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混音时一部电影看了几十遍还是会哭丨专访音效设计杜笃之(上)

王诗恩 拍电影网 2020-02-12


杜笃之,台湾知名电影录音师、音效师,曾荣获十二座金马奖最佳录音、最佳音效,以及戛纳电影节等技术大奖、国家文艺奖等殊荣,法国南特影展曾为之举办个人回顾展。参与过包括《光阴的故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一》《悲情城市》《海上花》《千禧曼波》《花样年华》《2046》《海角七号》《天台》等华语电影的幕后制作。包括杨德昌、王家卫、侯孝贤、蔡明亮、赵德胤等国际大导演都与他数度合作。

在声音技术方面,杜笃之一直处于台湾电影前端。1991年《恐怖份子》以事后配音的方式拟出同步录音效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则是首度使用同步录音技术,并以超越台湾水平的技术进行仿真处理。1992年《少年吔,安啦!》的杜比音效、1999年《想死趁现在》的杜比数字音效,以及2002年《双瞳》的7+1SDDS录音技术,都是率先引进最新科技。优异的成绩立下台湾录音工程的里程碑,是以影评人蓝祖蔚认为「杜笃之的声音处理,就是台湾电影得以蜚声国际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华语电影进军国际,功不可没」。


拍电影网特邀台湾财团法人影想文化艺术基金会(【42时】第四季合办方之一)内容策划王诗恩专访杜笃之先生。在下面这篇深度专访中,杜笃之非常详实地分享了他的声音创作经验,从做助理到开工作室培养新人,每个阶段都有干货总结,建议收藏阅读。


Q=王诗恩

杜=杜笃之

 

Q:您小时候是先对于音响有兴趣,后来才入了中影。但不知道您是从何时起对于声音开始感兴趣,想要感受每种声音的细微差异?


杜:其实刚开始不知道,也不太会专注于声音的差异,很多年轻人也不知道。其实很多东西可以透过引导和学习,产生对某些事情特别专注的能力。我刚入行时,并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我很能专注


比方小时候喜欢听音响,或玩音响里的东西,这个状况也不太像现在的音响玩家,可以很细腻地分辨声音的质量,要玩到那样得要家里很有钱,可以玩很高级的音响,才有能力去分辨好与不好。我其实没有那么细微,但我可以知道什么牌子的音响是什么声音,或改变里面一些零件,会造成音效的某种改变。这是因为喜欢,所以去追求这类知识。


但以纯欣赏的角度来感受声音,基本上那时没有这个能力。


刚入行在中影很忙,因为做声音的助手,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在类比音效的年代。手要很巧、要有耐心、反应要很快,这些条件我当时都有,因为这样,大家喜欢用我,我也从不抱怨加班,做什么事情都很开心,这个过程在中影被很多人看到。


中影制片厂

 

每天工作就会发现,好像没有做得很好,好像声音可以做得更好,但当时的方法就是这样。当学习到一个程度时,就想要改变。改变时缺少设备,印象中我花了两三个月的薪水买了一套设备,因为公司没有。

 

我用自己的设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每天到处收集声音,桥上桥下、山上山下、楼上楼下的,到处去录音。很多声音都是我自己收集的。有时骑摩托车带太太出去玩时,我就会说,在这个桥底我录过流水声,那个山上我录过什么,满有意思的。台北市的近郊几乎都被我跑遍。

 

我想要做些改变,但支持的力量不是很大,甚至有人还觉得你在干什么。运气很好,有能力了,想要改变的时候,台湾电影新浪潮开始了,这一波从美国学电影回来的新导演也想要改变。几乎每个从美国回来的人,透过某些朋友,我们都会认识,每天都在谈电影,每天都在谈声音还可以怎么处理,很开心的一段时光,好几年。

 

右起:杜笃之、楊德昌、陈博文丨©時周文化

 

当时录音的方式也想要改,他们就指定我当录音师,我就得到这些机会,也把握住了,那时也不被习惯做传统方式的人谅解,但我自己喜欢,找我工作的人也喜欢,我们就这样做下去。

 

改的不只是对白怎么配,还包括音效怎么做,拟音怎么处理才会像等,还有背景声音的收集,这我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做出来比较容易被看到是因为,在这个阶段之前,所有的声音满基本的。以前走路就是「叩叩叩叩」,声音对白就是字正腔圆很标准,悲伤的时候就非常悲伤,快乐就很快乐,老人就一定要咳嗽、声音很低沉,小孩的声音弄得像卡通片一样。

 

中影的文化城是个游乐场,那些阿公阿嬷进香团去里面玩,有的还在等朋友上游览车,我就把他们抓进来录音,请他们进来帮我们录几句话,那个声音反而是我最想要的,很纯真。我们做很多这种事情。不只是想要转变的新导演看到我,连影剧记者和影评人也感觉到,有一个不同的转变开始发生。那时候不只是声音,摄影和剪辑都有新的气象。这是我从技术人员的角度看当时的转变,但也有编剧、制片、企划正在转变,都是正向的。

 

我会对这些东西敏感,也是因为跟新导演碰撞,被要求、被训练,彼此互相成长。每个地方的工作人员有多厉害,完全看导演有多厉害、多会要求。他们越会要求、越懂得如何施压,里面的抗压就越强,都是这样来的。

 

台湾很好,碰到几个很厉害的导演,像杨德昌和侯孝贤。我们碰到这些很厉害的导演,用不同的方法带我们一起长大,使我们能在那个年代,在两岸三地很受重视。很幸运。

 

2009年12月3日,《声色盒子:音效大师杜笃之的电影路》举行新书发表会。左起:杜笃之夫人、杜笃之、侯孝贤

 

Q:现在您会用什么方法去要求底下的人?

 

杜:因为我什么都做过,所以可以做给你看。我都做给你看了,你还做不出来?他们也会有压力。或是说,有任何你做不出来,你找我,我可以告诉你要从哪个地方下手。这东西也不见得讲一次就会,有些人可能每个不同的状况都得跟他说;有些人,你说了以后,他就能举一反三。每个人的灵敏度不太一样。但我比较不看这个东西,我看更长远一点的。

 

有些人稍微迟钝一点、灵敏度差一点,但是很稳定,也能做得很好。一个团体,如果大家都很灵敏、都不稳定,这一定有问题。团体需要各种人,要有复合性材料。有些材料很硬很脆,有些材料很软很韧,两个混在一起,就是很好的材料。一个公司也是这样,需要各种人才,才能遇到每种类型的问题,都能找到方法,才有人能帮你解决。

 

我其实满能接受各种不同的态度和各种不同人,大家在一个团体里互相搅和。


杜笃之的“声色盒子”工作室

 

Q:您是怎么感觉不同的人与材料呢?

 

杜:人跟人之间,你看他做两件事,看他判断事情,大概就知道是什么了。导演也是,都不用谈话,你看他拍的东西,看他的摄影、美术、演员的表演、编剧的方式,其实已经猜到这个人的个性了,你已经可以想出要用什么方式跟他工作。看他的作品都能看出来。

 

要懂得阅读一个人,而不是要他来配合你。要懂得看每个人的风格,做出他要的东西,而不是每个人来找我,我就只有一套东西,不管谁的片子,都做成同一种。我们能同时做杨德昌与侯孝贤的东西,这两个人的电影是很不同的,做出来,这是这个人的、那是那个人的,而不是「我的」。


Q:有没有哪一类做音效的人比较适合跟哪类导演相处?

 

杜:我不觉得。我可以跟所有人相处,自己的挑战也在这。到现在还是觉得,哪个导演没有合作过,想跟他合作看看。我有兴趣跟不同人工作,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思考方式与角度,可以有很多经验,各门派都能掌握。要证明自己能做到不能做的事情。

 

Q:您刚才提到会在台北各地录音,我一直很好奇,您会怎么形容台北的声音?


杜:我曾经想要出一张唱片,内容就是台北一天的变化。我们人是这样,常常我们在一个环境久了,就麻木了,没有灵敏度与敏感度。我们对很多事情、与朋友的关系、男女朋友的关系、家人的关系、长辈的关系,其实很多都是习惯的东西。但但如果透过一个灵敏的人提醒我们,就能发现这一块。

 

我曾经想录台北市的一天,让你听一听,早上八点钟是什么样子?哪些人在辛苦,哪些人在忙碌?深夜三点钟还有人在忙碌,忙些什么呢?有的人忙着打牌,有的人忙喝酒,有的人起床送报纸。

 

后来发现不好做,好比说你在开车时听这张唱片,突然听到很大声的喇叭声,那岂不吓死了?有些东西会有问题,所以后来我放弃,没有再往下做。

 

但我曾经写过一些脚本,这些现象、不同的声音交杂在一起,其实很荒谬。人跟蚂蚁一样,不停地在忙碌,一整天。想想看,早上八点钟,花莲、玉里、台东,他们是怎么生活?

 

我之前曾经听过《听见桃山》(Listen to the Atayal in Taoshan,泰雅音乐、口语、环境声音专辑),里头有一段“泰雅猎人-寻猎径”录下泰雅族小孩在森林中,走过枯枝的声音,也有对话。虽然没有看见画面,但是视觉透过音效,可以在脑里建构出场景。


原地址:https://atelier-hui-kan.bandcamp.com/track/on-the-hunting-trail



是啊!声音其实很有画面感。声音丰富到一个程度,很多东西自然形成。不用说明,只要看与听,就会产生一些东西,那个化学作用比用说的还要好,说了就限制了想象与体验。不说的话,每个人想得不同,与抽象画一样。搞艺术很有意思,千变万化。


Q:您曾经说过「听不见的声音,才是最好的声音」,现在还是抱持相同的想法吗?

 

杜:我其实不是抗拒或不喜欢配乐,不是这个概念。有些片子音乐上去很好看呀,但不是每部片子都一定要,不是的。我们前年做了一部马来西亚导演拍的《分贝人生》,张艾嘉演的,那部片子的配乐师是很好的配乐师(Onn San),我上次跟他合作,是做《OlaBola》,他那个音乐,可以在十秒内澎湃,瞬间又非常安静,那个起伏太厉害,是个受过很好专业训练的配乐师。我当时跟他合作,觉得很厉害。后来《分贝人生》也找他,满期待。

 

 

做《分贝人生》时,我是在没有音乐的状况下做完的。后来音乐加入,怎么看就觉得原来的感觉没有了,被音乐取代。或自己要产生感动的时刻,有个东西告诉你「该感动了」,那就不感动了(笑)。导演也有这个感觉,我们就决定这段不要音乐好了,下一段来,也决定下一段不要好了,弄了半部戏,最后干脆决定整部电影都不要音乐好了,试试看,电影其实是成立的。并不是每部片都适合这么做,但那部电影可以。

 

那个配乐师也很厉害,厉害的地方在于,人家把他的配乐丢掉,他一点火气也没有。他甚至觉得这样很好。

 

他就在旁边协助,问说「公交车上要不要放点印度音乐?马来西亚有这个传统」或是「街边要不要放一点什么音乐?」他就帮我们做这些。其实他整部音乐都写好了,写得不错,但这部电影是可以没有配乐的,我们就做个尝试。最后只有一段音乐,整个电影一路憋憋憋,憋到最后,音乐一出来,哇,感人哪。

 

我对要不要配乐没有预设,但是没有音乐,能够产生不同的观影经验

 

今年奥斯卡最佳音效奖《罗马》,没有配乐。整部电影就是用声音经营。整个戏的细腻度和所有被感动的地方,都不是「被提醒过的」,是你自己产生的。

 

 

Q:您是什么时候起,对于「被提醒」的效果有「警觉」?

 

杜:其实很早,二十几岁就这样。我在做助理时就发现这件事。大概二十八岁时我做《小逃犯》,电影讲一个逃犯逃到人家家里,晚上弄得鸡飞狗跳,天亮后,他被那一家人感动而投降。整部电影就是这样,一个晚上,一个屋子。非常有意思的剧本,非常有意思的表演。

 

那时我还是个录音助理,自告奋勇跟导演讲,我想做你这部电影,不要配乐,所有该有配乐的地方,我都帮你想好该怎么做,导演听了觉得很有趣,就说好啊,那你弄弄看。

 

我当时提了一个条件:我要重剪,要用音效的概念重新剪。接着,我回到拍片现场,把想要呈现的声音效果重新收录一次,因为以前拍片不是现场同步录音,是事后录音。回来以后,我就在录音室做。做完以后,电影「成立」,二十八岁,我得到那年亚太影展最佳音效奖。那是我得到的第一个奖。那时候亚太影展是很厉害的影展。

 

 

Q:您好像还得到好几个奖,但都没有去领奖的习惯?

 

杜:因为不知道会得奖,所以没有去(笑),都是人家代领。但是当时得的那个奖对我来说,意义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大。

 

Q:当时做《小逃犯》,您已经开始想要使用自己的想象与诠释,把音效放在电影里。是不是更早之前,您就开始累积这部分?

 

杜:我现在回想那个年代,不是那么清晰,是懵懵懂懂转过来的。只是那部电影我真的觉得可以不要有配乐。后来做了很多杨德昌的电影,他的音乐都很少,后来用得越来越少,就是不想要打扰、提示观众。还是会有音乐,但就一点点,用得节制。早期也不见得懂,只是觉得没有配乐很好看,那就不要好了。或者说,没有配乐会看到什么?有配乐会看到什么?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做《赛德克巴莱》时,有场戏是莫那‧鲁道(林庆台饰)跟全村人要杀日本军时,前一晚慷慨激昂的一段话,讲的每个人都很感动。那段话其实很感人,那时配乐(何国杰,Ricky Ho)写了一段很感人的音乐,对上动作与台词,都对得很好。但是当把音乐混录完以后,我跟导演(魏德圣)反映,原来演员给的感动没有了。我们的感动来自于音乐,而不是被这个演员与他所说的话感动。我问他,要不要试着把配乐拿掉再看一次?


看第一次导演还不觉得,因为之前的印象很强烈了,我说,我们再看两遍看看,慢慢就出来了。原来,他讲话的呼吸声那么好听,他讲话的气声那么坚定,之前都没有,听不到。之前是「被告知要感动」,但当音乐没有了,你是真的被感动,是从心里出发。当时吵了一阵,后来决定拿掉。


Q:您现在初次看已经成片的影片,观影中听到音乐也有警觉吗?

 

杜:倒是不见得。影片做得很好,顺着就看完了。有些东西需要反省,才会比较清楚。

 

我曾经做过一段追逐的电影,是杀人报仇的故事。太太被杀,先生去追杀手。故事就「砰砰砰」很激烈,音乐配得很好。当下我就问说,我们要不要换一个角度看看?要不要把很紧张的音乐拿掉,换一个悲伤的音乐?他一直在跑,一直追,配上一个很慢的、悲伤的音乐。剧情的紧张已经看到了,音乐也只是「帮」这个紧张,最紧张也就是这样了。但如果不跟着这个紧张走,用一个哀伤的音乐,这个追逐是有情感的,另外一个张力会出来。

 

但我也不是很厉害,我就是一直动脑、寻找,看还有什么机会,还可以做成什么,一直在寻找

 

做这个事情,你可以「OK」,快快乐乐回家,那天就收工了。你也可以花很多时间改另外一个,搞到半夜才回家(笑)。但只要有机会、有可能,你看到了,就是要去试,不然没有意思。

 

Q:刚才提到演员的呼吸,您曾经说过舒淇的声音表情很有味道,也曾经透过一些方法锻炼过张震的口条,能不能说说您对演员的口条及表演的想法?

 

杜:舒淇是天生的,口白一出来就能抓住人。你看《千禧曼波》,舒淇的口白加上林强的音乐,整个电影就好看。因为舒淇的声音、速度、节奏、音调,没话说。

 

 

张震的声音很低沉,投射不够。如果讲话没有对象,声音就传不过去。但因为你坐在那里,我讲话就会「企图」让你听到,这是用声音的方法不同。

 

如果一下子叫他改,他会用喊的,那会很怪,所以我就调他,印象中刚开始调得很高,要他什么事情都大声说话,然后再慢慢修回来。

 

大部分演员在拍摄现场都可以这样,因为说话的对象很清楚。但如果在录音室里,一个安静的房间,摆个电视、耳机戴着,讲一点点你都能听到,那就只讲一点点,你觉得你的对象就只是电视,没有穿过电视「进入现场」。

 

这需要调整,需要「带」演员。甚至有时候我们会在耳机里面放很多杂音,干扰他。有时放忠孝东路的马路声,有时情感来了,放点音乐给他听。

 

Q:用画面看演员表情,跟用声音去感觉演员的状态,两者比起来?

 

杜:比看画面还要准。我们的肢体、笑容与严肃可以演,但你有没有自信,一听就听出来。我以前在现场录音,都不用看演员演戏,只要闭着眼睛听,就能知道这个镜头是不是OK。

 

有些人演得很好,但声音是虚的。讲出来的东西是害怕的,演得再好都是空的,可以听得出来。拍杨德昌的电影时,有些工作人员很紧张,一拍完这个就要陈设一些东西。他们慢慢知道,后来就看我手势,我比OK就是拍到了,他们就可以冲进去做别的事情。


右一:杜笃之

 

Q:这个怎么锻炼呢?

 

杜:说不上来,但现场录音时,我真的可以判断。现在我专心做后制了,拿到的东西都「经过」了那个过程才给我。有时导演剪给我的take(镜次,一个镜头一般需要拍很多镜次,成片镜头从这些镜次中挑选而来),但我觉得「还有机会」,就会去找素材,看有没有别的take,有没有哪句话讲得比较好,再混在一起。


Q:除了声音表情,您对于口音和腔调也很敏锐?

 

杜:我说不上来,但可能跟成长背景也有关系。从小我们家隔壁福州人、后面住山东人、对面住广东人,哪里又住了上海人,南腔北调都了解一点。

 

Q:随着国语标准化的流程,您觉得?

 

杜:有个经验我觉得满好笑的,以前的配音员都是广播电台出生的,因为他们的口条特别好。但要演一个穷困潦倒的流浪汉,能把话讲这么标准,不用做流浪汉啊。你有没有发现,生活治理能力不够的人,表达能力很弱的,连发音也发不好。如果有人这么在意每一个咬字,能把每一个咬字都表达很好,那是能力很强的人,不会落到那个阶层。用这种口调演那个阶级的人,一定有落差。

 

还有一种是,那时候的声音,全都是这些人配的。我曾经有过一个经验,早上开工时,这个人配这个角色,中间我做了两个班,累了睡着了,模模糊糊中想,这个人本来不是将军吗?怎么变个小兵?原来是同一个人配不同戏。

 

上班时听到这个人的声音,回家了,收音机打开,还是他的声音,因为他是电台主播。这很荒谬。电影世界花花千百,不应该是这样。


第54届金马奖最佳音效奖-大佛普拉斯/杜均堂(杜笃之之子)、吴书瑶、杜笃之


Q:换个角度来看,他们至少受过这种训练,后来年轻演员的口条您怎么看?


杜:我其实也满担心。现在年轻演员口语不太好,讲话听不清楚、听不懂。讲第一个字的时候,嘴巴已经到第三个字,没有把每一个字讲清楚,只留一个头一个尾,人家听不清楚你也不在乎。常常会这样。重要的关键字都没讲清楚,就演过了,声音表情能演得好,但是到底讲什么呢?听不懂,一定得上字幕。但是受过一个好的表演训练的演员,不会这样,就算要这样,也是设计过的。很多东西是生活训练。

 

我曾经补录对白,录的是好莱坞的演员,他们就是能每个take都讲得一样,因为他是设计过的专业。我们有很多不是,是随机的。这次演得好,下次不一定,而且没办法微调。当想要怎么样再调一点点,没办法,要不然就这样、要不然就那样,会爆冲。

 

好的演员现在知道,要受声音表情的训练。现在有个职业叫对白表演,专门教人如何表达对白,抑扬顿挫如何放,重音如何放。演员不见得要全照做,但要知道有这些方法。

 

Q:回到特效的部分,我一直很好奇,未知的声音要如何运用想象力呈现?

 

杜:有时候要碰运气。我们有两种管理声音的方式,一种是关键字搜寻,一种是文字。透过文字的寻找,有时候找这个的过程,你发现那个,咦那个也不错啊!那这个就不找了。两个方法都很好,如果你很清楚自己要找什么,就用关键字搜寻,会跳出一堆资料。但当不太清楚自己在找什么时,就用文字搜寻,这就是灵感。

 

「鬼在走路」的惊恐,到底要做到多少?有的片子只要做到一点点。这个最难。要极端恐惧OK啊,但只要一点点恐惧,(笑)那一点点是多少呢?要找到心理期待的平衡点。

 

Q:怎么找?

 

杜:没有一定的答案,完全是做出来的东西,组合起来,看颜色对不对。有的导演不跟你讲这个,他会说,「还要辣一点」或「再甜一点」。有的导演用味觉描述,有的导演用别的,要把这些转换成声音的描述,这很有意思。

 

这个导演说的辣,跟那个导演说的辣,程度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很夸张,他要的辣,你可能要收敛一点;有的很内敛,他说辣,那可能要夸张一点点。

 

阅人,阅读一个人,包含了他的肢体、他的语言、他拍的作品、他说的东西、和他到底要多少。然后接下来的技术是,你能做这个微调吗?你可能手上只有一个素材,要微调也没有(笑)你可能手上有很多个,真的可以给他选,或是自己选好给他。有时给他选,他也乱了。


Q:这也是您这么期待与新导演的合作吗?可以阅人?


杜:是啊,这是累积啊。我现在教我们公司的助手,教他们怎么应对,别人提出来一个东西,怎么样让他们相信你,或者是,愿意尝试你说的方法。要有东西给人家,让别人有安全感。让他觉得你带来的改变,不会让他后悔。有些改变现在可能他不赞成,但看几次之后可能赞成,人家会相信你。毕竟很多导演对自己的作品了如指掌,你要给他一个,跟以前观影不一样的经验,那要说服他

 

不见得每次会成功,有时会失败,失败时我就反过来,换我站在你的角度看看这样的做法行不行。有些导演会提出他的想法,我有时会给他们建议:你这样子,观众会不会误会成别的?会不会出现不是你期待的效果?如果你想要这个效果,我们是不是可以换别的方法做?会分析给他听。这都是可以讨论的,电影不是那么顺畅的过程,做的过程不见得顺利,但电影看的是结果。


《七十七天》主创在杜笃之“声色盒子”工作室做音效


Q:通常在影片调整中会有很多版本,记得您都会保留第一次看片时的第一印象,至今如此吗?

 

杜:对,很重要。有时看同一个片段看很多次,我们已经习惯那个感动的点了,甚至很放心那个感动点,就开始找别的。后来把别的东西通通突显出来,原先的感动点反而不见了,被埋掉。但是第一次看到的一定是在这里,因为熟悉,你的雷达就会开启,开始搜寻其他的──背后有个人在笑,刚刚有人杯子掉了。但是当你把笑声跟杯子掉的声音做出来,这个人的焦点也被吸走了。有时会这样,所以要敏感地帮导演分析。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破坏那个感动点。

 


 

Q:但有时每个人感动的地方,或导演希望人感动的地方未必相同?

 

杜:也许会不一样,可能每个人的年龄和体验也都不同,这个都会影响。所以要讨论。有些片子,我每次看到某个地方,就是感动,看几次那里都有个感动点。像《相爱相亲》,每次张艾嘉那句话出来,我在混音,眼泪就掉下来,我都看了几十遍了。像《桃姐》也是啊。要保持那个会被感动的心情。如果我们自己都把感情关掉了,怎么做一个会让别人感动的东西? 

 

做电影最让人着迷的就是这个,你一直在一个故事里面,为那些人担心、欢笑,两个礼拜以后再换一个故事(笑),也是因为这样,让人不疲累。


未完待续,访谈下半部分将于近期推出。



 杜笃之现已成为“【42时】第四季:两岸纪录片导演游学班”课程教师。



【42时】第三季回顾


【42时】第四季,我们邀请两岸纪录片行业顶尖从业者将其创作心得整理成一套系列课程——【42时】两岸纪录片导演游学班。从北京出发,到台北进行为期10天的纪录片制作训练和深度人文参访旅游,不管是老师团队还是学员们都由两岸同胞共同组成。


目前仅剩4个席位!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课程详情

注: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签注L签和G签皆可报名



 更多专访 



杨占家 胡金铨  鲍德熹 芦苇 侯孝贤 姜文 

王家卫 杨德昌 伍迪·艾伦 是枝裕和 张艺谋

贾樟柯 李安  许鞍华 陈国富 吴宇森 陈凯歌

乌尔善 昆汀 罗宾·威廉姆斯 忻钰坤 石挥 徐克

梁朝伟 周星驰  王劲松 姜广涛 桑林 希区柯克

王博学 梅峰 钟伟 宫哲 顾小白 韩景龙 吴秀波

马丁·斯科塞斯 莫里康内 罗杰·狄金斯 林超贤

崔岷植 邢健 徐浩峰 周荣扬 许宏宇 张冀 李淼

杨超 马修 谢君豪 任长箴 程工 金培达 李丽华

梁家辉 林家栋 祖峰 秦博

入群/合作/投稿:pmovie-learn(微信)

课程咨询:pmovie_peixun(微信)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