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景昱-神经科学专栏】| 脑深部电刺激的迟发性并发症

2017-10-31 Tim 神外资讯


如欲投稿请点击   神外资讯-欢迎赐稿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景昱—神经科学专栏”第五十七期,由Tim带来的“脑深部电刺激的迟发性并发症”,内容精彩,欢迎阅读。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即可查看原文


【Ref: Fernández-Pajarín G, et al. Acta Neurochir (Wien). 2017 Jun 24. doi: 10.1007/s00701-017-3252-7. [Epub ahead of print]


1990年以来,脑深部电刺激(DBS)在临床上治疗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越来越显著。DBS手术并发症大多与手术本身或电刺激相关,但部分患者出现由植入材料带来的并发症。近期,西班牙圣地亚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的Gustavo Fernández-Pajarín等研究DBS术后发生的与材料相关的迟发性并发症,结果发表在2017年6月的《Acta Neurochir (Wien)》在线。

 

该研究纳入自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249例行DBS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49例患者涉及植入装置321个;主要研究内容是术后1月以上的有关并发症。

 

249例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为帕金森病229例;其次包括特发性震颤7例,特发性全身性肌张力障碍4例,肌阵挛性肌张力障碍3例和症状性震颤3例。在DBS术后24月中,最常见的迟发性并发症是感染,占12.5%;而脉冲发生器(IPG)电极植入处是感染好发部位。此外,导线引起的头皮损伤处也是感染的好发部位(9.3%)(图1),原因为导线损坏或使用过久造成头皮破损而外露,发生率明显高于既往报道。其它与DBS材料相关的并发症,包括twiddler征即IPG绕轴线旋转、IPG移位、电极损坏或接触电极移位导致的并发症,以及电极周围水肿和囊肿形成(图2-3)。在DBS植入后,MRI-T2成像可见电极周围高密度影,大多无临床症状,发生率为6.3%。电极周围脑实质内出现囊肿,可能是脑水肿发展而来。该组有囊肿形成的2例患者,拔除DBS装置后,没有感染的迹象,血液检查也正常。脑内囊肿液的生化分析符合正常脑脊液的特征。该2例患者均没有接受类固醇治疗,12个月后MRI扫描显示囊性病变逐步减少(图4)。

 

图1. 感染位置。左图为脉冲发生器植入部位,右图为导线外露处。

 

图2. twiddler征以及颈部导线断裂。

 

图3. 左侧MRI成像示电极周围水肿。上图.左右分别为FLAIR序列的轴位与冠状位。下图为3个月后的相同部位。

 

图4. MRI成像显示,左侧脑实质内囊肿以及右侧电极周围水肿。上图.左右分别为MRI-T1的轴位与冠状位。下图.相同部位的FLAIR图像。

 

最后作者指出,对DBS手术并发症的了解有助于采取治疗措施。移除部分DBS装置是处理感染的必要手段。与DBS材料相关的并发症如导线周围水肿、囊肿形成的预后较好,在DBS植入后可以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给予随访观察。


Tim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灵朝博士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景昱-神经科学专栏】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