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拉玛伊佐:诗人或通灵者

拉玛伊佐 创作人 theCreator 2022-12-25

 

为什么我会成为一位诗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想到过许许多多的理由。诸如是因为心地善良、性情豪放而又敏感,或是因为幼时的放牧生活让我亲近自然,又或是后来有了从山野下到都市来生活的经历等等。这些原由总是不能完全说服我,因为过于表面而不能从精神背景的角度令我更深刻地理解诗人这一身份。久而久之,这个问题于是就变成了我的一部分,内心的一个暗疾,冷不丁地就会冒出来,令人感到它的存在不容忽视。直到几年前的春天,我在成都得知我的外公吉索去世,在一阵伤心之后,让我有机会重新换一个角度继续思索这一问题。

 

我的外公吉索生前是位在方圆百里范围内出了名的大苏尼(ꌠꑊ)。小时候,只要外公在当地的人家主持仪式,一定带着我,我作为小苏尼,和外公坐在神坛的边上,享受别人对苏尼这一身份的尊重。在凉山诺苏彝人的信仰世界里,苏尼是彝族社会两类神职人员之一,男女皆可成为苏尼。相对另外一类只能男性从事的神职人员毕摩(ꀘꂾ)来说,苏尼不需要从小接受彝语语文学的长期训练。成为一位苏尼是神授的。一个普通人成为苏尼之前,他的身体或行为会出现一种异常现象。虽然这种现象在每一个成为苏尼的人身上表现得不尽相同,但这种现象用彝语统称为瓦萨乌(ꊂꌒꃶ),汉语直译为瓦萨疯。

 

“瓦萨”是一个苏尼之所以成为苏尼的那种强力。一个苏尼的瓦萨通常由历史上最伟大的苏尼们的灵、大地之神、山河之神以及猛兽之神甚至祖灵或与之亲近的过世之人的灵组成。而一个苏尼之神力的强弱也取决于附在其身上的这些瓦萨力量的强弱。按照彝文宗教经籍《占算经》来说,一般出现瓦萨疯现象的人,其命位都在特殊的方位上。这就意味着他们出生在瓦萨伽摩(ꊂꌒꈝꃀ)上,即出生在瓦萨的道路上。一旦一个人被祭司毕摩确认出生在瓦萨的道路上并出现了瓦萨疯病症,且与之有血缘关系的家族中有尼哲(ꑊꍔ),即有过做苏尼的历史。那么就会请毕摩做一个瓦萨落(ꊂꌒꆦ)仪式,即祀瓦萨神仪式。这个仪式的完成标志着一个苏尼的出道,也即说他从之前的一个病人成为了一个通灵者。

 

后来,我才知道,我是一个命位在西南方,出生在瓦萨大道上的人。我的曾祖父也是一位大苏尼,听祖父和父亲说我们家在当地的家业都是地方大大小小的氏族们作为对我曾祖父的一种供养。但我的祖父则在民主改革时被斗、以及在文革中被禁止宗教活动等原因身心俱疲,最后放弃了继续作为一位苏尼。而我的外公做苏尼,是后来我的外婆从我们家嫁到外公家去时,把我们家的瓦萨带到了外公家。而外公的家族也恰好有做苏尼的历史,于是外公就接受了他们吉索氏族和我们拉玛氏族的瓦萨,最后成为一个大苏尼。

 

我第一次感到我的写作进入某种类似瓦萨疯的状态是二零一二年的一个深夜。我和一个朋友谈到深夜,我回到住处后感觉我不得不言说,那不可名状的力量驱使我不得不写作,而且那一刻我觉得我可以就这样一直写下去。那次写作经验让我觉得诗人的语言应该是接近神之语言的,或者说作为诗人的最好状态应该是接近瓦萨疯状态的。我一口气写出了一个由十一首诗结合的组诗,稍后我把这个组诗命名为《通灵者之歌》。另外一次是在北京读博士的时候,有一夜当我读到台湾原住民作家伊苞的作品时,我有一种强烈的心性相通的感觉,我无法入睡,于是爬起来在宿舍的走廊上写起诗来,最后我把那首诗歌献给这位从未谋面的通灵者作家。这种诗写状态继续保持在我完成《复活一个太阳》以及较长的一个组诗《瓦萨之书》之时。当然,我不知道这种状态在往后的写作状态中会不会再持续下去。

 

但我知道无论如何,这是自我寻找的一个过程,因为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一座孤岛。对我而言,诗歌写作本身就是通过神灵发现万物并且和万物保持一种关联的工作。这像是一个苏尼先要疯癫而后自我治癒,最后才可以治癒别人一样。诗人的工作首先是治癒自己的疯狂,然后写出的文字可能才会是有魔力的。对于这一点我相信苏格拉底,他说:“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着技艺来做成他们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因为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著羽翼的神明——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神对诗人们对于占卜家和预言家一样,夺去他们的平常理智,用他们作代言人,正因为要使听众知道,诗人并非借自己的力量在无知无觉中说出那些珍贵的辞句,而是由神凭附着来向人说话。”几年以前,我做了祀瓦萨神的仪式,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皮鼓。我会常常在梦见到我的先人们,还有那对熊仔,那是我的瓦萨。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依我的特性,悬在了属于我的诗神身上了,并由他们凭附着,向世人说话。

 

 

拉玛伊佐在祀瓦萨神的仪式中,摄影:Kaitlin Banfill。

 


文字:拉玛伊佐
供图:拉玛伊佐

*本文首发于《青风》第47期(2019.10)页8-9。






theCreator:拉玛伊佐

拉玛伊佐,1987年出生于四川大凉山。彝汉双语诗人,译者,文学批评写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图文由拉玛伊佐授权刊登,theCreator编发。

拉玛伊佐诗选 | 瓦萨,神通的瓦萨(节选)/ 幽蓝的哥伦巴斯


            

theCreator  [名字可点击]

张耕 尹小玮 邹平正 张剑 肖宽 凉二 侯云 http 杨健 904h 张君钢 简内 方余龙 象牙塔 绿李 徐静 司玮 卢彦鹏 张宗希 anusman 张羞 张鹏 关晶晶 杨韬 陈雨 罗丹 烟囱 王狼狗 司屠 党培龙 曾昭满 刘冬旭 李俊 翟倞 刘耀华 林奥劼 Hingll 赤枫阁 蔡鹏 赵怀阳 姚新会 卢彦锦 郭国柱 贺荣凯 韩里林 汤巧巧 董文洁 蒲英玮 拉玛伊佐 宋乐天 小唯 宁航蜡染 陈花现 Dooling Jiang 邓亚骄 Riddle Jiang 郭泰来 李伟 邓刚 杨瀚 朱墨 田林 张博原 林舒 任建军 王云冲 九地 童文敏 刘劲勋 赵黑毛 老婴 214 黄霐雴 余仲卿 袁绍珊


大地影像专题

[标题可点击]

新疆

杨瀚:巴音郭楞

张博原:疆南 

田林:不是翻看到这些照片,许多过往就遗忘了 

杨瀚:年轻的新疆 

邓刚:塔县,2015

李伟:我试图拍下这个巨大区域的新与旧

凉二:看重我照片里的情感表达①

凉二:看重我照片里的情感表达②

西藏

任建军:西藏,毕竟是人间

青海

任建军:青海,2004-2010

甘肃、宁夏

刘劲勋:小城定西

刘劲勋:曾经的西海固

内蒙古

李伟:拍摄《大地》是我了解家乡的过程

黑龙江、吉林、辽宁

朱墨:东北,一个冬天一个夏天

贵州
214:黔南

福建

老婴:傍晚的海边

林舒:某一天,我想我终会归于大海 

郭国柱:泉州

 澳门

 黄霐雴大海与太空所创造的黑色风景


土地漫游专题

[标题可点击]

余仲卿:八千里路云和月,1991年的骑行日记





_

• 更像文化 | theCreator

• 主编:http | thisishttp@foxmail.com


/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