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埃雷拉《哀歌》

西班牙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费尔南多·德·埃雷拉(Fernando de Herrera,1534年-1597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诗人。他出生于塞维利亚,主要从事诗歌创作。他非常有名的作品是三首歌颂同时代英雄的颂诗。他还写有一部关于托马斯·莫尔的传记。
费尔南多·德·埃雷拉是西班牙中期人文主义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致力于西班牙诗歌的革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创作大都富有新意,尤其将十四行诗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从而影响了贡戈拉等后来的诗人。




哀歌

[西班牙]埃雷拉


在倾听这高傲的钟爱者之前,

沉默的夜晚,不要在

神圣的银色海洋洗你黑暗的王冠。


请你从那湿润的河底

将秀丽前额上的碧发,

将水神们蓬勃的美貌举起。


这里,伟大的贝蒂河是见证,

它看见无敌舰队曾经用

土耳其人的鲜血将爱琴海染红。


我想诉说自己感到的荣誉;

但是又怕我这好事引起

那不值得我祝愿的人的妒忌。


深深的河,请使水流平缓,

请听我的光荣,因为你在纯洁

寒冷的水底同样听到过我的怨言。


你爱过,像我一样

你也知道使自己痛苦的症状

并庆幸你曾有过的小小的荣光。


我喜爱的幸运的历史

为时不长;因此只有短暂的欢畅

在我的记忆中占据着一点地方。


当火红太阳的高高的马车

刚刚驶离晴朗的蓝天,

白昼几乎展现了同样的空间;


柔和的声音在珍珠中飘动,

玫瑰的颜色涂上她的面孔,

洋溢着诚挚的羞怯和娇嫩的爱情。


那美丽高傲的女子对我讲,

时间将会拒绝我的希望,

听不见我的哭泣和忧伤:


“如果甜蜜的热恋和坚定

能获得爱神的奖赏,我应有

不幸中的万幸,我虽痛苦,但却安静。


为了得到回报,我千百次试图战胜

你的爱情,但却始终不能;

强烈和新生的感觉充满我的心胸。


如果你的痛苦胜过了我,

我纯洁的信念和甜蜜的柔情却超过了你,

因此你要生活得更有信心和情趣。


”我不知是否听见,是否对你的美丽

着迷,是否已经失去了感觉;

却知道,已在那里失去了身体。


我终于沮丧地说:“我想这或许

是装出来的(或许想得有理)

因为我希望的好事不会这般如意。


夫人啊,您知道,我的心思

全在您身上;是否会更加悲伤,

我既没感觉,也不去想。


我忍受着超出常人的痛苦,

我的毅力宛似最大的不幸,

我的情感宛似我的劳动。


我为了您而忍受的悲伤

给了我勇气,我越是在不幸中

沉浸,意志便越是坚强。


我不能让您遭受损害,

我的巨大努力完全值得,

越是痛苦和忍耐,便越是爱。


我的心灵并非笨拙和奇怪,

全然不识最大的伤感,

如果您这样说,那是在欺骗。


我的心宛似钢铁一样

可以忍受煎熬,而且非常坚强,

打击越是沉重,越是果敢粗壮。


苍天给了我那样的命运,

我努力并找到了路途,

以便对我的死亡感到光荣和满足。”


黑夜啊,其他发生在我们中间的事情

都不可怕,无论听到狂傲的南风

还是离你的底层最近的风。


请将你黑色的发辫和湿润的脸庞

浸入浪花飞溅的海洋;

当你在宁静中安息,

爱神会给我同样的奖赏。

赵 振 江 译

这首三行为一节的哀歌,和他的十四行爱情诗一样,也是表达对伯爵夫人莱奥诺拉那无限伤痛却不屈不挠的深深爱恋。
恋人的对白是此诗的特色所在。诗中第11节到13节是“女子对我讲”的话,表达了她心中甜蜜的爱情以及坚定的信念。而从第15节到22节,都是诗人向这位夫人的倾吐。诗歌于是可以分为三部分。前6节是诗人准备要向夜晚诉说自己一段光荣的爱情历史。中间是这段不长的幸运历史的过程,中心内容是他们彼此的一组对话。最后两节对应开头,再次向黑夜强调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及不灭的希望。
此诗中,诗人假想自己将要在这一爱情中“失去了身体”,将进入无边的黑暗和宁静。但在这之前,他还要最后一次歌唱那段光荣的爱情历史。这是在第一节中诗人向沉默的夜晚所要求的,还要请他将河中美丽的水神举起。接着,他借爱琴海上的战争来映衬自己这段历史的辉煌和残酷,也写他人的妒忌来突出自己感到的荣誉。然后,又写到了深深的河,写它也向诗人一样,有过爱的痛苦以及短暂的幸福。这样,就在第7节,开始进入了他记忆的那“一点地方”。
怎样的一点地方呢?当夕阳退去,晚霞为白云和万物装饰上美丽的金边,温暖的玫瑰色的黄昏,怎么不令人怀想起心中爱恋的美人,那柔和的仿佛在珍珠间滑动的声音,那玫瑰色的花蕾般的面孔,羞怯中,爱情吐出了它娇嫩的花瓣。然后便是这位美丽高傲的女子,讲时间的残酷,讲她甜蜜的柔情和纯洁的信念,讲她虽然痛苦,但却安静。这一切,对照了诗人沉浸在爱河中,痛苦得失却了感觉的虚无之感。是的,什么都不知道了,除了感觉自己已“失去了身体”。接着,连续八个诗节,都是诗人的沮丧的倾诉,怎样的一种麻木了感觉的悲伤与痛苦,怎样不幸地忍受以及怎样地感动于自身钢铁般的粗壮,还有最后的光荣和满足。这时,我们会想起克维多在《爱情的定义》中写到的“使人受到折磨而又浑然不觉”,“冠以勇敢者的怯懦”等矛盾的爱情体验。也会想到诗人在另一首十四行诗中写到的,“尽管我在危险中心灰意懒,却不会放弃登攀”,“我越是恐惧,越是愚顽”。于是,在第22节,也是诗人在对白的最后,把对爱情的执着,提升到了“苍天给了我那样的命运”这样一个哲理的高度,也就是说在无法选择我们生存的这个境遇的时候,在被抛弃的生命状态下,我们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路途?如何在那个最后,可以光荣而满足地迎候死亡这一盛礼?
最后两节,照应开头,诗人转而又面向“黑夜”,然而,在诗人那儿,不管是夜晚还是河水,都有润湿的面容和美丽的发辫,都带上了恋人的影子,都似乎是爱的浩瀚世界。黑夜浸入海洋,在宁静中安息。因为他相信这个时候,爱情从此只会给予他幸福和安静。既令人欣慰,又含无限伤悲。
埃雷拉的格律严谨、风格典雅的哀歌是对加尔西拉索哀歌的发展,也促使了维加和安德拉达在哀歌创作上的进一步发展。(蔡 玮)



古 英 语 诗 歌

古英语时期英国文学的诗歌作品留传下来的为数不多。它们被保存在抄写于10世纪末或11世纪初的四部手稿汇集里:(1)《科顿·维泰利斯A XV手稿》(Cotton Vitellius A XV),包括史诗《贝奥武甫》(Beowulf )和圣经故事诗《犹滴传》(Judith )的片断,存放在大英博物馆科顿图书馆内;(2)《埃克塞特书卷》(Exeter Book),包括半异教、半基督教诗歌《远行客》(Widsith )、《航海者》(The Seafarer )、《漂泊者》(The Wanderer )、《行吟者的悲叹》(Deor's Lament )、《废墟》(The Ruin ),以及基督教诗篇《基督》(Christ )、《顾斯拉克》(Guthlac )、《凤凰》(The Phoenix )、《朱莉安娜》(Juliana ),另外还有一些“谜语诗”(“riddles”),这个手稿书卷保存在埃克塞特大教堂内;(3)《韦尔切利书卷》(Vercelli Book),包括基督教诗歌(主要是圣徒列传)《安德烈亚斯》(Andreas )、《使徒们的命运》(The Fates of the Apostles )、《海伦娜》(Elene ),以及《关于十字架的梦》(The Dream of the Rood )等,这个手稿书卷保存在意大利北部韦尔切利城的图书馆内;(4)《朱尼厄斯手稿》(Junius MS),包括圣经诗篇《创世记》(Genesis )、《出埃及记》(Exodus )、《但以理书》(Daniel ),以及三首合称《基督与撒旦》(Christ and Satan )的宗教诗篇,这个手稿保存在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内。
我们说古英语文学是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产物,因为它包括的内容有一大部分来自英国人的祖先盎格鲁-撒克逊人来到不列颠岛以前、仍居住在欧洲大陆北部时口头流传的有关日耳曼各部族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这些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是日耳曼民族的共同财富,它们深入人心,在人们记忆中扎下了根,因此被盎格鲁-撒克逊人带到不列颠岛上,在那里经过古英语诗人的充分利用和艺术加工,变成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史诗和抒情诗篇。例如,史诗(或称英雄叙事诗)《贝奥武甫》以及个人抒情短诗《行吟者的悲叹》《漂泊者》《航海者》《远行客》和《废墟》都属于这一类的作品。这一类的作品最初都创作于基督教输入不列颠岛以前。基督教传入后,它们经过基督教诗人的传抄和改动,或多或少地带上了基督教的色彩,流露出一些宗教思想和感情。批评家把这个特点叫作“古英语诗歌的基督教成分”(Christian element in Old English poetry)。和上面这一类诗歌相联系,但时代上却远远迟于上述作品的诗篇是两首战歌,叙述盎格鲁-撒克逊人抗击丹麦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它们是《布鲁南堡之役》(The Battle of Brunanburh )和《马尔登之役》(The Battle of Maldon )。这是两首英雄叙事诗,洋溢着日耳曼部落战争的英勇精神。
古英语时期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是基督教传播到不列颠岛上。这主要归功于爱尔兰的僧侣和罗马教士奥古斯丁(Augustine,公元604年逝世),以及他手下的40名传教士的努力。爱尔兰僧侣在不列颠岛北部、罗马教士在岛的南部进行传教活动,建立修道院,接受新教徒,影响了日耳曼民族的精神生活,提高了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文化素质。公元6世纪和7世纪可以说是英国人民的启蒙时期。基督教传教士是他们的启蒙老师,修道院就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学校。修道院的僧侣(修道士)除教育人民读书识字外,还从事抄写、记录、著述、创作等活动,因此教会建立的修道院既是文化教育基地,也是文学创作中心。基督教对英国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早的英国文学作品就是修道院中的僧侣创作的。他们除了抄写和改动日耳曼民族异教的民间文学、赋予它基督教成分外,还创作了大量基督教题材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尽管采用了日耳曼民族文学的诗歌形式——押头韵的长诗行(alliterative long line),尽管也反映出部落社会的组织形态、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和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却受到西方古典文学(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学)的深刻影响,尤其是荷马和维吉尔史诗传统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字的优美、润饰和精致上,也表现在社会风俗的较高程度的文雅和礼貌方面。古英语时期英国文学做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贡献,就是使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传统与日耳曼民族文学传统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当然,这个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传统经过早期基督教作家的改造,已和希伯来宗教文学传统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共同的西方文学传统。古英语时期的作家继承了这个传统,并且进一步使这个传统和日耳曼民族文学传统相结合,这样就发展了西方文学传统,使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古英语诗歌的绝大部分取材于希伯来、希腊和基督教文化传统。圣经故事、希腊罗马神话以及基督教圣徒和殉教烈士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等,为古英语诗人(也就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皈依基督教后在修道院中潜心创作的诗人)提供了大量的投合他们志趣的素材:英雄的受难、离乡背井的远航、对上帝和君主的忠诚、为正义事业的战斗和献身,以及对尘世间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的认识,等等。总的来说,古英语的宗教诗歌作品在创造性和诗歌语言的优美方面略逊于那些传统的民间文学诗歌作品,但是它们却洋溢着基督教的宗教热情,同时也包含了许多反映古老的日耳曼部落社会风俗习惯的段落,也像早期史诗作品那样具有生动和有力的叙述和描写。




推荐阅读:

费尔南多·德·埃雷拉诗3首

松尾芭蕉俳句4首

谢恩赫尔姆《磨箭的阿斯特利尔》

白尔波《文乃丽德十四行诗之十》

西巴拉《悲歌》

探马铁贝《摇船曲:哀叹调》

荷尔德林《追忆》

荷尔德林《返乡:致亲人》

克鲁斯诗4首

内察瓦科约特尔诗2首

纳吉姆诗2首

巴基诗2首

帕夏诗2首

艾姆莱诗2首

狄金森诗30首

奥登《谣曲12首》

维森特诗2首

洛博诗2首

卡蒙斯诗5首

山上忆良诗2首

柿本人麻吕《别妻歌》

博卡热《紫檀木马车上已布满星辰》

奥登《新年书简》

艾米莉·狄金森诗14首

布瑞兹特里特诗5首

弗瑞诺诗4首

潘恩《自由之树》

爱德华·泰勒《有感于滔滔雨势》

约翰·迪金森《自由之歌》

马提亚尔诗2首

纪伯伦散文诗《先驱者》

纪伯伦散文诗《先知园》

卡图卢斯诗31首

维吉尔诗4首

冯德尔诗3首

惠特利诗2首

信摩诃拉达塔拉《九章》

豪伊亨斯《话船,悼奥兰治亲王茅里茨》

赫尔曼·黑塞诗34首

艾米莉·狄金森诗50首

贺拉斯诗6首

梯布卢斯《是谁发明了可怕的剑》

谢尼耶诗3首

雅可布·卡茨诗2首

霍夫特诗2首

布雷德罗诗2首

布罗茨基诗23首

兰斯顿·休斯诗8首

奥登十四行组诗《战争时期》

乌依多博诗9首

黑塞诗4首

布罗茨基诗9首

勒夫雷斯《出征前寄璐珈斯达》

马弗尔《致娇羞的情人》

狄金森诗38首

冰心译纪伯伦《先知》

弥尔顿诗2首

赫伯特《美德》

赫立克《给少女们的忠告》

安·布雷兹特里特《写给至亲至爱的丈夫》

希尼诗14首

叶芝诗8首

波德莱尔《忧郁四首》

波德莱尔诗3首

波德莱尔《秋之十四行诗》

波德莱尔《美》

波德莱尔《邀游》


飞葢临城隅 芳筵集华渚 奏鼓登雅歌 行觞泛清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