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王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文刊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6期摘要:滑田友是中国现代雕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滑田友对中国现代雕塑最大的贡献是在雕塑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雕塑语言,这一高度自觉的艺术实践可以追溯到他在法国留学之初。滑田友始终怀抱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用“六法”去融会贯通西方雕塑知识,对形式风格进行探索,创作出中国人自己的现代雕塑作品。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界一直有关于“中西融合”或“中西调和”的争论,在整体上接受西方美术教育与思潮的环境中,如何吸收和转化“传统”是个庞大而迫切的问题,滑田友在雕塑领域的实践和理论,反映了一代中国现代艺术家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念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国本民族文化艺术体系的理想和目标。关键词:滑田友;中国传统雕塑;法国现代雕塑;中国现代雕塑滑田友是中国现代著名雕塑家,早年受徐悲鸿资助留学法国十五年,回国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和教授,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是中国现代雕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重要的雕塑教育家。滑田友最为人熟知和称道的,是他在雕塑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雕塑的语言,而这一高度自觉的艺术实践,早在他赴法国留学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在学习西方雕塑理念和技法的同时,他不断尝试在雕塑形式和主题两方面融入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这一探索在滑田友留法后期日臻成熟,他创作出了写入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名作《轰炸》《少年中国》,以及《胡小姐头像》《郭儿头像》《蒋碧薇像》等表现中国人形象的雕塑作品。01早年中西合璧的艺术教育和经验滑田友1901年出生于江苏淮阴的一个木匠家庭,1919年考入江苏省第六师范学校美术科,在此接受了美术启蒙教育,主要学习图画、手工、音乐等课程。民国时期的美术师范教育主要移植了日本美术师范教育的模式,重视学生写生能力和实物摹写能力的培养,而在手工科中也涉及材料、造型等雕塑的基础内容。滑田友在江苏省第六师范学校学习时,曾被老师称赞为“空前绝后的学生”,从1929年他所做的第一件人物雕塑《小儿肖像》来看,虽然当时他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雕塑教育,但已经掌握了雕塑造型基本方法,木质雕刻的人物饱满生动,他也因这件作品得到徐悲鸿的赏识,得以与之结识,为日后赴法国学习雕塑埋下伏笔。徐悲鸿将《小儿肖像》推荐给《良友》画报和《新闻报》发表,随后被雕塑家江晓鹣看到,他请求徐悲鸿将滑田友介绍给他当助手,协助他完成一些公共委托的名人塑像等工作。在此期间,江晓鹣接到了由蔡元培、叶恭绰、顾颉刚等人发起的旨在保护位于江苏省甪直镇的唐代保圣寺的罗汉雕像及其塑壁而组成的教育部“保存甪直唐塑委员会”的委托,对寺内雕塑进行修复。因此滑田友得到了这次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雕塑的机会,而保圣寺也成为他学习传统雕塑的民间学堂。也是因为这次机会,滑田友得以了解并阅读曾经考察过保圣寺并撰写了《吴郡奇迹·塑壁残影》的日本美术史学家大村西崖的《中国美术史》,开始了对“六法”的研究,他将对“六法”的理解应用到雕塑的修复工作中,例如他认为将塑壁的“云头”串联一气的方法就与“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有关。修复保圣寺的经验直接体现在了滑田友随后为诗人陈散原所做的雕像中,与《小儿肖像》的西式塑造方法1不同,《陈散原像》中对八十岁老人布满皱纹的面部处理明显借鉴了塑壁凹凸线面的逻辑,带有中国传统艺术中独特的线条美感。保圣寺的修复工作完成后,1932年底,在徐悲鸿的介绍和资助下,滑田友获得赴法国留学的机会并于1933年初成行。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不多的随身行李中,就有他在保圣寺修复唐塑时常看的大村西崖的《中国美术史》。到达巴黎后,滑田友结识了当时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的中国留学生王临乙、周轻鼎、刘开渠、曾竹韶、常书鸿、吕斯百等人,并参加了“中国留法艺术学会”。1935年11月,由国民党政府和英国政府牵头策划的“中国国际艺术展览会”在伦敦皇家美术学院伯灵顿堂举办,一共展示了3044件中国文物及艺术品,在展览期间一共吸引了四十余万人前来参观,盛况空前。巴黎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组织二十余位留学生前往伦敦参观,其中雕塑家有曾竹韶、王子云、滑田友和周轻鼎四人。这次展览对这些远赴他乡学习西洋美术的中国学子产生了很大冲击和深远影响。王子云在观看了这次展览后慢慢坚定了研究中国古代文物的决心,回国后组织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并最终踏上考古之路。曾竹韶也曾多次提到他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热爱源于1935—1936年举办的伦敦中国艺术大展:我曾经在欧洲留学和生活了10余年……当时我参观过欧洲各国的主要博物馆和重要的教堂、古迹,对古希腊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作品推崇备至,而对祖国的雕塑艺术并不是很了解。但有一事感动了我并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那是1936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展”。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委派官员携带近百件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品到伦敦,会同伦敦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雕刻,举办了以中国古代艺术品为主题的展览会,展览轰动了整个欧洲……展品当中最打动我的雕刻作品是出自敦煌石窟的唐代供养人像和一件北魏佛像,还有几件汉代青铜的小型动物雕刻,其艺术价值依我看与古希腊、罗马艺术不相上下,甚至更胜一筹。欣赏并认识到了中国如此辉煌的艺术成就,使我立志研究和弘扬中国的雕塑艺术,使之真正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2实际上,曾竹韶的心声代表了当时大多数雕塑留学生的学习经验。在去法国留学之前,他们在国内的艺术专科学校接受的大多是西式的美术教育,对中国传统艺术,尤其传统雕塑缺乏了解和认识,反倒是到了法国之后看到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雕塑的推崇才如梦方醒,重新发现了中国古代雕塑的价值。但滑田友在这些留学生中算是特例,赴法前保圣寺唐塑的修复经验使他不仅认识到,而且实践过中国传统雕塑的塑造,由是产生的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转化运用传达中国人艺术精神的愿望一直根植于心,贯穿于他的整个创作生涯。02留法初期的中国题材尝试与其他中国留学生的路径相似,滑田友到法国后在徐悲鸿的帮助下作为预备生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亨利·布沙尔3工作室学习,第二年以雕塑和素描第一名的成绩通过考试,正式成为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学生,进入布沙尔工作室学习雕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