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哈帖姆诗6首

阿拉伯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后 现 代 主 义 文 学 的 主 体 观

在后现代主义文学普遍的自反性叙述和对历史的虚构性重写中,我们看到的是作为语言和历史权力建构结果的主体,他不再是一个先验的存在,也不具备普遍的人性。按照波林·罗斯诺(Pauline Marrie Rosenau)的看法,中心被消解的“后现代个体具有某种几乎是无个性特征的生存状态。他(她)仍是一个人,但是一个对时间、行动或后果无足轻重的人,他(她)也不是一个重视‘关怀’关系(人道主义)或创作性的个体主义的作者。他(她)如此独立于所有可以认同的寻求真理的方方面面,以至于他(她),简而言之,根本就不是主体。”
后现代主义文学不再像现实主义作家那样对人物进行逼真可信的肖像描写,相反,人物(主体)被极度符码化,白雪公主变成了卡通人物,情节变成了V,或者X,等等,由此,被笛卡尔(Rene Descartes)和黑格尔等所高扬的形而上学的主体观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不过是“一副面目、一个角色、一个虚构,甚至是意识形态的建构,充其量是一座怀乡的雕像”。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我们目睹了主体性观念的衰落甚至消失。主体不再具有内涵,相反,是通过叙述由叙述制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主体与语言一同出现,没有语言,主体就不能发生。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主体是不确定的、荒诞的,以及虚无的。正如福柯所言,“人是一个近期发明,而且他或许在接近其终结。如果说那些格局既然会出现也必然会消失……那么我们可以断言,人将会像海边沙滩上画的一副面孔一样被抹掉。”
简而言之,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主体观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主体——人的先验性的批评。主体不是自主、自为和先验的,那不过是现代主义的一个“神话”。第二,对人的中心性的摧毁。人不再是“万物的尺度”,福柯甚至宣布了“人的死亡”,即各种由文化科学知识所构造起来的“人”已经死亡。第三,对人的本质的批判。人是历史的产物,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人的本质既不是肉体,也非灵魂或理性。
后现代对主体和人的本质的解构直接导致了人道主义的破产和后人道主义的诞生。后人道主义认为并不存在普遍一般、永恒不变的人性和人的本质,传统人道主义的“人性”观念、“人的本质”的观念都应该抛弃,因为人的存在是相对的、多元的和复杂的。



后 现 代 主 义 文 学 批 评 的
作 者 观 与 读 者 观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现实主义文学是作者的“讲述”(telling),现代主义文学是作者的“展示”(showing),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作者的“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与“讲述”到“展示”和“自我反思”的流变同步的是“作者”和“读者”观念的变化,简而言之就是“作者”的退隐和“读者”的诞生。

从词源学上来讲,“作者”一词起源于拉丁语中的三个动词:agere,意即“行动或呈现”;auieo, 意即“捆系”;augere,意即“生长”;以及希腊语中的名词autentim,意即“权威”。中世纪时的重要学科中都有“作者”的概念,“作者”的作用是建立学科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并在最普遍的意义上树立了中世纪文化的道德和政治权威。以狄尔泰(Willhelm Dilthey)为代表的传统解释学将体现作者意图的本文含意奉若神明,认为解释学的目标就是寻求文本的作者意图。现实主义小说的作者与读者之间存在一种“叙述契约”,读者通过与文本接触可以认识文本所创造的世界或指涉的世界,满足他们填补文本中意义空白的期待,但文本仍是中心,作者乃意义之源。新批评家们通过“细读”(close reading)首先解构了作者的权威地位,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独立于作者的意图的,任何寻求作者意图的批评都是“意图谬见”。后现代解释学也否定了作者意图以及文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W·K·温默萨特(W. K. Wimsatt)和M·C·比尔兹利(M. C. Beardsley)明确指出:作家意图无法追寻,甚至连作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作者意图既不能有效地追寻,也不值得追寻。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Writing Degree Zero , 1953)中已经暗示了作者核心地位的消解,在《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 1967)则明确宣布了“作者”的死亡。作者并非个人生命的表现者,而只是语言操纵下的表演者。传统的文学观念认为作者与作品是父与子的关系,但在巴特看来,如果作者“确实想表达自己,至少他必须懂得,他想‘翻译’的内部‘事物’本身只是现成的词典,词典的词只有通过别的词才能解释,等等,以至无限。”

伴随着作者的死亡,读者诞生了。正如霍夫曼所说,“从某种交际的角度来看,现代主义似乎强调创作感受与艺术品意即发送者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而后现代主义则强调信息与收受者之间的关系。”意义是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非隐藏在文本中作者的客观意图,而是由读者在与文本的交互作用中创造出来的。这种由读者来创造意义的文本就是“作者文本”,这是一种复合文本,既开放又模糊,可以有无数种解读。与之相对的传统上由作者统领意义的文本则被称为“读者文本”。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典型的“作者文本”,其中大量的元叙述、元语言不仅公开宣布文本的虚构与作者意图的荒谬,也邀请读者对文本进行参与和解释。这样,文本的意义就成为了无限的过程,是不确定的和开放的。作者不再是意义的主人,不再是语言的主人,在作者的文字里,意义的游移连他自己都无法控制,这些游移,这些意义的“空白点”,都需要读者去控制,去填补。



推荐阅读:

亨利·米肖诗11首

塞蒂纳《甜蜜的幻觉啊,温馨的梦乡》

巴基《加宰尔》

叶芝诗14首

大伴坂上郎女诗16首

拉季舍夫《自由颂》

叶芝《青春与暮年》

叶芝诗8首

莎士比亚《鲁克丽丝受辱记》

古今和歌集:哀伤歌

洛尔迦诗13首

波德莱尔诗6首

弗罗斯特诗22首

惠特曼《我歌唱那带电的肉体》

普希金诗10首

果尔蒙《西茉纳集》11首

果尔蒙诗4首

布莱克诗歌6首

狄兰·托马斯诗8首

托马斯·哈代诗9首

丁尼生诗2首

文贞姬诗4首

谷川俊太郎诗4首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9首

茨维塔耶娃诗10首

济慈诗18首

伽姆扎托夫诗18首

菲利普·拉金诗14首

阿兰·博斯凯诗14首

莱蒙托夫诗20首

狄兰·托马斯诗13首

波德莱尔诗16首

古米廖夫诗16首

黑塞诗18首

但丁诗18首

布罗茨基诗12首

勃洛克诗18首

勃朗宁夫人诗10首

荷尔德林《阿尔希沛拉古斯》

拜伦《堂璜与海蒂》

博尔赫斯诗13首

叶芝诗12首

诺拉·尼高纳尔诗12首

卡图卢斯《小雀呀,我的情人的宠物》

杰尔查文《俄罗斯姑娘》

里尔克诗11首

威廉·莎士比亚《维纳斯与阿多尼斯》

彼特拉克《我那爱挑衅的心上人儿》

埃雷拉《哀歌》

卡蒙斯《我人虽在却心神不定》

希尔·维森特《人们说我必须结婚》

克鲁斯《我受到爱情的一次打击》

内察瓦科约特尔《春之歌》

菲利普·弗瑞诺《野忍冬花》

普罗佩提乌斯《空旷的树林西风轻拂》

莎士比亚《我情妇的眼睛一点不像太阳》

彼特拉克《美好的时辰》

布兰达·希尔曼诗40首


家临清溪水 溪水绕盘石 绿萝四面垂 褭褭百馀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