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说透了人生根本问题
《中庸》开宗明义,直击人生之根本问题——回归自性,觉醒天命,率性而为,自由自在,至诚,敬畏和开启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即,敬畏和开启自己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敬畏和开启人人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敬畏和开启万物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中庸》,历史上是一部综合了中国儒释道三家智慧最终修成的一部书。其开宗明义三句话很有力量。一下子就直击人生之根本问题——自由自在地去开发自己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并且还赋予“率性而为”之“自由主义”以一种最高“道”的内涵。这就是宇宙间最大的“道”,这就是宇宙间的第一性原理,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性问题。还从来没有一种学说,从这样的高度上来概括“率性而为”的“自由主义”。
《中庸》的逻辑很清晰:回归与生俱来的自性,觉醒自己的天命,从而生出至诚,至诚于激发自己的天赋潜能,创造“超自然”的不同凡响的存在,来给天地演化补缺,从而实现生命发展的无穷可能性。
本文是前期三篇文章的续:《韦伯| 资本主义的“天职”》《加塞特:人生存的永恒主题》《马斯克为啥能不断出王炸?》。
SPIRE
THE BEST
01
李翱《复性书》诠释了“性命说”
以激发人的潜能实现无限可能性的成长为纲,而且强调激发人的潜能就是天道,把人还没有存在的天赋潜能拿出来让它们以物理形式存在。人的天然禀赋为“本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学习实践叫做“教育”。中国唐代思想家李翱著《复性书》,诠释了《中庸》的“性命”说:
李翱牛,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说得清楚明白。大觉悟者与一般人之间,有一种明确的分界线:是否可以觉醒到自己与生俱来的天命。
《中庸》依据通达“至诚”的方式不同,可分出两种人:一种是大觉悟者的觉醒天命,“自诚明”;另一种是普罗大众走向觉醒,“自明诚”。
大觉悟者一旦觉醒到了自己的天命,就会生出一种至诚,至诚于“尽其性”,即开发自己生命的无限可能性;然而一般人不能觉醒到自己的天命,为情所困,无法至诚于“尽其性”,于是有了学习体悟实践的路径,即“击穿一技接通万有”,“一技通,万技通”,从而达到通明,转化为至诚,从而至诚于开启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即去创造真正解决人世间痛点的大美绝活。
依据《中庸》的“尽性说”,即开发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无论是大觉悟者,还是一般大众,只要通达了“至诚”,至诚于把自己还没有存在的天赋潜能激发出来让它们存在,发挥出自己的无限潜能而对解决人世间的痛点有所作为。一如《中庸》所说: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天地之道,一“诚”字而已。诚一不贰,至诚击穿一技接通万有,才会出现才能够有一种如有神助的感觉,而化生万物,形形色色,难以测知其中奥秘。“心诚则灵”,做任何事情,只有诚才能够获得成功。天地第一性原理,就在于至诚。至诚就会有:广博,深厚,高妙,精明,悠远,长久。至诚的反面,就是作伪。思想家严复曾一语洞穿:
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作伪,终于无耻。呜呼!岂不信哉!岂不信哉!
“开发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可以视为至诚的根本目标,视为完善外部世界的起点以及思想源头,视为人之精神的基础和原动力。至诚至性之人,可以活出自己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是颠覆性巨大创造力的根源。一如爱因斯坦所说:
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
日前与一位开创了大生命事业的大觉悟者谈论自性。当我们讨论了《中庸》关于“率性而为”这个人的根本问题、宗教信仰“人人是佛陀”、“人人是上帝”以及马克思“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候”,一种贯通的爽快从内在涌起,他脱口而出:“我笃信自由主义!”
《中庸》原作者孔伋,字子思,又称“述圣”,孔子的嫡孙。
SPIRE
THE BEST
02
至诚大觉悟者:自诚明谓之性
如何达到这个最终果的呢?上文给出了“人的根本问题”的简单逻辑:
大觉悟者至诚于自己的天命,而且知道“至诚”于“尽其性”(开发自己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尽人之性”(开发人人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与“尽物之性”(开发万物的无限可能性),即他们主动把自己还没有存在的本性或天赋潜能让它们存在,把唤醒、启发他人的觉悟、发挥他们的潜在可能性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充分开发利用“尽物之性”,以“赞天地之化育”,真正解决人世间的痛点,创造大美绝活给天地补缺,实现人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以丰盛这个宇宙。
与宗教把上帝说成是造物主完全不同,《中庸》相信觉悟了的人是世界创造的主体,觉悟者的思维精神和创造力是无限的、神奇的。理想人格不是神,而是觉醒了的人。由此宣布了一个重大人类发展的总纲领:
这样一个总体纲领,在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在世界文化之中都很罕见。这种哲学,极其有利于发挥人的主体精神和发掘人的创造力。
《中庸》最美妙的就是在人生根本问题上,明确指向觉醒天命——激发人的天赋潜能,以创造大美绝活解决人类的痛点,活出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这里的逻辑很坚实。觉醒自己天命的人,就可以达到至诚尽性的境界。“至诚,为能尽其性”。性本至纯,只有至诚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天赋潜能,从而完成自己生而为人的天命。至诚,是心性修养达到的最高境界,不是纯粹只在精神上、心灵上得以体验,而且要体现在“功夫到家”的行动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功用,这才能叫作“尽其性”——开发出生命的无限可能性。理学大师马一浮曾经把“至诚”与“尽其性”说明白了:
SPIRE
THE BEST
03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一般民众还没有达到觉醒者至诚的境界,这些人需要走一段“至曲”的路,即从小事物的微妙功夫开始,“击穿一技接通万有”,“一技通,万技通”,也可以达到通明,从而达到至诚。这里的几个联动特别有意义。实际上给出了“明心见性”的路径:
因为至诚“功夫到家”,才可以显现出“形”,“形”成后其“诚”会随着“显著”,随着“通明”,随着“流动”,随着“变易”,随着“化转”。这恰恰是“造物”过程中,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即从懵懂到“击穿一技接通万有”之明,“一技通,万技通”,由此通达大觉悟者的至诚。
相即生即灭。如果停留在“击穿一技”一个相上,就进入不了大觉悟者之至诚,必须把“击穿一技”升华到“接通万有”的境界,接近了事物的第一性原理,明了创造机理可以举一反三,才可以“一技通,万技通”,才可以达到了大觉悟者的“至诚”。唯天下至诚,能够化转世间的一切人和一切物。
佛家通常说“不着相”,所有相即生即灭,一旦“着相”就死了。“不着相”有理,但是一般人又必须借助“相着”,来显现内心的丰度;才可以不断走向觉悟,走向至诚。这其中关键并不是否定“相”,而是不被染着,即“不着相”。至人用心若镜。只要来了就要如其所是的真切全面的投射出来,只要过去就一点也不粘着,转瞬即放下。
“着相”,“相着”。这里面的含义太丰富了!我们不能被染着,不能“着相”,同时对每一个“相”,又要至诚相迎,而且要对当下之“相”,“击穿一技接通万有”,“一技通,万技通”。如果“击穿一技”就在那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了,那么你的心不空了,就不可能重复“一技通,万技通”的造化。这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放下”的无限发展过程,所以说“至诚无息”。
“着相”,“相着”。“击穿一技”最初看似简单微小,但是如果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不断“一技通,万技通”,这样无限发展下去,最终就会产生不可思议、不可预测的结果。诚可谓“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这都在进一步强调“至诚”之“天长地久”,即其功用悠远、博厚、高明,其神奇作用可与天地造化相媲美。
普通人基本有两种方式达到至诚:一是“功夫到家”,“击穿一技接通万有”;二是贯通本质,“击穿临界点(阈值)接通万有”。前者是绝大多数人要经历的,是“功夫到家”在行动上落地,并且能“一技通,万技通”,进入一种尽展天性的自由状态。后者是科学家、艺术家或哲学家,他们只为一个攻坚点焦头烂额,终于击穿一个临界点(阈值),获得超乎寻常的连接想象力,从而接通万有。贝多芬、爱因斯坦等,是出色的代表。而经由“击穿一技接通万有”,“一技通,万技通”,从而达“至诚”的案例,任正非与稻盛和夫为普通人活出自己的天赋潜能打了个样。
一如稻盛和夫,任正非并不是生来的大觉悟者,也属通常人。他遭遇起起伏伏,甚至还一时被重度抑郁症、癌症等困扰。2000年,小灵通危机压顶,癌症第二次动手术,李一男又带动一批人出走,任正非重度抑郁症加重,2001年初最爱他的母亲又出车祸身亡,一连串打击,华为与任正非都面临生死存亡。那是任正非的至暗时刻。
摩托罗拉签署了并购华为的协议。面临失去华为,任正非感受到了痛不欲生。他听到了一个神秘的声音,你要舍命保住华为!失去华为你将死无葬身之地!任正非内在的天命被唤醒了!
SPIRE
THE BEST
04
敬天爱人底蕴与底盘逻辑
“敬天爱人”大家都懂,但却无法去实践。那是因为没将其深入灵魂,没有将其作为使命镌刻于心,没有深入我们的生活,没有变成我们的血肉,为此我甚是担忧。
读懂了“敬天爱人”,就读懂了大地的“气息”和宇宙的“意志”。稻盛和夫也是用了他的生命,“击穿一技接通万有”,才真正读懂“敬天爱人”。自从读懂了“敬天爱人”,稻盛和夫实现了从技术员到经营者的跨越。随着读“敬天爱人”越来越丰富,他才从一个经营者转变成一个受世人推崇的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不是一个先知先觉者。他命运多劫难,跟我们一样曾经迷茫过。小学、中学当孩子头,总惹是生非影响了学习,高中考了两次,大学考了两年,考上了老家鹿儿岛的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又一时找不到工作,他痛恨这个不公正的社会,徘徊在武馆门前,想加入黑社会铲除人世间的不公。
后来,大学毕业论文的辅导老师内野正夫教授,欣赏他的才华,给他介绍了京都松风工业的工作。稻盛和夫等5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毕业,加入了松风工业。但是,松风工业被银行托管了,公司发不出工资,现场工人都在罢工。没法工作的五个大学生一商量,辞职算了!稻盛和夫也考取了日本国民卫队。他向家里要户籍本办手续时,哥哥利则回复了一个电报:
一棒敲醒梦中人。稻盛和夫立刻顿悟,抱怨环境,就是给自己的惰怠找借口!人生从哪里都可以开始,关键看你的心态,看你是否珍惜自己的生命。稻盛和夫重重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骂了一声,“糊涂蛋”!
人还是那个人,条件还是那些条件,环境还是那个环境,意识的转变,带来了行为的根本性转变。他的主人意识被唤醒了,命运的主人是他自己,而不是特定的环境!他立刻收敛心神,废寝忘食地投入了研发。终于在日本首创了合成镁橄榄瓷,击穿一技接通万有,一技通万技通,稻盛和夫觉醒了自己的使命,至诚于创新,终于觉醒了自己的天命(稻盛和夫:不“敬天爱人”,就没资格当领导!)。
一如稻盛和夫,一个人有了从使命出发的至诚,至诚于“尽其性”——打开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才会成为大觉悟者,才会具有内在的敬畏之心,敬畏天道,敬畏规律,敬畏第一性原理,敬畏每个人巨大的无穷性,敬畏每一物巨大的无穷性,敬畏“上下同欲”的巨大无穷性,敬畏诸多无穷性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非凡的造化。这样整体把握的“敬天爱人”,是稻盛和夫一生在努力去探索的和用血肉灵魂一体去实践的。
2007年,京瓷驻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山田正晴先生邀请我去办公室叙谈,他对我说:“看到中国国内研究稻盛和夫文章最多最有深度的是先生。感受到了您的进境。如果你懂日语就好了,你可以通过日文更好地抓住稻盛哲学的魂魄并传播。”
我现在好想对稻盛和夫说:“稻盛先生,您懂中文就好了,您可以读到《中庸》与《复性书》对‘敬天爱人’全面的阐释,这个诠释更符合您倡导的创造心流。”我相信,稻盛和夫先生会很欣慰听到这样的话。
“敬天爱人”,在《中庸》中获得了全新的诠释:
稻盛和夫不辱天命,他活出了一个活泼泼有创造力的大生命。他却一直很谦虚地认为,就是他这样的普通人都可以活出生命的无限性,那么,人人都可活出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但是,千万别忘了至诚,千万别忘了“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千万别忘了每个当下都要“功夫到家”:
着相,相着。
天地之道,可一诚而尽也。
击穿一技接通万有;
一技通,万技通;
术之极为道,道之初为术。
“敬天爱人”之开启生命无限可能性的深切意蕴,愿每一个不甘平庸的灵魂都可以听得到!
阅读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