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我为美而死》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 1830–1886),美国女诗人,生于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一个律师家庭,曾求学于家乡的阿默斯特学院。除年轻时有一次远距旅行外,她一生都隐居乡间,几乎不出家门,她20岁开始写诗,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共写诗近2000首,但生前只发表过7首。狄金森的诗在形式上富有独创性,最显著的特点是她在诗中随处使用破折号,使诗行跳跃,新奇,富于变化。狄金森去世后,她的亲友把她的遗诗整理为三卷本的《狄金森诗选》于1890年付梓。1955年,哈佛大学出版了《狄金森诗集》,世人从此开始认识这位美国最有独创性的伟大诗人,开始认识她的艺术天才。1984年,在纽约市圣约翰教堂新建的“美国诗人之角”,狄金森的名字与惠特曼和爱伦·坡的名字一道,被最先刻上了纪念石碑。
我为美而死
我为美而死——但当我刚被
安顿进坟墓
一个为真而献身的人,就被
葬进毗邻的墓地——
他轻声问我:“你为何丧生?”
我回答说:“为美”
“我为真一一真和美本是一体”——
他说:“我们是兄弟”
于是,我们像兄弟在黑夜相逢——
隔着坟墓悄声低语——
直到苔藓封住我们的嘴唇——
遮掩了墓碑上——我们的名字——
曹 明 伦 / 译
读罢《我为美而死》这首小诗,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英国诗人济慈《希腊彩瓶颂》里的名句“美即真,真即美”,甚至会怀疑“真和美本是一体”是否是对“美即真,真即美”的一种抄袭。但是,济慈的名言是诗人纵观整个人类历史而获得的一种体验,而狄金森这首小诗则可谓她为自己留给世人的近2000首诗添加的一个注释。我们知道,狄金森终生几乎都独处幽居,与世隔绝。她的诗写自然,写爱情,写友谊,写生命,写死亡,写永恒,但她与大多数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她的诗很少涉及社会生活的重大事件,甚至连她生活的那个年代里所发生的影响了美国进程的南北战争在她的诗里也几乎没有留下痕迹。有人曾认为,这是狄金森的一个弱点,是她一生与世隔绝所造成的局限。然而,从我们今天对诗人的了解来看,她的这个弱点也许正是她的特点,她的这种局限也许正是她的伟大之处。她的诗执著于内心的探求,人性的表现,其单纯中的丰富、清澈中的深邃,正是许多诗人难以企及的。狄金森让自己与社会隔绝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她主观的向往,因为她懂得,艺术需要时间,需要沉思,需要孤独,甚至还需要牺牲。她离群索居正是为了更深刻地探究从她年轻时就向她呈现出巨大神秘力量的生命的本质,探究人性和艺术之源——美。当她写出《我为美而死》这首小诗时,她除了无意间为世人留下了这条注释之外,更多的是在勉励自己:对美的执著追求同为真理而奋不顾身一样,都值得付出毕生精力,并且都将死而无憾。这首小诗的艺术特色同诗人的其他诗篇一样,只能用“狄金森式”来形容。只有在狄金森笔下才会有这种独特的场景和气氛——两个分别为美和为真而死去的人相逢在墓地。非常奇妙而有趣的是,这种独特的场景和气氛似乎是诗人的一种预见或者说向往,因为在诗人的葬礼那天,曾指导过她写诗的托·温·希金森先生(Thomas Wentworth Higginson, 1823–1911)在日记中是这样描绘她的坟墓的:“那是圣洁而高尚的‘天使之屋’——有一种独特的气氛,纯洁而奇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