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丨谢秋霖:学无止境,一直在路上
助力乡村振兴
奋斗在一线 服务最基层
【校友名片】
谢秋霖,女,中国农业大学2012级农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毕业生。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综合科科长。如何用更接地气的说法告诉农民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处理,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好,她始终在为之不懈努力。
又是一年返校季。
一批又一批学生怀揣梦想,心怀期待踏进了校园,如从前的谢秋霖一样。
2012年,北京的夏天。
谢秋霖如愿进入了心中国内农业的顶尖院校——中国农业大学。
初入校园,入眼的便是一条笔直的林荫道。两旁粗壮茂密的大树铺展开来。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夏日燥热的气息中,点点光斑透过繁茂的树叶缝隙洒下来,显露出林荫道下独有的阴凉。
盛夏林荫道带来阵阵清凉,金秋林荫道落叶沙沙作响。
回首从前,初入校园的日子历历在目。
十年来,西校区的林荫大道未曾改变,“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谢秋霖心中以农大为名的记忆依旧温暖。
一 奋斗而奔忙的学生时代
一条白水洼路,让谢秋霖记了很多年。
那条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路,却因为承载了许多回忆而变得特殊。
研究生期间,谢秋霖的研究方向是药用植物栽培。肉苁蓉是这一研究方向的重要作物。这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材是寄生植物,主要寄生在柽柳的根部。因此,谢秋霖做实验期间便多了一项长期的稳定“工作”——去白水洼路的上庄实验站剪柽柳的枝条。
谢秋霖清晰地记着这样一个数字:575。
575路公交车,25站。
从农大西校区到上庄实验站。
谢秋霖背着网兜和师兄师姐们一同走在白水洼路上。
两三公里的路,走到尽头才有公交车。
两、三个装满枝条的网兜扛在身上,着实是不轻的重量。谢秋霖能够真切地感受来自肩上的压力,沉重是真的,疲惫也是真的。
路很漫长,可谢秋霖并不孤单。一路和同伴们说说笑笑,肩上的负担似乎也有所减轻。
云层重叠着向天边晕开,橙红色的晚霞悄然而至。
落日余晖,霞光万丈。
一切都十分清晰地寄存在谢秋霖的脑海中——那样长的路,那样美的晚霞,那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那个为了实验而努力奋斗的自己。
科研取得成果时是喜悦的,付出的是背后的不易。
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用品的购置、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曾试图阻挡谢秋霖实验的进程。
谢秋霖不是没有想过放弃。在实验进入瓶颈时,放弃的念头也曾徘徊在她的脑海中。每当有这种想法时,谢秋霖都会看看身边的同学。周围的同伴都在坚持,都在努力,为什么自己要做那个放弃的人呢。
谢秋霖一次又一次在挫折中调整心态,最终顺利地完成了科研任务。
三年的研究生经历教会了谢秋霖太多:面对困难时的抗压力,解决问题的执行力……这些都在日后谢秋霖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大学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形成一套更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谢秋霖说,“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道桥梁。在大学里逐渐和社会接触,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到社会的一些的规则。”
倘若时间回溯,大学时光能够重新来过,谢秋霖认为自己不会将全部时间投入到理论学习上,会多多参加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参加更多的学术讲座、报告分享等活动,更加珍惜学校宝贵的平台。
回想起那段为科研实验奔波努力的日子,收获总是,缺憾有时。
二 专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秋季,山西大部分地区连续强降雨,遭遇了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最强秋汛,造成了山西小麦晚播面积大,冬前苗小苗弱,苗情复杂的问题。
面对秋汛造成的农作物受灾、畜禽圈舍倒塌、农田及设施毁损、秋收秋种秋耕推迟等影响农民生活的严重问题,谢秋霖参加了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成立的“双减双抢”工作专班。
虽然没有机会深入灾情一线,但谢秋霖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灾情调度工作。
十一个市,一百多个县,谢秋霖需要将调度回的所有受灾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简报后向相关领导、部门等进行通报。从十月初开始,一天一调度,一天一通报,早晨调,晚上报,持续了近六十天。这项工作在谢秋霖看来意义重大,在第一时间把灾情现状与恢复情况等信息传递出去,有利于增强农民灾后重建的信心,更快更好地减少天灾造成的损失。
平日里,谢秋霖的工作与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较为契合。她所在单位多年承担省级粮油绿色增产增效项目,该项目以建设粮油绿色增产增效千亩示范片为重点,通过在示范片内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不断探索出粮油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从而推动全省粮油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除了项目带动技术创新以外,谢秋霖还通过制定粮油生产技术指导意见、防灾减灾措施、关键时期技术要点等日常工作,对粮油生产进行全程化指导,推动粮油高质量绿色发展。
谢秋霖时刻提醒自己,不论是对农业、农村还是农民,都要抱有敬畏之心。虽然自己不再做科研工作,但是能够实事求是地把好的技术、好的模式、好的品种推广出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助力农业增产增效,就是践行农大精神的一种表现。
三 学无止境,一直在路上
2021年秋,丰收时节。
谢秋霖和同事一同前往田间测产时结识了一位来自山西农大的老师。正逢收谷子的好时候,那位老师动作麻利地爬上收割机,非常娴熟的操作,一大片谷子就收割完毕了。“一下子就意识到了差距。”谢秋霖表示,虽然自己是技术人员,但并不会开收割机、播种机。
“那位老师不仅会,而且熟。”在那一瞬间,谢秋霖意识到自己离田地、离泥土有很大距离,更应该沉下身子深入实践,把理论实践相结合。
学农业,书读百遍不如去田间地头走一遍。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一员,向农民们传授实践知识是谢秋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讲课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精心制作的PPT课件,自认为没有那么学术的用语,却让谢秋霖在讲课中犯了难。
几次碰壁,让谢秋霖明白:针对农民的技术培训,需要用更接地气的说法直接告诉农民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处理。之前几次讲课因为用语表达偏学术,农民理解有困难,所以农民积极性、接受度不高。反思之后,谢秋霖下定决心要把课讲好,日后要多下乡多接触,才能更明白农民所思所想;还要丰富农技知识储备,更直白地让农民接受知识,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好;同时要向优秀的基层农技人员学习,讲课风趣幽默,在开玩笑和笑话间把该做什么给农民讲得明明白白,将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经过长久的实践亲操,谢秋霖在工作中持续总结反思:作为一名农技人员,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是必备的。除此之外,过硬的业务素质是首要的,农技人员要有扎实的农业综合基础知识,才能开展技术培训;另外,要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如果仅仅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则难以在田间操作。只有深入到生产实践中,主动调查研究,动手实践,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最重要的一点,是能俯下身子紧密联系群众。“年轻的农技人员从学校刚毕业,去田地的机会少,一定要深入群众,放下架子,和农民打成一片。这样才能更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想法,更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只是在学校,工作中也是学无止境。”
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农大精神是什么”时,谢秋霖脱口而出:“校训是农大精神支柱的一个体现。国富民强,农业振兴是多代农大人的不懈追求。为了实现国人的温饱和富裕,几十年代农大老教授们在艰苦的条件下钻研学术,在朴实无华中创新开拓,在实践探索中辈出成果,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解民生之多艰”,农大的校训一直印在谢秋霖的心中,贯彻在谢秋霖的行动里。
学无止境,一直在路上。
— END —
往期回顾
校友故事 | 邵根伙(88届硕、91届博):在祖国大地播撒农业兴旺的火种
校友故事 | 吕名礼、吴竹夫妇:人生这道数学题,你做对几道?
校友故事 | 高福:高考不是唯一起跑线,是不断提升的新起点
校友故事 | 刘含:英伦奋勇逐梦,挑战创业人生
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作者:牛菁涵 园林211编辑:荆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