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青谭》系列40: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十一)

日日新 日日新 2019-07-27

文|张冬青

  自然而然的教育观的第三个维度是尊重儿童成长的自主性。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成长的自主性、自主成长的意义何在,然后才能找到尊重的理由和方法。
  什么样的成长是自主的成长呢?就是不被塑造的成长。孩子不是泥坯,需要匠人来塑形。
  秉持什么样的成长观,其背后是价值观的不同选择。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中概括了三种人文主义价值观:

一、自由人文主义

  今天最重要的人文主义学派就是自由人文主义,它认为人性就在于每个个人的自我特质,因此个人自由也就变得神圣不可侵……是每个人的内心让全世界有了意义,而且这也是各种道德及政治正当性的来源。如果碰上道德或政治的困境,就该内省、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也就是人性的声音。因此,自由人文主义最重要的诫命就是要保障这种“内心声音”的自由,不受外界的侵扰或伤害。

二、社会人文主义

  社会主义者认为,所谓“人性”是个集体而非个人的概念。因此,他们认为神圣的不是每个个人心中的声音,而是由所有智人这种物种构成的整体。自由人文主义追求的,是尽可能为个人争取更多自由;而社会人文主义追求的,则是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对社会主义者来说,“不平等”就代表着偏重人类的某些边际特质——认为这比人类的普遍本质更重要,这样一来可说是对人类神圣性最严重的亵渎。

三、演化人文主义

  以纳粹为最著名的代表。真正让纳粹与其他人文主义教派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深受演化论影响,对“人性”有不同的定义。相对于其他人文主义者,纳粹相信人类并非处处相同,也不是永恒不变,而是一个会进化或退化的物种。人可以进化成超人,也可以退化成非人。

  自主成长的主张源于自由人文主义,希望每一个人成长为个性独具、人格独立的珍贵的个体,他贡献不同给世界,构成世界的多元化。这样的个体不会成为自私任性的人,由于他们的个体得到尊重和自由,生命的体验很充分,因此他们会追求自我的完善和超越,他们对世界有更多责任感和同情心。
  被塑造长大的人摆脱不了工具人格。被塑造的成长是一种不道德的成长。

《冬青谭》全系列

1:要成为自己灵魂的船长
2:廉价思想批判
3:真实是接纳自己的前提
4:不能在“主义”不同的前提下谈问题
5:尊重,从拉开身体的距离开始
6:请允许孩子自卑
7:冲突让孩子有分寸有胆量
8:莫被兴趣迷惑
9:教育是个平常事
10:给孩子沉静的生活
11:读《公主四点会来》
12:读《有麻烦了》
13:成人,请照照孩子这面镜子——读《愿你》
14:细读《一片叶子落下来》
15:童诗批评
16:关于学生阅读的建议
17:论厌学
18:“都怪你”
19:不要把母亲节过成悲情节
20:莫把才艺教育当作素质教育
21:游戏与劳动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
22:善良是一块抹布?
23:谁会给你安全感
24:“发脾气”问答
25:一分不可为二
26:信任会让孩子珍惜自己
27:自信的底气在哪里
28:学会理性二则
29: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一)
30:不善待幼儿园老师的社会没有未来
31: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二)
32: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三)
33: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四)
34: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五)
35: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六)
36: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七)
37: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八)
38:自然而然的教育观(九)
39:自然而然的教育观(十)

日日新公众号二维码,可扫一扫或长按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