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狄金森《晨昏》

美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狄金森所处的时代正是浪漫主义以来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更加膨胀的年代,人们涌向自然就像涌向市场,无论从经济利益上还是从精神占有上都在瓜分着周围的风景——这种场景在梭罗的散文中有着充分的反映,但诗人决不是夹杂在人群之流中的一条时而兴奋时而麻木的比目鱼,而是一只凌空飞翔的鸟儿,它可以落入风景之内,又可以超越于风景之外,它用自己的沉默与歌唱回应着自然变换的节奏。
狄金森一生写有大量自然诗,她早年即倾情于山水花草,25岁开始隐居以后,照看并眷爱着父亲给予她的那片花园。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体悟力关注着周围的世界,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无不在她的心路上留下细微的痕迹。她从自然中获取灵感,获取情感的慰藉,获取他人少有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弥足珍贵的人生感悟与启迪,这个足不出户的白衣女子在对自然风物的观察和书写中融入了自己的生命哲学。




晨昏


让我告诉你旭日如何上升——

一次露丝带一条。

教堂泳尖顶于紫色的水晶,

报纸像松鼠赛跑。

群峰解开了她们的白帽,

鸣禽都开始试唱。

于是我悄悄对自己说道:

“那定是在出太阳!”

他如何落下我却不明白。

像有道紫霭的长梯,

穿着黄衣的幼童和稚女,

不断地爬上它石级,

直至他们爬到了对面,

一位灰袍的教师

才轻轻拉上黄昏的门闩,

领群童向远方消逝。

余 光 中 译




Let me tell you how the sun rose --

A ribbon of a dew.

The church spire in the purple crystal,

Newspapers like the squirrel running.

The peaks to their white hat,

Songbirds are beginning to sing.

So I quietly said to myself:

It is in the sun!

How he fell down but I don't understand.

Like a long ladder of purple haze,

With the children and young women,

Continue to climb it step,

Until they climbed to the opposite,

A gray robe teacher

Gently pull on the latch,

LED group of child to distance away


同样,《晨昏》这首诗亦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个是自然的表象的层面,一个是表象背后主体的思想层面。从第一个层面来看,诗人极为形象地描述了日出与日落的景象。她把旭日上升时的彩霞和光线比作丝带和紫色的水晶,同时用其他事物的动作系列来映衬旭日上升的动态效果:“教堂泳(swam)尖顶于紫色的水晶”,“报纸像松鼠赛跑(ran)”,“群峰解开(untied)了他们的白帽”,“鸣禽都开始试唱(begun-)”,这些动作和旭日的“一次露丝带一条”的动作达成整体的和谐,以至于观察者“我”作为自然中的一员禁不住也要参与到这种和谐中,悄悄(softly)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诗的后两节中,诗人把日落的过程比作“穿着黄衣的幼童和稚女”不断地爬上那道“紫霭的长梯”,用“爬”这个本来具有上升意味的动作来表现落日的渐行渐远,可见诗人的匠心独运;在此,诗人给我们呈现了一种美妙的空间感和强烈色彩对比之间造成的视觉之美,拟人化的描述和生动的意象将日落的景致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直至他们爬到了对面,/ 一位灰袍的教师 / 才轻轻拉上黄昏的门闩,/ 领群童向远方消逝。”我们仿佛听到天空之门被灰袍牧师合上时的那声轻音从高处传来,悠远而绵长。
即使仅是停留在自然表象的层面也是好的,诗人将我们带到黎明和黄昏,引领我们体会日出与日落的美景,沉醉其中,浑然忘我。但是,我们依然止不住惊异于诗人独特的想象力,她为何要同时将黎明与黄昏、日出与日落并置在同一首短短的诗中?她的诗本是没有名字的,而译者余光中先生并未像大多数狄金森诗歌的译者那样将诗歌的第一行作为诗的题目,而是根据诗的内容给它起了一个近于悖论性的名字——“晨昏”,这意味着什么?
诚如学者们所言,狄金森具有一种浓厚的死亡意识或死亡情结,她不但写了大量的关于死亡主题的诗,而且在许多非死亡主题的诗中也渗透着对生与死的思索,渗透着关于万物生命的辩证理解。相对于死亡而言,她更看重生,就像相对于天堂而言她更相信并喜爱尘世,但同时在她看来,死亦是生的辩证法,对死亡的沉思不是对生存的逃避,而是为了更有意义地生存,是为了使死成为生的延续与永恒。在爱默生等人的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以及当时自然神论广为传播的历史背景中,狄金森不再将个人的拯救希望托付于未知的来世和同样未知的上帝的身上,拯救对她而言已经不再是未来时态的,拯救就在于今世、在于此时,拯救就是对当下生命的珍视,并将自我生命的外延扩展到宏大的世界中。对诗人而言,拯救就存在于对生命景观与人生感悟的书写中,诗人不用别的,而是用语言拯救自己。
《晨昏》是诗人对永恒的自然景观的描写,在诗中,作为审美观照对象的客体自然和作为审美主体的诗人融入同一种永恒中。诗中包含着诗人对自然景观的人为性的“摄入”、“刻画”和辩证性的“理解”:旭日东升意味着生命的开始,在生机勃勃的运动与活力中酝酿着生命的美酒,但它也暗示着生命将走向平静与黯淡的前程,走向落日的辉煌与黑夜的孤寂,“升”即“生”,“逝”即“死”,但“生”中包蕴着“死”,“死”中包蕴着“生”,生命中包含着的死的可能性使得死亡先行地存在于生命中,对生的把握也是在解决死亡的必然性问题,诗人能够做到的就是如何更好地对待生命,更好地体验生命、理解生命、描绘生命。所以,诗人在描述日出时的语气是肯定性的:“那定是在出太阳!”但是在下一节来了一个突然的转折,“他如何落下我却不明白”。死亡是怎么发生的?死亡后的那个黑暗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些是诗人无法揣测的,她所能做的只有尽力去捕捉生命最后的那份绚烂,那是生的绚烂,也是死的绚烂。在诗的结尾处,我们仿佛面临着谜一般的黑夜的降临,而我们的感觉却是那么淡然平静,这是诗人营造的效果,亦是诗人心怀的影像。( 韩 德 星 )


推荐阅读:

希尼诗14首

叶芝诗8首

波德莱尔《忧郁四首》

波德莱尔诗3首

波德莱尔《秋之十四行诗》

波德莱尔《美》

波德莱尔《邀游》

波德莱尔《幽灵》

马雅可夫斯基诗9首

沃尔科特诗6首

莎士比亚诗4首

多恩诗2首

斯宾塞《正像一只船,横劈大海的波涛》

锡德尼《月亮啊,你那么哀伤地攀上了苍天》

马洛《热情的牧童对爱人说》

本·琼森《给西丽亚》

奥登《致拜伦勋爵的信》

纪伯伦散文诗《先知》

奥登诗40首(1927-1932)

叶芝诗3首

威尔弗雷德·欧文诗12首

鲁伯特·布鲁克诗10首

艾米莉·狄金森《如果我能阻止一颗心破碎》

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诗24首

克劳德·麦凯《非洲》的修辞分析

埃拉·惠勒·威尔科克斯诗35首

劳伦斯·尤斯登《The Origin Of TheKnights Of The Bath》

英译里尔克

现存最古老的女性诗人创作的英语诗歌《Wulf andEadwacer》

奥登《Musee des Beaux Arts》赏析

叶芝及其《Under Ben Bulben》

奥登诗7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13首

叶慈诗5首

蔚雅风诗3首

安德鲁·马维尔《花园》

A.E.豪斯曼《最可爱的树》

史蒂文斯《纽黑文的一个平常夜晚》

塞弗尔特诗6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31首

策兰诗14首

米赫历奇诗6首

特朗斯特罗默《火之书》

马修·阿诺德《多佛尔海滩》

济慈诗2首

史蒂文斯《弹蓝色吉他的人》

史蒂文斯《作为字母C的喜剧演员》

史蒂文斯诗8首

史蒂文斯诗5首

佩索阿诗2首

梅廷‧塞拉尔诗4首

内山登美子《布谷鸟》

宇佐美孝二诗2首

藤木俱子俳句选

狄瑾荪诗6首

史蒂文斯诗19首

史蒂文斯《罗曼司的重演》

雪莱《西风颂》

但丁·迦白列·罗塞蒂《寂静的午时》

克里斯蒂娜·德·比尚诗2首赏析

艾弗瑞斯特·帕尔尼诗2首赏析

雨果·克劳斯诗抄

查尔斯·赖特诗4首

史蒂文斯《蓝色吉他手》

阿吉·米斯赫尔诗3首

奥尔良诗2首赏析

杜·贝莱诗2首赏析

克莱芒·马罗诗2首赏析

与谢野晶子《乱发︰短歌选》

史蒂文斯《蒙眼障的懵姨丈》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5首

伏尔泰《致吕兰夫人》

让·拉辛《一个基督徒的诉怨》

圣-阿芒诗2首赏析

史蒂文斯诗11首

狄金森诗3首

华兹华斯诗2首

叶芝情诗2首

阿米尔·欧尔诗4首

阿尔阿札威诗5首

丹雅·蜜凯尔诗4首

史蒂文斯诗10首

巴列霍《人类的诗篇》21首

杰克·吉尔伯特诗6首

马克·斯特兰德诗4首

狄金森《我为美而死》

托马斯·胡德诗2首

秋曼·哈笛诗4首

葛瑞夫诗7首

奥登诗10首

和泉式部短歌22首

华莱士·史蒂文斯诗5首

维庸诗4首赏析

维奥诗2首赏析

马莱伯诗2首

巴列霍诗4首

龙沙《致埃莱娜的十四行诗》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17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5首

帕斯捷尔纳克诗13首

史蒂文斯《弹蓝色吉他的人》

阿吉·米斯赫尔诗17首

詹姆士·梅瑞尔诗7首

加尼埃《犹太姑娘》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