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风明

其他

隨安室:我对《木心文学创作中的“文本再生”现象研究》的看法

点击上面的风明读书关注加星标此前便已读过卢虹贝的《木心文学创作中的“文本再生”现象研究》,读的是学位论文版(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专业硕士2014年),卢文为木心的文学“丛薮”提供了一份可贵的指南,但这份指南不是指向“互文”,而是指向“抄袭”。在期刊版(《中国现当代文学论丛》2014年第九卷),这样的意图就变得更明显了,字里行间都流露着“考据式的正直”,以及对于这种正直的自信。我是昨夜才读到期刊版,而期刊的“精简”让人大感失望:涉及文体策略的分析被删去了,换成了讨论修辞策略的“古衫洋履”。木心说:“今文、古文,把它焊接起来,那疤痕是很好看的。”(《木心谈木心》)
2022年2月11日
其他

隐秘的角落:抑郁症对我们的大脑做了什么?| 漫画

分钟测试完成后,生成的报告将永久保存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亲友,也请转发这个测试给他,这是对他最大的帮助。部分用户评论专业抑郁风险评估点击底部“阅读原文”立即测试
2021年11月19日
其他

喜欢木心的人,一定也爱艺术

点击上面的风明读书关注加星标旧文,重发。1无论是纪录片《逆流寻梦》,抑或BBC的《文明》,西方人的视角似乎都喜欢将木心看作一位坚守艺术理想,用艺术抵抗专制与暴政,捍卫人性尊严、灵魂自由的艺术家。这固然也很是可贵,但加之于木心,格局却未免太小了,也过于肤浅。这只能是表现木心的一个维度,而非全部。2木心的书,对的人看了会很喜欢,不对的人怎么看也隔一层。读者与作者之间,一定是精神气质有相似之处,心意相通,才能产生共鸣。如果精神血脉不相通,自然无感。所以,有的人对木心一见倾心,有的人则怎么也喜欢不来。在我看来,木心像一片大海,浩瀚而精深,能从中看见什么样的风景,取决于读者自身的才识经验性情,所以陈丹青才说,当你阅读木心,你也是在阅读自己(大意)。3木心说自己写得最好的是诗。而我以为,他就是一位天生的诗人,随口而出的话都是诗。总体感觉,木心的诗很是朴素,自然,在气息上与《诗经》、陶诗相通,而且充满形而上的哲思,诗与思浑然一体。他形容陶诗,好像没什么意思,又有点什么意思,淡淡的,非常朴素。他的诗也这样,写得云淡风轻,又意味深远。有些人说木心的诗不像诗歌,像是分行的散文。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木心诗歌大多没有明显的节奏感吧。他的诗歌,许多是散文化的,韵律很淡,缓缓的,似有若无的样子。但在心里默念,却自有一种音乐性。所以木心说他的诗不是用来读的。——适合朗读的诗歌通常节奏都比较明快,像北岛那样的,语调铿锵,音乐感明显。4《从前慢》之于木心,正如《静夜思》之于李白。这首并非木心最好的诗歌,但可能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这首诗是诗人对昨日世界的印象,有一种怀旧的、宁静的味道。诗中的意象很美,充满画面感;语言则几乎都是口语,明白如话。口语容易流于粗糙浅白,但木心诗歌中的口语,却极典雅,朴素得很精致,或者说精致得很朴素。5唯美,朴素,美与智的和谐,可谓希腊风格。亦木心之风格。木心之诗文即对《诗经》、古希腊的回归。木心的唯美与朴素,是朴素地唯美,或曰唯美地朴素。比如有人问他“什么是通灵”,他回答说:“窗外的鸟叫了,嘿!我觉得很好听,这就是通灵。”这样的言说,就是又唯美又朴素。6木心有徘句:“昨夜有人送我归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写得很诗意,其实是苦中取乐。实际情形是,他当时坐在囚车里,正被人押回牢房。木心说他当时就想像自己是苏格拉底,因为他们的罪名是一样的:不敬本邦的神,毒害青年的思想。木心没有诉苦,而是用诗情将这些苦难在心中化解开了,将那样的生命体验升华成一种诗境。他是那种能够把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升华成诗境的人。7木心的俳句其实是极浓缩的诗。俳句有特定格式,如三句十七字(首句五字、中句七字、尾句五字),须含季语(代表季节的词语)等等。以此看,木心的俳句似乎并不是严格的俳句,不过是取俳句之名罢了。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本质。木心俳句的本质是什么?是诗,极简之诗。在这一点上,木心俳句与日本俳句是相通的(日俳实质即一种短诗)。再者,既然已经是诗,是不是俳句,名之俳句抑或名之雪句、风语又有何所谓。8木心的书写全然是诗与哲学的意味,好像和一般人的生活没什么关系,因此有的人便觉得他的文字太远离现实,不接“地气”,甚至认为他很冷漠,没有人间味。对此,我的看法是,不接“地气”是真的,冷漠与否就见仁见智了。在我看来,木心一片赤子之心,其刻薄、优雅,都是可亲可爱的。他的文字好像总能触及你的内心,使你为之感动。他带给读者的,是灵魂的共鸣与对话,是更能触及生命本真的审美体验。9关于木心的推广,好,坏,种种,都与木心本人无关。推广,是俗事。既然要做俗事,有时候就不得不随俗,所以陈丹青很难像木心那样清高。他推广木心,是将所有的俗事都一己担了下来,以使木心不被埋没。若为自己,我想许多事陈丹青是决不肯做的。我乐意看见越来越多的人阅读木心。但无论有多少人读木心的书,他的读者还是不多的,不可能多。木心是只能被少数人理解的诗人,大众化传播之后,必然产生大量误解,各种无知的谩骂和轻浮的喜欢也就随之而来了。10我为什么喜欢木心?简言之:木心有智性,有诗性,有赤子之真,有情人之心,有贵族气质,有游戏精神;读他的书,总是一个又一个句子,让我从心底拍手叫绝欣喜共鸣,仿佛把我心里说不出的话都说出来了,而且还说得那么聪明,那么漂亮。11木心说但丁真好,又是艺术,又是象徵。他自己其实也是如此。他身上仿佛具有一种艺术的象征性,与美共依存。许多人因爱艺术而爱他。其中有些读者更是对他怀有一种近乎虔诚的热爱。那样的热爱,一般人或许是难以理解的,甚至会觉得不可思议。我有时也觉得那样的热情确实有点超乎寻常,说是犹如门徒对耶稣的爱也不为过。但我理解他们,我知道他们是因为遇到一个美好的灵魂,而为之欣喜、共鸣,乃至亲之、慕之。我也知道他们之所以热爱木心,其实是出于对美和艺术的热爱。木心曾说,爱他的人,一定也爱艺术。是的,是这样的。在我心目中,木心先生就是美,就是艺术。我爱他就像爱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想到世界上有他这样的人,我就感到高兴。12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也追求文学追求艺术,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就渐渐开始动摇,最终完全放弃了艺术,去过普通人的生活。很少有人能做到像木心那样,那么彻底地坚持了一生。艺术广大已极,足可占有一个人。——木心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他将整个人生献给了艺术,甚至把自己也变成了艺术。像这样的一生,我想没几个人受得了。扪心自问,我也做不到,一是不敢牺牲那么多,二是没有木心那样的天才,所以也没有他那样决绝的自信与意志。13木心和鲁迅,确有一部分是相通的,但更多但是不同之处。木心的性格是哈姆雷特的,鲁迅身上则有一些唐吉诃德式的东西。此外,木心有唯美、务虚、彼岸性的一面,鲁迅则更关注现实,所以在喜欢鲁迅的人看来,木心的诗文可能会显得太空灵、太唯美、太象牙塔了。不讳的讲,鲁迅和木心不在一个层面上,鲁迅就像一只豹子,是在山野中奔跑的,木心则更像天鹅,是在天空中飞翔的。精神气质上,我以为陈丹青与鲁迅更为接近,所以陈丹青懂鲁迅,谈鲁迅谈得特别好。14《文学回忆录》不是一部学术著作,其价值不是学术性的,而是美学和智性的。木心是那种天生的艺术家:是纯乎创造艺术的,要他做事做着做着就做成艺术。他讲课就讲成了艺术。如果将《文学回忆录》当成正儿八经的学术著作,它的确有许多“毛病”:考据不严啦,逻辑太跳啦,缺少论证啦,诸如此类的。但如果把它当成艺术作品看,这些就都不成问题。把木心当成学者来看,是对他的误解。其实,木心就是一位诗人、艺术家,是他口中所说的飞翔的伊卡洛斯。他不是以学者、评论家的角度讲文学史,而是以诗人的身份、自身的经验在谈文学、艺术。《文学回忆录》的好不在所谓的文学史知识,而是那些像珍珠一样散落各处的三言两语的木心的见识。这些见识通透,漂亮,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它不提供标准答案,但充满绝妙的个人观点。关于文学艺术,最有价值的岂非从来都是个人观点,而非标准答案。15木心将读者看得很高,甚至假设读者和他一样聪慧,一点就透。面对这样读者,自然无须多语。所以他讲一个问题,往往是轻描淡写的三言两语,甚至蜻蜓点水的一句话,点到即止,很少把话说破,也很少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解释。在讲文学课的时候,木心面对的是学生,所以谈得比较详细一些,许多在文章中没有明说的内容都讲了出来。但是总体而言,他的讲学依然延续了那种轻轻点破的风格,是点拨式的,而非循序渐进的教导。16木心说,老子语言直白,但又含蓄;直白,容易粗浅,含蓄,就晦涩了,而老子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再想想,无限深意。我以为,木心的文字也是这样的,具有多层含义,浅读可以读出一种意思,深度又可以读出另一重意思。木心的文字同时具有诗与哲学的特性,在别人很难做到的美与智、诗与思的融合,他几乎自然而然地做到了。这是一种天才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大抵来自他的诗性思维。什么是诗性思维?总结一下:第一,它是超越逻辑的,呈空间而非线性特征;第二,它很大程度上是直觉、体悟式的;第三,它具有一种诗化的美感。所以,或许可以简单地说,诗性思维是一种直觉加诗化的思维方式。17如果说逻辑思维是在平面上的行走,诗性思维就是空间式的飞翔。因为诗性思维的特性,木心的写作和讲学,严格来说,都很少有那种逻辑严密且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在判断一个问题的时候,逻辑思维的方式通常是因为这样所以那样,从A到B再到C地循序渐进,逐步逐步地得出结论。而木心的思维方式是跳跃的、直觉的,常常是直接从A到D,一下洞见本质。因此,他的表述有时会显得逻辑不够严谨(尤其是在讲学的时候),中间的因与果的层层关系,许多被省略了。诗歌和短句自不必说,即便长篇的散文,也常常如此,比如那篇意识流散文《哥伦比亚的倒影》,思维就很跳跃,A与D之间的B与C的内容,木心常常省略了没有明说。如果要像学术性写作那样,为了逻辑上的严密,而将所有内容都一一讲清楚,这篇文章可能得写成一本书,那样就举重若重了,那是木心所不为的。18木心有言:大艺术家总是非常思想的,大思想家总是非常艺术的。如果说尼采是后者,那么木心无疑就是前者。木心文学之本体是诗,其中有哲学。但他是精于哲学而又跳出哲学的,他的诗文尽管充满形而上的沉思,用的却是文学的语言,诗性的表达,而非概念式逻辑式的哲学表述。所以哲学在其作品中就像一层远景,被淡化而又无处不在,如空气般隐含在字里行间。木心的哲思具有诗的特性,灵感多于思考。所以他的文字感悟性强但边界模糊,加上很少论证,就缺少逻辑上的明确。但是否就美言不信呢,也未必,看如何取“信”而已。木心之哲学,思与诗浑然一体,是艺术中的哲学,不好以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观之。19木心的画,我不懂,但是喜欢,不懂的直观的喜欢。我的直观的感觉是,他的画浩瀚又精微,其中仿佛有一种气韵在流动。木心说,抽象画是无神论者造教堂。他的风景画,就是在造教堂。在他的那些画中没有人,没有动物,因为那是上帝的世界。木心是无神论者,但他内心并不拒绝上帝,而他的风景画,感觉就是他内心深处的彼岸世界,那是神性的,而非人间的。在那里,他与上帝同在。20许多时候,木心谈别人其实亦是在谈自己(不自觉的),比如他谈老子的语言,谈但丁的象征性,又比如以下这段:“他的琴声一起,空气清新,万象透明,他与残暴卑污正相反,肖邦至今还是异乎寻常者中异乎寻常者。”——别人讲他,总不及他自己讲的好。已关注“读木心”的读者朋友,敬请您同时关注本号,以防失联。如果喜欢这篇文章,顺手点个“在看”吧~-版权声明-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传播而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会第一时间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文章推荐】一份中国文学入门书单一份外国文学入门书单精选文章三十篇【阅读推荐】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2020年10月16日
其他

一份外国文学入门书单

点击上面的风明读书关注本公众号1.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我对外国文学的阅读是从歌德之《少年维特的烦恼》开始的。仍然记得第一次阅读这部小说时感受到的震撼。那种阅读的快乐是在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中从未体验过的。那是一种心灵的震撼。那时还没有谈过恋爱,根本不知情啊爱啊为何物,可是读这本书时,我却像随着维特一起轰轰烈烈热恋了一场似的。
2018年9月23日
其他

一份中国文学入门书单

点击上面的风明读书关注本公众号1.鲁迅《故事新编》、《野草》鲁迅的文章虽然悲时愤世,忧国忧民,颇有为民族而写的意思,但他这个人,完全是个人主义的。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在鲁迅身上即充分体现出来了。鲁迅的文字,读起来有一种快感,又有一种美感,充满了生命的温热,以及强烈的个人风格。而他最好的作品,我以为是小说集《故事新编》与散文诗集《野草》。前者是寓言式的游戏之作,很超前,想象力一流。后者有如灵魂的独白,充满绝望与决绝,亦充满黑色诗意,是鲁迅诗人气质之流露。2.老舍《我这一辈子》、《茶馆》老舍先生的小说很幽默,但他的幽默是让人笑出眼泪来的。他是一个宽厚而慈悲的人,他的小说亦如他的人一般,美中不足的是写得太世俗,缺少诗意,这是他不及沈从文的地方。还有一点我觉得不好的,是他文字中的北京腔,虽然有特色,但实在有些土气。老舍最有名的小说是《骆驼祥子》,但并非他写得最好的。窃以为,《月牙儿》和《我这一辈子》才是老舍写得最好的小说,而他最好的作品则当属戏剧《茶馆》。3.汪曾祺《受戒》如果说鲁迅的文字如酒,那么汪曾祺的文字就像清泉一样,淡而有味,朴素而又美丽。汪先生早期和晚期的作品是两种风格,但都值得读,各有好处,当然认真比较起来,是后来的作品更为圆熟,尤其小说《受戒》和《陈小手》,好得不得了。前者写得很是清新自然,有一种天真和诗情画意;后者木心称之为世界级的一流短篇小说,此篇对人性的表现很有深度,而且有一些悲剧的意味,尤其它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可谓点睛之笔,那么一点,悲悯,张力,厚重感,命运的无常,人性的残酷,就都出来了。4.胡兰成《今生今世》胡兰成的文章,以载道为主,而文采斐然。我喜其文采,不喜其载道。他的文字很漂亮,婉约,柔媚。其自传《今生今世》是很好的文学作品,尤其开头写故乡与童年的部分,可谓诗意洋溢,里面一些句子,几乎可作为诗歌看。其历史论著《山河岁月》也写得蛮有意思,但里面的论述逻辑以及对一些事情的定性我不太认同,总觉得有许多似是而非之处。胡兰成很能将一些平常的事说得不平常,这是一种本事,但到底显得不可信。
2018年9月10日
其他

文思枯涩的四种原因

点击上面的风明读书关注本公众号前日推送了一篇梁实秋先生谈写作的文章(【荐读】梁实秋:作文的三个阶段),其中有个观点,大意是:人们在写作的时候之所以写不出来,主要是因为文思枯涩,而文思枯涩的主要原因是“想象不充,联想不快,分析不精,辞藻不富”,渡过这个阶段,便可洋洋洒洒,下笔万言。问题是怎么渡过这个阶段呢?这点可能才是许多读者关心的。但或许是因为这并非此文主旨,梁先生一笔带过了,没有细说。其实,似乎也不必细说,因为一句话就可以讲完:多读多想多写。这样讲大家可能会觉得很空,但这确实是最实在的话。当然,如果要更具体地说明,我们也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简单谈一下:1想象不充这是想象力的问题。想象力大半靠天性,很难通过刻意的练习获得。孩童不必练习,自然而然地就有丰富的想象力。而有童心的成年人也会比油腻的成年人更有想象力。所以,保持童心是提升想象力的最好方法。退而求其次的方法也有,虽然效果有限,但胜在简单,那就是多看一些富有想象力的电影和文学作品。2联想不快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想象力不够丰富,一个是知识经验不够丰富。想象力前面讲了。知识经验不丰富,则可通过多读书、多体验来丰富。多读书,不单指数量的多,亦是指种类的杂,各种书都看一些,各种知识都吸取一些,这样才能触类旁通,才能由A自然地联想到B。多体验也是这个道理,最好能够趁年轻之时尽量多去游历、尝试,把各种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经历、体验一番。当你的知识和经验都足够丰富了,写作的时候自然不会无话可说。3分析不精无非两个原因,缺少相关知识或缺乏思考能力。补充知识,还是那句话,多读书。知识可分为通识和专业知识。通识是横向的,要广泛猎取,阅读各学科的经典入门书和通史(如哲学史、文学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专业知识是纵向的,要选择一两个志趣所在的主题,专注研究之,此时的阅读应求细、求深。提升思考能力,首先要培养思考的习惯,而培养思考习惯的第一步,就是摆脱情绪化思维,改变以情绪代替思考的习惯。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得学会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要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如此才有可能比较理性和深入地去分析问题。然后,不要急于下结论,尤其是那些你自己其实并不清楚、不确定的问题,在下结论之前,先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并给出答案,看能否说服自己。4辞藻不富还是要多看书,然后多写。多看什么书呢?文学。要多读那些语言好的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比如木心、鲁迅、汪曾祺、周作人、梁实秋等诸位先生的文章。读的时候要多留心他们是如何用词、如何造句的。此外,诗词古文也要读一些,体会其修辞和韵味,潜移默化之,是提升文笔的好方法。然后,写作之时,要注意对笔下的文字保持一种自觉,要干净。清通、简洁,这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再做到典雅。不要让自己的文字流于粗俗、油滑,或流于陈腔滥调。前者例如现在流行的网络语,后者例如曾经流行的党八股。5顺便谈谈网络语党八股就不说了,估计没什么人喜欢。但网络语,却正大行其道,是很多人喜欢用的,甚至觉得这样才有趣,接地气。老实说,这无异于将地沟油当作了美食。网络语有什么不好呢?第一,俗而且傻;第二,粗糙、简化;第三,去个性化。每当一个网络语流行起来,大家会发现,各种各样的人在各种各样的语境下,都会同样地使用这个词语,比如“神马都是浮云”、“我也是醉了”等等,像赶潮流似的。这些词语好像无论在什么语境下都可以随便使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词语都很简单粗暴,所代表的意思都很笼统,既不清晰也不准确。语言和思维是相渗透的,不但思维会塑造语言,语言也同样会影响思维。一个人如果用惯了网络语,久而久之他的思维就难免要受到影响,而带上网络语的种种特点,如简单粗暴、含糊笼统等。所以,一定要对自己的语言保持自觉,不要盲目去追随潮流,以免有一天无论遇到什么情形,都只会用“我也是醉了”来回应。
2018年8月30日
其他

【荐读】梁实秋:作文的三个阶段

点击上面的风明读书关注本公众号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觉一片空虚,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无论是以“人生于世……”来开始,或以“时代的巨轮……”来开始,都感觉得文思枯涩难以为继,即或搜索枯肠,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内容贫乏索然寡味。胡适之先生告诉过我们:“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心中不免暗忖:本来无话可说,要我说些什么?有人认为这是腹笥太俭之过,疗治之方是多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固然可以充实学问增广见闻,主要的还是有赖于思想的启发,否则纵然腹笥便便,搜章摘句,也不过是
2018年8月28日
其他

艺术比政治弱,但比政治持久

点击上面的读者风明关注本公众号1艺术有没有价值?对不懂艺术的人而言,艺术毫无价值。2艺术比政治弱,但比政治持久。政治的影响,是一波一波的,几年、几十年就过去了。而艺术,好的艺术,可以几百年、几千年地照亮人心。3艺术的自由,指的是自由精神而非创作的胡来。艺术创作从来不是自由的,而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因艺术自有其内在规律,是有序、和谐的,并非无序、混乱的。4技艺、创意与艺术,是有差别的,但是常被混为一谈。5美的事物不需要有任何含义,因为“美”本身就是最高的含义。艺术家亦不需要从美的事物中看到什么含义,他只须看见“美”本身就可以了。6艺术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艺术也是属于少数人的,大部分人只喜欢有实际用处的东西。7文学伟大么?不,文学只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游戏,没什么伟大的,但很美好。8能打动人的就是好作品么?不一定,要看打动的是什么人。小时代之类的作品也能打动很多人哩。9雅俗共赏是可能的么?当然,比如金庸的小说。但普鲁斯特、博尔赫斯的小说就不可能雅俗共赏了。10把好书当坏书读,把坏书当好书读,这样的读者可真不少。11一个人的审美趣味主要取决于天性,而非学识。所以说“无审美力是绝症,知识学问救不了”。12有一种人判断文章好不好的标准是:你是赞美抑或批评他的偶像;还有一种人的标准则是:你的观点是否与他的立场一致。13大部分读者觉得一篇文章好,通常只是因为这篇文章在观点或情感上使他们有所共鸣。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爱国文、愤青文、鸡汤文、励志文那么受欢迎,因为它们虽然愚蠢,却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14看一个作者的文章,有时只需看一些句子,即可看出他可能达到什么程度。很多作者,一整篇文章下来,一个精彩的句子也没有,这属于平庸型的作者。15天赋这种东西,学识再好也弥补不了。当然,光有天赋也不够,还得整体地看一个作家。但是有天赋的作者至少有潜力可以达到一个超越常人的境地,而平庸的作者再如何努力也只能做到一般的好。16这世上多的是自以为天才的平庸之辈。然而没有天才自认为平庸,天才都是自知的。17不是天才,做天才的朋友也好的。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文章推荐】胡兰成宇宙学——读《大自然的五个基本法则》风明:孤独风明:冯唐的特点风明:顾城与北岛风明:爱给生命以希望,希望给生命以光风明:谈审美风明:这世上只有三个人会真的把你放在心上风明:关于语言风明:这个世界已没有隐私可言风明:谈读书关于王小波、王朔、卡夫卡,等等俳句:在纸上写满她名字的夜晚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关注【读木心】,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2018年7月11日
其他

精选文章三十篇

点击上面的风明读书关注本公众号不知不觉,这个号已开通了近两年,原创文章也发了二百多篇,有的还行,有的不怎么样。还行的,我挑了出来,链接在一起,以便诸位查看。风明:论命运生命与宇宙同一,乃部分真实村上春树有何迷人之处孤独者——谈《挪威的森林》关于霍金的两则笔记风明:一篇小说,或日记雨后散步风明:孤独花了好长时间,才学会如何与世界相处风明:这世上只有三个人会真的把你放在心上俳句:在纸上写满她名字的夜晚碎语:黑夜里有星光和音乐风明:爱给生命以希望,希望给生命以光风明:谈审美文化的没落胡兰成宇宙学——读《大自然的五个基本法则》论鲁迅——他的文学才华没有充分展开作家的一生,是自我燃烧的过程文学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就像爱情一样诗歌不怕简单,怕没意思艺术是生命的倒影艺术是心,哲学是脑上帝存在吗?风明:人工智能风明:也谈生命的意义风明:关于生命的絮语风明:冯唐的特点风明:顾城与北岛风明:谈快乐风明:房价为什么会跌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关注【读木心】,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2018年6月29日
其他

关于李白、鲁迅、王小波等等

点击上面的风明读书关注本公众号1胡兰成推崇儒家礼乐,但他没有什么家国观念,也没有什么道德感。于人世,他取一种游戏姿态,跌宕自喜,自得自恋,很有一些孩子气。他并不甘心只作一个文学家,然而最大的才赋还是在文学上。政治,他失败了;学问,则见仁见智。窃以为,胡兰成的论著写得很是漂亮,但漂亮得不可信。如果是写文学艺术,那也没什么,写历史、科学,就有问题了。不过话说回来,他到底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对不对不说,能自成一家就很了不起。
2018年6月23日
其他

风明:当我们反对贫富差距的时候,我们在反对什么?

点击上面的风明读书关注本公众号一.从崔永元炮轰范冰冰说起
2018年6月9日
其他

关于木心的七种误解

点击上面的风明读书关注本公众号1.人们因为陈丹青才喜欢木心?应该说,陈丹青先生让很多人知道了木心,并且读到了木心。老实说,如果没有陈丹青的大力推介,木心先生很可能还是默默无闻的。但人们会因为陈丹青的推介就喜欢木心吗,如果木心根本不值得喜欢的话?我想不会。就我本人来说,我喜欢木心是因为他的作品令我感到欣喜共鸣,在他的文字中我看见了一个美好的灵魂。
2018年6月5日
其他

生命与宇宙同一,乃部分真实

点击上面的读者风明关注本公众号1每个人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一切,都经过其自身的感知系统的处理,而形成他所感知到的那个样子,但那未必与事物实际的样子是一致的。打个比方,人所看到的表象世界,即现实,就像是镜子里面的影像,而这个镜子就是人的感知系统。
2018年5月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关于霍金的两则笔记

点击上面的读者风明关注本公众号宇宙起源
2018年3月15日
其他

论鲁迅——他的文学才华没有充分展开

戳上面的读者风明关注本公众号【一】鲁迅的文字,是非常好的,我蛮爱看,读起来有一种快感,又有一种美感,充满了生命的温热,以及强烈的个人风格。当然,文字的美好只是文学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作品中的诗意与智性。鲁迅的杂文没有诗意,但他的散文诗和一些短篇小说是有诗意的,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格调。那是一种暗灰色的诗意,带着一点点神经质。这种诗意是很有味道的,心情悒郁时读了尤其会觉得有共鸣。但这种诗意并不纯粹,不能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并感觉到宁静和喜悦。那样的诗意在木心的诗文中可以看到,而鲁迅是不具备的。话说回来,灰色的诗意到底也是诗意。五四作家,能将作品写出诗意的,寥寥可数,比起来,鲁迅就显得很精彩了。而且鲁迅并不止于诗意,他亦是诗意与智性兼具的。如果说,具有诗意的作家已经很少了,那么在诗意之上又俱备智性的,则更是少之又少。以汪曾祺为例,他的语言犹如清澈的泉水,淡而有味,潇洒、轻灵又朴素,可谓炉火纯青,比之鲁迅毫不逊色,而且文字中有一种诗情画意和天真的童趣,诗意的纯粹性还高于鲁迅,但却美中不足地少了一点智性含量,因此在总体上,他的深度和力度就比不上鲁迅了。鲁迅的智力与学问毋庸置疑都是很高的,按理说,他应该能进入形上境界,达到哲人的高度。可是实际上,鲁迅并未达到那样的高度,纵观鲁迅的作品,很难说其中有多少哲学意味,虽然他的思想是深刻的——所以他的文字才能那么犀利,总能一针见血——但他的深刻却大多停留在现实的层面,并不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这可能是因为鲁迅在性情上缺少那种沉思的品质,沉不下心来思考,所以他才会像木心说的那样——刚开始怀疑,就找到了信仰。【二】什么是形而上的层次?所谓形而上,是务虚的,审美的,哲思的;是对宇宙、生命的思考,指向存在,指向心灵,无功利可言。以此反观鲁迅,可知他并不如何形而上。鲁迅是受过尼采影响的,但他不像尼采那样喜欢思索人的存在问题。鲁迅太热衷于批判现实,批判国民性了,所关心都是一些具体而实际的人事,这想必不单只是因为时代环境的关系,性格亦是一个原因。尼采是一片赤子之心,在人情世故上天真,笨拙得像个小孩,而鲁迅尽管亦是热诚的,但可一点也不天真,反倒老于世故得很。这或许亦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总体来说,中国人的民族性是受儒家影响的,而儒家向来是求实用重功利而轻虚理,这就导致中国作家的写作大多停留于生存、世俗的层面,很少有心灵与存在向度的追求。鲁迅虽然反对儒家,但他骨子里其实也有不少儒家的成分(还有一部分是魏晋风骨),他所关注的,同样是人的生存,而非存在;而他的写作(杂文和大部分小说),亦同样的追求某种功用性。【三】鲁迅的文学才华并没有充分展开,他把太多心力浪费在时评杂文上了,这是令人可惜的。倘若他少写些杂文,多写些小说,在艺术上无疑会有更大成就。鲁迅的杂文,读起来很是痛快,写得又犀利又刻薄又好玩,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但到底不是艺术品。而且他那些杂文许多是带有攻击性的,写这种文章难免会带着情绪,为求痛快而犀利,因此难免有失之武断、强词夺理之处,尤其是后期的一些文章,简直可以说霸道。所以读鲁迅的杂文,有时也会反感。鲁迅批判国民性,是为了改造国民性,目的大抵是好的。但批判,都是带着情绪的,一不小心就难免夸张,走极端,鲁迅亦未能免。而且鲁迅的批判实际上并不能改变中国人分毫,中国人过去是什么样的,现在还是什么样。所谓改造,都是由外而内的,带有强迫性,而人性是没法强行改造的,越改造只会变得越糟,文革就是一个例子,可取的,我以为是一种春风化雨式的潜移默化,营造一个美好的健康的大环境,让国民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变好起来。【四】鲁迅最好的作品,是小说集《故事新编》与散文诗集《野草》。前者是寓言式的游戏之作,很超前,想象力一流。后者有如灵魂的独白,充满绝望与决绝,亦充满黑色诗意,是鲁迅诗人气质之流露。此外,我还喜欢他的小说《孔乙己》以及《社戏》、《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这几篇回忆童年的散文。至于《阿Q正传》,以前看觉得有趣,后来看,有趣之外又觉得有些无聊了。木心说茅盾的《子夜》是一大宗概念的附着物,鲁迅此篇亦是如此,阿Q完全是一个概念化的人物。这篇小说显然是为了批判国民性而写的,但文学不是武器,太强调文学的批判性,就难免破坏其艺术性。鲁迅的爱情小说《伤逝》(我只将此篇当作爱情小说看),写得并不多么好,里面那些悔恨而悲痛的内心独白是好的,但关于两人相爱、相处的内容,就写得不够丰满了,也不知是因为鲁迅不擅于写儿女情长呢,亦或是他不愿写这些?【五】鲁迅的人格是很复杂的。他的文章虽然悲时愤世,忧国忧民,颇有为民族而写的意思,但他这个人,完全是个人主义的。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在鲁迅身上即充分体现出来了,这是他可敬的地方。鲁迅的性格又是坦荡的,至情至性,率真热诚,很爱开玩笑,而且不无慈悲心,这是他可爱的地方。但鲁迅的慈悲并非不分对象的,鲁迅寄希望于青年人、孩子们,对他们,鲁迅是温厚慈祥的。但对那些他所批判的愚昧而可悲的国人,那些阿Q式的人物,鲁迅是不慈悲,亦不宽容的,不过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罢了。李梦熊说鲁迅是一个极端的人道主义者,我深以为然。鲁迅确是偏激的,他的文字中常流露出一种乖戾之气或愤恨之意。这或许是因为他心里有许多痛苦,而那些痛苦难免会使人走向极端。鲁迅亦如张爱玲般予人孤冷的感觉,不同的是,张爱玲是骨子里的冷,鲁迅是外冷内热。鲁迅对这个世界,是又爱又恨,而爱与恨,皆是热。真正的冷,对世界对世人,是漠不关心的,哪里会热衷于革命?当然,鲁迅的热衷革命只是在纸上,并未真的参加什么革命,他的脾性是天然排斥任何组织的。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感谢分享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往期文章链接】风明:李劼与木心风明:漫谈木心——木心逝世五周年祭风明:时间的乡愁——谈《从前慢》风明:房价为什么会跌风明:孤独风明:木心诗歌漫谈风明:陈丹青与木心风明:谈儒家风明:木心与艺术风明:谈韩寒风明:冯唐的特点风明:木心的《离骚》——谈《哥伦比亚的倒影》风明:顾随与木心风明:《木心两周年纪念专号》读后感风明:顾城与北岛风明:致陈丹青先生风明:谈木心《文学回忆录》风明:爱给生命以希望,希望给生命以光风明:谈审美风明:这世上只有三个人会真的把你放在心上风明:关于语言风明:关于爱国、革命与文革风明:这个世界已没有隐私可言风明:谈读书文学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就像爱情一样关于王小波、王朔、卡夫卡,等等花了好长时间,才学会如何与世界相处俳句:在纸上写满她名字的夜晚感觉与直觉文化的没落真正的诗歌,要具备两个条件碎语:黑夜里有星光和音乐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关注【读木心】,请扫描以下二维码请点开图片长按识别
2018年3月14日
其他

艺术是生命的倒影

20科学的艺术,既诋毁了科学,也玷污了艺术。应该让科学的归科学,艺术的归艺术。科学亦如哲学般追求真理,使人有理性,有知识,但未必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心灵的、审美的东西还是得靠艺术。
2018年3月10日
其他

艺术是心,哲学是脑

5凡存在的皆合理,最高意义上是对的。但合理不等于正当,这属于两种范畴,前者是形而上学的,后者是伦理的。比如某人偷了一辆自行车,可以说是合理的,因为有各种因导致这个果的发生,但不能说偷窃是正当的。
2018年2月18日
其他

【荐读】王小波:摆脱童稚状态

school的女生很适宜(可惜的是美国这类书已经很多了),但是对于年过四旬,拿了博士学位,在大学里讲社会学的知识分子就不适宜,如果强要他们读的话,大概会感到有点恶心。这种人甚至会读Story
2018年1月21日
其他

文学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就像爱情一样

12只有风格还不足以成为文体家(风格亦未必都是好的),比如王小波的语言是很有风格的,但他不是文体家,他的文字还缺少一些韵味。唯有风格与韵味兼备,再加一些美感,才得以成文体。
2017年12月11日
其他

俳句:在纸上写满她名字的夜晚

点击上面的读者风明关注本公众号1行走在世界上,犹如一个不存在的人。
2017年10月27日
其他

碎语:黑夜里有星光和音乐

戳上面的读者风明关注本公众号1戴着耳机,听着莫扎特,走在人群中,犹如一个梦游者。
2017年10月1日
其他

风明:这世上只有三个人会真的把你放在心上

19以德报怨我做不到,我的原则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在道德上,对人对己我都只有一个要求:不要伤害别人。为他人奉献乃至自我牺牲,那很可尊敬,但要求别人这么做,是没道理的;强迫别人这么做,则是一种恶了。
2017年8月23日
其他

风明:关于语言

点击上面的风与树关注本公众号1语言和文字,常被混为一谈,实际也分不开。但有时我会将它们分开:语言是表达方式,文字是修辞用字。前者体现的是内在的思维方式及个性,后者则是外在的技艺。两者结合,便是通常所说的语言或文字。
2017年8月17日
其他

风明:一些过时的社评

如果将世界上的资源合理分配,这个世界大抵就不会有那么多不幸,不会有老人还要出去捡垃圾,不会有小孩无法接受教育,不会有那么多因为贫穷而产生的罪恶。
2017年6月3日
其他

风明:这个世界已没有隐私可言

点击上面的风与树关注本公众号这个世界已没有隐私可言文/风明现代人是几乎没有隐私可言的。你发布在网络上的信息,你手机里的所有内容,你的通话记录、QQ聊天记录等等,可能都已经被保存在某个数据库里了。此外,你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在各自地方留下关于自己的信息,而通过现在的信息技术手段,这些散落在各处的信息点很容易便能连接起来,形成一份全面的信息档案。如果某个机构想知道关于你的一切,他们只要知道你的手机号码或身份证号码或者你在某个网站注册的ID,就可以顺藤摸瓜获得其他各种信息,然后他们会知道你什么时候在哪里任职,买了什么东西,在哪里收货,在网上发表了哪些言论,和什么人交谈,交谈的内容是什么,在现实中的人际网络又是怎样,等等,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及进一步查证,他们可以由内到外了解你这个人,甚至比你自己还了解。他们对你曾经做过的事情一清二楚,甚者能够预测你将会做出什么事情。如果他们觉得有必要的话,他们可以通过卫星系统搜索你,然后二十四小时跟随、定位你。他们无所不在。我们都生活在一张网里面,没有人可以例外,除非荒岛上的鲁滨逊。人类可真是会作茧自缚啊。
2017年5月11日
其他

风明:孤独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2017年5月9日
其他

风明:一些喜欢的电影和一部不喜欢的电影

如果在派与老虎上岸时电影就结束,这就只是一部视觉漂亮、细节考究的平庸之作,但结尾轻描淡写的画龙点睛使这部电影具有了虚与实对照的空间。在虚构与现实、美好与残忍的对照之中形成震撼人心的戏剧张力。
2017年4月27日
其他

风明:也谈生命的意义

我选择写作,但写作真能赋予我生命的意义吗?或许不能,但写作至少可以使我免于对生命的绝望。但对时间的绝望,写作也帮不了我。说到底,无论做什么,怎么做,时间都一样在过去。
2017年3月29日
其他

风明:木心与艺术

木心在世的时候,我也曾想过到乌镇拜访他,但终于没有成行。因为心里有点担心,如果真的见到他,自己有能力和他对话么?实在没那份自信,说不定见到他之后会紧张得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那可太丢脸了。
2017年3月21日
其他

风明:时间的乡愁——谈《从前慢》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2017年3月12日
其他

风明:木心诗歌漫谈

木心是诗人本色,但又天然具有一种哲思品质。这在他十四岁时写的白话诗《时间》中就显示出来了。在这首诗中,少年木心已在追问上帝、命运,思索时间、人生这些具有存在指向的本质问题了,俨然一个小哲学家。
2017年3月4日
其他

风明:陈丹青与木心

陈丹青如此不遗余力地推介木心,最根本的原因,我想是因为他高兴做这些事。我也很乐意为木心做某些事,因为我喜欢他,做这些事会做令我感到快乐。所以,为木心做事,说到底,不是为了木心,是为自己。
2017年2月24日
其他

风明:谈儒家

儒学,是大众的,集体主义。老庄,是少数人的,个人主义。同为大众的,还有墨家,比儒家更朴实、可爱。儒家是等级分明、尊卑有别,向来为统治者所喜,很适合用来愚民。墨家讲平等,即今日之民主思想。
2017年2月10日
其他

风明:谈韩寒

第一次读韩寒的作品,是很久很久以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理发》这篇文章,当时觉得挺有意思的,但也没怎么在意,因为那时我对于文学的兴趣仅止于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和倪匡的《卫斯理》系列。
2017年2月3日
其他

风明:冯唐的特点

本来应该写对韩寒的印象,结果这一段里,他主要是讲自己和美女散步啦、听美女讲八卦啦、晚饭后又和美女喝酒啦,而韩寒呢,可怜,只得一句“常常在睡觉和照相,相机的散景效果很好”,完全是喧宾夺主和臭美嘛。
2017年2月2日
其他

风明:谈快乐

快乐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纯粹的快乐,很简单,很轻松,淡淡的,像清泉一样;一种是由欲望而生的快乐,更强烈,但不纯粹,混杂着焦灼感以及各种会带来痛苦的东西。
2017年1月28日
其他

风明:漫谈木心——木心逝世五周年祭

在文革狱中写的《狱中笔记》,是木心唯一留存下来的青壮年时期的作品,但目前只能看到《一周年纪念专号》上发表的五个小片段。我最喜《火柴名优》那一篇,其中所写即木心的姿态,一如他在纸上弹奏莫扎特。
2016年12月21日
其他

风明:木心的《离骚》——谈《哥伦比亚的倒影》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2016年12月15日
其他

风明:木心的徘句,如点点星光

而有的时候,当我不再刻意去理解那些句子,读得不那么用力时,一种奇妙的体验就发生了,那些句子仿佛忽然间就将我带入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不是出现在眼睛里,而是在内心里,忽然出现,而后又倏然消失。
2016年12月6日
其他

风明:致陈丹青先生

看预告片和《梦想抵抗现实》这个名字,我猜想导演着重想表现的可能是木心如何在文革中反抗与自葆,焦点在人事而非艺术,这与先生一贯的态度是相违背的。而这样一部片子,我想是很难真正呈现木心的艺术世界的。
2016年10月28日
其他

风明:《木心两周年纪念专号》读后感

谈话录看到一半,我突然想,木心先生的口气,完全就像一个小男孩嘛。这时又想起开头看到的先生那张斜戴贝雷帽的照片,那样子,十足一个老男孩。他是真的做到了看透这个世界、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又始终纯真如孩童。
2016年10月26日
其他

风明:顾随与木心

评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时,顾随说:陈此诗可为诗中用意之代表作,虽也写景,也抒情,然情,景二字不足以尽之(大意)。并进一步说,此诗可以说是说理的,诗中之意乃是一种绝对之理,超越
2016年10月18日
其他

风明:顾城与北岛

3.北岛有些诗歌我挺喜欢,但他这个人,好像不是很有诗意。所以,与其将北岛称作诗人,我更愿意称他为写诗的人。如果说顾城是天生的诗人,那么北岛就是后天的诗人,他的诗歌是技巧性的,而非灵感性的。
2016年10月10日
其他

风明:房价为什么会跌

关于为什么政府会保汇率而弃房价,再补充一点:对政府而言,国家的稳定始终是首要的。那么,房价暴跌与汇率崩盘哪一个影响更大?表面看好像是前者,但实际上是后者。
2016年10月5日
其他

关于《木心:被高估的文学大师》的几个问题

这完全是自说自话嘛,好像人们是因为木心人文素养好才认为他的文学创作好似的。您提出一个低级错误,然后就把它强栽给别人,这算什么呢?作为读者,认为一个作家好,首先肯定是因为他的作品,而不是别的什么。
2016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