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低血压危害十分严重!
一直以来,人们只知高血压有害,殊不知血压过低同样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最常见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体质虚弱者以及老年人,特别是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病(例如心肌梗死、心衰)的患者。
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临床诊断为低血压症。但对于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已经发生心脑肾并发症的患者,以及存在血管硬化、狭窄的老年人而言,血压尚未低至这一水平,也可能出现低血压症状。
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患者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过低或怀疑低血压症状,应及时找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视情况减少药物种类或减小药物剂量。
已经患有冠心病者,更要注意低血压的问题,因为舒张压低于60mmHg可能会减少心肌供血,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体位性低血压
人从坐位到立位或卧位到站位时血压会变低。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为从卧位转为立位3分钟以内,收缩压下降≥20mmg或/和舒张压下降≥10mmHg,伴或不伴各种低灌注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一过性黑蒙为典型症状,在中老年中更常见。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限制了血管内容量变化的代偿功能,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服用高血压药物后也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的患者在变换体位时要慢,比如下床前坐5分钟再站起。
餐后低血压
诊断标准是进食后2小时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 mmHg以上,或餐前收缩压大于等于100 mmHg,而餐后收缩压小于90 mmHg,或出现临床症状者。多见于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的老年患者。
为避免餐后低血压,患者可在餐前饮水,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在餐后平躺一段时间,严重者可少食多餐。
体质虚弱
体质虚弱者、青少年、缺少运动者及女性发生低血压的机会较多,有的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可能出现头晕、乏力、气短、精神不振、易疲劳等。有些女孩为了瘦身,过度节食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体内营养供应不足,产生低血压的症状。
季节性低血压
在天气炎热的夏天较为常见,因出汗过多导致血容量减少,加之血管扩张而会出现血压降低,患者可有暂时性的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等症状。
一些冬季去南方避寒的老年人也有可能出现类似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体逐渐适应气温变化后,不少人的血压又会恢复至原先的水平。
洗澡
洗澡水温过高时全身血管扩张明显,导致低血压、脑供血不足。建议洗澡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心脏疾患
心动过缓、心律失常、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是心源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只有通过治疗原发病才能改善症状。
药物
非降压药物也可能导致血压降低,使用以下药物时应定期监测血压:
α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利尿剂、抗帕金森病药物、西地那非(伟哥)。
激素分泌异常
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甲状腺素分泌减少,患者的基础代谢率下降,表现为粘液性水肿。心肌粘液性水肿时心搏出量减少,心率减慢引起低血压;肾上腺功能低下时,皮质醇和醛固酮分泌减少,这两种物质起到维持血压作用。
低血压是各型休克的重要体征。休克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外周动脉处于收缩状态。由于微循环障碍,血液淤滞在真毛细血管内,致使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典型的有大量出血,血容量下降时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超敏反应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严重感染引起脓毒血症并发感染性休克和严重心力衰竭,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引起的心源性休克。
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者(特别是青少年),低血压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重在预防。
首先,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是防治低血压的有效措施。对于老年人,可以选择些强度不大的运动,比如散步、骑自行车、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
其次,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在生活中合理搭配膳食,不偏食,以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
高血压患者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不要随意更换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平时要注意变更体位时的速度,比如起床或由坐位起立时不要过急过快。餐后低血压者,可尝试餐前适量饮水、餐时不要饮酒、餐后适当休息、少食多餐等措施。
突发心慌、头晕、黑蒙等低血压症状,可立即采取平卧位休息;如患者已发生晕厥,家属应立即将患者抬放到空气流通处,或将头放低,松解衣领,适当保温,患者一般很快可以苏醒。
如果症状长期得不到缓解,就要及时去医院诊治。患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衰的患者,如果血压过低,应该减少或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低血压的药物。
「有用就扩散」
大家都在看
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 Syndrome)?
“春天到了,我却闻不到花香” —性幼稚伴有失嗅的卡尔曼综合征
抢救几个小时,没保住23岁小伙的命!一定要学点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
看完记得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