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潘恩《自由之树》

Thomas Paine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1737年1月29日生于英国诺福克郡,曾继承父业做过裁缝,后来做过教师、税务官员,后来投身欧美革命运动。1792年他被选入法国国民公会。1802年在杰斐逊总统的邀请下,潘恩返回美国。1809年6月8日在纽约格林尼治村林苑路59号去世,享年72岁。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他撰写了铿锵有力并广为流传的小册子《常识》极大地鼓舞了北美民众的独立情绪,也被广泛视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后来受到法国大革命影响,潘恩撰写了《人的权利》,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作品之一。
今日之美国是自由民主的代名词,而最早提出“自由民主论”的,便是这位“美国体制之父”,他将半生心血,都倾注在《常识》这本不到50页的政论小册子里。
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名称也出自潘恩。
英国囚犯、美国精神领袖、法国革命者,这三个词,足以概括潘恩的一生。




自由之树


自由女神乘着光明的战车,

从阳光灿烂的仙域驾来;

一万名神仙引路,

引导着高贵的女神走来,

她就像一根美丽含苞的花枝,

从那千百万人和睦相处的天上花园降下,

手中拿着一棵她称作“自由之树”的植物,

作为她爱的象征。

这株天上来的植物深深地插到地里,

就像是土生的树木,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它的果实享誉四方,

引得周围各民族都来寻它的和平土地。

他们并不在乎族姓不同或他们之间的差别

因为自由人可以像兄弟一般和睦相处:

他们有同一种天赋精神,追求同一种友谊,

他们的殿堂同是“自由之树”。

他们就像古时的长老坐在这棵美丽的树下

满意地吃着面包;

他们不想金,不想银,

也不在乎荣华与显贵。

他们供给老英格兰木材和焦油,

还支援她在海上的霸权;

为了“自由之树”的荣誉,

他们分文未取为她战斗。

可是,请你们这些年轻人听一听,

(这是最污秽的故事)

怎么所有的专制权贵,

国王,下院和上院都全力联合一致,

要砍下这株保护我们的“自由之树”;

从东到西,吹起号角,拿起武器,

让号声响遍大地,

让远近四方的人,——振臂团结一致,

捍卫我们的“自由之树”。

( 林 本 椿 等 译 )

美国之所以成为第一次产生伟大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思想家潘恩的《常识》,整个现代政治文明都从这本书里得到启蒙。
托马斯·潘恩1776年发表的《常识》,成为北美人民明确的战斗纲领,随后被吸收为《独立宣言》的精华。这本小册子是全世界第一本真正的畅销书,在1776年的北美大陆,几乎人手一册,在当时的英国,它是《圣经》之后影响力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本书。他曾说:“所有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并具有平等的天赋权利。这是一切真理中最伟大的真理,而发扬这种真理是具有最高的利益的”;“政府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一群人为了谋利就有权利去开设或经营的店铺,而完全是一种信托,人们给它这种信托,也可以随时收回。政府本身并不拥有权利,只负有义务”;“政府不过是按照社会的原则(指宪法)办事的全国性社团”;“主权作为一种权利只能属于国民,而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一国的国民任何时候都具有一种不可剥夺的固有权利去废除任何一种他们认为不合适的政府,并建立一个符合他们的利益、意愿和幸福的政府”。
除了写《常识》、《人权论》、《土地正义论》和《理性时代》这些革命小册子之外,潘恩在《自由之树》这首爱国诗歌中显示出他的文学热情和自由精神。其反抗传统、追求自由民主的思想与《常识》是一脉相承的。
“自由之树”之所以珍贵,那是因为它是“自由女神乘着光明的战车”“从那千百万人和睦相处的天上花园降下”的“一根美丽含苞的花枝”,她是爱的象征。这意味着,自由是上天对大地苍生的厚爱,是神性世界对世俗世界的恩赐。在诗篇的开头,潘恩就将被北美人民视作比生命更珍贵的自由赠以天赋的色彩,她是神圣的,世俗世界的人们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权力来亵渎这种神圣。
尽管“自由之树”属于天外来物,但“这株天上来的植物”一落地就“深深地插到地里”,并且“就像是土生的树木,茁壮成长,开花结果”。这是因为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是同一的,正是这种同一的天性决定了这种同一的追求。所以不同民族不同种姓的人们才能不顾及他们的差别,让“自由之树”种进他们自己的殿堂,“自由之树”的果实才能享誉四方。对于天性酷爱自由的人来说,追求自由就是追求和平,追求友谊,追求“像兄弟一般和睦相处”。
金、银并不能显示“荣华与显贵”,“坐在这棵美丽的树下”才能显得满意,为了获得自由,他们不惜付出代价:“他们供给老英格兰木材和焦油”,他们“还支援她在海上的霸权”,“他们分文未取为她战斗”,这一切都是为了“捍卫自由之树的荣誉”。
同样的理由,假如“有人要砍下这株保护我们的自由之树”,那么,不管他有任何理由,以任何名义,我们都将“让号声响遍大地”,振臂团结,拿起武器来“捍卫我们的自由之树”。因为她是神圣的、珍贵的、天赋的,她比生命更重要。
如果说1775年列克星敦的枪声标志着美国革命的开始,那么,潘恩的《自由之树》就是号召酷爱自由、民主、和平的北美人民团结一致向英国统治者进军的号角。这首诗歌曾经在美国的独立战争中发挥了戏剧性的鼓动作用。追求自由,体现了典型的“美国精神”,只要崇尚自由的理念没有过时,《自由之树》也不该被人们遗忘。( 张 丽 萍 )



狄 德 罗 的 文 艺 思 想

狄德罗(1713—1784)是一位乡下刀匠的儿子,他父亲送他到巴黎学神学,准备当神父,但是他违反了父亲的意思,放弃了神学,转到了哲学和文学上来,成了一个启蒙主义者。在中国,对狄德罗的思想有种误解,就是给他贴上“唯物主义”的标签,以“唯物主义”之名把狄德罗的思想变得单一和贫乏。狄德罗文艺思想的丰富深刻直到20世纪才逐渐被人认识到,韦勒克在他的《近代文学批评史》中就用了整整一节的分量专写狄德罗,剖析了他那些堪称超前的文艺思想。实际上,狄德罗是一个比伏尔泰都远为复杂矛盾的思想家,在文艺思想上也是如此。这里主要谈谈他早期文艺理论中的“美在关系”说、严肃剧理论与情感主义文学观,这些可以说只是狄德罗文艺思想的一些侧面。
1.“美在关系”说
《论美》一文是狄德罗为《百科全书》撰写的“美”这个词条的内容,于1752年载于《百科全书》第2卷。在这篇后来名为《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的文章中,狄德罗提出了著名的“美在关系”说。这篇文章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检讨以往关于美的本质的学说;第二部分阐述他自己关于美的本质(来源)的学说;最后一部分论述人们对美所抱的分歧意见的12个根源。在第二部分中,他说:
在我们称之为美的一切物体所共有的品质中,我们将选择哪个品质来说明以美为其标记的东西呢?哪个品质?很明显,我以为只能是这样一个品质:它存在,一切物体就美,它常在或不常在——如果它有可能这样的话,物体就美得多些或少些,它不在,物体便不再美了;它改变性质,美也随之改变类别;与它相反的品质会使最美的东西变得讨厌和丑陋,总而言之,是这样一个品质,美因它而产生,而增长,而千变万化,而衰退,而消失。然而,只有关系这个概念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因此,我把凡是本身含有某种因素,能够在我的悟性中唤起“关系”这个概念的,叫作外在于我的美;凡是唤起这个概念的一切,我称之为关系到我的美。 
为了说明他的“美在关系”说,狄德罗举了高乃依的悲剧《贺拉斯》中的一句台词“让他死吧”为例进行说明。《贺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著名的悲剧故事,写的是贺拉斯三弟兄与亚尔伯城勇士库里亚斯三弟兄作战,初次交锋,贺拉斯三弟兄两死,库里亚斯三弟兄三伤。贺拉斯三兄弟的幸存者假装逃跑,库里亚斯三弟兄伤势有轻有重,追赶得有快有慢,所以最后被贺拉斯仅存的一人所杀。高乃依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诗剧,其中的一句台词就是“让他死吧”,这是老贺拉斯听他的女儿说他的三个儿子两死一逃时很气愤说的话。依据狄德罗的看法,假如一个人对高乃依的这个剧本一无所知,对老贺拉斯的回答也没有一点观念,你若问他对“让他死吧”这一警句的看法,由于他猜不出这是一个句子、或是一句话的片段,也难于知晓这三个字之间的关系,显然他就将回答他觉得这既不美也不丑。假如你对他说这是一个人被询问到另一个人在战斗中应该怎么办的时候他所作的回答,他便开始明白这样说话的人要有一种勇气,因为他并不总是相信生比死好,这句话便有了一点意义。假如你又说那是一场关系到祖国荣誉的战斗;战士就是被询问者的儿子;这个儿子是他所剩下的唯一的儿子;这个青年所周旋的有三个敌人,他们已使他的两个弟兄丧命;老者则是在对他的女儿说话,他是个重荣誉的罗马人;由于这种关系的一层层展示,使原来不美不丑的话,终于变得美,并且是崇高庄严了。狄德罗用这个很有名的例子说明美要依靠对象和情境的关系,情境改变,对象的意义就随之改变,而美的有无和多寡深浅也就相应地改变。所以,狄德罗说:“如果把环境和关系改变一下,把‘让他死’从法国戏剧里搬到意大利舞台上,从老贺拉斯口中搬到司卡班  的口中这句话就变成滑稽的了。” 
2.严肃剧(市民剧)理论
狄德罗为人所熟知的文艺主张,在戏剧方面还有他所积极倡导的市民剧理论。狄德罗要用符合资产阶级理想的市民剧来代替17世纪主要为封建宫廷服务的新古典主义戏剧,他大力提倡戏剧领域的市民化。随着资产阶级时代的到来,古典形态的悲剧和喜剧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在英国,伊丽莎白时代标志着英国戏剧的高峰,当时的戏剧家虽然仍沿用悲剧和喜剧的名称,却完全不理睬这两种戏剧的传统规则,内容也主要反映资产阶级的人生理想和现实社会的矛盾,所以是用旧瓶装新酒。有时候他们发现旧瓶不能装新酒,便干脆创造新的剧种,莎士比亚所常用的悲喜剧混杂剧便是一例。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之交,英国又出现了另一种剧种,叫“感伤剧”(Sentimental drama),进一步打破古典剧种的框架,用日常语言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情调大半是感伤的,并略带道德气味,法国人为它取了个诨号叫“泪剧”,它不像悲剧那样专写上层社会,也不像喜剧那样谑浪笑傲,目的在于宣扬资产阶级所重视的道德品质,所以又叫做“严肃剧”,其实就是市民剧,也就是话剧的开始。在法国的启蒙运动初期,像伏尔泰,对英国的“泪剧”是鄙视的,相比较而言,狄德罗的态度是科学的。一方面,他肯定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成就,另一方面,他也反对古典戏剧的矫揉造作和清规戒律,并对英国出现的这种新剧种持肯定态度。狄德罗提出了“严肃剧”理论,这是种介乎古典的悲剧与喜剧之间的新剧种,其中又分“严肃喜剧”与“家庭悲剧”两种。
1757年,狄德罗写作的第一部严肃喜剧《私生子》发表,紧接着他发表了《和多华尔的三次谈话》,即《关于〈私生子)的谈话》。在文中,狄德罗第一次阐述了自己关于创立新的严肃戏剧的理论。在这篇用对话体形式写成的文艺论文中,狄德罗借多华尔之口说:
严格说来,一出戏从来就不会局限于一种类型。没有一部属于喜剧或悲剧的作品其中不包含放在严肃剧里也并非不合适的若干章节。同样,在严肃剧中也一定有若干篇章带有喜剧或悲剧的色彩。
严肃剧处在两个剧种之间,左右逢源,可上可下,这就是它优越的地方。 
这是一种戏剧的世俗化理论,与古典主义的“雅化”正好相反。他还说:
喜剧和悲剧在任何等级里都会产生,所不同者只是痛苦和眼泪更经常地出现在臣仆的家庭,而快乐和欢笑则更经常地降临在帝王的宫殿。决定一出戏是喜剧、严肃剧还是悲剧的因素,往往并不在于主题而在于戏的格调、人物的感情、性格和戏的宗旨。爱情、嫉妒、赌博、秽行、野心、仇恨和欲望等等的效果都能使人发笑、深思和发抖。 
狄德罗的这种文艺主张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文艺上的主张。他认为喜剧和悲剧在任何等级里都会产生,悲剧并不是上层人物的专利故事。他的市民剧要求戏剧抛开贵族中的伟大人物而表现市民,抛开宫廷生活而写家庭日常生活,这就是要求戏剧接近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狄德罗同时论述了严肃剧与社会处境的表现的关系,主张不是人物性格,而是情境(社会处境)应成为戏剧表现的中心。  这种情境实际就是市民的生活处境。这种戏剧的市民化也就是俗化主张。并且,在狄德罗看来,这种市民剧还担负着教育民众的道德作用。他明确提出戏剧要在观众中产生道德效果,他说:“坏人看到自己也曾做过的坏事感到愤慨,对自己给旁人造成的苦痛感到同情”,“走出戏院之后,作坏事的倾向就比较减少。”
狄德罗的这种市民剧理论在法国本土典型地体现在戏剧家博马舍的创作上,后者写出了《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两部成功的严肃剧。
3.情感主义文学观
1758年,狄德罗继《家长》一剧之后发表了长篇论文《论戏剧诗》,进一步系统地阐述自己的严肃剧理论。这篇长篇论文中的情感主义文学观值得重视,这也正是狄德罗的思想能与卢梭声息相通的地方。狄德罗认为文学是表现情感的,而且这种情感带有自然主义的悲怆性质,他特别强调这种文学情感的强度,认为它是诗意的必要条件。他充满激情地说:
一般说来,一个民族愈是文明,愈是彬彬有礼,他们的风尚就愈少诗意;一切在温和化的过程中失掉了力量。自然在什么时候为艺术提供范本呢?是在这样一些时候:当孩子们在临死的父亲的床榻边撕发哀号;当母亲敞开胸怀,用喂养过他的乳头向儿子哀告;当一个朋友截下自己的头发,把它抛散在朋友的尸体上面,把他扛到火葬场去焚化,然后搜集骨灰装进瓦罐,每逢某些日子用自己的眼泪去浇奠;当女人死了丈夫,披头散发用指甲抓破自己的脸皮;当人民的领袖在群众遭遇到灾难时伏地叩首,痛苦地解开衣襟以手捶胸;……当人们看到一个人头缠布条跪在祭坛前,一个女巫双手在他头上伸开,向天起誓,举行着赎罪和受洗的仪式;当那些被魔鬼附体、受着魔鬼折磨的女预言者口吐白沫,目光迷乱坐在三足凳上,呼号着预言性的咒语,从魔窟的阴森森的底里发出悲鸣;当神祇欲一饮人类的血,必待这血流畅了才安定下来;当淫乱的女巫手持魔杖在森林里徜徉,引起了在路上所遇到的异教徒的恐怖;当别的一些淫妇毫不害臊地剥光了衣服,看到随便哪个男人走来,就伸开两臂把他抱住,满足淫欲,等等。
我不说这些都是善良的风尚,可是我认为这是富有诗意的。 
从他所举的这些例子看起来,它们要么是悲怆的,要么是野蛮的或者是粗犷的,总的来说,他所偏爱的是一种强烈的而非温文尔雅的情感,这与伏尔泰正好相反。菲罗克忒忒斯在孤岛上哀号呻吟,复仇女神怒气冲冲地追踪凶手,那个为报父仇却杀害母亲的阿伽门农之子奥瑞斯忒斯,俄狄浦斯王血流满面——这些才是投合狄德罗心意的场面。他认为戏剧诗人给予观众的效果应当是强烈的,使人们感到仿佛在受酷刑折磨,令他们感到方寸已乱,迷离恍惚,魂不附体,然后,在沉默良久的抑制之后,有发自灵魂、并使灵魂得到慰藉的一声长叹。这是狄德罗所理解的诗意和诗意所给予人的强烈感受。所以狄德罗还说:
诗需要一些壮大的、野蛮的、粗犷的气魄。
正是内战猖獗狂热的情绪使人们拿起刀枪,血流遍野的时候,阿波罗诗神的月桂树才复活而发青,它需要以血滋润。在和平时期,在安闲时期,它就要萎谢了。黄金时代可能会产生一首歌谣,或者一首挽歌。史诗和戏剧却需要别的风尚。 
狄德罗的这种带有自然主义的情感论与现在已被誉为现代主义的某些特质是相通的。




推荐阅读:

萨拉·梯斯苔尔诗4首

金南娇《我的宝贝还没名儿》

普拉斯诗22首

普拉斯诗9首

拉格克维斯特诗6首

卡尔费特诗6首

古尔贝里诗4首

玛丽亚·怀恩诗2首

林德格伦诗2首

斯特林堡《我看见了太阳》

奥他维奥·帕斯35首

理查德·布劳提根诗17首

富埃尔特斯诗3首

金良植诗2首

迪埃戈诗2首

塞拉雅诗2首

埃斯普龙塞达《太阳颂》

德·拉·克鲁斯《心灵的黑夜》

理查德·布劳提根诗32首

理查德·布劳提根诗25首

鲍勃·迪伦诗27首

杜丽特尔诗16首

金斯堡诗7首

罗伯特·邓肯诗2首

布莱恩特诗4首

布雷兹特里特《致我充满柔情的亲爱丈夫》

沃尔科特诗10首

赫伯特散文诗7首

约翰·海恩斯诗14首

麦克利什诗2首

蒙塔莱诗4首

罗伯特·勃朗宁诗4首

肯纳季·艾基诗9首

何塞·马蒂《Homagno》

卡夫卡诗18首

根纳季·艾基诗32首

卡尔·菲利普斯诗选

密斯特拉尔诗11首

维森特·维多夫罗诗5首

胡什哈尔·哈塔克诗3首

维奥雷达·帕拉《感谢生活》

克亚鲁丁·哈代姆《阿富汗之歌》

安德烈·布勒东诗5首

加里·斯奈德诗7首

菲利帕·维丽叶斯诗4首

贾旺娃·德玛诗4首

乐波冈·马诗乐诗3首

詹姆士·马修斯诗2首

梅儒佩诗9首

盖瑞·斯奈德《八月中旬沙斗山瞭望哨》

普拉丝诗25首

克里斯坦森诗6首

蜂饲耳诗12首

妮娜·凯西恩诗3首

罗伯特·迪诺斯诗6首

伊克巴尔诗3首

费兹诗2首

卡斯米《今天和明天》

纪伯伦散文诗7首

安德拉德诗12首

尼娜‧卡香诗6首

普雷维尔诗3首

瑙瓦拉·蓬拍汶诗5首

诗琳通诗3首

巴雍·颂通《书籍·鲜花·水流·爱情》

昂堪·甘拉亚纳蓬《诗人的誓言》

罗伯特·勃莱诗11首

查尔斯·布考斯基诗7首

玛丽·奥利弗诗14首

苏阿德·萨巴赫诗3首

欧·艾·雷沙诗2首

萨义德《复活与灰烬》

尼·哈尼姆《请你再告诉我》

达格拉卡《地中海的诗》

罗伯特·布莱诗30首

勃莱诗10首

刘仲庐诗2首

陶金花诗4首


心意不是行李 因为没有重量 所以才难提起 更难放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