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荣和映里:21年前富士山下的情人节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Author 三影堂
2月15日
下午三点 现在,只有两个人的意志让我们在这里。
有时候,富士山偶尔现露一点点。每逢她出现心就跳起来,但仍然云朵遮住着我们的视线。
世界被一朵云改变。
越接近黄昏时刻,山中湖的温度越来越低,一阵阵风雪迎面扑来把我们俩冻得缩成一团,抱在一起……
期待的波浪屡次滚来滚去,慢慢觉得无力无奈。但是牵着的手还那么温暖。“只有看着她我就能感到幸福,那就行了”他的目光里毫无郁闷的阴影。我们边看在眼前逐渐变化的光线,边聊聊往事。
夕阳一半垂罩在富士山的肩头时,突然阳光从浓厚的云彩缝里猛露出来,一片光线飞舞。但是我们毫无冲动。两个人都知道还要等。在眼看着变得彩光世界前,我们目不转睛地等着。
落日的周围被染上了很强烈的朱红色,夕阳照耀着云彩。带着金色的小片云开始被吹散。
牵着两个人的手里热血沸腾,起风了……
©️荣荣&映里,《In Fujisan, Japan2001》,2001(向右滑动查看)
荣荣和映里 《BEYOND》
280元
策展人:巫鸿
出版:Walsh Gallery
298x216x8mm
59页
本书包含“In Fujisan, Japan2001”,“We are here, Beijing 2002”两个系列作品。
《飨宴——关于爱 1996-2000》
398 元
限量800本
257mm x 346mm
页数:168p
总策划:荣荣&映里
艺术指导:田中义久
设计协助:谷川佳子
2020年底,一本以“爱”为观点的摄影集《飨宴—关于爱 1996-2000》终于集结成册,此摄影集收录了艺术家映里于1996-2000年创作的四个系列:《自拍像》《最》《灰色地带》《1999东京》。
本书为2006年10月于美国纽约前波画廊举办的“荣荣和映里:六里屯”展览而作,由三影堂艺术中心和前波画廊出版合作。《六里屯》可说是《荣荣的东村》的续编,东村解散之后,荣荣于1995年搬入离东村不远的六里屯,眼光和生活在变化,北京在扩张,一个用眼睛说话的日本女孩踏入小院,这是映里。从此她和荣荣,以及六里屯,在无声对话中找到意义。两年后,拆迁的巨轮碾过六里屯。当小院化为瓦砾,荣荣和映里手持白色鲜花,为小村的毁灭举行葬礼。
—— 巫鸿
《蜕》2003年9月我在北京798厂策划的一次特定场地展览。一方面,它展出了荣荣和映里在过去十年间创作的十二个摄影系列作品,可以看成是这两位艺术家的一个回顾展。但同时我也希望把这次展出办成一个“实验性展览”,提出有关当代艺术展览的语言、场地、观众以及功能的问题。在我的概念中这两个目的实际上不可分割,项目的主要目的因此主要是在展览的作品和场地之间营造出一种共生的关系:荣荣和映里的大部分照片表现他们与城市及自然环境间密切的互动关系,而展出的场地——一间废弃的工厂厂房——则讲述了一个有关北京和中国的故事。把这两个叙事结合进入一个紧密联系的视觉展示中,这个展览强化了作品的内在信息,并创造出一个观众可以与之互动的艺术空间。
—— 巫鸿
从六里屯到三影堂
荣荣和映里新作展
这个展览的名称有两层含义,一层涉及中国的城市变化,另一层与荣荣、映里的个人生活有关。首先它把这个展览和北京东郊的两个特定地点联系起来:六里屯——荣荣和映里在那个传统小村里生活到它在2003年毁灭的一刻;三影堂——五年后这两个艺术家在草场地村创建了这座崭新的当代摄影艺术中心。在更广的意义上,这两个地点的命运反映了北京的持续毁坏和建设,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在这些年里的迅速变化。
但是“从六里屯到三影堂”还有着更深更私密的一层意味:随着三影堂的建立,荣荣和映里的家庭也在不断成长。如今他们已是三个孩子的父母,新地点和新生命的诞生因此交织在一起。
—— 巫鸿
荣荣和映里《三影堂,北京》珂罗版摄影集
珍藏版
限量版
价格:1800 元 (ed.33-100),2000 元(ed.101-200ed.),2500 元(ed.201-257)
三影堂与便利堂共同推出珂罗版摄影集 荣荣和映⾥《三影堂,北京》。作品集由日本和纸制作,⾼质量的珂罗版制作⼯艺完美呈现了作品的层次和细节,记录了三影堂⼗年间走过的点点滴滴。
荣荣和映里《妻有物语》
800元
257x355mm
页数:80p
艺术总监:町口觉
*图中牛皮纸封套荣荣题字“妻有物语”完全随机
©️荣荣&映里,《即非京都》,2015-2021(向右滑动查看)
*《即非京都》作品请垂询至三影堂+3画廊邮箱 info@plus3gallery.com
2015年以来,我们开始致力于《即非京都》系列的创作。当时我们受启发于“京都”,开始尝试打破一些刻板印象,重新审视摄影表达的本质。这个系列引入全新视角、鉴于全球意识,所探索的是一个局域无限的世界。
自2015年定居京都起,我们每天都投入到这座城市的拍摄中,然而我们两人却不曾满意所拍摄的任何照片。正如“我们”透过摄影所见,京都充满了丰富多元的现象。我们尝试着采用各种方法和技巧,但越是美的摄影画面,越显空洞和了然,离我们所追求的表达就越远——直至最后,我们自己也迷失了究竟想要去拍摄什么。尽管上千张照片中一无所获令我们感到沮丧,但是我们仍然持续拍摄着“无法记录的世界”与“没有必要的图像”。
直到有一天,我们读到一篇关于京都地下水的文章,提及地下水与琵琶湖水体总量几近相当。刹那间,我们自认为了解的日本千年古都——历史文明、人文景观、自然特质,都被扎根于古都城下的水源,以及这水源维系着一切生命的深刻认识所颠覆了。我们意识到,所有自然与人类文明、所有在此穿越时空而持续存在的现象,构成了“京都”这个有机整体。也是这一瞬,那些“无法记录的世界”和“没有必要的图像”在此汇聚合一。这些并非是我们所编造的——它们从始至终就在那里,只是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有所领悟。“京都“、“水”、“摄影”三者的关联加深了我们对自然与人文的理解,也让我们对于水体循环滋养世间万物的事实产生了更高的敬意。
以石为代表的深邃时空下,我们眼前浮现了爱——重现在自然界错综交织的枯干枝影中。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与鸭川永不停息的流动中,我们感受了到重生的喜悦。《即非京都》可谓“即非摄影”,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过程,也是必然的未来。
—— 2021年8月9日,荣荣和映里于京都
往期推荐
解海龙|浙江摄影出版社|王春帅|浙江当代摄影|王士杰|老安|蜷川实花|路易吉·吉里|薇薇安·迈尔|伯汀斯基|植田正治|欢岛|周仰|陈灿荣|观念艺术|庄学本|张侯权|冯立|尤达任|安迪·沃霍尔|李·弗里德兰德|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傅拥军|汪雪涯|蒂尔尼·吉伦|秋山亮二|王轶庶|徐小通|刘思麟|威廉·埃格尔斯顿|彼得·比亚洛布热斯基|山地俊辉|W·尤金·史密斯|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徐盛哲|尴尬郑|傅尔得|马西莫·维塔利|盖少华|马克·鲍尔|严明|土门拳|山本昌男|吕楠|乔尔·迈耶罗维茨|匹兹堡项目|某|西蒙·罗伯茨|王兵|蒂姆·赫瑟林顿|木村伊兵卫|拉里·克拉克|布鲁斯·戴维森|约瑟夫·寇德卡|罗曼·贝扎克|Eric|托马斯·德沃扎克|刘昕|奥山由之|浅田政志|葛亚琪|张克纯|蔡东东|川内伦子|格利高里·克鲁德逊|中平卓马|亚历山德拉·桑吉内蒂|尾仲浩二|陈菠菜|王福春|庄喆|余海波|横浪修|安妮·戈拉兹|贝尔纳·弗孔|中古书⑨|中古书⑧|中古书⑦|中古书⑥|中古书⑤|中古书④|中古书③|中古书②|中古书①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的摄影书社群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情人节折扣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