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克塔维奥·帕斯诗12首

墨西哥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 1914-1998),二十世纪墨西哥著名诗人、散文作家、拉丁美洲三大诗人之一,生于墨西哥城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就读于墨西哥大学,三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38年在巴黎参加了超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四十年代进入外交界,后来作为外交官出使法国、日本和印度等国,1968年为抗议墨西哥政府镇压学生愤而辞去墨西哥驻印度大使,然后到英美一些大学讲授文学,1971年回到墨西哥继续从事文学活动,先后创办文学刊物《复数》和《回归》,直到1998年去世。他一生著述颇丰,诗集有《在你明澈的影子下》、《灾难与奇迹》、《一首圣歌的种籽》、《鹰还是太阳?》、《狂暴的季节》、《法定日》、《火蛇》、《东坡》、《朝向开端》、《布兰科》、《回归》、《影子草图》、《内部的树》等;散文集和文论集主要有《孤独的迷宫》、《变之潮流》、《淤泥的孩子》、《汽笛与贝壳》等,他于199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帕斯的创作融合了拉美本土文化及西班牙语系的文学传统,继承欧洲现代主义的形而上追索以及用语言创造自由境界的信念,在他的诗歌世界里,强烈的瞬间经验和复杂的历史意识,个人的生命直觉和人类的文化传统达到了强烈合一。他的后期诗作更自觉地将东西方文化熔于一炉,其诗作由繁复回到具体明澈,可以说是受到东方古典诗歌的启示。他翻译过王维、李白、杜甫等中国古代诗歌大师的作品。





后 现 代 主 义 文 学 体 现 了 怎 样 的 人 物 观

如果说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里,我们通过人物的行动或活动来认识一个人物——如果他们有心理活动也是在他们行为的过程中,并伴随着这种行为——我们通过“看见”一个人来认识他,那么在现代主义的小说里,我们是通过“听”来辨识一个人物,小说人物往往在不能真实地介入的生活世界里独白着走来走去,进行着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这些没有引号的独白或对话,赋予小说中的人物一种与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个人的新鲜感和真切性,但“他们的个人主体性却是如同一个鳏夫的孤独的主体性,是已经被世界当作了一个客体、一个物的主体性。他们与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之间的永恒冲突,不再表现为行为上和社会公共空间、公共事务的冲突,而是表现为内心冲突”。现代主义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在“上帝死了”的口号之下着意创造出新的尝试,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并不追求终极价值,不愿意对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美学诸问题进行严肃而认真的探究,不再试图赋予世界以意义。后现代主义极力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而是将其消解或平面化;它怀疑乃至否定文学的价值论和本体论。后现代主义文学中,人物被大大淡化,甚而消解了,就像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所言:“本小说里几乎没有人物……因为书里大多数人物都是被巨大力量弄得无精打采的玩物。”
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人物呈现出非人格化特征,很多人物都没有姓名,比如罗伯-格里耶的《去年在里安巴》(Last Year in Marienbad , 1961)中的三位主人公被分别命名为X、A、M,《嫉妒》(La Jalousie , 1957)中叙述者的妻子也被作者称为“阿X”。正如符号与所指关系的任意性一样,通过这种符号化的命名,后现代文学中的人物被抽空了内核,成为漂浮的能指,是缺乏深度、不确定的、扁平的“卡通式”人影。格拉夫(Gerald Graff)说,在后现代小说中,人物如同外在的现实,是某种“对它一无所知的”食物,缺乏貌似有理的动机或者发现的深度。后现代主义文学无意刻画可信的人物,而是将人物的虚构告白于读者。比如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十二章末尾,叙述人陡然问道:“莎娜是谁?”接着在十三章开头,叙述人说道:“我不知道。我现在讲的故事全是想象。我创造的这些人物从未存在于我大脑之外。”的确,“在后现代小说中,人物也如同永恒的实体,是某种‘关于子虚乌有’的东西,缺乏说得通的动机或可发现的深度。”



推荐阅读:

帕斯卡·葩蒂诗2首

乔伊·哈尔乔诗2首

莎朗·奥兹诗2首

塔杜施·鲁热维奇诗9首

约翰·海恩斯诗2首

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诗7首

佩索阿诗22首

托尼·巴恩斯通诗10首

唐纳德·霍尔诗歌8首

卡罗尔-安·达菲诗3首

弗兰克·奥哈拉诗5首

布罗茨基《静物》

扎加耶夫斯基诗3首

马克因·森德茨基诗7首

谢默斯·希尼诗29首

帕韦泽诗4首

尼娜·凯瑟诗3首

罗伯特·明希尼克诗4首

简·肯尼恩诗17首

海蒂·格雷寇诗2首

弗兰克·奥哈拉诗3首

H.M.恩岑斯贝格尔诗4首

萨福诗26首

阿米亥诗11首

洛特雷阿蒙《马尔多罗之歌·第二支歌》

洛特雷阿蒙《马尔多罗之歌·第六支歌》

列萨玛‧利玛诗2首

萨逊的大卫·萨纳萨尔和巴格达萨尔

埃米·罗厄尔诗8首

希尔达·杜立特尔诗10首

何塞·埃尔南德斯《高乔人马丁·菲耶罗》

洛特雷阿蒙《马尔多罗之歌·第一支歌》

翁贝托·萨巴诗240首

广博仙人《莎维德丽》

阿赫玛托娃诗14首

威廉·布莱克诗14首

卡尔·桑伯格诗8首

耶·哈拉塞莫维奇诗7首

范妮·豪诗8首

弗兰克·奥哈拉诗7首

乔治·欧康奈尔诗9首

唐纳德·霍尔诗5首

谢默斯·希尼诗7首

伊利亚·卡明斯基《音乐疗法》

朱丽亚·哈特维格诗7首

帕韦塞诗8首

马婷·拜勒恩《蜘蛛桥梦》

帕韦泽诗9首

谢默斯·希尼诗4首

伊利亚·卡明斯基诗4首

罗伯特·戴纳诗3首

露易丝·格吕克诗5首

欧文·莱顿诗2首

塔杜施·鲁热维奇诗6首

艾赛尔·雅恩丝玛诗5首

特朗斯特罗姆诗6首

哈特·克兰诗8首

塔尔科夫斯基诗6首

保罗·穆顿诗27首

穆罕默德·达维什诗7首


孤江水天连色 无涯净野氛 微明岸傍树 凌乱渚前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