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啸天诗话(上)


周啸天诗话(上)

        一、广义的诗教,不是教人做诗,而是教人做个诗性的人。诗教的鼻祖是孔子,《论语》中没有一首孔子的诗。眼界高的人,往往不肯措手,不肯枉抛心力,止于想得到的好。然而孔子最是诗性之人。


        二、诗教说到底是一种美育。它教人读诗、爱诗、懂诗,而并不要人人都成为诗人。孔子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而不说“小子何莫做乎诗”。孔子不做诗,孔门弟子也不做诗,但讨论起诗歌来,都有很高的见地。他们是一群心智健康的人,是一群诗性的人。


        三、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再美的音乐也是没有用的。”而美育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具有一对音乐的耳,以及一双慧眼。(阎肃词:“借我一双慧眼吧”。)换言之,就是培养其审美直觉的能力。


        四、《礼记·经解》云:“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何谓“温柔敦厚”?一言以蔽之,近人情耳。故张问陶云:“好诗不过近人情。”


        五、在人一生的教育中,诗教的作用超过“思教”。冯小刚谈电视剧拍摄理念,曰:有意义不如有意思。写诗亦如之。所谓意义,即思想教育。所谓意思,即审美教育。此之谓“诗可以兴”。审美教育,莫如诗教。


        六、在我看来,《声律启蒙》的重要性不亚于《三字经》,更不用说《弟子规》。可以教儿童认识汉语之美,领略平仄思维与对仗思维的魅力,领略母语的魅力,从而由于热爱母语而热爱家乡、民族和祖国。背得一段也好。


        七、奥登说:“诗的功用无非是帮我们更能欣赏人生,反过来说,帮助我们承担人生的痛苦。”普陀山的普济寺有一块匾额曰“与乐拔苦”,就像是这话的缩本。


        八、诗使人以审美态度观赏人生。郑家诗婢一个说“胡为乎泥中”,一个说“薄言往诉,逢彼之怒”时,就消解了涂炭之苦。杨子荣见座山雕,答“天王盖地虎”曰:“宝塔镇河妖”,就化险为夷,作用相当于对诗,有游戏的意味。


        九、李后主之词超越词人一己之利害,把一切众生伤逝的悲哀都写出来,也就帮助众生承担了人生的痛苦。所以王国维说他:“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一〇、只要是诗人,必有慈悲的一面。谭元春评曹操:“此老诗中有霸气,而不必王;有菩萨气,而不必佛。”“有菩萨气,而不必佛。”也便是诗心深契佛心的一转语。

        一一、“欢愉之辞”可以帮助我们更能欣赏人生,“穷苦之言”则帮助我们承担人生的痛苦,这是一块金币的两面,缺一而不可。所以陶渊明说“欣慨交心”,弘一法师说“悲欣交集”,王蒙说“泪尽则喜”。


        一二、“金刚怒目”与“菩萨低眉”,也是一块金币的两面。所以,“诗可以怨”,其于佛心,虽不中亦不远矣。


        一三、诗词学会要谈诗词,不可越俎代庖,忘了本等。将近来读到的惊艳之作,与人分享,即善莫大焉。


        一四、诗者,释也。人秉七情,应物斯感,或为之苦恼,或为之困惑,或为之激动,或为之神往,“心有千千结”。须释而放之,纔能复归宁静,复归圆融。故白居易曰:“泄导人情。”释放即放下,放下即般若。以此观之,诗心之深契佛心,非偶然矣。


        一五、在通常情况下,诗心归诗心,佛心归佛心,无须混为一谈。诗的立场是执着人生的,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佛的态度是通向彼岸的,满足人们的灵魂需要——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唐诗高处往往通禅。或者说,诗心深处,往往契合佛心。


        一六、有一种观点认为,喜悦会影响诗的深度。王蒙说:“我二十二岁以前也是这样想的。而我后来的经验与修养是‘泪尽则喜’。喜是深刻,是过来人,是盔甲也是盾牌……请问,是‘为赋新诗强说愁’深刻,还是‘却道天凉好个秋’深刻呢?是泪眼婆娑深刻呢,还是淡淡一笑深刻呢?”


        一七、诗的方法,也通于禅。司空图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禅宗则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


        一八、诗才,是从阅读中产生的。读到什么份上,纔可能写到什么份上。读到见了诗家三昧,不写则已,写必不落公共之言,下笔即有健语、胜语、妙语,而无稚语、弱语、平缓语。


        一九、什么是诗人?我有一个定义——凡用全身心去感受、琢磨人生而又有几分语言天赋的人,便有诗人的资质。


        二〇、一个诗人有两个琢磨,一是琢磨生活,二是琢磨语言,两个琢磨都到位时,写出的东西“不摆了”。

        二一、只琢磨语言,不咀嚼生活,会失之浅,(陆游曰:“纸上得来终觉浅”。)失之油滑。只琢磨生活,不推敲语言,会失之粗,所谓字词句不到位。粗浅,非诗之至也。反之,是深细,是精深。


        二二、作者一要妙悟,二要饱学,三要不端架子,四要不落俗套,五要文白兼善。天机清妙而学富五车者,偶尔为之,便成妙谛。


        二三、我小时候看过一本苏联读物,书名叫《我看见了什么》。对这本书我只记得十来页内容,却非常喜欢这个书名。因为它符合我的一个写作理念,就是:写作能力、写作水平是从看书中得来的,写作水平取决于“我看见了什么”。


        二四、我有一句话,是依照孔子的一个句式造的一个句,就是“读也,写在其中矣”。这是我自己的一个人生体验,就是人的写作能力,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人的写作能力是从阅读中得来的。


        二五、每个人都可以直接阅读生活。但是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不相同。你不能拥有别人的生活,那么,通过阅读,你能间接地获得别人的生活经验。所以阅读是非常的重要,写作能力是从阅读中得来的。


        二六、最好的语言,杜甫称之“老”,老练、老成的“老”。就是说,它非常成熟,哪怕他说的就是白话,但是你就觉得无可挑剔,觉得这个话就要这样说最好。要做到这一点,确实需要在“读”的方面下很大功夫。


        二七、熟读成诵,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在脑海中,一辈子磨洗不掉,程千帆如是说。至于平仄、入声、格律、语感等,也都不在话下。写出想不到的好,无一例外,都是“循绳墨而不颇”之人,“随心所欲不逾矩”。没有一个人想大动干戈,去改良诗体。


        二八、诗家刘梦芙自叙曰:“余诗沾溉唐以下诸家,于汉魏两晋未尝用心,气格未致高浑,辞句每患浅弱。”此真人不说假话。我素不能饮,亦为之浮一大白。


        二九、一切艺术都含有几分游戏的意味,诗歌也是这样的。由诗歌派生出的文字游戏很多,如酒令、诗钟、联句、步韵等等,不一而足。在孔子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之后,还可以加一句“可以玩”。


        三〇、人不能两次在同一条河流中蹚过。田晓菲女士说:“不仅要牢记新诗的诞生是对旧体诗的抵制,还要记住新诗的出现改变了旧体诗的创作。”善哉斯言!

        三一、从来诗词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创作,一种是组装。诗词在古代,有社会应用功能,联句、唱酬、步韵是写作习俗,而节日、聚会、离别、生日是写作由头。其间创作,唯天才能之;组装,则比比皆是。


        三二、创作须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切忌找些话来说。找些话来说,是谓拼凑。


        三三、初学宜做加法,追求应有尽有。学到一定程度,则要做减法,追求应无尽无。


        三四、作品好不好,要看完成度高不高。完成度高的作品,做到了八个字:“应有尽有,应无尽无。”“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是应有尽有。“凫胫虽短,续之则忧”,是应无俱无。


        三五、题材不是问题,关键要看是不是你的“菜”。第一,是否真正有所触动。第二,是否引起生动的联想。第三,腹笥中有不有够用的语汇。第四,语汇有不有意想不到的组装。鲁迅说:“从水管里流出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


        三六、当代作者须强化创作意识——写个人经历,从自己跳出来;写社会题材,把自己放进去。尽弃登临聚会无关痛痒之作。


        三七、每一首诗词都应该成为一次美的发现。要新题,不要滥题。一本诗集,观其题多一时登览、又逢佳节、浮华交会、闻风慕悦、送往劳来、步韵奉和之类,则其诗可知。


        三八、写诗之乐在于发现。杨万里诗曰:“小荷纔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蜻蜓发现了小荷,是杨万里发现了蜻蜓的这个发现,是以妙到毫颠。


        三九、读诗之乐亦在发现。当我说杨万里发现了蜻蜓的发现时,听众中有人说:“您发现了杨万里的发现。”满座为之粲然。诗友在一起,交流读诗的发现,胜过交流自己的习作。


        四〇、毛泽东说,朱自清不神气,鲁迅神气。神气之文,乃有阅读快感。聂绀弩说:“完全不打油,作诗就是自讨苦吃。”切勿小看口语,其快感来自不隔。

        四一、诗词是情绪释放的产物,故始于兴会。佛罗斯特云:“诗始于喜悦,止于智慧。”所谓喜悦,即乘兴而来,佛语谓之欢喜;所谓智慧,即兴尽则止,佛语谓之般若。兴会是创作欲望、创作动力,又称灵感、兴致、兴趣。


        四二、诗须缘事而发,否则为无病呻吟。然所缘之事,或不止一端,竟至百端交集。更有甚者,竟若无端。故李商隐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四三、陈衍说:“东坡兴趣佳,不论何题,必有一二佳句。”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佳句永远是和好心情作伴的。然而有人读这首诗,却问:“为什么不是‘鹅先知’呢?”对于这样扫兴的人,真是无法可想。你只能告诉他:见鸭,未见鹅也!


        四四、兴会是驾驭语言的状态,兴到笔随,事关诗之成败。所以做诗怕扫兴。宋诗人潘大临九月九日遇风雨大作,刚有了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突然催债人敲门,顿时扫兴,失去状态,永远地留下了一个残句。


        四五、郭沫若说,只有在最高潮时候的生命感是最够味的。宋谋玚曾感喟,有些人写了一辈子诗词,却不知道诗味是什么。周作人则说,没有兴会而做诗,就像没有性欲而做爱。不幸的是,这种不在状态的写作,并不少见。


        四六、诗要说公道话,痛痒切肤的话。不要说冤枉话、隔靴搔痒的话。有人写四川地震曰:“老天底事生狼藉,霜月无光照蜀川。”这是灾区父老的感受吗?


        四七、总在讽刺别人,绝不是第一流的诗人。须从讽刺自己做起,即鲁迅所谓解剖自己。写社会题材,把自己放进去。怀有恕道,你可以写出第一流的讽刺诗。如果你做了官一样地贪,你就没有资格讽刺别人的贪;如果你当了官一样地淫,你就没有资格讽刺别人的淫。


        四八、兴会来自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严羽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何以言之?因为空间开阔,思绪活跃,万象新奇,提供诗材。


        四九、“只有那种能向人们叙述新的、有意义的、有趣味的事情的人,只有那能够看见许多别人觉察不到的东西的人纔能够作一个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唐相国郑綮自谓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还是这个道理。


        五〇、我敬服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观点,他说,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有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


        五一、李子词有:“推太阳,滚太阳,有个神仙屎壳郎,天天干活忙。”(《长相思·拟儿歌》(“有个神仙屎壳郎”,妙得很!这又说明了,对儿歌怀有浓厚兴趣的人,没有失去童年馈赠的人,就是诗人。

作者简介

        周啸天,男,号欣托,1948年5月生于四川省渠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中心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著有《绝句诗史》《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历代分类诗词鉴赏》(十二种)《诗词赏析七讲》《诗词创作十日谈》《周啸天谈艺录》《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周啸天选集》等。所获其他奖项有《诗刊》首届诗词奖第一名、中华诗词学会第五届华夏诗词奖第一名、2015“诗词中国”杰出贡献奖。

参看:【云帆课堂】六一诗话严羽 沧浪诗话
【云帆课堂】彦周诗话(上)【云帆课堂】彦周诗话(中)【云帆课堂】彦周诗话(下)【云帆品读】红楼梦里的菊花诗

【云帆品读】毛谷风:历代五绝名篇选评

毛谷风 :唐宋七律名篇评析(上)

毛谷风:历代七绝名篇选评(上)

毛谷风:历代七绝名篇选评(下)

毛谷风:历代五律名篇评析(上)

毛谷风:历代五律名篇评析(下)

【云帆品读】赵京战·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杨逸明《晚风集》序

【云帆品读】冯仲平(广西民族大学 )·平中见奇生面开——杨逸明绝句简评

【云帆视点】高 昌:好编辑是媒体的脸

【云帆品读】璐雨诗:简评王映锦诗二首

【云帆视点】杨逸明·写诗三则

【云帆视点】杨子怡·古今诗坛“老干体”之刍议

【诗词解码】创意自成思想者 遣词兼任指挥家——杨逸明诗词创作琐记(上)

【诗词解码】创意自成思想者 遣词兼任指挥家——杨逸明诗词创作琐记(中)

【诗词解码】创意自成思想者 遣词兼任指挥家——杨逸明诗词创作琐记(下)

【名家有序】忆雪堂序文二篇

【云帆视点】陈仁德:诗词思想性之我见

【云帆视点】诗词名家刘梦芙访谈录

【诗词解码】熊盛元:卢象贤《黄龙山人诗词选》读后

【诗词解码】刘能英:创作近体诗必须过“七关”

【诗词解码】云帆名家段维畅谈意境联的构成方法

【云帆诗家】毛谷风:《谷风吟草》诗词选抄

【云帆诗家】毛谷风:《谷风吟草》之五律诗选

雷海基:从王善同诗谈诗的“活法”

【云帆课堂】含蓄之三类九法

【云帆课堂】修辞“13点”

【云帆课堂】贾炳文·唐诗中的移情之美

【云帆课堂】题画诗的写法

【云帆课堂】诗词的“九性”和“六要六戒”

【云帆诗论】周啸天·谈韩倚云词


熊东遨  杨逸明 范诗银 李树喜 周笃文 刘征 高昌

陈永正 熊盛元刘梦芙 秋扇 周燕婷 林峰 张海鸥

胡迎建 刘庆霖 段维 江岚 陈仁德 邓世广 蔡世平

钱志熙 抱朴书生 史外外史 沈华维 张金英 方伟

金水 星汉 刘能英 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赵京战

郎晓梅 潘泓 无名 李葆国 韦树定 耿立东 师红儒 

包德珍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刘道平 李子 阿朱

宋彩霞 杨强 天许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卢象贤 周泽安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鉴水 深南

林丫头 何其三 宁静 何静 倾一阁 廖海洋 黄飞鹏

安全东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丁欣 王旭

雍平 赵英 赵秀敏 曾俊甫 王连生 王超群 郑邦利

李俊儒 汪冬霖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张栋 屈杰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 赵义山 曹阳 郭七

莫真宝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 何芳 何强

楚家冲 楚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韩倚云 月白

落雪听禅 刘泽宇 董学增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崔德煌 邢涛涛 吴瑾 黄友富 程运钦 白鹤 徐守礼

汪良忠 刘英明 燕河 李静 李梦痴 白秀萍 梦烟霏

尤悠 张芳君 老墨 李昊宸 马峥嵘 周路平 蔡红柳

杨新跃 孙文 枫叶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木樨 玉蟾 时玉维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风清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黄莽 曹继梅 陶永德

朱思丞 非也 何鹤 戴爱琴 彭中文 王映锦 邓寿康

曹谦 潘松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马建华

海燕 安儿 杨勇民 桐荫 夜轻寒 风马驴 郑晓京

谢郎 月儿 王柳华 陈志文 冯恩泽 程良宝 熊华禄

毛谷风 程裕祯 小雨 孙才 唐云龙 李如意 蒋有亮 

周向东 雨虹 老胡 严锦尧 蒋昌典 陈雅国 周吉潭

秋水 柳金虎 汪时健 晓梦 郭亚军 李正安 杨景乔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文裳 郑杰 刘红霞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陈越 文森

金锐 顾青翎 王瀚林 苏小隐 段兴朝 子乙 武建东

萧雨涵 南风 翁寒春 梦欣 文弱 卢星 马征 刘燕

王蛰堪 江合友 郭宝国 阮莉萍 邬小香 刘军 张晶

楚凌岚 王永江 沈尘色 钟振振 黄启深 张琳 易蓉

苏俊 倪昌盛 高寒 刘秦文 傅筱萍 杨益安 张奕

王海娜 张彦彬 刘清天 雷海基 张正清 刘金平

秦凤 静如 土土 宋晓光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

作者:周啸天;云帆诗友会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