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霍伟亚:有趣一点,让多数人有共鸣 | 来都来了

2017-06-01 霍伟亚 乐助乐仁

2017/6/1 来都来了 第40期

有趣一点,让多数人有共鸣

「来都来了」

为平凡公益人立传


出品 | 乐助乐仁

来者 | 霍伟亚

访者 | 曹校明

整理 | 曹校明

编辑 | 叶 程

文章导读

霍伟亚

鸿芷空间创始人

公益行业观察者

来看完整版

点击听朗读版 | 闭着眼睛学公益

主播 | 金岩


来都来了,先介绍一下自己吧。


伟亚我叫霍伟亚,是鸿芷空间的创始人,过去一直在媒体和环保领域工作。因为做了鸿芷这一个地方,慢慢的关注更多的公益话题。


什么原因促使你进入了公益行业?


伟亚我是04年上大学,在北京。然后那一年就加入环保社团了,所以我在大学三年期间花了很多精力在环保社团,后来也因为环保社团的事情去跨校啊,包括参与NGO的一些事情。所以我是最早先了解环保NGO,然后做环境媒体也是因为它是这个议题。


这个环境媒体也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媒体,一个BBC记者创建的,在北京的一个办公室。虽然是媒体,但是当时我认为还是做环保工作,我觉得那也就是公益。我心里没这么区分公益和媒体,就因为我先入为主的环保NGO和这样的一些思维方式。

 

在整个过程里有没有一些关键的人物或事件对你产生影响?


伟亚确实有一些事件。一个事情是看电影《可可西里》,那时候我们社团的指导老师,她跟自然之友有联系,跟他们创始人梁从诫是朋友,通过这样的关系,她把《可可西里》电影的原型人物请到我们学校,跟我们做的原型人物的分享,我觉得挺受触动。


还有一个触动是什么呢?曾经有一个社科院的老师在我们学校做讲座,他讲了三个知识分子的故事。一个是马寅初,写了《人口论》,当时建议人口控制,但是后来没有控制。还有梁从诫的爸爸梁思成,当时他建议北京城新城另建,不要去拆老城,但是也没成功,这是一个人的故事。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黄万里,当时建议说黄河那个三门峡不要修,黄河泥沙量太大,不能修,但也没成功。


这几个人的故事给我很大的触动,都是知识分子认为对的事情,他会很坚持。不管当时环境多么恶劣,他依然坚持他的认识,并说出他的观点。我觉得这种做人层面的精神,包括知识分子的脊梁,其实对我影响很大。


如果说学校里面直接影响比较大就是这几个事吧,给我的触动比较多。一个是知识分子在一个不管多么恶劣的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认知,另一个就是在环保这件事情上要挺身而出,《可可西里》的主人翁最后被盗猎分子给枪杀了。这些事情让我觉得环保和社会公平特别重要。

 

聊聊鸿芷咖啡馆吧,它成立的背景是什么样的?


伟亚我是在07年接触咖啡。我大学没有毕业,就上了三年,然后就离开学校工作了。07年我离开学校去工作,就住到了北大东门一个叫燕东园的社区,旁边就是万圣书园,是90年代成立的北京比较有名的独立书店。他还有个咖啡馆叫醒客咖啡,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咖啡。那时候觉得一个咖啡馆一个书店太棒了,能做一个就太好了。当时就有这样一个想法。


当时有一些朋友已经开始工作了,也认识一些公益机构的人,然后就商量要不一起成立一个咖啡馆?但是刚开始大家钱都比较少,那时候还也没有众筹的概念,我们就想一起掏钱做一个。但是后来聊了一两次没有结果,因为其实都年轻,手里钱不多。后来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其实那时候就有一个苗头,心里有个这样的概念,要不做一个这样的公共空间。


真正有条件是12年,因为我之前在那个媒体工作三年多,工作到10年底,之后我自己创办了一个独立杂志。做独立杂志的第二年,当时有一个读者给了我一个启发。他是商业领域的,太想参加公益,但是环保公益他不了解。看这本杂志读不懂,还得查百度。


因为其实公益人环保人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的语言体系,有点行业术语,这些术语离公众就有点远了。这个事情给我很大刺激,因为我是做传播,但是你想让更多人参与环保,但是人家读都读不懂,你怎么搞?


那个时候互联网发展很快,大家的阅读也不仅仅是纸的。所以我觉得用文字的方式,用行业的话来讲,又用纸的,整个已经和时代分割开来了,就是用上个年代的东西来做这个年代应该做的事情。然后就在12年的时候有一个想法,就是把我之前想做咖啡馆书店和公益开始结合起来。用这个方式来申请一个项目,申请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支持,后来他们12年底支持了,13年就开始做。


13年咖啡馆在公寓里面。后面发现它不能注册,不是商铺也不是写字楼。没有合法的身份,又担心扰民,觉得还是要正规化。并且这也不够开放,因为我们在18楼,对于普通居民的距离还是比较远,门槛比较高。所以14年就搬到银河SOHO。到今年6月就三年了。

 

除了基金会的支持,你是通过自身的哪些努力去进行自我造血的?


伟亚包括咖啡、书、产品和场地的出租,一个民宿,一个小网店。大概就这几个途径,经营着几个方面业务,会有一些现金的收入。我们公益产品去年9月份刚开始做,所以量不是很大。现在经营里面主要靠的还是咖啡和场地,整个经营占我们成本大概七成,另外就靠一些公益基金的支持。大概是这样一个比例。大头还是咖啡和场地,书和产品还是相对小一点。

 

在整个运营过程中是否有遇到一些瓶颈?


伟亚困难就是在大城市中,房租成本占比太高了,这个可能是普遍的状况。纯靠这个空间里的业务运营,通过努力有可能打平。所以公共空间这种模式可能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尤其是单店,不是规模化的,不会像星巴克一样还有议价能力。所以困难的话可能是共通的,这种成本结构其实是不合适的。


瓶颈的话,就是你需要用更多的方式来增加经营的收入。用什么方式?这个东西其实有点头大,也得想办法。我们到现在也没有靠经营自负盈亏。所以还是在探索。

 

现在空间里面工作人员是怎么分布的?你在中间扮演什么角色?


伟亚我们现在有5个全职人员,有两个兼职,还有一个志愿者。我是创始人,在里面主要是负责筹款和传播,把握一些比较大的方向。


其实我从去年开始慢慢就好一些,因为我们两个人做这个店,另外一个人就开始做执行比较多,我其实是往后撤的角色。从去年底到现在,工作量减少了。所以我业余也会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做一些其他公益方向的事儿。 也是在追求这样一个状态,做一些新的尝试。

 

从业以来有哪些你印象比较深刻的事?


伟亚我是觉得有几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大学没毕业,就休学了。我觉得教育不好玩儿,也不想跟他们玩,然后就离开了,这事儿挺骄傲。


第二件事就是自己创办了一个独立杂志,我觉得这也挺骄傲的,两年做了六期。是我从上份工作离开之后,自己做的一个专门观察分析中国的民间环保机构的独立媒体,就是一本杂志。后来也开了微信号,也有网站。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相当于第一份公益创业。是自己过去这段历程里面比较重要的一件事。


最后就是做鸿芷。一共就干了这几件事情。

 

在做这些事的过程有没有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或经验?


伟亚其实我回想那个时候,没想到这个项目未来要干三年,干五年。就觉得心里一个念头,后来把一个念头变成一个项目书,去向资助方申请,然后就做了。


如果回过去再看,觉得要相信自己的直觉。理性的思考未必是充分的,但是人内心直觉往往是有力量的。你不会后悔,因为它是你内心的声音。我觉得这个启发还是蛮大的。

 

分享一个你曾经参与的一个项目吧,整个过程是什么样的?你从中学到了些什么?


伟亚大概15年的时候,我当时在公众号发起了一个活动,号召大家给我发一张手机里面的蓝天照片。发出去之后,60多家公众号在转。四天内,有一千多人参加活动。这个给我带来很大的刺激,就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事情?环保和公益跟大家有点远,很多人并不会参加这个事情。但是为什么这个事情在四天内这么多人参加?而且很多公众号愿意转?


后来我就开始做展览,众筹了10万块钱干这事儿。这个给我有很多启发,发现公益也好,环保也好,如果跟大家的生活结合的好,创意好的话,其实大家是愿意参与进来的。


怎么让尽可能多数的人有共鸣,愿意参与进来,就要找到好的方向。大众不需要门槛很高的公益,大家希望轻松一点,有趣一点。跟生活能够连接起来的,跟大家有共鸣的。你想通过传播推动大家的参与,门槛一定不要很高。


筹款的话,以前都是面向基金会筹款。我现在理解公益筹款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有两拨人,除了你的服务对象还有支持方。创造的价值让双方都能有收益,这个过程就会比较稳固。如果说收益只有某一方,这个事情就不是很靠谱。


比方你给我钱,我只服务你,那受众可能就被你忽略掉。或者我只关注服务对象,忽略资助方的需求,可能这个项目就是一锤子买卖。所以这个价值怎么找到结合点?既能为支持方创造价值,也能为服务者创造价值。我觉得现在面向公众筹款也是这样,不仅为服务对象创造价值,也要为捐赠者创造价值。


这是共赢的,跟商业的逻辑是一样。只是说商业是双方,你是客户,我是产品提供商。我为你传递价值,你把钱给我。而公益是三方,但是这个价值也要同时满足三方的需求。我觉得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

 

刚刚聊到筹款,我理解你店里的公益产品也是筹款的一方面。这些产品有没有一些独特的理念?


伟亚我们的这个品牌叫鸿选益品,就是要选出公益好产品,这个产品都是公益领域的。基本是三个标准,有公益的故事和背景,价格不要太高,有一定品相。因为很多公益机构的产品其实没法看,但是价格很贵。所以我觉得如果想让公众愿意买并且理解的话,那首先你是公益背景的,让大家有购买兴趣的。


我们现在网店卖的有四类,一个是图书,一个粮食类,还有一类是健康类,比如净化器,还有一种是软性的课程学习。大概是这四类。


故事的话,粮食类的都是我认识的一些人,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做这种农产品的生产,做安全的健康的食材。我有一个朋友叫刘尚文,他在叫清远下面的向阳村,跟它们村进行合作,用他的标准去生产米,再把米销售到城市社区。就想通过食物构建城市社区和农村的连接。他的工作经验很丰富,所以他想得很细致。

 

在整个做公益的过程,最让你怀念的时光是哪一段?


伟亚我最怀念的是07年我刚离开学校的时候。当时住在北大东门,没事逛逛书店,逛逛清华北大,听听课什么的,大概过了有小一年的时间。那些日子是比较让我怀念的。那时候年龄没那么大,没有学业的压力。完全是一种放松的状态。完全以自己的爱好兴趣为主,工作没那么忙。


现在不管做什么都是有压力的,家庭工作各种事情。那个时候挺怀念,过了就没有了。


我现在想想那真是一段很好的时光,因为时间过了,再难回到那个阶段。20多岁不可能再有了,这个青春过去就过去了。有一段至少不后悔,曾经有过。

 

再聊个稍微宏观一点的东西。你觉得一个好的公益组织应该具有哪些特质?


伟亚我觉得一个好的公益机构,首先应该有自己明确想做的事情,包括使命愿景。确实在往这个方向走。另外一方面他做的这件事情的时候,团队、服务对象和捐赠人,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保持在自己认可的方向走,同时在一个多赢的循环里,正向的往前走就是一个很棒的机构。


公益机构普遍缺一些什么呢?我会发现有些机构走着走着会忘了做这个事的初衷。里边会有很多纠结和冲突,往往是几方的期待关系没有摆平,我只在乎自己想要的。或者我只觉得受众方面最重要,其他都不重要。我觉得这种平衡如果把握不好,事情就不可持续。

 

你投身于这个行业差不多十年了吧,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伟亚我觉得做公益的过程,用《一代宗师》里面的话表达就是“见自己”。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十年的时间,一方面是在做事,另外一方面是在了解自己。这个过程最大的收获,一个是更了解自己了,了解自己在意什么,不在意什么,为什么自己是今天这个样子。十年的经历其实像一面镜子照着你。其实了解自己,自我觉察,自我认知还是蛮重要的,知道自己是什么。


还有一点就是知道现在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自己有一套我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因为世界是什么样的,每个人可能看的都不一样。但是我觉得自己有一套认识世界的方式,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对待这个世界,对待他人。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收获吧。尤其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在这方面比较差,独立的思考和认知自由的意志,这些东西是自己修炼来的,不是教育给的东西。


所以收获的话,就是形成一个独立的认识世界的性格习惯。我觉得就是这两点,一个是看自己,一个是看世界。

 

你平常一般是怎么去协调工作和生活的?


伟亚工作就是来这边,要么去别的咖啡馆。生活的话,其实就是看看书,逛逛书店咖啡馆,看看电影。然后发发呆,吃吃喝喝。跟大家年轻人都差不多。

 

未来的是否有想做的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呢?


伟亚我有一个计划,就是想结识一些非公益领域的人,跟他们交流互动。现在低头抬头见的都是一样的人,谈的都是这些话,有时候觉得生活没有新意。所以我觉得想做一些新事情,因为我比较喜欢写东西,想通过多写东西认识一些非行业里的人,就打开一扇生活的新窗户,这是我计划要做的事情。


因为只用公益的方式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话,我觉得有点单调,所以我想换一个新的方式,认识新的朋友,换一种方式来认识感受这个世界。

 

整个做公益的过程中,肯定有自己的一些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工作经验吧。


伟亚就讲我自己习惯的方式吧。对自己,我更相信直觉。对他人,我就抱最大的善意。我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是希望自己更好,希望这个社会更好,内心充满善意的。所以我也是以抱着善意跟更多人去交流和认识。


工作方法上,我背着电脑哪儿都能去。我有一个习惯,第二天做的事情头天想一想都列在印象笔记上,第二天就一项一项消,多年养成的习惯。其他技巧性的东西就没什么了。更多的是一些“虚”的东西,其实我觉得只要让抱着相信的心态,跟各种人都能交流在一起,很快就能拉近距离。就这一点,我一直蛮认可,而且我也这么做,对我也蛮重要的。

 

请你分享一些东西给大家吧。


伟亚书的话,我自己喜欢读那种人类学,讲故事的,还有历史类的书。比如说有一个人的书我就特别喜欢,叫王笛。是成都的历史学家,在国外教书。他写的这个《茶馆》,还有《街头文化》,其实都是讲城市里的公共空间。


他用讲故事的方法,特别好读,读的特别好玩。如果要做公共空间,读他的书会有很多启发。因为他在写一个城市的公共生活,大家怎么在茶馆里做事情,这个场馆满足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他的叙事讲的特别好。


电影的话,我喜欢看一些科幻的,漫威系列的我比较喜欢。漫威系列第一部就是《钢铁侠》之后出了很多,我都在追。

 

你是否有需求想通过乐助乐仁这个公众号响应呢?


伟亚我有做一个公益素养计划。对于普通公众来讲,将来想了解公益参与公益,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公益素养。在公益的信息、公益事件出来之后,要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比如去年底罗尔事件,大家刚开始不了解,然后感动了就捐,捐完了之后发现事情不对头,就开始骂。将来其实是一个公益的社会,这个社会公益会很发达,公共生活很丰富,这是我对未来的想象。


但在这过程中,你去参与社会事务的时候,其实要有一定的素养,自己要提升这种素养。


基于这个认识,我就做了一个叫公益素养计划。我希望更多的想了解公益的人,但是了解不是那么多,可以加入这个计划。我做了一个公众号,但需要付费,30块钱。是我故意设了一个门槛,筛选一批真正想了解公益又不那么了解的人。


我希望他有更多的认识,我会把我的日常的公益足迹,我的一些想法,包括我看到一些东西分享出来。然后他个人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进行轻松的一些对聊。我也会分享一些资源进去,会策划一些活动,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计划。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够把我的这个计划放进去。

 

下单“公益素养计划”

成为鸿人俱乐部的1/5000


最后,你还有什么话想分享?


伟亚公益行业的话,有人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有人会觉得做公益不自信。但现在各种媒体狂轰滥炸,走到了一个点,让人觉得如果说我是做公益的,我好像对不起所有人似的。有点污名的感觉,一谈到公益,就有比如不专业等一大堆这种负面词语,慢慢的有点过了。


现在觉得做公益好像受到各种批评,给人的感觉就是你要做公益,就是能力差,素质低,不会赚钱或者你不够市场化。整体就是公益的批判和反思很多,但是另外一种声音就有点少,这样怎么吸引人嘛?


所以这个事情也许值得我们去重新反思。当我们谈公益的时候,我们怎么谈是合适的?


负面声音说的太多了,会让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很难受。事情总得有人做,当我们一边抱怨这个东西,我们还在做的时候,耳根会不清静。



本期采访人

曹校明

(cxm950608)


霍老师亲和,交谈起来特别舒服。正如他在访谈的过程中提到,自己和别人交往的时候都是抱着善意的。访谈过程中明显能够感受到。受益匪浅,一见如故。


点击下方来者

查看「来都来了」往期

Piggy
卢磊柴定红张媛
陈清云曹赵军郑懿赵珂熳
付方胜宋利棠吴雪亢佳睿
袁永海高海娟夏睿B夏睿A
李沅泽赵田松郭根进祁先雄
沈叶明莫秀娟高益新路忠
周茂同程彦文张善辉王志龙
孙志伟张欣欣阿玲霍佰义
王永兵沈艳谈路明刘海林




投稿邮箱:lezhuwx@126.com

转载请联系微信号:lr719202192

分享朋友圈,让朋友陪你一起学习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