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哈菲兹《心着火了》

波斯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心着火了!

[波斯]哈菲兹

心着火了!主啊,那是谁家的烛火引起?
看主的面上,问问这是谁人心上的欢喜?真想知道谁是她家中人,她躺在谁怀里?
我信仰和理智的大厦呀,已因她而毁圮。那红宝石般的嘴唇,让谁人尽情啜饮?
命运啊,让斟酒人把她斟到了谁的杯里?人人向她施用爱的符咒,但谁也不知
她精细而挑剔的心俯就了谁的咒语。她神态如女皇,面如明月,额如维纳斯,
神啊,她是谁的稀世珍珠、无价宝玉?她那无人饮过的红宝石酒,已使我狂醉,
美人啊,她为谁注满酒杯?她与谁为侣?快在主面前问问吧:命运究竟判给了谁——
与那欢乐之光结为伴侣的最大的福气?我叹道:“没有你,哈菲兹的心如此烦乱!”
她偷笑着答:“你寻烦恼,与我有何关系?”

飞 白 译


哈菲兹是伊朗文学史上的三大诗人之一,也是世界诗歌史上一位超群拔萃的抒情诗大师。他出生在伊朗南方名城设拉子,当时诸侯割据,封建势力与宗教势力沉重地压在人民头上,哈菲兹站在人民一边,激烈地反抗封建和强权,在他成名之后也拒绝进宫。他一生清贫,在妻儿死后竟至托钵化缘。在宗教方面他属于具有反抗精神的苏菲教派,但他并不承认来世信仰,而是热情歌颂和肯定现世生活。


哈菲兹的诗有浓烈的浪漫主义气质,以歌颂醇酒和爱情为主题,显得放荡不羁,但其性质并非颓废,而主要是对宗教教义的战斗性的反抗。他的诗深受群众喜爱。

哈菲兹的抒情诗于浪漫主义时代传入欧洲,对欧洲诗人有很大影响。歌德、拜伦、普希金等诗人都十分崇拜这位波斯抒情诗大师,歌德不仅表示了甘当哈菲兹门徒的心愿,还仿效哈菲兹的风格写了抒情诗集《苏莱卡之书》。可以说,哈菲兹热烈奔放的抒情诗,早在浪漫主义出现的五百年前就为浪漫主义运动树立了模仿的典范。

《心着火了!》以报火警的方式开始全诗,而以“烛火”隐喻点燃心房的美人,构思十分新奇,而且要在读了几行之后,才能弄清这一隐喻的谜底。

哈菲兹在此诗中对美人的赞颂,也用了很巧妙高超的手法。首先,诗人为了写出美人的绝色和自己恋情的热烈,采用了迂回的、旁敲侧击的手法:极力渲染心中烧起的无名之火——由艳羡而生的妒忌之火。按照常规,妒忌应当是有妒忌的对象即情敌的,然而现在却没有对象,诗人表现的只是漫无目标的妒忌:如此美人,我怎能忍受她成为别人心上的欢喜?从第一行开始,诗人就连用“谁家的烛火”、“谁人心上的欢喜”、“谁是她家中人”、“她躺在谁怀里”等疑问句,一口气竟追问了十二个“谁”。正是这一串火急火燎的追问,把“心着火了”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衬托出了美人的绝色。

其次,诗人在第四行中还写出了“我信仰和理智的大厦呀,已因她而毁圮”这样强烈的词句。对中古时代来说,对教徒来说,宗教信仰应当是至高无上的,然而诗人却让信仰被爱情击败,在爱情面前瓦解,这真是离经叛道之举。同时,在诗艺上,这也是一种旁敲侧击的手法,与汉乐府《陌上桑》中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有异曲同工之妙。

到下半首中,诗人才正面描写了美人的容貌。我们注意到,与中国美人的蛾眉花容不同,波斯美人的典型形象是面如明月、唇如红玉,这是波斯文学的一种常规。此外她鬓角还必然垂着发卷,脸上还必然有一颗美人痣。

诗的结尾是诗人与美人的两句对话。美人的回答避重就轻,幽默空灵,既没有断绝诗人的希望,也没有解除诗人的焦虑。十二个问题的悬念依旧,然而全诗却因这么一点化而变得轻松活泼,富有喜剧情趣了。(飞 白)



推荐阅读:

布伦南《徘徊者》

雪莱诗11首

博尔赫斯《老虎的金黄》

博尔赫斯《大海》

玛丽·吉尔摩《年迈的植物湾》

玛丽·吉尔摩《别闷闷不乐》

玛丽·吉尔摩《民族主义》

曼努埃尔·多斯·桑托斯·利马《归来》

埃布·沙迪《从天上来的》

邵基《尼罗河》

普希金诗21首

谢默斯·希尼《个人的诗泉》

谢默斯·希尼《玩耍的方式》

狄兰·托马斯《没有太阳,光就降临》

狄兰·托马斯《那只签署文件的手》

狄兰·托马斯《我与睡眠结伴》

狄兰·托马斯《我切开的面包》

D.H.劳伦斯诗19首

狄兰·托马斯《我看见夏天的男孩》

狄兰·托马斯《羊齿山》

狄兰·托马斯《十月献诗》

狄兰·托马斯《特别是当十月的风》

狄兰·托马斯《死亡也不得统治万物》

狄兰·托马斯《通过绿色的茎管催动花朵的力》

王尔德《歌》

艾米莉·狄金森诗4首

狄金森《在冬季的午后》

狄金森《我是小人物》

狄金森《篱笆那边》

狄金森《成功》

王尔德《黄色交响曲》

王尔德《济慈情书被拍卖有感》

王尔德《林中》

狄金森诗20首

狄金森《灵魂选定她的同伴》

狄金森《晨昏》

狄金森《随着剧痛之后》

狄金森《我为美而死》

狄金森《我见过垂死的眼睛》

狄金森《因为我不能停步等死神》

狄金森《造一个草原》

叶芝《长久沉默之后》

叶芝《驶向拜占庭》

叶芝《丽达与天鹅》

叶芝《茵纳斯弗利岛》

叶芝《失去的东西》

叶芝《在学童中间》

叶芝《疯女珍妮与主教对话》

叶芝《白鸟》

费尔南多·佩索阿诗19首

泰戈尔《故事诗集》

拉塞尔《延续》

斯托尔尼诗9首

罗伯特·布里吉斯诗7首

奥斯卡·王尔德《晨的印象》

恰佑比《当我们还像树苗那样幼小的时候》

乌尔法特《自由的微风》

霍普金斯诗5首

斯温本诗6首

威廉·莫里斯诗2首

乔治·梅瑞狄斯《我们的船失事的日子里》


秋风西北起 吹我游子裳 浮云从何来 安知非故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