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234: 菩萨住在无礙輪三昧時能入普賢菩薩所修的二十种法門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開示一切如來无差別性。此是无礙方便之門。此能出生菩薩众会。此法唯是三昧境界。此能勇进入薩婆若。此能開顯諸三昧門。此能无礙普入諸剎。此能調伏一切众生。此能住於无众生際。此能開示一切佛法。此於境界皆无所得。

各位佛子?菩薩中的大菩薩,用这种義理來開示一切諸佛沒有分別的法性。这是无所障礙的善巧方便之門。这是能生菩薩众会道場。这种法就是所有三昧之境界。这是能勇猛进入薩婆若之中,这是能開顯一切正定正受之門,这是能无所障礙而普入一切諸佛刹土,这是能調伏一切剛強的众生,这是能住在无众生的边際,这是開示一切諸佛所說的法,这是在一切境界中,皆无所得,所謂「无智亦无得」。

雖一切時演說開示,而恒遠離妄想分別。

菩薩雖然在一切時,能演說妙法,開示众生。可是这种法門,是恒常遠離一切妄想和分別的。这一句的意思,是「有不礙无」,以有是无中之有的緣故。以下四十句的意思,是說明「无不礙有」的道理,以无是有中之无的緣故。所以前一句是「二而不二」,后四十句是「不二而二」。

雖知諸法皆无所作,而能示現一切作业。雖知諸佛无有二相,而能顯示一切諸佛。雖知无色,而演說諸色。雖知无受,而演說諸受。雖知无想,而演說諸想。雖知无行,而演說諸行。雖知无識,而演說諸識。恒以法輪開示一切。雖知法无生,而常轉法輪。雖知法无差別,而說諸差別門。雖知諸法无有生滅,而說一切生滅之相。

菩薩雖然知道諸法,本來无所造作,可是还要示現一切所作的业和所受的过报。甚么是諸法?簡而言之,就是一切法。广而言之,就是八万四千法。把八万四千法,濃縮为百法。何謂百法?就是①色法,有十一种法。②心法,有八种法。③心所法,有五十一种法。④不相应法,有二十四种法。⑤无为法,有六种法——合为百法。这是大乘所有的百法,在小乘只有七十五法。若要詳細瞭解,可以參考百法明門论。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佛沒有二相,只有一相,可是还要示現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种种相。为甚么?因为要度众生出離三界,了生脫死,所以示現方便法門。菩薩雖然知道沒有色,是空的,可是还要演說一切諸色的法門。諸法无我,五蘊皆空,这种道理,菩薩皆曉得。因为要度众生,所以在空中說有,在有中說空,用善巧方便法,來教化众生,令其发菩提心,求无上道。菩薩雖然知道受是空的,可是还要演說一切諸受的法門。菩薩雖然知道想是空的,可是还要演說一切諸想的法門。菩薩雖然知道行是空的,可是还要演說一切諸行的法門。菩薩雖然知道識是空的,可是还要演說一切諸識的法門。菩薩恒常轉大法輪,來開示一切众生,來教化一切众生,令他們返迷归觉,证得解脫。菩薩雖然知道「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不可以言詮。可是还在无生法中,而常轉妙法輪,來为一切众生說法。菩薩雖然知道一切法,是沒有差別,可是还要演說一切有差別的法門。菩薩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生滅,可是还要演說一切有生滅之相。

雖知諸法无麤无細,而說諸法麤細之相。雖知諸法无上中下,而能宣說最上之法。雖知諸法不可言說,而能演說清淨言辭。雖知諸法无內无外,而說一切內外諸法。雖知諸法不可了知,而說种种智慧观察。雖知諸法无有眞实,而說出離眞实之道。雖知諸法毕竟无尽,而能演說尽諸有漏。雖知諸法无违无諍,然亦不无自他差別。雖知諸法毕竟无師,而常尊敬一切師長。雖知諸法不由他悟,而常尊敬諸善知識。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粗相,也沒有細相,可是还要演說粗法和細法之相。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上中下的分別,皆是平等之法。在金剛经上說:「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可是还要在平等法宣說无上之法門。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不可以言說,所謂「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可是能演說清淨的言辭。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內,也沒有外,可是还要演說一切內外的諸法。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不可明瞭知道,可是还要演說种种智慧,來观察一切法。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眞实性,本來是虛妄的。可是說出離虛妄不实之法,而得到眞实之道的法。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毕竟无尽的,可是还能演說尽一切有漏之法。又明白无漏之法。有漏法,就是有相法,就是有为法。无漏法,就是无相法,就是无为法。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无违无諍,也就是法和法之間,沒有互相违背,沒有互相諍论。可是法也沒有自,也沒有他的分別。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到了極點,可以无師自通。可是常常尊敬一切師長。为甚么无人所教,而能自通?因为到了「掃一切法,離一切相」的境界。所謂「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的緣故。可是菩薩教化众生,教导他們要尊重師父,孝敬長輩。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自觉自悟,不是由他人教导而開悟。可是还要尊敬一切善知識,还要供养一切善知識。怎样能自觉自悟?就是依法修行,修到究竟处時,还要自己去觉悟。这法雖然是自悟,可是这是頓悟。因为在往昔時,由善知識一點一點所教化的結果。所謂「理則頓悟,事則漸修。」雖然有善根,还得要修行,才能開悟。好像发麪的发粉一样,把它摻在麪中,才有发酵的作用。

雖知法无轉,而轉法輪。雖知法无起,而示諸因緣。雖知諸法无有前際,而广說过去。雖知諸法无有后際,而广說未來。雖知諸法无有中際,而广說現在。雖知諸法无有作者,而說諸作业。雖知諸法无有因緣,而說諸集因。雖知諸法无有等比,而說平等不平等道。雖知諸法无有言說,而決定說三世之法。雖知諸法无有所依,而說依善法而得出離。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寂滅的,沒有法可轉,可是还要常轉大法輪,來教化众生。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生起,可是还要示現一切法的因緣。所謂「諸法從緣起,諸法從緣滅。」緣生的法,是沒有自性,所謂「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義」。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前際,可是广說过去的一切法。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后際,可是广說未來的一切法。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中際,可是广說現在的一切法。在法的本体上來讲,是沒有过去、現在、未來的分別,可是菩薩把它分別來說三世的法。为甚么要这样的麻煩?因为菩薩愛做辛苦的事,又可以說愛管閒事,所以心甘情愿去行菩薩道,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肯犧牲自己的利益。任勞任怨去教化众生,受尽勞苦,而无怨言。總希望众生改邪归正,捨暗投明。所以菩薩所行所作和凡夫的所行所作,完全不同。

凡夫的思想,是自私自利。如对自己有利益的事,便拼命去爭取,否則,就絕对不去做。菩薩的思想,恰好相反,專为众生著想,不为自己打算,所以有无緣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各位观察全世界的人类,那個人是为大家謀幸福?根本就沒有,完全都是为自己:我要穿漂亮的衣服,我要吃有營养的食物,我要住豪华的樓房,我要坐流線型的汽车……。總而言之,一切皆为自己的享受而著想。人人有这种的思想,世界焉能太平。学佛的目的,就是轉變自私的心,成为大公无私的心。事事为人,而不为己。犧牲自己的快乐,去援助他人的困難,所謂「慈悲为本,方便为門」,这是佛教的宗旨。佛教是救世度人的教,給众生的快乐,拔众生的痛苦。众生有痛苦,便儘量去拯救出苦海,甚至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这是佛教徒起碼的責任。現由自身作起,然后推广到群众。人人如此,則世界和平,安居乐业,成为世外桃源。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作者,可是还要广說一切作业,也就是因果律。所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业,受善报;种惡业,受惡报的道理。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因緣,可是还要說一切法集因的道理。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等比,可是还要說平等和不平等的道理。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言說,所謂「言語道断,心行处滅」。可是还要決定說三世的法。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所依的体,可是还要說依靠善法而能出離三界二十五有。

雖知法无身,而广說法身。雖知三世諸佛无边,而能演說唯有一佛。雖知法无色,而現种种色。雖知法无見,而广說諸見。雖知法无相,而說种种相。雖知諸法无有境界,而广宣說智慧境界。雖知諸法无有差別,而說行果种种差別。雖知諸法无有出離,而說清淨諸出離行。雖知諸法本來常住,而說一切諸流轉法。雖知諸法无有照明,而恒广說照明之法。

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身体,可是还要广說法身的理体。菩薩雖然知道三世諸佛是无边无際,可是还能演說唯有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无形无相无色,可是还要示現种种的色相。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一個見,可是还要广說一切諸見的道理。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一個相,可是还要广說种种的相。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一個境界,可是还要广宣說一切智慧的境界。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是沒有一個分別,可是还要說修行所得的果报,有种种的分別。所謂「善有善报,惡有惡报;如果不报,時辰未到。」学佛的人,要相信因果报应的眞理。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出離。因为諸法的本体,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緣故,可是菩薩还要說怎样修行清淨出離三界的行門。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本來是常住的、不變的,可是还要說一切流轉變化的法。菩薩雖然知道一切諸法,沒有照明,可是恒常广說智慧光明徧照的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入如是大威德三昧智輪。則能证得一切佛法。則能趣入一切佛法。則能成就。則能圓滿。則能積集。則能清淨。則能安住。則能了达。與一切法自性相应。而此菩薩摩訶薩不作是念有若干諸菩薩,若干菩薩法,若干菩薩究竟,若干幻究竟,若干化究竟,若干神通成就,若干智成就,若干思惟,若干证入,若干趣向,若干境界。

普賢菩薩又称一声各位佛的弟子!这位修行菩薩道,積聚种种善根,圓滿六度万行的大菩薩,他能入这种大威德三昧智慧之輪,就能证得一切佛所說的法,就能趣入一切佛所說的法,就能成就一切佛所說的法,就能圓滿一切佛所說的法,就能積聚一切佛菩薩所積集的善根,就能清淨一切佛菩薩的法身,就能安住一切佛菩薩所安住的果位,就能了达一切佛菩薩所說的義理,和一切法的自性而能相应。这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不会作这样的思念:有多少菩薩?有多少菩薩法?有多少菩薩究竟?有多少幻妄究竟?有多少變化究竟?有多少神通成就?有多少智慧成就?有多少思惟的三昧?有多少证入的智慧?有多少趣向菩提道?有多少開悟的境界?菩薩不打这些妄想。

何以故。菩薩三昧,如是体性,如是无边,如是殊胜故。此三昧种种境界,种种威力,种种深入。

为甚么緣故,菩薩不打妄想?因为菩薩所证得的三昧,就是这样的理体,就是这样的无边,就是这样的殊胜。因为这种的緣故,所以不需要打一切妄想。因为这种三昧,有种种的境界,种种的威力,种种深入,所以证得以下二十八個法門。

所謂入不可說智門。入離分別諸庄严。入无边殊胜波罗蜜。入无数禪定。入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广大智。入見无边佛胜妙藏。入於境界不休息。入清淨信解助道法。入諸根猛利大神通。入於境界心无礙。

就是所說的①能入不可說那样多的智慧之門。②能入離開分別一切的庄严之門。③能入无边殊胜得波罗蜜之門。④能入无数无量禪定之門。⑤能入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那样多的广大智慧之門。⑥能入无边佛胜妙藏之門。⑦能入於境界不休息之門。⑧能入清淨信解助道法之門。⑨能入於一切諸根猛利大神通之門。⑩能入於境界心无障礙之門。

入見一切佛平等眼。入積集普賢胜志行。入住那罗延妙智身。入說如來智慧海。入起无量种自在神變。入生一切佛无尽智門。入住一切佛現前境界。入淨普賢菩薩自在智。入開示无比普門智。入普知法界一切微細境界。

?菩薩能入見一切諸佛平等眼之門。?能入積集普賢菩薩所有一切殊胜志行之門。?能入住於那罗延(堅固)妙智身之門。?能入說佛的智慧海之門。?能入起无量自在神變之門。?能入生一切諸佛无穷智慧之門。?能入住於一切諸佛現前境界之門。?能入清淨普賢菩薩自在智慧之門。?能入開示无比普門智慧之門。?能入普知法界一切微細境界之門。

入普現法界一切微細境界。入一切殊胜智光明。入一切自在边際。入一切辯才法門際。入徧法界智慧身。入成就一切处徧行道。入善住一切差別三昧。入知一切諸佛心。

菩薩能入普現法界一切微細境界之門。能入一切殊胜智慧光明之門。能入一切自在边際之門。能入一切辯才法門边際之門。能入徧滿法界智慧身之門。能入成就一切处徧行道之門。能入善住一切差別三昧之門。能入一切諸佛心之門。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住普賢行,念念入百億不可說三昧。然不見普賢菩薩三昧,及佛境界庄严前際。何以故。

各位佛子!这位大菩薩,雖然住在普賢菩薩行中,而且还能在每一念之中,入百億不可說那样多的三昧之門。然而还不見普賢菩薩这种三昧和佛境界庄严和前際。这是甚么原因?

知一切法究竟无尽故。知一切佛剎无边故。知一切众生界不思議故。知前際无始故。知未來无穷故。知現在尽虛空徧法界无边故。知一切諸佛境界不可思議故。知一切菩薩行无数故。知一切諸佛辯才所說境界不可說无边故。知一切幻心所緣法无量故。

因为这位大菩薩入无礙輪三昧的緣故,所以知道下边所說的十种境界。是那十种?就是所說的①知道一切法,究竟是无穷无尽的緣故。②知道一切佛刹,究竟是无量无边的緣故。③知道一切众生界,是不可思議的緣故。④知道前边(过去)是沒有開始的緣故。⑤知道未來(后際)是沒有穷尽的緣故。⑥知道現在(中際)是尽虛空徧法界无際的緣故。⑦知道一切諸佛所有的境界,皆是不可思議的緣故。⑧知道一切菩薩所行的菩薩行,皆是无数无量的緣故。⑨知道一切諸佛辯才所說的境界,皆是不可說无边的緣故。⑩知道一切幻心所緣的法,皆是无量无边的緣故。

佛子。如如意珠。隨有所求,一切皆得。求者无尽,意皆滿足。而珠勢力,終不匱止。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此三昧,知心如幻。出生一切諸法境界。周徧无尽,不匱不息。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成就普賢无礙行智。观察无量广大幻境。猶如影像,无增減故。

各位佛子!好像如意宝珠,隨順所求者的心意,令其得到所求的一切。求者雖然欲望无尽,可是皆令其所求意滿足。如意珠的勢力,始終不会匱乏,也就是不会缺少。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这样的情形。入无礙輪三昧時,知道心是由虛幻而生,虛幻而滅。由幻心生出一切諸法的境界,是周徧而无穷尽,也不缺乏,也不休息。为甚么緣故?因为菩薩中的大菩薩,成就普賢菩薩无礙行和无礙智的緣故。所以能观察无量广大的幻境,猶如影一样,是虛幻不实。也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佛子。譬如凡夫,各別生心。已生現生及以當生,无有边際,无断无尽。其心流轉,相续不絕,不可思議。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入此普幻門三昧,无有边際,不可測量。何以故。了达普賢菩薩普幻門无量法故。

各位佛子!譬如凡夫,各別生出妄想的心,或者已经生出,或者現在生出,或者將來當生出。这种妄心是沒有边際,不能断絕,不能穷尽的。这种妄心是流轉不断,相续不絕。这种境界,是不可心思,不可言議。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这样的情形。入到这种普幻門三昧中,是沒有边際,是不可以測量。为甚么緣故?因为菩薩明瞭通达普賢菩薩普幻三昧,是无量无边幻化的法。

佛子。譬如難陀跋難陀摩那斯龙王,及餘大龙,降雨之時,滴如车軸,无有边際。雖如是雨,云終不尽。此是諸龙无作境界。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此三昧,入普賢菩薩諸三昧門。智門。法門。見諸佛門。往諸方門。心自在門。加持門。神變門。神通門。幻化門。諸法如幻門。不可說不可說諸菩薩充滿門。親近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如來正觉門。入不可說不可說广大幻網門。知不可說不可說差別广大佛剎門。知不可說不可說有体性无体性世界門。知不可說不可說众生想門。知不可說不可說時差別門。知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成壞門。知不可說不可說覆住仰住諸佛剎門。

各位佛子!譬如難陀龙王、跋難陀龙王、摩那斯龙王、(婆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優缽罗龙称为八龙王。和其他所有的大龙,牠們在行雨的時候,所降的雨滴,猶如车軸一样旋轉不停,沒有边際。雖然降无量的雨,可是雨始終不会穷尽。这是甚么道理?因为龙有神通,具足妙用,不需要造作,不需要勉強、这是諸龙自然的境界。

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这样的情形。住在无礙輪三昧時,能入普賢菩薩所修的二十种法門。是那二十种?所說的①能入一切三昧的法門。②能入一切智慧的法門。③能入一切法的法門。④能見一切諸佛的法門。⑤能往十方的法門。⑥能入心自在的法門。⑦能加持众生的法門。⑧能神通變化的法門。⑨能神通妙用的法門。⑩能如幻如化的法門。?能一切法如幻化的法門。?不可說不可說諸菩薩充滿的法門。?親近不可說不可說佛刹(三千大千世界为一個佛刹)微尘数那样多的如來(佛)正觉的法門。?能入不可說不可說广大幻網的法門。?能知不可說不可說差別广大佛刹的法門。?能知不可說不可說有体性和无体性世界的法門。?能知不可說不可說众生想的法門,所謂「一切众生若干种性,菩薩悉知悉見」。?能知不可說不可說時間差別的法門。?能知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或住或壞或空的法門。?能知不可說不可說覆住或仰住一切諸佛刹土的法門。

於一念中,皆如实知,如是入時,无有边際。无有穷尽。不疲不厭。不断不息。无退无失。於諸法中,不住非处。恒正思惟,不沉不举。求一切智,常无退捨。为一切佛剎照世明燈。轉不可說不可說法輪。以妙辯才,諮問如來,无穷尽時。示成佛道,无有边際。調伏众生,恒无廢捨。常勤修習普賢行愿,未曾休息。示現无量不可說不可說色相身,无有断絕。何以故。譬如然火,隨所有緣,於爾所時,火起不息。

菩薩在一念之中,都能眞眞实实的知道这种境界,好像这样入普幻門三昧時。雖然沒有边際,沒有穷尽,可是不疲倦、不厭煩、不断絕、不休息,也不退轉菩提心,也不失散菩提心,在一切法中,不住在非法的地方。常常正思惟,不打妄想,也不昏沉,也不掉举。菩薩打坐不睡觉。凡夫打坐为甚么睡觉?因为求法心不眞实的緣故。菩薩一举一动,都是循規蹈矩,而不放逸。凡夫恰好相反,認为守規矩是不自由,所以我行我素,放蕩不羈。要曉得这样的自由,死后就不自在了。

菩薩为求一切的智慧,所以常不退捨菩提心。为一切諸佛刹土,作普照世間的明燈。又常轉不可說大法輪。用不可思議的辯才,向佛請問一切諸法实相,沒有穷尽的時候。示現諸佛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道,沒有边際。時時在調伏剛強的众生,沒有廢捨的時候。調是調練身口意三业。伏是制伏一切的妄想。因为剛強的众生,難調難伏,菩薩便用慈悲喜捨四无量心來調伏。然后,再用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來攝受,令众生发菩提心,求无上道。菩薩時時勤修普賢菩薩的行愿,未有休息的時候。又示現不可說不可說那样多的色相之身,沒有断絕的時候。为甚么要这样?是甚么緣故?举出一個譬喩,好像燃火一样,凡是有能燃燒的物为緣,在这個地方,这個時候,火就燃燒起來,而不停止。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观察众生界法界世界,猶如虛空,无有边際。乃至能於一念之頃,往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尘数佛所。一一佛所,入不可說不可說一切智种种差別法。令不可說不可說众生界,出家为道,勤修善根,究竟清淨。令不可說不可說菩薩,於普賢行愿未決定者,而得決定。安住普賢智慧之門。以无量方便,入不可說不可說三世成住壞广大差別劫。於不可說不可說成住壞世間差別境界,起於爾所大悲大愿。調伏无量一切众生,悉使无餘。何以故。此菩薩摩訶薩为欲度脫一切众生,修普賢行,生普賢智,滿足普賢所有行愿。

菩薩中的大菩薩,也是这样。能观察众生界的因緣,能观察法界的因緣,能观察一切世界的因緣,猶如虛空,沒有边際,乃至能在一念之間,能往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那样多的諸佛道場中。在每位佛的道場中,能入不可說不可說一切智慧种种差別的法門。能令不可說不可說众生界的众生,出家修道,精勤修習善根,究竟得到清淨,沒有半點的染汚。能令不可說不可說菩薩,对於普賢菩薩所修的行愿,尚未決定者,令其得到決定的智慧,來修普賢菩薩的行愿,安住在普賢菩薩具有智慧之門。用无量善巧方便法門,入不可說不可說三世成住壞空广大不同的劫中。能在不可說不可說成住壞空世間不同的境界中,生起不可說不可說那样多的大悲心和大愿心。調伏无量无边一切众生,令所有的众生,皆得度脫,沒有一個众生而不得度。为甚么緣故?因为这位大菩薩,为想度脫一切众生離苦得乐,所以修行普賢菩薩的行愿,生出普賢菩薩的智慧,而滿足普賢菩薩所有一切的行愿。

是故諸菩薩,应於如是种类,如是境界,如是威德,如是广大,如是无量,如是不思議,如是普照明,如是一切諸佛現前住,如是一切如來所護念,如是成就往昔善根,如是其心无礙不动三昧之中。勤加修習。離諸熱惱,无有疲厭,心不退轉,立深志乐,勇猛无怯。順三昧境界。入難思智地,不依文字,不著世間,不取諸法,不起分別,不染著世事,不分別境界。

因为这個緣故,所以一切諸菩薩,应該对於前边所說的种类,所說的境界,所說的威德,广大的愿力,无量的法門,不可思議的境界,智慧普照光明的佛法,这样一切諸佛示現住於三世,这样一切諸佛所護念和加持,这样成就往昔的善根,这样的菩薩心,是无障无礙。在不动三昧之中,勤加修習普賢菩薩的行愿法門。要離開一切熱惱,沒有疲倦和厭煩的時候。菩薩为法,心不退轉,立下甚深的志愿,百折不撓,勇猛精进,心不畏怯,而得快乐。隨順正定正受的境界,入不可思議智慧之地,也就是证入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位。菩薩不一定依照文字來修行,不執著世間一切有为法,也不取世間一切染汚法,也不生起一切分別心,也不染著一切世間的事,也不分別一切的境界。

於諸法智,但应安住,不应称量。所謂親近一切智。悟解佛菩提。成就法光明。施與一切众生善根。於魔界中。拔出众生。令其得入佛法境界。令不捨大愿,勤观出道,增广淨境,成就諸度。於一切佛,深生信解。常应观察一切法性。无時暫捨。

菩薩对於一切法和一切智,要安住在其中,不应該用秤來称,或用斗來量:法究竟有多少?智究竟有多少?不可以衡量,不可以生分別心。就是所說親近一切智慧,悟解佛菩提的觉道,成就法的智慧光明。然后再施給一切众生,令其善根增長。对於魔界中的众生,应該拯救他們出離水深火熱的煩惱海,令入佛法境界。 

我們在沒有出家发菩提心之前,都作为魔王的眷屬,所行所作都和魔有關係,例如自私自利,嫉妬障礙,爭论第一,搬弄是非,都是在受魔的指揮。所以說众生是魔王的眷屬。若是修行,就会成佛;若不修行,就是众生。这是光明和黑暗兩條路,由众生自己來选择。圖一時之快乐,儘貪財色名食睡五欲之享受。那么,就永遠做众生。若是出家修道,只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那就直达涅槃彼岸之境。

菩薩有慈悲心腸,從魔界中,拔救众生,令众生早日觉悟,证得佛法的境界。令一切菩薩和凡夫不捨棄所发的大愿,勤加观察出離三界的道路,增長广大清淨的境界,成就十种波罗蜜的行門。对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法,要深深生出信心和瞭解,要常常观察一切諸法的自性,无時无刻不在观察,沒有暫時間的捨離。

应知自身與諸法性,普皆平等。应當明解世間所作。示其如法智慧方便。应常精进,无有休息。应观自身,善根鮮少。应勤增長他諸善根。应自修行一切智道。应勤增長菩薩境界。应乐親近諸善知識。应與同行而共止住。应不分別佛。应不捨離念。应常安住平等法界。应知一切心識如幻。应知世間諸行如夢。应知諸佛愿力出現,猶如影像。应知一切諸广大业,猶如變化。应知言語悉皆如響。应观諸法一切如幻。应知一切生滅之法,皆如音声。应知所往一切佛剎,皆无体性。应为請問如來佛法,不生疲倦。应为開悟一切世間,勤加教誨而不捨離。应为調伏一切众生,知時說法而不休息。

应該知道自己的身体和諸法的自性,普为平等。应當明白瞭解世間所作,指示他眞实的法,智慧和方便的法。应該恒常的精进,学習佛法,沒有休息。应該观察自身,在往昔所修的善根,是很鮮少的。应該勤加增長一切諸善根,不但令自己的善根增長,而且也令他人的善根增長。应該自己修行一切智慧之道,也应該令他人修行一切智慧之道,这就是菩薩的思想。所謂「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小乘的思想是「自觉不觉他,自度不度他,自利不利他。」这是自了漢的作風,不可效法!

应該勤加增長菩薩的境界。应該快乐親近一切大善知識。应該和善知識在一起修行,而共止住。应該不分別一切諸佛,应該不捨離念佛念法念僧。应該常安住在平等法界之中。应該知道一切心識如幻如化一般的虛妄。应該知道世間一切諸行如夢如泡一般不眞实。应該知道一切諸佛出現於世,皆因在往昔所发的愿力,猶如影像一样。应該知道一切广大的諸业,猶如變化一样。应該知道一切言語,如響应声一样。应該观察一切諸法,如幻不实。应該知道一切生滅之法,皆如音声,忽有忽无。应該知道所往的一切佛刹,都沒有一個实体。应該为請問佛所說的法,不生疲倦。应該为開悟一切世間的众生,勤加教誨,而不捨離众生。应該为調伏一切众生,知道在甚么時候,而为众生說法,永不休息。換言之,隨時隨地为众生說法,所謂「观机逗教,因人說法」。

依这段经文來看,我們修道人,要徹底反省一下,是否天天依照佛法來修行?是否存著大公无私的心?有沒有自私自利的心?我們天天所行所作是利益众生,还是利益自己?要徹底檢討一番。若要利益众生,是怎样利益众生?是不是天天打妄想來利益众生?是不是天天找人的麻煩來利益众生?天天顛顛倒倒,不認自己錯。天天馬馬虎虎,不認眞修行。这样能利益众生嗎?不廻光返照,不反求諸己,这样能利益众生嗎?在这些地方要特別注意。如果天天專为自己作打算,那就会賠本。好像做生意,把資本賠光了。假設專做利益於人的事,而不利己,这样,生意(德行)便越作越有发展。我們学佛法,唯一方法,就是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去修行。要知道自己在无始劫以來,因为有貪心瞋心痴心的緣故,所以修行一點也沒有成就。

如果染汚心太重,清淨心太輕,修到未來際,也不会成功。所以要修普賢菩薩的行愿。因为普賢菩薩的行愿,沒有自私自利的思想,沒有自私自利的行为。假設用邪知邪見來支配自己的行为,天天障礙他人修行,那一定会墮落在无間地獄,永不出離。希望大家要團結一致,要和平相处,以誠相待,以德感化。我們都是有緣人,才能在一起学習修行佛法。这是多生多世种下的善根,所以才能不分种族,不分國籍,大家一團和氣。專心在一起研究佛法,誦经持咒,參禪打坐。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可以說全世界都是一家人。人人如是观想,以本師释迦牟尼佛为祖,我們都是他的子孫,何必勾心鬥角,明爭暗奪,傷了和氣,成为敵人。有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不看僧面看佛面」。大家都是佛弟子!应互相援助,互相指导,同心協力,发展佛教,令其光大,普徧於全世界各個角落,人心向善,焉有戰爭。大家要朝这個方向邁进,完成我們的使命。(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21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211:  宣说进入菩萨第六現前地的法门及其境界

华严经淺释212: 用偈颂重宣说菩薩住在第六地現前地時境界

华严经淺释213: 宣说如何证入菩萨第七地遠行地的法门及其境界

华严经淺释214: 宣说住在第七地遠行地菩薩的法門及境界

华严经淺释215:  七地菩薩修证成就无生法忍的時候即证入第八地不动地境界

华严经淺释216: 宣说住第八地不动地的菩萨的功德境界

华严经淺释217:  用偈颂重新宣说諸大菩薩修学第八不动地的过程和境界

华严经淺释218:  宣说大菩薩进入到第九善慧地的法门及果位境界

华严经淺释219: 演说住第九地善慧地菩薩的种种功德境界

华严经淺释220: 用偈頌的方法重複一遍住在第九善慧地菩萨修行的境界和相狀

华严经淺释221: 繼续演說第十法云地菩萨所应修積的功德和修行的相狀

华严经淺释222:  演说住十地法云地的大菩薩的无上甚深种种法門及境界

华严经淺释223:  继续宣说住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薩种种殊胜境界功德

华严经淺释224: 继续宣说住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薩种种殊胜境界功德

华严经淺释225: 用偈頌的方式重說:证一地到十地菩萨所修的法门及境界

华严经淺释226:  这是讲华严经中的十种定(三昧)的道理

华严经淺释227:  佛劝普賢菩薩为普眼及在法会中諸菩薩众演說十大三昧法门

华严经淺释228: 大菩薩所修第一定普光明大三昧和第二定妙光明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华严经淺释229: 宣说菩薩所修第三定、四定、五定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华严经淺释230:  菩薩所修第七定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三昧善巧的智慧

华严经淺释231: 菩薩所修第八定入一切众生差別身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华严经淺释232:  菩薩所修的第九定法界自在大三昧善巧的智慧

华严经淺释233: 菩薩所应該修行的第十 定无礙輪三昧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全)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210链接(未完)

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18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梦参老和尚地藏经浅释(全)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 全

祖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接

南禅七日视频目录(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