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菲莉普丝诗2首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菲莉普丝(Katherine Philips, 1631-1664),十七世纪英国女诗人,本名凯瑟琳.佛乐(Katherine Fowler),生于伦敦,为商人之女,就读寄宿学校,16 岁那年下嫁 54 岁的詹姆士。詹姆士多半住在韦尔斯沿岸,而菲莉普丝则长居伦敦。詹姆士不但鼓励她从事文学创作,更让她享有极大的个人自由。菲莉普丝于 33 岁那年感染天花过世,第一本诗作于 1667 年正式出版。浪漫派名诗人济慈(John Keats)曾在致友人的信中推崇其作品。
菲莉普丝创立了一个以女性为主体名为「友谊会社」(The Society of Friendship)的半文学团体,每一成员皆有一出自古典文学的笔名。菲莉普丝以「欧琳达」(Orinda)自居,她在诗里每每以笔名指称自己以及她的友人。
菲莉普丝的诗作多达 260 首,在当时评价颇高,她因此获得「无双的欧琳达」的封号。她的诗作内容多半述说她与女性友人们的关系,被认为是某种形式的女性主义与女同性恋的前驱。
菲莉普丝的诗作有半数题献给本名安妮.欧文(Anne Owen)的露卡西亚(她们的关系维持了十年之久),此处所译的〈致我卓越的露卡西亚,谈我们的友谊〉即是一例。在这首诗里,我们读到了浓烈的情感表达,近乎吶喊的情爱告白,看到了充满隐含情欲的官能性字眼,但菲莉普丝仍将诗中情爱定位为柏拉图式的爱情:「欧琳达从来没找到灵魂,/在找到你的灵魂之前」(But never had Orinda found/A soul till she found thine)。尽管如此,诗中传递出的坦率、勇敢、自身俱足的同性爱宣言,在三百多年后的今日观之,仍觉新鲜动人。这首诗一个有趣处是,面对女友,菲莉普丝潜意识里似乎视自己为男性:在第五节诗里她说「任何新郎或帝王的欢愉/都无法跟我的相比」。
〈别离期间致 M. A.夫人〉一诗标题亦可译做〈致 M. A.夫人谈别离〉,是菲莉普丝题献给另一名亲密女友——被她在许多诗里昵称为「罗莎妮亚」(Rosania)的 M. A.夫人(Mrs. Mary Aubrey Montagu)之作,写于菲莉普丝离开伦敦赴韦尔斯期间。在这首诗里,菲莉普丝以时而近乎自虐(第一、四节),又时而企图以理性说服自己(第二、三节)的口吻,叙说与爱人别离时的身心煎熬,全诗就在这样的矛盾情绪间摆荡着。菲莉普丝擅长使用意象,使诗中的情感显得丰沛饱满:在第一诗节,她将自己比喻成从「被逐出乐园的亚当」(又是男性观点!);在第二节,她将别离期间的爱比喻成「被锁了起来的」金子,用处尽失;在第三节,她用「囚禁」写被思念牵绊之忧伤;在最后一节,她说自己是寂寥「冬日」的化身,见不到心爱的人,她失去了生存的活力。最后两行是全诗最有趣的地方。在掏心掏肺诉说离情之后,竟然抛出了自暴自弃的字句:「别再爱我,因为我已变得/死气沉沉,不配被你拥有」(Love me no more, for I am grown/Too dead and dull for thee to own.)。然而自怜自艾的表象背后,流露出的却是几分霸气的撒娇口吻,让读者亲眼目睹了一计「以退为进」的求爱高招。只要是爱情,同性爱也好,异性爱也好,都是苦乐交错,忧喜参半,也因此高潮迭起,好戏连台。



致我卓越的露卡西亚,谈我们的友谊

      

我一直到现在才算活着

我的快活得到加冕,

我可以无罪地说

我不是你的,我就是你。

 

这身躯会呼吸,走路,睡觉,

以至于世人相信

有灵魂维系着这些活动;

但他们都受骗了。

 

如同表,机械地靠着上发条

才能走动,我也是如此:

但欧琳达从来没找到灵魂,

在找到你的灵魂之前;

 

你的灵魂激发,治疗,滋养

并且导引我黯淡的胸脯;

因为我能珍视的唯有你,

你是我的喜悦,生命,安宁。

 

任何新郎或帝王的欢愉

都无法跟我的相比:

他们有的只是几块土地,

在你身上我拥有全世界。

让我们的火焰继续烧着照着,

无须管任何虚假的恐惧,

如我们的本貌一样纯真,

如我们的灵魂一样不朽。




别离期间致M. A.夫人


我痛不欲生至今已四个月,

然而我依旧活生生喘息着;

我躺着,全身被哀愁所围,

既期望又不信能暂时得赦。

被逐出乐园的亚当,落得

成为这么样一个悲惨者。

我并非害怕失去你的爱,

即使我们别离,爱仍持续;

丢失的是它的好处与用处,

就好像金子,被锁了起来:

虽然数量远多过从前,

除了空想,什么也没增加。

是什么愤怒的星左右了我,

我必须感受双重的苦恼,

既被命运,也被你囚禁;

不得见你面又紧系着你的心?

因为我的爱胜过所有的爱,

我的忧伤也必须无与伦比?

如今我依旧干枯死寂,如

此地冬天一般,举目所见

尽是我狂态的种种投影,

而我,是它们的原型。

别再爱我,因为我已变得

死气沉沉,不配被你拥有。

陈 黎 张 芬 龄 译



什 么 是 后 现 代 主 义 ?
 
后现代主义乃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思想运动之一,是20世纪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文化思潮和思维方式,甚至就连马克思主义也深受它的影响,伊格尔顿、詹姆逊等都是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1985年,在《走向后现代主义》的前言中,佛克马和伯顿斯写道:“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给文学史带来不少困惑,甚至人们还未来得及确定其意义,它就已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用语。”今天,后现代主义即使不算是明日黄花,也断没有二十年前那样风光无限了。但在后现代主义几乎尘埃落定的今天,要给它下个定义仍非易事。我们看到,一部《后现代主义辞典》竟也没有给出“后现代主义”之定义。其实,不可定义性正是后现代主义的主旨之一,因为它反对的正是源自启蒙思想的统一理性。后现代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启蒙观念,否定关于真实世界的客观知识,否定语言或文本所具有的单一意义,否定人类自我的统一,它否定在理性探索与政治行为、字面意义与隐晦意义、科学与艺术及历史与叙述之间的区别,甚至否定真理的可能性。
“后现代”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1870年前后,英国画家约翰·瓦特金斯·查普曼曾用“后现代绘画”来指称那些据说是比法国印象主义绘画还要现代和前卫的绘画作品。1917年,德国哲学家鲁道夫·潘伟兹在他的著作《欧洲文化的危机》中使用了“后现代”一词来描述20世纪西方文化中的虚无主义。1934年,西班牙文学评论家奥尼斯在他编撰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中使用“后现代主义”一词来描述现代主义文学内部的“逆动”。表示与现代时期的决裂的“后现代”概念则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在D·C·萨默维尔为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历史研究》的前六卷所撰写的一卷本的概论中。汤因比在《历史研究》随后的第八和第九卷中采纳了这一概念。萨默维尔和汤因比用“后现代”时期这一概念来描述西方历史从1875年以来的第四个阶段,这是一个理性主义和启蒙精神分崩离析的“动乱时代”。20世纪50年代,美国文化历史学家伯纳德·卢森堡在他的《大众文化》中使用“后现代”来描绘大众社会中一种新的生活状况,这种后现代世界既充满了希望,也到处都是危险。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的关于后现代时期的观点出自英国历史学家G·巴勒克拉夫所著的《当代历史学导论》。与强调历史连续性的理论家们不同,巴勒克拉夫指出:“我们应当予以重视的不是相似性,而是差异性,不是连续因素,而是不连续因素。总之,当代历史应当被看做一个具有其自身特点的、有别于以前阶段的特殊时期,其差异程度绝不亚于我们所说的‘中世纪历史’同现代历史之间的差别。”他建议用“后现代”一词来描述这个继现代历史而来的时期。1971年,被视为后现代主义代言人的哈桑在《肢解奥菲斯:走向一种后现代文学》中首次使用“后现代主义”来统称文学、哲学以及社会中的这种共同倾向。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学术界出版的三本著作把后现代主义归结为了一种运动,它们是詹克斯的《后现代建筑的语言》、利奥塔的《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及罗蒂的《哲学和自然之镜》。在美国,通过罗蒂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超出了建筑学和文学批评的范围,开始引起美国哲学界的关注,就连宗教神学领域也受到了影响。泰勒1984年出版的《犯错:一种后现代非/神学》就把后现代的标签贴在了以往被视为神圣的领地。简单说来,作为一种现实的思潮,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洲大陆——主要是法国——真正崛起,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的流行话语,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影响开始传播到第三世界国家。
不过,后现代主义即使在鼎盛时期也并非没有受到挑战。1976年,贝尔在他著名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明确把后现代主义视为对传统的回归,认为其中并没有完全新颖的东西。同样,哈贝巴斯在《现代性——一项未竟的事业》中也把后现代主义者视为“新保守主义者”,因为他们对理性的否定并无新意,关键是要在科学、道德及艺术领域推动“没有限制的相互作用”,即“交往理性”。哈贝马斯还把德里达对形而上学和语言哲学的批判视为与“犹太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调情,指责他硬把哲学纳入文学,使哲学丧失了自主性,以至于最终解体在修辞学和文学之中。的确,后现代主义内部的话语并不一致,可分为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主要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其表现形态包括解构主义、反基础主义、视角主义、后人道主义、非理性主义、非中心化思潮等;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表现为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有根据的后现代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及重构的后现代主义等。此外,后现代主义传入第三世界国家后,又出现了所谓的“第三世界后现代主义”,比如拉丁美洲的右派后现代主义、拉丁美洲的左派后现代主义、印度的后现代主义、东南亚的后现代主义等。
尽管不能给后现代主义下一个全备的定义,因为那是违反后现代主义的主张的,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普遍特征:第一,后现代主义张举怀疑主义,特别是对现代性的一元论、绝对理性、单一视角和纯粹理性加以怀疑,它也对现代个人主义、帝国主义、家长制及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加以怀疑,因此有第三世界的“后现代主义者”试图将后现代主义转化成一种“反抗文化”。第二,后现代主义推崇多元化、差异和开放性,因此后现代主义成为女权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三,后现代主义倡导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无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都应该消除彼此之间的对立,都应从“关系中的自我”出发来摈弃对立,实现和谐相处。




推荐阅读:

丁尼生《鹰》

惠特曼《黄昏的和歌》

华兹华斯《早春遣句》

马杰农《我相思成病》

马斯特斯诗22首

郭沫若译华兹华斯诗4首

华兹华斯《致杜鹃》

华兹华斯《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卡尔·桑德堡《雾》

华兹华斯诗10首

华兹华斯十四行诗6首

马林·索雷斯库诗11首

瓦夫什凯维奇诗10首

卡尔·桑德堡诗9首

芒达拉诗2首

穆巴迪亚特诗3首

达迪耶诗2首

威廉·华兹华斯《永生颂》

聂鲁达《一百首爱的十四行诗》

惠特曼《哀歌》

惠特曼《从滚滚的人海中》

耶麦诗14首

桑托斯诗2首

索萨诗2首

诺洛尼亚诗2首

W·C·威廉斯诗13首

米开朗基罗诗6首

莱·马雷诗6首

约翰·肖·尼尔森诗3首

詹姆斯·麦考莱诗3首

爱德华·菲茨杰拉德诗选

嘎波莱-梅辛《归家的游子》

威廉·怀特黑德诗2首

布可夫斯基诗33首

安东尼奥·马查多诗6首

总统诗人桑戈尔诗3首

狄奥普诗2首

法尔诗2首

罗伯特·布里吉斯诗4首

约翰·贝杰曼诗3首

塞尔努达《给身体的诗》

茨维塔耶娃诗6首

布莱希特诗9首

阿尔贝·加缪《秋是第二个春》

罗伯特·骚塞诗8首

托马斯·沃顿诗2首

布莱希特诗6首

安东尼奥·马查多诗7首

盖斯《悬诗》

霍普诗5首

柯文·哈特《未来的历史》

玛丽·吉尔摩诗5首

菲茨杰拉德诗3首

马·沃洛申诗3首

缪塞诗7首

柯勒律治:断片三则

盖斯《我们痛悼既往的爱情》

阿卜杜勒·拉赫曼《爱情》

哈塔克《格言诗》

爱德华·托马斯诗12首


生长夷门郭 往来莘野路 家贫无良谋 躬耕有远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