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谢芜村俳句²⁰

日本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与松尾芭蕉(1644—1694)、小林一茶(1763—1827)并称为日本三大俳句诗人的与谢芜村(1716—1783),可说是稀有的奇才,兼具伟大诗人和杰出画家的双重身份,一生写了约三千首俳句,画了七百多幅画(包括一百二十多幅“俳画”)。他的诗往往绘画感十足:强烈的视觉效果,丰富的色彩,静冷然而具张力的美学距离。他写诗,仿佛在白纸上挥毫作画,世界在他笔下不断成形,构成一多样并陈、自身具足的小宇宙。
学者颇喜对比松尾芭蕉和与谢芜村的不同:芭蕉是探索者,芜村是艺术家;芭蕉是苦行诗人,芜村是入世画家;芭蕉是表达自身经历的主观的诗人,芜村是艺术与创作优先的客观的诗人;芭蕉的艺术特色是古雅、幽玄、平静、素朴,芜村则是在古典中寻找鲜活的诗趣;芭蕉抒发真实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自然与人生于他是合为一体的,芜村则往往跳脱写实,以充沛的想象力创造具艺术感和新鲜感的诗意。与谢芜村在世时主要以画闻名,十九世纪末文学宗匠正冈子规(1867—1902)鼓吹俳句现代化,写了一系列颂扬芜村的文章,贬抑盲目崇拜芭蕉之风尚,芜村从此跻身俳句大师之列。
与谢芜村于1716年(享宝元年,芭蕉死后22年)生于距离京都三十里的摄津国东成郡毛马村(今大阪市都岛区毛马町)。他本姓谷口,与谢是他母亲家乡的地名。关于他的幼年,我们所知不多。他的父亲或许是村长,母亲是帮佣,但他们似乎在他十几岁时就过世了。芜村六十二岁时,在一封书简中谈到同年完成的“俳诗”《春风马堤曲》时曾如是描述他的家乡:“马堤,即毛马塘也,是我的家乡。余,幼童之时,春日清和之日,必与友人来此堤上游玩。水上船只来来往往,堤上人们来来去去,其中有到浪速地区(今大阪市及其邻近地带)帮佣的乡下姑娘,她们仿效都会女子的时髦装扮,梳着艺妓的发型,喜欢浪漫故事和闲聊是非。”

温泉水清

见我足——

今朝清秋

☆温泉の底に我足見ゆる今朝の秋 (1768)

yu no soko ni/waga ashi mi yuru/kesa no aki

译注:日文原诗中“今朝の秋 ”,指立秋日的早晨。



一朵牵牛花

牵映出

整座深渊蓝

☆朝顔や一輪深き淵の色 (1768)

asagao ya/ichirin fukaki/fuchi no iro

译注:此诗有前书“涧水湛如蓝”。



闪电映照——

四海浪击

秋津岛……

☆稲妻や浪もてゆえる秋津島 (1768)

inazuma ya/nami mote yueru/akitsu shima

译注:秋津岛为日本国古称。此诗仿佛是揣测日本列岛如何诞生之“起源论”“宇宙论”神话/风景诗,想象华美,画面壮阔,可媲美芭蕉1689年所写之句——“夏之海浪荡:/大岛小岛/碎成千万状”(岛々や千々に砕きて夏の海 )。



月已西沉——

四五人

舞兴仍酣……

☆四五人に月落ちかかるおどり哉 (1768)

shigo nin ni/tsuki ochikakaru/odori kana



中风病者爱舞蹈——

一舞,病躯

尽忘……

☆をどり好中風病身を捨かねつ (1768)

odori suki/chūbū yamumi o/sute kanetsu



相扑败北心

难平——以口反扑

枕边怨不停

☆負まじき角力を寝ものがたり哉 (1768)

maku majiki/sumai o/nemono gatari kana



萩花初长的

野地里——小狐狸

被什么东西呛到了?

☆小狐の何にむせけむ小萩はら (1768)

kogitsune no/nanni muse kemu/kohagi hara



高台寺:

黄昏的萩花丛里——

一只鼬鼠

☆黄昏や萩にいたちの高台寺 (1768)

tasogare ya/hagi ni itachi no/kōdaiji



月到天心处

——清心

行过穷市镇

☆月天心貧しき町を通りけり (1768)

tsuki tenshin/mazushiki machi o/tōrikeri

译注:北宋邵雍(1011—1077)有诗《清夜吟》——“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天心,谓天空中央。



逆狂风而驰——

五六名骑兵

急奔鸟羽殿

☆鳥羽殿へ五六騎いそぐ野分哉 (1768)

tobadono e/gorokki isogu/nowaki kana

译注:鸟羽殿,位于洛南鸟羽(今京都市伏见区)之离宫。平安时代后期,应德三年(1086)时白河天皇开始营造,完成于鸟羽天皇时。



远远近近

远远近近

捣衣的声音……

☆遠近をちこちと打つ砧哉 (1768)

ochikochi/ochikochi to utsu/kinuta kana



去来去矣,

移竹移矣——来去

住移已几秋?

☆去来去り移竹移りぬ幾秋ぞ (1768)

kyorai sari/ichiku utsuri nu/iku aki zo

译注:此俳句有前文“思古人移竹”,用两位俳人的名字巧妙成诗。向井去来(1651—1704),江户时代前期俳人,松尾芭蕉弟子,“焦门十哲”之一。田川移竹(1710—1760),江户时代中期俳人,私淑向井去来。



小道——

几乎被落叶

掩埋了……

☆細道を埋みもやらぬ落葉哉 (1768)

hosomichi o/uzumimo yaranu/ochiba kana



刻在樱树上的忠臣

之诗,哀哉,被怪啄木鸟

啄毁且拉屎其上……

☆桜木の詩を屎にこくてらつつき (1768)

sakuragi no/shi o kuso ni koku/tera tsutsuki

译注:日本镰仓时代末期至南北朝时代活跃的武将儿岛高徳,曾潜入后醍醐天皇于院庄(今冈山县津山市)行宫,在樱树上刻下一誓忠之诗——“天莫空勾践,时非无范蠡”。日文原诗中的“てらつつき ”(寺つつき ),是传说中形如啄木鸟的怪鸟,憎恨佛法,每刺啄、破坏庙柱。芜村此俳句将忠臣之诗与啄木鸟之屎(音くそ :kuso)混为一谈,的确颇搞笑、kuso!



中秋满月——

男佣出门

丢弃小狗

☆名月にゑのころ捨る下部哉 (1768)

meigetsu ni/enokoro sutsuru/shimobe kana



秋暮——

心头所思唯

我父我母

☆父母のことのみおもふ秋のくれ (1768)

chichihaha no/koto nomi o mō/aki no kure



鹳鸟的巢

被鱼梁困住了——

秋末狂风

☆鴻の巣の網代にかかる野分かな (1768)

kō no su no/ajiro ni kakaru/nowaki kana



初冬阵雨——

楠树的根,静静浸

润着……

☆楠の根を静にぬらすしぐれ哉 (1768)

kusu no ne o/shizuka ni nurasu/shigure kana



煤球像黑衣法师——

从火桶之窗

以红眼偷窥

☆炭團法師火桶の窓より覗ひけり (1768)

tadon hōshi/hioke no mado yori/ukagaikeri



用一粒米饭

黏补纸衣上的

小破洞

☆めしつぶで紙子の破れふたぎけり (1768)

meshitsubu de/kamiko no yabure/futagikeria

陈 黎 张 芬 龄 译


芜村显然很早就显露对绘画的兴趣,并且得到一位“狩野派”画家的指点。二十岁左右,他离家到江户(今之东京)学诗学画。于二十二岁时(1737)投身俳句流派“夜半亭”创始人早野巴人(即宋阿,1676—1742)门下,有段时间几乎可说是他的贴身秘书。早野巴人师承芭蕉弟子宝井其角(1661—1707)、服部岚雪(1654—1707)。芜村曾写道:“巴人救了我,让我不再寂寞,多年来待我情深意切。”芜村最初俳号为“宰町”。1738年春出版的《夜半亭岁旦帐》首次收录了他以此名发表的一首俳句,同年夏,他的一首俳句与插画出现于图文书《卯月庭讯》中,署名“宰町自画”。几年间,他在不同选集里发表了三十多首俳句,在江户艺文圈逐渐闯出名号。他也学作汉诗,听儒学家、画家服部南郭(1683—1759)讲唐诗和孔学。早野巴人于1742年去世,“夜半亭”亦停摆。芜村当时二十七岁,他离开江户,先往下总结城(今茨城县结城市),寄住于同门砂冈雁宕处。尔后十年间,他效法松尾芭蕉的行脚精神,游走关东与奥州(日本东北地方),偶亦回江户,俳句与绘画皆有长进。
1744年春,芜村于野州(今栃木县)宇都宫编辑、印行了《宽保四年岁旦帐》,首次使用“芜村”此一俳号——与陶渊明《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一句显有关联。此阶段的芜村似乎以绘画为主业,以俳句写作为余技,留下的诗作或画作并不多。1751年8月,三十六岁的芜村结束十年浪游生活迁移至京都,首度住进禅寺,剃发,穿僧袍。1754年,又移往他母亲的家乡丹后与谢,寄居于宫津的净土宗见性寺。他在这里逗留了三年,把大半的精力投注于绘画,勤学“文人画”(南画),创作了许多山水、人物、花鸟画作。与谢芜村或许受到俳人、画家彭城百川(1697—1752)影响,将日本与中国的文学、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迟至1757年,他虽自认是画坛正宗“狩野派”的追随者,却已然转向“文人画”风。
1757年9月,芜村回到京都,在此终老。回到京都的第二年,他将姓氏从“谷口”改为“与谢”。他大约在1760年、四十五岁时结婚,妻子名为とも (Tomo),也是诗人,他们育有一女,名くの (Kuno)。芜村靠教人写诗与卖自己的画为生,但仍有极多时间写俳句,此后二十几年,创作量越来越大。1760年代的芜村已然是头角崭露、才气受肯定的文人画家,而后终成为与池大雅(1723—1776)并列的江户时代文人画巨匠(1771年,芜村与池大雅合作完成以李渔《十便十二宜诗》为主题、现今被列为“日本国宝”的《十便十宜图》,芜村画其中《十宜图》)。
1766年,芜村与昔日夜半亭同门炭太祇、黑柳召波成立俳句社“三菓社”。同年秋天,他离开妻女,独赴赞岐(今香川县)。翌年回京都后又再赴赞岐。1770年,55岁的芜村被推为夜半亭领导人,继承夜半亭名号,成为“夜半亭二世”,三菓社也易名为夜半亭社。炭太祇、黑柳召波于1771年相继过世,幸有高井几董、松村月溪、三浦樗良等杰出新门人入社。从1772年开始,夜半亭社陆续印行了多本可观的俳句与连句集。几董于1773年、1776年先后编成《明乌》《续明乌》两选集。芜村于1777年写成了前面提到的《春风马堤曲》——以非常中国风的“谢芜邨”为笔名,由十八首俳句或汉诗构成的新类型“俳诗”——这组思乡、思母之作将芜村的诗创作力推至巅峰。
1768年(明和五年)3月出版的《平安人物志》里,将以“谢长庚”为艺名的芜村列入画家之部:
谢长庚 字春星 号三菓亭 四条乌丸东ヘ入町  与谢芜村
正冈子规说:“一般人并非不知芜村之名,只是不晓得他是俳人,只知他是画家。然而从芜村死后出版的书籍来看,芜村生前由于俳名甚高,画名遂不彰。由是观之,芜村在世时画名为俳名所掩,而死后迄今,俳名却又为画名所掩,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这是正冈子规百年前的说法,于二十一世纪的今日观之,芜村以诗坛、画坛双雄之名,蜚声于世界文化圈此一事实,已殆无疑问。



推荐阅读:

查尔斯·西米克诗14首

艾吕雅诗10首

黛博娜·艾泽诗13首

米罗斯拉夫·赫鲁伯诗3首

托马斯·默顿《沉默中》

瓦尔兹娜·莫特《访客》

达尔维什诗5首

艾吕雅诗17首

查尔斯·西米克诗18首

赫塔·穆勒诗9首

穆罕默德·达维什诗4首

苏珊娜·罗伯茨诗4首

瓦尔兹娜·摩尔特诗3首

西尔维亚·波恩《突然一击》

伊凡娜·米兰科维诗3首

索德格朗诗13首

黛博拉·艾泽诗26首

道格拉斯·邓恩诗6首

塞弗尔特诗6首

加西亚·马尔克斯诗3首

费尔伯恩诗4首

劳丽丝·爱德蒙《捕捉》

梅森《忠贞之歌》

雨之诗

聂鲁达《马克丘·毕克丘之巅》

里尔克一诗两译

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安德里奇诗6首

普列舍伦诗7首

瓦斯科·波帕诗10首

兹马伊诗2首

艾略特《空心人》

君特·格拉斯诗25首

荷尔德林《塔楼之诗》

叶芝《十字路口》

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诗61首

马雅可夫斯基诗7首

克塞尼娅·马列尼科娃诗11首

法罗赫扎德诗3首

罗伯托·胡亚罗斯诗5首

路易丝·格鲁克组诗3首

乔治.鲍威林诗12首

玛格丽特·罗斯诗10首

布尔·辛莱尔诗10首

迈克尔·翁达杰诗6首

塞弗尔特诗4首

约尔根·加斯里尔维斯基诗3首

奈兹瓦尔诗4首

瓦特·兰德《Istrovewithnone》

米沃什诗13首

尼尔马尼·弗根诗2首

库蒂·雷瓦蒂诗2首

S.约瑟夫诗2首

纳姆奥·达索尔诗2首

阿朗·科拉特卡尔诗2首

里尔克《时辰祈祷·朝圣》

梁宗岱译里尔克诗2首

里尔克《罗丹论》

里尔克论塞尚

里尔克《豹》

印度《阿达婆吠陀》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树悲悬剑所 溪想钓璜馀 明发辉光至 增荣驷马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