桥文夫。


全新阵容的森山四重奏在1982年马不停蹄地推出了唱片《My Dear》,这次乐队再次回到了Union厂牌。无论是唱片名字还是封面,看起来无疑是唱片公司的主意,可以说毫无特色,非常容易被淹没在音乐工业生产的海量庸作之中。所以,它可能是森山威男最被低估的唱片。但如果你凑巧听了这张唱片,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天地。


《My Dear》

这张专辑的全部四首曲子都由井上创作。从第一曲“Non Check”开始就能感受到强大的压迫感,如衔枚疾走,这可能是森山最喜欢的方式。因为他曾经开玩笑的说,在演奏中,只希望其他乐器的独奏部分尽快结束,好轮到自己,可以肆意发挥。而在这种急急如律令的曲目中,森山可以从头到尾尽情挥洒,不用在苦等独奏的机会。


井上并非只懂急板,在第二首曲目“My Dear”中,风格一转,舒缓沉静下来。与板桥的庄重优雅不同,井上的慢板更多地呈现出静谧神秘的一面,个性十足。


接下来B面的两首曲子也精彩异常,尤其是最后一首“Stormy Silence”,又是一首速度感十足的曲子,所有乐手的技艺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完全是乐手向的曲子。

井上淑彦

而与板桥的和风不同,虽然井上的创作也有东方主义元素,但更多的是泛东方主义,并且抛弃外在特征,深入到精神层面,仿佛从遥远的亚洲腹地的旧时光中风尘仆仆而来。这一特质,在下一张唱片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1983年,森山威男在Vap出版了他艺术成就最高的一张唱片,《East Plants》。与之前几张唱片不同,这次是以森山个人名义出版的唱片。主要阵容还是老搭档望月英明,与这一时期的主创井上淑彦,另外又加入了打击乐手定成庸司,与另一位萨克斯手榎本秀一。


《East Plants》

虽然在回顾上世纪日本爵士音乐时,一批录音室乐手与日本民族乐器演奏家合作的和味唱片备受关注,但我看来,大多是非常肤浅的音乐嫁接。虽然手艺越来越熟练,这些音乐产品本质上是用同样的思路,进行批量复制,这一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详细的论述,在此不再展开。而能够跳出这一巢窠,用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东方风貌的爵士乐寥寥无几。如果我们定义一种不同与西方爵士世界的东方精神爵士,其中翘楚当属富樫雅彦的《Spiritual Nature》,日野皓正的《寿歌》,以及森山威男的这张《East Plants》。


这几张唱片无一例外都放弃了日式传统乐器及民谣,完全用传统爵士乐器来讲述东方故事。而且指向全是远离城市,远离爱情,回归到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寄情于山水,相忘于江湖。而如果说前两张的精神归属还是日本,那么《East Plants》则更近一步,把视野落在了整个东方。


整张唱片除了一首一分多钟,疾行般的过渡曲“Kagelou”外,其他曲目全部由井上淑彦包办,事实上,这是一张概念唱片,曲目之间有一定的呼应与关联。比如说开篇的主打曲目“East Plants”与终曲“遠く”的曲式非常相近,都那种缓慢而有力的层层推进,形成了首尾呼应,而“竹”与“风”则描述了写意的描述了自然风光。全篇中只有倒数第二首“Field”略显传统。


由于参与录音的乐手增多,编曲比以往要细腻很多,尤其是在标题曲中,打击乐与鼓的配合异常精彩,两支萨克斯也相得益彰。唱片的大部分曲目都放弃了传统爵士的主题-轮奏-主题的模式,也不似自由爵士般肆意妄为,而是以主题不停变奏递进的方式,让情感越来越浓烈。


整张唱片所体现的神秘且庄重的风貌,在东西方爵士作品独树一帜。“对于大多数录音,在完成后,总觉意犹未尽。但对于这张专辑,没有任何遗憾。这是一部很棒的作品,我的方向和感觉完全匹配。”在放弃了自由爵士后,森山威男最终找到了另一种独特的语境来表达自由。这张唱片是森山所有作品序列中的最高峰,也是日系爵士黄金年代最后的经典。这部作品与同年富樫雅彦和高柳昌行合作的《Pulsation》一起,使1983年成为1969年的回声,经过十几年的时光洗礼,当年年轻骚动的日系自由爵士,以不同向度呈现出各自的质感。


《Green River》

1984年,森山四重奏受邀参加了德国纽伦堡东西方音乐节,《East Plants》的录音乐手,除了定成庸司外,悉数参加。森山在七十年代随山下洋辅几次到访过德国,所以这里的乐迷对其非常熟悉。他们是这一届唯一的日本组合,表演的曲目几乎都来自井上主导的两张唱片,这些带有东方主义色彩的音乐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与日系爵士有非常多合作的德国厂牌Enja同年就出版了这个现场,命名为《Green River》,从中我们可以一睹当年盛况。


老头更有力量


正当森山找到了属于自己特质的音乐,乐迷心心念念期待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之时,这一切却戛然而止。1985年由于身体原因,森山停止了所有音乐活动,直到1988年才复出。


在1990年前后,森山找回了老友,重组乐队。这一时期之前他的两大创作支柱板桥文夫与井上淑彦同时都在队中,但基本上以演奏板桥时期的老歌为主。


进入新世纪以后,森山依然没有停下音乐的脚步,更多以个人身份与东西方的爵士音乐家进行合作。



《Succession》


2022年,77岁高龄的森山威男作为特约乐手与中生代乐手为主的Kyoto Jazz六重奏合作,推出了唱片《Succession》,其中还包括我们熟悉的小号手类家心平。这次合作并非仅仅是挂名式的提携,唱片中包括了“风”、“Sunrise”、“渡良濑”等森山的经典曲目。时隔四十年,再听这些曲目,阵阵鼓声,直击内心,回荡脑海。

音乐还在继续,老头更有力量。


special thanks to Mike Peden, curator of BBE J Jazz Masterclass Series.


斗量日爵系列(月度更新):
一九五四,比波普的黎明石川晶,内罗毕之星PIT INN,无心插柳隐秘的角落,坂本龙一的爵士碎片
松风鉱一,在地上与地下之间中央线爵士,为了撕掉标签的标签压缩人生,日野皓正的早期岁月
泰姬玛哈旅行团,生生活在别处一九七三,灵感与力量丰住芳三郎,纵横七海(下)丰住芳三郎,纵横七海(上)
沖至,从东洋到西洋幻野祭,当音乐遭遇历史(下)幻野祭,当音乐遭遇历史(上)一蓑烟雨任平生,高柳昌行的最后十年(1982-1991)
富樫雅彦,追寻东方爵士之路(下)
富樫雅彦,追寻东方爵士之路(上)内田修,超级乐迷修炼指南片山広明,惟有饮者留其名(下)片山広明,惟有饮者留其名(上)憧憬狂放:高柳昌行访谈录(下)憧憬狂放:高柳昌行访谈录(中)憧憬狂放:高柳昌行访谈录(上)
福居良,例外中的例外(下)
福居良,例外中的例外(上)山下洋辅Trio初发声,<DANCING 古事记>的古事记
“生活向上委员会”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