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51 :所謂得一万事毕,你能守精不失,就得到一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卷六如來現相品第二

如來現相品第二

如來是佛的十号之一。在金剛经上說:「如來者,无所從來,亦无所去。故名如來」。又有一個意思,「乘如实之道,來成正觉」如实就是一眞法界的眞理,「如」是諸法的本体。「來」是法的用,從体起用,所以叫如來。如是靜,來是动,而华严经的境界,是动靜一如,也就是动不礙靜,靜也不礙动;这种互相无礙的境界,就是如來。現相是佛所示現的相。佛本來是无相的,因为要教化一切众生的緣故,所以在无相之中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种隨形好。这一品在华严经里是屬於第二品,是說明如來因何現相的道理,所以叫如來現相品第二。

如是靜,來是动。而华严经的境界,是动靜一如,动靜不二。也就是动不礙靜,靜不礙动,互相无礙,就是「如來」。又有一說,「如」是理解,「來」是事相。如是无所表,來是有所表。这也就是事不礙埋,理不礙事,事理圓融。現在所讲的如來現相,就是佛在菩提树下初成正觉的時候,在菩提道場中的大众海会,現出大威神通力不可思議的境界身,所以叫如來現相品。

爾時諸菩薩,及一切世間主,作是思惟。

就在这個時候,就是佛說如來現相的時候。一切諸菩薩和一切世間主,大家都生出一個念來,观想佛的境界。譬如,为什么佛能現相呢?他們想出十個問題來問佛。①云何是諸佛地?②云何是諸佛境界?③云何是諸佛加持?④云何是諸佛所行?⑤云何是諸佛力?⑥云何是諸佛无所畏?⑦云何是諸佛三昧?⑧云何是諸佛神通?⑨云何是諸佛自在?⑩云何是諸无能攝取?

承蒙佛的慈悲,詳細的为大众解释。云何是諸佛地。

現在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想要知道什么是諸佛地?因为他們不明白諸佛地的境界,都要來參一參,想一想,「云何是諸佛地?」好象我們參禪的時候,參「念佛是誰?」是一样的道理。这個佛地,能生出一切众生。菩薩、罗漢、緣觉、众生都是從佛地所生出來。不但一切菩薩從佛地所生,就是一切諸佛也是從佛地所生。佛地是一切圣贤所住的地方,也是所修行的地方,是福慧具足的地;一定要福也具足,慧也具足,才能登到佛地。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尚且未能明白佛地的境界。我們現在讲佛地,只能說其中一點的道理;究竟的佛地,是妙不可言。現在只讲個大概,在后边会有詳細的說明。

云何是諸佛境界。

現在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什么是諸佛的境界。諸佛的境界,是无量无边,猶如虛空一样。虛空是什么样子,佛境界就是什么样子。所謂「若人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加虛空」。你想要認識佛境界,必須把意念清淨如虛空,在虛空中包罗万象,山河大地、房廊屋舍,都在虛空中含藏著。所以說佛的境界,可以說沒有。沒有境界才是眞正的境界。为什么說沒有境界?因为不是一种境界,而是所有的境界。要把所有的境界都說出來,是說不完尽的,只可以說沒有境界。好象虛空包含一切,沒有任何东西能跑出虛空之外。也可以說沒有任何境界能超出佛的境界。佛境界就是虛空,包罗万象。也就是「掃一切法,離一切相」。把一切法都掃除,把一切相都離開,統統都沒有了,就象虛空一样在四十六卷上說:佛境界有十种:①一切諸佛一跏趺坐,徧滿十方无量世界②一切諸佛說一義句,悉能開示一切佛法③放一切光明,悉能徧照一切世界④於一身中,悉能示現一切諸身⑤於一处中,悉能示現一切世界⑥于一智中,悉能決了一切諸法无所掛礙⑦於一念中,悉能徧往十方世界⑧於一念中,悉現如來无量威德⑨於一念中,普緣三世佛及众生心无雜乱⑩於一念中,與去來今一切諸佛体同无二。这是佛的境界。

云何是諸佛加持。

我們現在都是蒙佛加持,令我們菩提心相续,而不忘失。承佛的加持,令我們的一切一切吉祥如意,不过,我們不知道而已。我們是处在佛的法身中,受佛的法薰陶,而不自知;若修成证果,或開五眼,就知道所有一切都是蒙佛的加持。这种加持力量,也是尽虛空徧法界。无论有情或无情的众生,都得到佛的加持。

在五十八卷上說,佛加持有十种:①始能发菩提之心。②於生生中,持菩提心,令不忘失。③觉諸魔事,悉能遠離。④聞諸波罗蜜,如說修行。⑤知生死苦而不厭惡。⑥观甚深法,得无量果。⑦为諸众生說二乘法,而不证取彼乘解脫。⑧乐观无为法,而不住其中,於有为无为不生二想。⑨至无生处而現受生。⑩雖证得一切智,而起菩薩行,不断菩薩种。这十种是佛所加持的。

現在讲一上公案,佛住世的時候,在瞻婆城中,有一位大富長者,在社会上很有地位,美中不足的事,就是沒有兒子,他发心供养六個外道,作为師傅,想求得兒子。不久他太太就有孕了。他很高興將太太懷孕的消息告訴六師。他又問六師:「他太太所懷的是男?是女?」六師說:「是個女孩子。」長者一聽說是女孩子,又憂愁起來:「將來无人繼承我的財產,因为女兒无權繼承遺產,我这样多的財產如何处理?」有位善知識來來拜訪他,見他愁眉不展的样子,乃問:「你为何发愁?」長者說:「我太太懷孕,請問六師,都說是女孩。我年紀已老,无量的財產,將來如何处理?所以我很憂愁。」这位善知識聽完之后,乃建議他說:「释迦牟尼佛,有广大神通,已開五眼,知道无量劫的因緣,你可以去佛所,請教於佛,乞佛指示。」

於是長者便到佛前,頂禮之后,乃請問佛:「乞求世尊慈悲,我太太懷孕,是男是女?請示知。」佛說:「你放心,一定是男孩子,而且相貌非常美好。」長者聽后,便欢天喜地回家去,將此消息告訴六師。这六個外道,生出嫉妒心,大家設計要害死長者之妻。於是用毒藥摻入一個醃摩罗果內,教長者拿回家去,給太太吃,並騙長者說:「若服此藥,你太太腹中的胎兒,女的也会變成男的,福慧无比,相貌端正。」長者信以为眞,令其妻服之,不到片刻,其妻即死。在无可奈何之情況下,將其妻火葬。此時,释迦牟尼佛在定中知道此事,即來填場。長者見世尊,大发脾氣而說:「世尊!你是不是打妄語?說我太太会生男孩子,現在我太太死了,怎能生兒子?这怎么辦?」佛很慈祥的安慰長者說:「當時,你只問我胎兒是男是女?可是你沒問我,你太太的壽命是長是短?現在你太太雖然死了,但是,我保证你还有個兒子。你如果不相信的話,去看你太太的身体便知。」这時,大火將長者之妻的肚皮燒裂,從腹中生出一個嬰兒,很自然的坐在火中。佛令長者到火中抱出嬰兒。此六師卻禁止長者的行动,不准到火中去。長者便說:「佛教我入阿鼻地獄,所有的猛火,尚且不能燒身,何況世間的火,不足为畏。」於是走到火中,猶如入清涼大河水中,抱出嬰兒。小孩雖在大火中,但未受到絲毫的損害。長者將嬰兒交給佛,佛接过嬰兒之后,乃对長者說:「一切众生的壽命,好象水上之泡沫,是无常。这個嬰兒,大火燒不死的因緣,是因为他以前所造不怕火燒的果报,所以火燒不死,非我所作。」長者請佛为嬰兒命名,佛說: 「这個嬰兒生於猛火之中(火梵語叫树提),应名树提。」

云何是諸佛所行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諸佛所行所作是什么?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行所作是教化众生,令众生齊成佛道。諸佛所行,恰到好处,既不会太过,也不会不及。諸佛有十种化而不会失時机:①一切諸佛成正觉不失時。②一切諸佛成熟有緣众生不失時。③一切諸佛为众生授菩提記不失時。④一切諸佛隨順众生的心,來示現种种神通力不失時。⑤一切諸佛隨众生的解,來示現种种佛身不失時。⑥一切諸佛住於大舍(无论什么都能舍)不失時。⑦一切諸佛入諸聚落不失時(不会提前去,也不会遲到去)。⑧一切諸佛攝諸淨信众生不失時。⑨一切諸佛調伏惡性众生不失時。⑩一切諸佛現不思議諸神通不失時。總之,一切諸佛所行所作,都恰到好处,不左不右,正適其需,恰逢其時。不会太过或不及。

云何是諸佛力。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什么是諸佛力。諸佛的力量,是无量无边,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共有三种十力。在第一品中已讲一种十力,現在簡单來淺释其餘二种十力。第二种諸佛十力:①广大力量。②无上力量。③无量力量。④大威德力量。⑤難獲力量(不容易得到的力量)。⑥不退力量(不退菩提心的力量)。⑦堅固力量。⑧不可壞力量。⑨一切世間不思議力量。⑩众生无能动力量。这是华严经的十种力,在下边是华严经疏的十种一切力。第三种諸佛十力:①身命不可壞力。②毛孔容持力。③毛持大山力(在佛毛端能現大山)。④定用自在力。⑤常徧演法力。⑥德相降魔力(佛的相貌有降魔作用)。⑦圓音徧徹力。⑧心无障礙力。⑨法身微密力。⑩具足行智力。在每种力中,有很多种的意思,在下边经文中会有說明。

云何是諸佛无所畏。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什么是諸佛的无所畏力。諸佛是无有所畏,一切众生是有所畏。諸佛的无所畏,也是无量无边。簡单來讲,有十种无所畏:①聞持无所畏。②辯才无所畏。③二空无所畏(人也空,法也空)。④威儀无缺无所畏(有威可畏,有儀可奉)。⑤三业无过无所畏(身口意三业不犯过)。⑥外護无所畏(在外边護持佛法,天魔外道不得便)。⑦正念无所畏(不畏遺忘)。⑧方便无所畏(不畏生死)。⑨一切智无所畏(不畏二乘)。⑩具行无所畏(具足六度万行,修行圓滿)。这十种无所畏是大概的意思,若往度闊來讲,有无量无边的道理。

云何是諸佛三昧。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諸佛的三昧是什么。三昧譯为正定,不徧不邪为正,不思不想为定。又叫正受。佛的三昧,也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簡单來讲,也有十种定:①一切諸佛,常在定中,於一念之間,徧往一切处,普徧为一切众生,广說妙法。②又能普徧为一切众生,說无我際之法。③一切諸佛在定中能普徧进入过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互相无有障礙。④一切諸佛,在正定一念中,能普徧进入十方广大佛刹。⑤又能普徧現出无量种种的佛身。⑥又能隨順一切众生种种心解,而現出三业(身、口、意)的清淨相。⑦一切諸佛,在正定一念中,为一切众生說離開愛欲之法,得到眞实的理体。⑧又能演說一切因緣生起的自性。⑨又能示現无量世間、出世間广大庄严,令一切众生常見佛。⑩令一切众生都得到通达一切佛法的无量解脫,究竟能到无上的彼岸。

云何是諸佛神通。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什么是諸佛的神通。罗漢的神通,已是不可思議,有千變万化,一举手、一投足,皆可使天地震动。菩薩的神通妙用,更妙不可言。至於諸佛的神通,更是无法可形容,簡而言之,举出十种:

①他心智通: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來悉知悉見。为什么佛能知众生心?因为佛有他心的神通智慧。②天眼智通:佛不但知道人間众生的心,而且又知道天上众生的心。怎能知道?因为佛有天眼智慧的神通。③知过去劫宿住智通:佛知道无量大劫以前过去的事,这是宿住智慧的神通。④尽未來際劫智通:佛不但知道过去世的事,又能知道未來的事,这是尽未來際劫智慧的神通。⑤无礙清淨天耳智通:佛又有无所障礙而又清淨的天耳智慧的神通。

⑥无体性无动作往一切佛刹智通:佛不起於座,很自然的到一切諸佛國土去轉大法輪,教化众生,因为佛有这种智慧的神通。⑦分別一切言辭智通:无量数世界中的一切众生,种种的言辭,佛分別的清清楚楚,因为佛有这种智慧的神通。⑧无数色身智通:佛为教化众生,而現出种种的妙色身,因为佛有这种智慧的神通。⑨一切法智通:无论什么法,都通达无礙。因为佛有这种智慧的神通。⑩入一切滅尽三昧智通:於念念中,能入一切法滅尽定,因为佛有这种智慧的神通。

又有十种神通:①一切諸佛能於一尘中,現出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出興於世。②一切諸佛在一尘中,現出无量佛身轉大法輪。③一切諸佛在一尘中,令一切众生受化調伏。④一切諸佛在一尘中,能現出无量諸佛國土。⑤一切諸佛在一尘中,为一切菩薩授記。⑥一切諸佛在一念中,現出过去未來現在一切所有諸佛。⑦一切諸佛在一念中,現出过去未來現在一切所有世界种。⑧一切諸佛在一念中,現出过去未來現在一切所有神通。⑨一切諸佛在一念中,現出过去未來現在一切所有众生。⑩一切諸佛在一念中,現出过去未來現在一切所有佛事。諸佛的神通妙用是說不尽的。

云何是諸佛自在。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什么是諸佛的自在。諸佛的自在,既沒有限度,也沒有边際。自在就是沒有煩惱。有煩惱就是不自在。这种麻煩,不是從外边來的,而是從自心招來的。在四諦中的集,就是招感性,有了集就不能自在。沒有集,就能自在。这個自在,就是沒有妄想。有了妄想,當然不自在。这個自在,就是沒有貪瞋痴。有了貪瞋痴,當然也不自在。只要得到一种自在,便得到种种自在。所謂「一自在一切自在;一不自在,一切不自在。」「一」是数目的開始。有了才有二,有二才有三,乃至到千千万万,越搞越不自在。若能得到一就自在,得不到一就不自在。究竟这個「一」是什么?就是專一,沒有二心的意思。我們为什么不能開悟?就因为不專一修行,三心兩意的在打妄想,心猿意馬拴不住,總想往外馳,如果能一心一意的去修行,一定会得自在。中國字的構造,含有很深的哲理。一心是「忠」,二心是「患」,仔細研究很有道理。

所謂「得一万事毕」。这個「一」就是精髓,就是你的精、氣、神三宝的綜合体,你能守精不失,就得到一。我們修道究竟是修什么?讲经是讲什么?說法是說什么?就是說这個「一」。在经典上特別提出「断欲去愛」的法門,即是断你的欲心,去你的愛心。这种欲愛是令你墮落的根源,也就是生死之根。所以在生命之輪(十二因緣)第一條就是无明(欲愛),如果你断了无明,就不会產生其餘的因緣,也就沒有生死。我們修道就是在断无明。这一點,大家要特別注意。得到这個一,就是戒;守住这個一,就是定;明白这個一,就是慧。如果还沒有得到这個一,要趕快发懺悔心、发菩提心、发精进心。若不然,將來一定会墮落到地獄去。这不是威協你們,而是实实在在的情形。事先对你們說明白,免得到時候又埋怨師父沒有說明白。希望各位!不要在糊涂中混日子,醉生夢死中过生活,不要認为一切都算了,不必去追尋真理。如果有这种思想,就是自暴自棄,不堪造就,等於行屍走肉,酒囊飯袋,穿衣服的架子,无有是处,这是很可怜的。

諸佛为什么有大自在?因为已得到「一」了!他們持戒、修定、生慧,所以才得到自在。我們为什么不自在?就因为沒有得到一。諸佛的自在也有十种:①众生无礙自在用、②國土无礙自在用(國土可以隨便搬家)、③法无礙自在用(佛說一切法,不離一切心)、④身无礙自在用(隨緣应現,隨意应現)、⑤愿无礙自在用、⑥境界无礙自在用、⑦智无礙自在用、⑧神通无礙自在用、⑨神力无礙自在用、⑩十力无礙自在用。諸佛的自在,要往詳細來說,就是尽未來際也說不完,現在只是簡略說明一個大概。

云何是諸佛无能攝取。

一切菩薩和工切世間主,都想知道什么是諸佛无能攝取呢?无能攝取就是无法可以制服,无能可以破壞的意思。佛的神通力,不是天魔外道所能破壞的。这种无能攝取也是无量无边,說不尽之多。簡单來說,有十种不可破壞的行門:

①一切諸佛在往昔因地修行的時候,都发堅固不可破壞的大愿。佛所发的愿,絕对不更改。发出什么愿,就行什么愿,不会打妄語,所謂「所言必行,言无有二」。

②要想圓滿一切功德,尽未來劫修菩薩的六度万行,絕对不生懈怠的心,時時刻刻勇猛精进。

③为欲調伏一切众生,所以分身无数,往不可說那样多的世界去,为調伏剛強的众生,永遠不停止这种工作。

④对於有信心的众生和有毀心的众生,用大悲心來普徧观察。誰有信心,誰就早得到佛的加被;誰有毀心,誰就晚得到佛的加被。雖然時間人早晚,但是每個众生都得到平等的加被,而沒有分別。

⑤從初发菩提心,到成佛的時候,始終是精进,終究不曾退失菩提心。

⑥從少而多,積集无量的功德,皆以回向一切智性。就是回向佛,因为佛佛道同,对於世間一切有为法,終无染著。

⑦在所有諸佛道場,修学身口意三业清淨的法。修行佛所修行的行門,又把一切所修行有功德,回向給一切智性(佛),所以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道。

⑧佛常常放大光明,此光平等普徧照耀一切处,又照一切諸佛所說的法,使令一切菩薩心里皆得到清淨,而圓滿一切智。

⑨佛能捨離世間一切乐,也不貪世間的乐,也不染世間的乐。普徧愿世間一切众生離苦得乐,不執著一切戲论之法。不執著一切不究竟法。

⑩佛怜湣一切众生,受种种的苦,佛要救度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沒有苦只有乐。所以守護佛种(菩提心)修行佛所修行的境界,出離生死,到十力无所畏的果位。

前边所讲的是佛十种无能攝取,也就是十种不可壞的行愿。

云何是諸佛眼。云何是諸佛耳。云何是諸佛鼻。云何是諸佛舌。云何是諸佛身。云何是諸佛意。云何是諸佛身光。云何是諸佛光明。云何是諸佛声。云何是諸佛智。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提出前边十個問題之后,現在又提出十個問題,來請問佛。什么是諸佛眼?佛有五眼,就是天眼、肉眼、法眼、慧眼、佛眼。在华严经上讲十眼,即是五眼再加智眼、光明眼、出生死眼、无礙眼、一切智眼,總共十眼。

关于五眼,有首代表的偈頌:「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为观俗,慧眼了眞空。佛眼如千日,照異体还同,圓明法界內,无处不含容。」

①【天眼通非礙】:天眼能看无障礙的东西,能上观一切諸天,下視一切地獄。所以說天眼通非礙。

②【肉眼礙非通】:肉眼不是凡夫之眼,而是另外一双眼,能看有障礙的东西。不但能看有形相物,又能看无形物,都看得非常清楚,这是比天眼高明。所以說肉眼礙非通。按字面來讲肉眼,应是我們这对眼睛,而非神通眼。这样的解释就不对了。

③【法眼唯观俗】:法眼能观察世出世法,世間的俗諦也能認識,出世間的真諦也能認識。所以說法眼为观俗。

④【慧眼了眞空】:慧眼就是智慧眼,能明白真空妙有的道理,也就是明白中道了義,所以說慧眼了眞空。

⑤【佛眼如千日】:佛眼好像千日那样光明,照雖然有分別,但是本体是一個。这种圓滿的光明,普徧照於十方法界之內,沒有一個地方不含容这种光明。所以說佛眼如千日,照異体还同,圓明法界內,无处不含容。

这是前五眼,还有后五眼:①智眼:能知一切事理无障礙。②光明眼:无论是什么的光明,都能看得見。③出生死眼:这個眼,能观了生脫死。④无礙眼:沒有一切障礙的眼睛。⑤一切智眼:又有一切智慧的眼睛。以上是諸佛十眼的簡略說明。

什么是諸佛耳?即是耳能聽一切声音,无论百千万种的声音,都能分別得清清楚楚。

什么是諸佛鼻?即是鼻能分別一切諸法,用鼻根可以聞出來。

什么是諸佛舌?即是舌能辨別一切味,能演說一切法。所謂「出广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

什么是諸佛身?即是身能徧滿一切处,也就是尽虛空徧法界。佛有三身和十身。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应身。十身就是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勢力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

什么是諸佛意?即是意能通达一切众生的心意,众生所想的事,佛都知道。以上是讲諸佛的六根。

什么是諸佛身光?佛的身光和光明不同,身光是接近於身;光明是徧照十方。

什么是諸佛光明?佛所放的智慧光明,能照耀三千大千世界。

什么是諸佛声?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众生隨类各得解」不需要翻譯,佛声就有这样的妙,无论距離多少世界,佛声猶如在耳根一样的清楚。

什么是諸佛智?佛有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又有一切种智,还有无量的智慧。以上十問,在每一問題中,都有十种的解释,到后边会有圓滿的解答,現在述其概略。

唯愿世尊。哀湣我等。開示演說。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說:「現在我們唯一的愿望,是請世尊大发慈悲,哀怜湣念我們一切众生,明顯的为我們開示,演說一切法,我們愿聆聽慈音。」前边二十個問題,佛在不思議品和離世間品中答復。

又十方世界海一切諸佛,皆为諸菩薩說世界海。众生海。佛海。佛波罗蜜海。佛解脫海。佛變化海。佛演說海。佛名号海。佛壽量海。

    世界因为太多,猶如大海,所以称为「世界海」。又有十方世界海,在每一個世界中,有一位說法主,也就是教主,即是佛;在那里轉大法輪,教化众生。这一切諸佛,都为一切大菩薩說法,說世界有无量无边,如同大海,所以称为「世界海」。又說众生也是无量无边,如同大海,所以称为「世界海」。世界和众生都在法界里。法界是怎样安立起來?法界猶如大海,所以称「法界安立海」。在法界里有很多的佛,佛猶如海之多,故称为「佛海」。佛所說到彼岸的法門,猶如大海,故称为「佛波罗蜜海」。又說佛得到解脫的法門,故为「佛解脫海」。佛有大神通變化海,故为「變化海」。佛演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之義理,猶如大海,故为「演說海」。每位佛都有自己的名号,積集如海,故为「名号海」。佛的壽命,如同大海一样的广大无边,在华严经有壽量品,在法华经也有壽量品,都說佛的壽量无有穷際,所以称为「佛壽量海」。

及一切菩薩誓愿海。一切菩薩发趣海。一切菩薩助道海。一切菩薩乘海。一切菩薩行海。一切菩薩出離海。一切菩薩神通海。一切菩薩波罗蜜海。一切菩薩地海。一切菩薩智海。

在前边是諸佛为一切菩薩說十种海。現在又为一切菩薩說另外十种海。这十种海,只說其大概的意思,等到后边会詳細的說明。

什么是一切菩薩誓愿海?所有的菩薩,皆以四宏誓愿为根本:①众生无边誓愿度、②煩惱无尽誓愿断、③法門无量誓愿学、④佛道无上誓愿成。我們天天作晚課時,都念一遍四宏誓愿,但我們有沒有依照这四句誓愿去修行?如果沒有的話,就是在佛前打妄語。將來的果报將不堪設想,一定会墮於三惡道。

【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包括人非人等,一切众生有无量无边之多。在每個众生的身中,也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人就是一個大蟲子,在大蟲体內又有无量无边小蟲子(細菌)。这些小蟲子寄存在大蟲的体內,仰仗大蟲的布施供养而生存。可是这种布施供养不是自动,或心甘情愿,而是被动,出於強迫所逼。不布施是不行的。因为这些小強盜,是來搶奪你的帮助的因緣,大家共同生存。

每個大众生,都养活无数的小众生,好象獅子和龙,何其厲害,百獸俱畏,可是它們身上有无数小蟲子吃它的肉、喝它的血。因为无量众生中又有无量众生,所以說众生无边。雖然众生无边,但也要度众生。怎样來度化?所謂「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想教众生開悟佛的智慧,首先要給众生一點好处,令他发生好感,才有興趣,然后引进佛門,研究佛法。这是度众生的方便法門。也就是用權巧方便法門來度一切众生。

【煩惱无尽誓愿断】:修行佛法,要经得起考验,要受得了考验。凡是一切境界來了,无论是好的或是壞的,都是考验。平等自己認为已经將一切看破又放下,觉得沒有執著了。結果境界一來,经不住誘惑,現出原形,被境界所轉。如果有定力,境界來了,心不动搖,好像沒有境界一样,这样才能轉境界,这种修行的功夫才是眞正到家,才是眞正看破放下。譬如你在打坐用功的時候,來了一個境界,或是一個人,或是一個魔。手拿鋼刀要砍你的頭,这時,有定力的人是一副无所謂的態度,心想:「隨你的便,我不管,請你砍吧!反正生死是一样,这是助我成道的好机会。」如果能这样想,就不駭怕了,这才是眞正的功夫。

由此观之,修道人沒有煩惱,才能成就道业,如有煩惱,道业就不会有所成就。修道人为什么有欲心?因为有煩惱。为什么会犯戒?因为有煩惱。煩惱是最害人的东西。为什么会有煩惱?因为德行不夠,不能控制貪瞋痴的妄想,所以有煩惱。这是根本的問題,根本不解決,枝末是沒有用的。

【法門无量誓愿学】:從抽象方面來說,法門是无量无边,所以要发誓愿來学它。具体上說,有八万四千法門,都是成佛的法門。修道人要选择一种與自性相应的法門來專一修行,一門深入即可得解脫自在。所以修道人要发此誓愿。

【佛道无上誓愿成】:佛說的道理,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沒有比佛再高妙了。佛是三觉圓万德備的聖人.我們要学佛,所以要发愿修到三业清淨,证到三德圓滿。

凡是修行人,都要具足这四大誓愿,才能成佛果。所以在晚課的時候,念到这四句誓愿時,要在心中观想,如何度众生?如何断煩惱?如何学佛法?如何成佛道?否則,口在念,心不观,等於唱歌,了无实益。

一位菩薩发四個誓愿,十位菩薩就发四十個誓愿,乃至无数菩薩发无数誓愿,猶如大海之多,所以称为誓愿海。

什么是一切菩薩发趣海?即是一切菩薩求菩提道,猶如大海,故为发趣海。

什么是一切菩薩助道海?即是積集菩提福智等資糧,來說明修行成道业。

什么是一切菩薩乘海?乘是運輸的工具,也就是车,即是將一切菩薩從因地載運到果地。

什么是一切菩薩行海?即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行門。有这四无量心,再加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令众生生親近之心,而信仰佛法。

什么是一切菩薩出離海?即是永離业惑,而证得眞理。也就是離苦海而得乐海。

什么是一切菩薩神通海?菩薩的神通,广大无边,猶如大海,故屢神通海。

什么是一切菩薩波罗蜜海?就是修行到彼岸的法門。如前所讲的十波罗蜜一样。

什么是一切菩薩地海?就是菩薩所修行的地位,如十信、十住、十行、十廻向、十地、等觉、妙觉。

什么是一切菩薩智海?菩薩的智慧,猶如大海。

无论什么法門,凡是无量无边的情形,都用「海」字來形容其多的意思。

愿佛世尊,亦为我等如是而說。

唯愿我佛世尊慈悲怜憫,为我們一世众生,宣說这种道理。世界海的問題,在佛藏品中解答。众生海的問題,在光明品中至十忍品中回答。世界安立海的問題,在世界成就品中答復。佛海的問題,在不思議品中答。佛波罗蜜海的問題,在離世間品中答。佛解脫的問題在入法界品中答。佛變化海的問題,在阿僧祇品中答。佛演說的問題,在四諦品中答。佛名称海的問題,在名号品中答。佛壽量海的問題,在壽量品中答。其后十海的問題,在菩薩問明品以下,答十因問。(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30链接(未完)

華嚴經淺釋31 : 學佛一要學悲二要學智;悲智俱足才有成就,悲智雙運才能利人

華嚴經淺釋32 : 修行人都要廻光返照。若不能廻光返照就是把時間都浪費了

華嚴經淺釋33 : 想明白佛的境界就應當把意清淨得猶如虛空一無所有

华严经淺释34 : 凡是讲经的法師,都有護法者

华严经淺释35 : 若人人改惡向善把心转过來就是生吉祥風,可以把世界厄运扭转

华严经淺释36 : 眞正德性清高的修道人,是沒有煩惱的

华严经淺释37 : 要是沒有瞋心只有慈心,就與万物合成一体

华严经淺释38 : 在忙里偸閒來学習佛法,來行持佛法,这也是供養一切諸佛

华严经淺释39 : 能捨就能得,捨去內財和外財,得到德行,得到功德

华严经淺释40 : 所有的众生聽到佛的名号和经典都不会空过而得到大用处

华严经淺释41 : 念佛能治一切病,无论什么病都可以治

华严经淺释42 : 佛法要学一點就去行一點,这才有用处

华严经淺释43 : 有大威德力的人,无论有什么人在場也不懼怕

华严经淺释44 : 华严经的境界是充滿法界,只念一念经文或聽一聽音声,便已经种下无量的善根

华严经淺释45 : 就是修忍不了也要忍,受不了也要受的功夫。能忍能受是有定力

华严经淺释46 : 有貪瞋痴心、淫慾心、嫉妒心都是染汚,絕对不能出離三界六道

华严经淺释47 : 听他道理明白之后依照他的志愿去实行,这是等於他的化身

华严经淺释48 : 众生雖然都在法会中,但是有緣的才可以聞到佛法

华严经淺释49 :布施明是吃亏,暗是便宜;只有布施者才能体会其眞理

华严经淺释50 : 要知道小的功德做多了就能成为大功德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一(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净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287目录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全)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30链接(未完)

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18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270链接(未完)

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白话版 全

修福者必看: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净空法师讲述)

太阳能播经机免费结缘通知~仅限参与平台学习的同修勿转发外人,数量极有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