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合资品牌车联网研究:车联网装配率快速提高,引入短视频、微信等亮点功能

佐思汽研 佐思汽车研究 2022-04-26

2020年1-10月,合资车企车联网装配率为49.8%,与自主品牌的差距逐渐缩小。


汽车行业掀起“新四化”高潮,自主、合资纷纷发力网联化和智能化。其中,自主品牌借助本土资源,已在国内车联网市场占据先发优势,2019年1月合资品牌车联网装配率落后自主品牌11.8个百分点。自2019年以来,合资品牌已经开始提速,一方面加强底层技术研发、合作,推出更加安全、智能的车机系统;另一方面更加关注客户体验,通过合资、与BATH(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合作等方式积极提升车联网功能,以迎合中国消费者对车载娱乐、出行服务等领域的需求。2020年1-10月,合资品牌车联网装配率达到49.8%,与自主品牌(装配率57.7%)的差距缩小到7.9个百分点。


图:2019-2020年中国自主与合资品牌车联网装配率月度走势对比

来源:佐思汽研《2020年合资品牌主机厂车联网产品分析报告》


2020年1-10月,合资品牌车联网装配率已较上年同期的35.6%增加14.3个百分点。其中,丰田、雪佛兰、斯柯达的装配率同比增幅均超过30%,这是因为2019年丰田将智行互联系统引入国内,雪佛兰也于2018下半年推出广泛应用的MyLink+系统;斯柯达则在2020年上马上汽大众本土化车联网系统——智慧车联系统。

相比之下,奥迪、起亚虽然目前装配率不高,但已开始积极布局,如2020年12月,一汽大众奥迪已经携手百度车联发布奥迪Q2L车联网盒子;10月,现代起亚也与百度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计划未来在华销售的全部车型及进口车型都将搭载小度车载OS。


图:2019-2020年中国合资品牌车联网装配率(分品牌)


来源:佐思汽研《2020年合资品牌主机厂车联网产品分析报告》


未来,合资车企将呈现以下趋势:

1、预计2020全年国内合资车企的车联网装配率超过50%,2025年提升到70%左右。

2、与BATH 等国内企业深度合作,导入短视频、组队车行、快递到车、生物识别、车载微信、小程序、华为应用等新的车机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积极迎合中国消费者的互联网使用习惯。

3、加速车联网系统迭代、升级。目前,部分合资品牌车机尚不具备OTA升级功能,如丰田、本田等,相比之下,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已具备整车FOTA能力。2020下半年,宝马、上汽通用等合资企业已开启大规模OTA升级。

4、引入V2X。如别克已经明确表示下一代车机将支持V2X;福特则将在2021年推出中国首款搭载V2X功能的量产车型。

表:主要合资品牌最新车联网系统及本土合作伙伴


宝马中国于2020年10月发布 “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战略”,采取中国先行策略,在研发、产品、车机端客户体验等多个方面推进数字化落地。并从2020年10月19日起,为全球超过75万辆汽车提供iDrive 7.0最新版本的OTA升级,其中中国约有20余万辆。

2020年以来,针对中国市场,宝马已推出一系列车机端数字化产品,包括喜马拉雅(2020年4月)、西瓜短视频和停车场室内地图(2020年7月),并联合腾讯即将引入腾讯小场景(2020年内)、车载微信(未来)。在此基础上,还专门为中国市场开发一款My BMW App(2020年9月国内上市),拥有“选车、服务、社交”三大功能,共计60多个中国专属功能。

表:2019-2020年宝马 iDrive 7.0国内新增功能

来源:佐思汽研《2020年国内合资品牌主机厂车联网产品分析报告》


未来,依托宝马中国开发团队(1100余人,其中软件超400人)以及2019年成立的数字化服务机构——领悦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宝马中国将继续探索并推出满足中国市场数字化体验的产品。

东风日产于2020年7月发布“智联未来”计划,其主要包含:1、2020年推出8款搭载Nissan Connect 超智联系统的车型;2、2021年搭载车联网系统的车型将占80%;3、2020-2024年,Nissan Connect 超智联系统进行4次迭代。

Nissan Connect 超智联是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五大核心技术之一,包含远程在线、掌控在线、资源在线等6大功能板块,59项功能。其中,资源在线板块包含了在线支付(微信、支付宝、银联在线)、第三方APP账号绑定、智慧加油(支持在线支付)等,以及违章信息查询、安全到达提醒、车俩健康监测与维保预约等车辆安全功能,共计12项。截至2020年11月,日产2021款劲客、骐达、轩逸经典、轩逸、逍客、奇骏、楼兰、逍客、天籁等9款车型均搭载了超智联系统。

图:东风日产2021款天籁主要亮点功能

来源:佐思汽研《2020年合资品牌主机厂车联网产品分析报告》


福特中国于2019年4月发布福特中国2.0战略发布,涵盖产品330计划、智能科技计划、战略伙伴计划、中国创新计划、中国人才计划等。其中智能科技计划聚焦车联网,具体计划主要包含1、与百度联合发布智行信息娱乐系统SYNC+ ;2、自2019年起,旗下大部分国产福特和林肯品牌新车将搭载SYNC+系统;3、2021年在中国量产首款搭载 C-V2X 技术的车型。

在车联网方面,福特基于小度车载 OS 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一代车机系统SYNC+,集成百度AI语音助手、百度导航、百度车家互联等,拥有爱奇艺、QQ音乐、喜马拉雅等车载娱乐功能,并与FordPass“福特派”APP打通,实现了“车机-手机-家居”的互联互通。

图:福特C-V2X发展规划

来源:佐思汽研《2020年合资品牌主机厂车联网产品分析报告》


沃尔沃最新一代车机系统于2020年11月首搭XC40纯电版上市,采用谷歌Android Automotive OS系统,搭载华为HMS for Car智慧车载云服务、科大讯飞语音、天猫精灵车家互联、腾讯爱趣听等。其中华为HMS for Car智慧车载云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华为应用市场、华为快应用和华为智慧助手服务、My Car、华为音乐以及华为视频等应用服务。

通过OTA升级,未来车载微信等功能也将导入沃尔沃新一代车机系统。与此同时,沃尔沃还将联合华为、中国联通打造下一代5G智能车联网系统。

图:沃尔沃车机系统迭代历程

来源:佐思汽研《2020年合资品牌主机厂车联网产品分析报告》


《2020年合资品牌主机厂车联网产品分析报告》目录

01

国内合资品牌主机厂车联网市场规模

1.1  中国车联网信息系统装配量及装配率:整体情况

1.2  中国合资车厂车联网信息系统装配量及装配率

1.3  中国合资车厂车联网信息系统装配量及装配率:分国别

1.4  中国合资车厂车联网信息系统装配量:分品牌

1.5  中国合资车厂车联网信息系统装配量及装配率:分价格

1.6  中国合资车厂车联网信息系统装配量及装配率:分系统


02

国内合资品牌主机厂车联网产品功能对比

2.1 车联网战略与规划

2.2  车机系统功能对比

2.3  车机系统合作伙伴

2.4  未来布局:5G


03

中国合资品牌主机厂车联网产品研究

3.1 上汽通用

3.1.1 上汽通用2025车联战略

3.1.2 上汽通用安吉星车联平台

3.1.3  上汽通用安吉星APP

3.1.4  上汽通用三大品牌车联网布局

3.1.5  上汽通用三大品牌车联网装配率

3.1.6  别克eConnect 系统发展历程

3.1.7  别克eConnect 3.0 技术亮点

3.1.8  别克eConnect 3.0系统车型举例

3.1.9  凯迪拉克CUE互联系统发展历程

3.1.10 新一代凯迪拉克CUE互联系统亮点功能

3.1.11 新一代CUE互联系统车型举例

3.1.12 雪佛兰MyLink系统发展历程

3.1.13 最新一代MyLink+系统核心功能

3.1.14 雪佛兰MyLink+系统举例

3.1.15 车联网发展动态


3.2 长安福特

3.2.1 福特中国2.0 战略

3.2.2 福特车联网布局

3.2.3 福特车联网装配率

3.2.4 福特车机系统SYNC

3.2.5 福特车联网系统发展历程

3.2.6 福特SYNC+ 系统:亮点功能及代表车型

3.2.7 福特C-V2X:发展规划及技术布局

3.2.8 福特互联系统 FordPass Connect

3.2.9 福特在华车联网合作动态


3.3 一汽/广汽丰田

3.3.1 丰田车联网战略与布局

3.3.2 丰田车联网信息系统装配率

3.3.3 丰田车载信息通信服务

3.3.4 丰田智行互联系统

3.3.5 丰田多媒体系统:Entune

3.3.6 一汽丰田车联网亮点功能

3.3.7 一汽丰田车联网系统应用车型

3.3.8 广汽丰田车联网亮点功能

3.3.9 广汽丰田车联网搭载车型

3.3.10 丰田车联网合作伙伴

3.3.11 丰田车联网最新动态


3.4 本田中国

3.4.1 本田全球车联网发展历程

3.4.2 本田全球车联网研究机构

3.4.3 本田中国车联网发展历程

3.4.4 本田车联网信息系统装配情况

3.4.5 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不同版本功能对比

3.4.6 第二代 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核心功能

3.4.7 第二代Honda CONNECT 系统应用举例

3.4.8 本田车联网未来规划

3.4.9 本田在华智能网联合作伙伴


3.5 东风日产

3.5.1 东风日产网联化战略

3.5.2 东风日产车联网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3.5.3 东风日产车联网信息系统装配率

3.5.4 东风日产Nissan Connect超智联系统及搭载车型

3.5.5 日产智联APP

3.5.6 东风日产车联网合作伙伴

3.5.7 东风日产车联网最新动态


3.6 北京奔驰

3.6.1 车联网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3.6.2 北京奔驰车联网信息系统装配率

3.6.3 奔驰全新MY MBUX系统亮点

3.6.4 网联化代表车型

3.6.5 手机互联服务

3.6.6 Car-to-X研究进度

3.6.7 网联化合作伙伴

3.6.8 2019-2020网联化动态布局


3.7 华晨宝马

3.7.1 宝马数字化战略

3.7.2 宝马车联网系统发展历程

3.7.3 宝马车联网信息系统装配情况

3.7.4 宝马最新一代搭载 iDrive 7.0系统功能

3.7.5  宝马智能个人助理

3.7.6  宝马车载天猫精灵

3.7.7  宝马音频功能

3.7.8  宝马新一代数字钥匙

3.7.9  宝马导航功能

3.7.10  宝马OTA升级

3.7.11  宝马My BMW App

3.7.12 车型举例

3.7.13 华晨宝马车联网合作伙伴

3.7.14 宝马车联网最新动态


3.8 一汽/上汽大众

3.8.1 大众全球车联网发展历程

3.8.2 大众硬件系统 MIB 配置

3.8.3 大众 Car-Net 功能

3.8.4 大众 We Connect 功能

3.8.5 大众在华车联网发展历程与动态

3.8.6 大众车联网系统装配情况

3.8.7 大众本土化的MIB 3.0系统配置

3.8.8 一汽大众CNS 3.0 系统功能

3.8.9 一汽大众CNS 3.0 系统应用举例

3.8.10 上汽大众”智慧车联”系统功能

3.8.11 上汽大众”智慧车联”系统应用举例

3.8.12 大众问问发展历程与应用

3.8.13 大众问问核心产品

3.8.14 大众问问合作伙伴

3.8.15 大众车联网发展动态

3.8.16 大众车联网发展规划与战略


3.9 奥迪中国

3.9.1 奥迪车辆网发展历程

3.9.2 迪MIB 3.0

3.9.3 奥迪车联网系统装配情况

3.9.4 奥迪新一代 Connect 系统功能

3.9.5 奥迪新一代 connect 系统应用举例

3.9.6 奥迪车V2X布局

3.9.7 奥迪车联网发展动态

3.9.8 奥迪车联网发展规划


3.10 北京现代

3.10.1 北京现代HSMART+品牌战略

3.10.2 北京现代车联网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3.10.3 现代车联网信息系统装配率

3.10.4 现代百度智能网联系统特点

3.10.5 现代车网联系统3.0代表车型

3.10.6 现代车联网发展动态


3.11 沃尔沃

3.11.1 沃尔沃车联网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3.11.2 沃尔沃车联网信息系统装配率

3.11.3 沃尔沃SENSUS 2.0系统代表车型

3.11.4 沃尔沃车联网信息系统主要合作伙伴

3.11.5 沃尔沃车联网最新动态




佐思 2021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你是否愿意保留一线城市的薪资,到二线城市工作?

佐思研究年报及季报

主机厂自动驾驶策略 低速自动驾驶研究
汽车视觉市场(上)汽车视觉市场(下)
商用车自动驾驶研究 新兴造车智能网联
汽车MLCC研究报告汽车分时租赁研究
 汽车仿真研究(上)汽车仿真研究(下)
高精度地图产业研究汽车与域控制器研究
APA与AVP产业研究 车用激光雷达研究
车用毫米波雷达研究 处理器和计算芯片 
DMS驾驶员监测报告汽车功率半导体研究
HUD行业研究报告ADAS与自动驾驶Tier1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乘用车摄像头季报Q2
OEM车联网产品分析T-Box市场研究报告
汽车网关产业研究 车载语音行业研究 
汽车线束、线缆研究汽车智能座舱研究
人机交互产业研究 V2X和车路协同研究
汽车操作系统研究L4自动驾驶产业研究
专用车自动驾驶研究 计算平台与系统架构
毫米波雷达拆解研究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 
汽车高精度定位研究车载红外夜视系统 
 汽车OTA产业研究汽车IGBT产业研究
汽车座舱多屏与联屏特斯拉新四化研究
戴姆勒新四化研究
比亚迪新四化研究
智能后视镜研究
AUTOSAR软件研究
路侧智能感知研究
燃料电池市场和趋势
大众新四化研究
座舱SOC研究
线控底盘研究
华为新四化研究
ADAS/AD主控芯片自主品牌车联网
汽车数字钥匙研究
汽车云服务平台
无线通讯模组研究车载显示行业研究
Tier1智能座舱(上)Tier1智能座舱(下)
商用车车联网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V2X与车路协同月报/车载信息系统月报乘用车ACC数据月报

报告订购联系人:   佐思客服 18600021096(同微信)  廖棪 13718845418(同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