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汽车多模态交互研究:交互方式日渐多元化,多模态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佐思汽研 佐思汽车研究 2022-09-27


佐思汽研发布《2021年中国汽车多模态交互发展研究报告》,对主流汽车品牌交互方式进行了梳理总结。

目前在汽车人机交互方面,呈现两大特点:

1、在交互方式上,除了触控、按键、旋钮等传统交互外,语音、手机已成为汽车人机交互的必选项。除此之外,人脸、手势、车灯也成为交互方式扩展的热门选项,更有部分品牌开始尝试眼部追踪、声纹、指纹等新型交互方式。

2、在品牌布局上,合资品牌在交互方式上相对保守,除语音、手机交互外,新型交互方式搭载较少,但豪华品牌成为多模态交互先锋。例如奔驰在其最新一代MBUX系统上,配备了人脸、手势、眼部、指纹多种新型交互。相比之下,自主头部品牌在新型交互方式的应用上更为积极,如长安汽车的视线唤醒、长城汽车的声纹识别等。

国内外主流汽车品牌部分人机交互方式如下(●量产车搭载 ○概念车搭载):

来源:佐思汽研《2021年中国汽车多模态交互发展研究报告》


语音作为常规交互方式之一,功能正在不断完善


语音交互在原有性能之外,连续对话、音区锁定、音色切换、语音自定义等特性已成为主流品牌的下一发展方向。

1、连续对话、音区锁定已有多个品牌搭载。

具备连续对话的语音交互系统能够在一次唤醒后,一定时间内无需再进行唤醒,提高指令响应的连贯性;音区锁定则可以定位语音指令的发出者,在执行“开窗”、“调节空调温度”等指令时更加精准。搭载这两项功能的品牌主要有吉利、长安、长城、奇瑞、上汽荣威、广汽传祺、小鹏、蔚来、理想等。

吉利星越L--银河OS的“主驾极客模式”支持主驾24小时免唤醒,具备四音区锁定


小鹏汽车--语音助手小P,具备全场景语音功能,支持30秒连续对话、双音区锁定


2、音色切换指语音系统除了默认语音声音外,可提供其他声音供用户选择,如明星、游戏人物的声音等。搭载品牌有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荣威以及新势力品牌蔚来、小鹏、理想等。如,上汽荣威RX5搭载的斑马智行维纳斯系统可提供亲和女声、知性女声、磁性男声、稚嫩童声、热情女声五种音色供选择。

吉利星越L--银河OS支持至多10种音色切换


3、语音自定义包括语音音色自定义和语音功能自定义。

“语音音色自定义”指用户上传自己或家人的声音后,系统将该声音应用于语音响应、导航播报等场景。搭载品牌有吉利、长城、上汽荣威、广汽传祺以及R汽车等。

“语音功能自定义”指用户可自定义语音指令及该指令对应的操作,可极大地提高语音系统的可玩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搭载的品牌有小鹏汽车。

吉利星越L--银河OS 支持用户定制个性语音,自定义的真人声音可以全场景应用,包括导航、应答等。


小鹏汽车--小P私人定制,小鹏汽车的车主可通过手机APP自定义语音指令及对应的操作



手势继语音、人脸之后,成为第三种新型交互方式


手势交互主要通过车内摄像头来判断手势动作,并将数据传递给车载系统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调出与识别出的手势相对应的功能。相较于语音控制,手势控制操作更加精准、快速,且更容易学习掌握。

搭载手势交互的品牌有宝马、奔驰、长安、长城、上汽荣威、广汽传祺、岚图、R汽车、北汽极狐、小鹏。其中长城、小鹏支持车外手势识别。

WEY摩卡--支持在车外通过手势控制车辆点火、前进、后退、暂停、熄火。


长安福特EVOS--全新一代SYNC+2.0支持手势控制静音、音乐播放、界面分屏以及返回主界面等操作。


车灯交互上车奔驰、高合、智己等品牌


车灯交互通过车灯闪烁动作、车灯投影、灯组显示屏等方式向外界传达信息,车灯交互为驾驶员与车外交通参与者的互动提供了渠道,在自动驾驶落地之际,车灯交互使自动驾驶汽车能够与周围环境进行通信。目前奔驰、奥迪、大众、长城、比亚迪、高合、智己、小鹏等品牌搭载了该交互方式。

奔驰--投影大灯将警告标识、标记辅助等与驾驶辅助系统相关的信息投射在前方道路上。


智己L7--投影大灯可投射车语、导航、警示等交互信息,并且可结合高精地图提供车道级的导航引导;灯组显示屏可提供多种图案样式,展示座舱内用户的状态;交互尾灯支持显示文字、表情,如感谢、行人提醒、充电状态等信息。


除了车灯灯组外,部分品牌尝试在车身前后增加显示屏来向行人传递信息,如北汽、三星等。

北汽Lite 300--在车辆前后配有LED显示屏,可显示文字、表情、动画以及充电信息等内容


多模态融合是下一发展方向


单一模态下的交互,对交互体验的提升有上限。未来在提高交互体验上,多模态融合是明显可行且高效的选择。目前在研的品牌有奔驰、宝马、华为、长安等。

1、语音+视线

语音交互对包含“这个、那个”等模糊指代词的识别能力几乎为零,这种情况下若加入视线追踪,由视线锁定的方向,再通过语音发出指令,可极大提高指令的响应率。

奔驰“MBUX Travel Knowledge”--驾驶员可通过视线锁定一栋建筑物,并说:“我想知道这栋楼的用途”,即可获取相关信息。该功能由Cerence Look提供技术支撑。


2、语音+唇动识别

在语音交互的过程中,对指令的准确获取是最关键的一步,而座舱复杂的环境、噪音和密集的人员增加了语音识别难度,近年新增的音区锁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该难题。但受限于语音单模技术瓶颈,采用单一语音技术的交互对体验的提升有限。

与唇动识别融合下的语音交互将极大提高语音识别性能,不同语言下的唇部动作不同,在嘈杂的座舱环境下,即使系统接收到声音很小,结合唇部动作也可以保障较高的语音识别率。

北汽极狐搭载的华为鸿蒙OS唇动识别(在研阶段)



《2021年中国汽车多模态交互发展研究报告》目录

本报告共110页


01

多模态交互概述

1.1 多模态交互定义

1.2 车载场景下的多模态交互发展历程

1.3 主流品牌交互方式应用现状

1.4 触控交互

1.5 语音交互

1.6 语音交互发展趋势

1.7 人脸交互

1.8 手势交互

1.9 车灯交互

1.10 生物体征检测

1.11 其他交互

1.12 发展趋势


02

合资品牌多模态交互

2.1 宝马

2.1.1 宝马交互发展历程

2.1.2 宝马-iDrive7.0系统车型举例

2.1.3 宝马-iDrive8.0系统车型举例

2.1.4 宝马数字钥匙


2.2 奔驰

2.2.1 奔驰交互发展历程

2.2.2 奔驰MY MBUX系统车型举例

2.2.3 奔驰EQS

2.2.4 MBUX Hyperscreen亮点

2.2.5 奔驰Vision AVTR概念车交互亮点


2.3 奥迪

2.3.1 奥迪交互发展历程

2.3.2 MMI系统车型举例


2.4 大众

2.4.1 大众交互发展历程

2.4.2 智慧车联 4.0车型举例


2.5 福特

2.5.1 福特交互发展历程

2.5.2 SYNC +车型举例


2.6 别克

2.6.1 别克交互发展历程

2.6.2 eConnect 3.0车型举例


2.7 丰田

2.7.1 丰田交互发展历程

2.7.2 智行互联系统车型举例


2.8 日产

2.8.1 日产交互发展历程

2.8.2 Nissan Connect超智联系统车型举例


2.9 本田

2.9.1 本田交互发展历程

2.9.2 Honda CONNECT车型举例


2.10 沃尔沃

2.10.1 沃尔沃交互发展历程

2.10.2 新一代智能车载交互系统车型举例


03

自主品牌多模态交互

3.1 吉利

3.1.1 吉利交互发展历程

3.1.2 银河OS代表车型-星越L

3.1.3 吉利银河OS交互亮点

3.1.4 GKUI 19代表车型-星越

3.1.5 吉利品牌其他交互方式


3.2 长安

3.2.1 长安交互发展历程

3.2.2 IMS智能交互系统代表车型

3.2.3 IMS智能交互系统交互亮点

3.2.4 长安品牌其他交互方式


3.3 长城

3.3.1 长城交互发展历程

3.3.2 Fun-Life2.0系统代表车型

3.3.3 长城品牌其他交互方式


3.4 比亚迪

3.4.1 比亚迪交互发展历程

3.4.2 Dlink4.0系统代表车型


3.5 奇瑞

3.5.1 奇瑞交互发展历程

3.5.2 雄狮智云4.1系统代表车型


3.6 上汽

3.6.1 上汽交互发展历程

3.6.2 斑马智行4.0代表车型


3.7 广汽

3.7.1 广汽交互发展历程

3.7.2 ADiGO4.0代表车型


3.8 岚图FREE交互亮点

3.9 智己L7交互亮点

3.10 R汽车交互亮点


3.11 北汽极狐

3.11.1 北汽极狐交互亮点

3.11.2 鸿蒙OS车机系统代表车型


04

新势力品牌多模态交互

4.1 蔚来

4.1.1 蔚来交互发展历程

4.1.2 蔚来 NIO OS系统:按键、旋钮、触控为主,语音、机器人为辅

4.1.3 蔚来ET7

4.1.4 蔚来智能钥匙交互方式


4.2 小鹏

4.2.1 小鹏汽车交互发展历程

4.2.2 小鹏汽车Xmart OS交互亮点

4.2.3 小鹏汽车Xmart OS代表车型

4.2.4 小鹏汽车交互细节介绍


4.3 理想

4.3.1 理想汽车交互发展历程

4.3.2 理想ONE交互亮点

4.3.3 理想品牌其他交互方式


4.4 威马W6交互亮点

4.5 高合HiPhi X 交互亮点

4.6 哪吒U Pro交互亮点


更多佐思报告


佐思 2021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2021年9月版)


主机厂自动驾驶汽车视觉(上)高精度地图
商用车自动驾驶汽车视觉(下)高精度定位
低速自动驾驶汽车仿真(上)OEM信息安全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 汽车仿真(下)汽车网关
汽车与域控制器毫米波雷达APA与AVP
域控制器排名分析车用激光雷达驾驶员监测
激光和毫米波雷达排名车用超声波雷达红外夜视
E/E架构 Radar拆解车载语音
汽车分时租赁充电基础设施人机交互
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 汽车电机控制器L4自动驾驶
EV热管理系统混合动力报告L2自动驾驶
汽车功率电子汽车PCB研究燃料电池
无线通讯模组汽车IGBT汽车操作系统
汽车5G汽车线束线控底盘
合资品牌车联网V2X和车路协同转向系统
自主品牌车联网路侧智能感知模块化报告
商用车车联网汽车智能座舱车载显示
商用车ADAS座舱多屏与联屏智能后视镜

Tier1智能座舱(上)

智能座舱设计汽车照明

Tier1智能座舱(下)

座舱SOC汽车座椅
汽车数字钥匙TSP厂商及产品HUD行业研究
汽车云服务平台

OTA研究

汽车MCU研究
AUTOSAR软件智慧停车研究传感器芯片
软件定义汽车Waymo智能网联布局ADAS/AD主控芯片
T-Box市场研究自动驾驶法规ADAS数据年报
T-Box排名分析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基地汽车镁合金压铸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智能汽车个性化飞行汽车
专用车自动驾驶农机自动驾驶矿山自动驾驶
港口自动驾驶自动驾驶重卡

无人接驳车

汽车VCU研究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 乘用车ACC数据月报 | 前视数据月报 | HUD月报 | AEB月报 | APA数据月报 | LKS数据月报 | 前雷达数据月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