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45:一個人的心態永远決定你的狀態,心態不同会影響你的行為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120)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2.03)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5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45

楞严经要义45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 讲义96面

壬二、明大均。

在本经的正宗分開始的時候,阿难尊者是請佛陀開示《首楞严王三昧》修学的法門。佛陀是花了三卷的時間,來詳細說明生命的真相。也就是說我們首先要对生命有正確的了知,才能夠生起正確的观照。

前面三卷的经文,我們可以會归成二個重點:

第一、相妄性真。蕅益大師在註解当中,经常提到說「观相原妄,观性原真」。“相”的意思就是我們整個五蘊、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只要你看得到的,听得到的,摸得到的東西,都是虛妄的,都是生滅变化的。這种相狀当中我們很容易产生我愛執,产生一种顛倒想,而产生了起惑造业,乃至於生死的流转。

佛陀其实前面三卷的经文就是在破除這個虛妄相,把五蘊、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這個虛妄相经過我空、法空的智慧,我們修「不迷、不取、不动」,把虛妄相破了以后,显出了現前一念心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這個就是真实的。諸佛所證、众生本俱的現前一念心性,這個是不生不滅的一個真实的功德。

所以我們一個大乘的佛弟子,在看生命的時候,是二個方向:第一個、当我們把生命「攝用归体」的時候,把整個身心世界回归到真实的時候,那就是一念的心性;当我們「依体起用」,我們一念心性受了业力的薰习,就會隨緣而显現种种的五蘊身心,一個男人的身心,一個女人的身心,所以這就是一個“体用”的关系。比方說一個大海,這大海就是一個法性的本体,业力風一吹的時候产生一個水泡,当然這水泡有各式各樣,有大水泡有小水泡,這水泡就比喻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生滅变化的,這個身心世界最后結束了,又回归到大海。

所以当有人問我們說:你從什么地方來?答案只有一個,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是從我們的「真如本性」而來,從現前一念心性而來。你死掉以后,经過幾十年以后你的身心世界消失了,你又將往哪裡兒去呢?你还是回到現前一念心性。生命就是這樣不断的变化,「无不從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而我們的一念心性本來就无生,也就沒有滅,「常住真心,性淨明体」它是不生不滅的,它也就是我們整個修行当中,所要找到的「本來面目」。

我們讲《大佛頂》就是讲這一念心性,你把《大佛頂》找到了,你才能夠成就《如來的密因》,你才能夠依止修学成就《諸菩薩的首楞严王》它是整個《楞严经》的核心思想。說開悟的《楞严》,那你悟到什么東西呢?你就悟到了整個生滅的因緣当中,你從生滅的假相当中,找到不生滅的心性,這個就是明心見性。「观相原妄,观性原真」這個就是所有大乘佛弟子,在修学止观的一個根本思想。你絕对不能依止相而修,依止生滅的相而修,你不可能成就不生滅的果,不可能!所以著相修行是不能成佛的,你一定要找到你的本性「称性起修」,以真实的因地,才能夠成就真实的功德。我們在三卷的经文,我們可以知道「相妄性真」的道理,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更进一步要了解,其实「真妄是不二的」。其实佛陀剛開始是把“真”跟“妄”作一個很詳細的分別,真实的心性是不生滅的,虛妄的相狀是生滅变化的。但是佛陀到最后的時候,他告訴我們,生滅中有不生滅,不生滅中也有生滅,相中有性,性中有相,波浪当中是有大海的,大海当中也有波浪。

這個是告訴我們什么事呢?我們的目标是要趨向於現前一念心性,但是你要怎么回家呢?你还是要用你現在的身心世界嘛!你說:诶!我這身心世界是假的,是暫時的,那我就把這身心世界自殺,我不要我這個身心世界,那你也沒辦法回家了。你就是要借假修真,你這個身心世界是生滅的,但是你從這個地方观进去,就能夠找到不生滅的家。你当初從真如本性流转出來,一念妄动变成這個身心世界,你回家还得要循著這個身心世界,回到你的家去。你看看后面的经文讲到二十五圓通,二十五圓通其实就是前面的五蘊、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特別讲到六根,你还得從生滅的六根門頭,去悟入不生滅的本性。

所以我們常說「借假修真」,你要假借生滅的因緣來成就智慧。你為什么會有智慧?你要听音声。誒!音声是生滅?音声是生滅的,但是它所詮释的道理是不生滅的。你还得要假借你的身心世界去拜佛、去修福報,所以你必須假借你生滅的因緣來积功累德,來成就你不生滅的清淨的功德。這就是我們在前面三卷经文得到的第二個思想,就是「真妄不二」的道理。你把這二個思想掌握住了,前面三卷的经文你大概就知道了,第一個「相妄性真」。第二個「真妄不二」。這是整個前面三卷的思想,也是整個《楞严经》修止观最重要的观念。

壬二、明大均。

這一科是讲到“識”,六識的相狀是虛妄的,但是六識的本性卻是真实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段是說明七大,“大”是包括整個七大,“均”是周徧整個法界,七大的体性是周徧法界的。

融性合會  

若此識心本无所從,当知了別見聞觉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无生滅。

既然這六識的識心,六識是一种相狀,也是一种作用。只要是相狀就是生滅的,本经在发明生滅的法是毕竟空,它主要的思想就是「本无所從」,就是你從什么地方來?說為什么我們有這個了別的心識呢?最后的結論:它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覓之了不可得,它只是一個业力去薰习真如本性,所显現的一种「当处出生,隨处滅盡」的一個假相而已,它沒有一個真实的來处,它沒有一個真实的來处,也就沒有一個真实的去处。

從六識的自性空,我們也应該了知這六根的了別,所謂見、聞、嗅、嘗、觉、知,它的体性也是圓滿,也是湛然不动(湛然就是不生不滅),它的体性也是一樣沒有一個生处,它本自无生。這一段把六根也會归到一念心性(心法)。 (色法)乃至於兼帶的像虛空地水火風,這些七大它的体性,都是真实而圓融无碍的,当下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之所显現,而它的本質、它的体性,都是不生不滅的。七大的相狀是生滅变化的,但是七大的体性,当我們把七大的相狀把它破壞以后,看到它本性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這個就不生滅。這一段等於是相妄性真的意思。

警令觉悟   

阿难!汝心麤浮,不悟見聞发明了知,本如來藏。汝应观此六处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這段是佛陀对阿难尊者的一個警策。阿难!你過去当中身為一個小乘的学者,你在研究諸法的時候,看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從大乘的角度來說,你這個都是心外求法,可以說是向外攀緣,看到生命的緣生,看到了緣滅。這緣生緣滅到底是從哪裡而來?你從來都沒有去观照過,所以說是一种粗躁浮动的心思。為什么呢?因為你都是向外攀緣,而你不能真正的去迴光返照,去发觉六根的見聞觉知,以及它所发动的六識的了別,它的本性都是一念心性。也就是說我們過去只看到因果的思想,造善业召感安乐的果報,造惡业召感了三惡道的痛苦果報。但是這果報是怎么來的沒有人知道,是业力創造的。換句話說,我們只是在相上,在生滅的相上打转,我們永远找不到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如本性,所以我們就不能夠成佛。這地方等於是佛陀对阿难尊者,乃至所有佛弟子的警策。

那我們应該怎么去发明去了解這如來藏妙真如性呢?佛陀這以下告訴一個方法:他說你应該從什么地方去观察這体用的关系。你观察這六識的識心是同是異,是空是有,是非同非異,是非空非有。佛陀告訴這四個方便。蕅益大師說:其实這四個方便,說穿了就是二個方便。就是我們学了《楞严经》我們以后該怎么去看事情。蕅益大師說:你应該從“体跟用”,体是不变,用是隨緣。你說這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識的作用是相同还是有差別呢?

它的“体性”是相同,都是一念心性,当你把六識攝用归体的時候同体性;但是当六識是依体起用的時候,那是個個不同。你看眼識,是看色塵,耳識只能夠听音声,所以它們体相同,“異”作用差別。“空有”它的体性是毕竟空的,但是它的相狀的確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有它隨緣的作用。“非同非異”、“非空非有”道理都是一樣。為什么說它不是非同呢?因為它同一体性。為什么說它非異呢?作用差別。

這個观念,你只要掌握“体跟用”這二個角度。“体性”,当我們攝用归体的時候,諸法是隨緣不变;当我們依体起用的時候,不变而隨緣。攝用归体這時候現出的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依体起用就循业发現,個個不同。這個就是整個《楞严经》要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生命。

前面是破除虛妄相“破妄”,這以下显真。

壬三、显理性。

性体圓融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觉明真識,妙觉湛然,徧周法界。

当我們把整個六識,每一個人的思想把它會归到体性的時候,佛陀說:其实你到現在还不知道,在我們一念心性当中,它所俱足的“識大”其实当体是真空。說你現在有很多的想法,你看到佛像想要拜,想要皈依有這個信心,但是這個信心当你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時候,是覓之了不可得。雖然是覓之了不可得,但是這真空的体性又俱足十法界染淨的四大功能,雖然覓之了不可得,但是它又有這种可能性。

当我們把每一個人差別的思想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時候,換句話說,我們這一念心性雖然是毕竟空,但是它卻有无量的可能性,它可以去塑造,你遇到好的因緣,你就产生好的思想,你遇到不好的因緣,你就有不好的思想。比方說黃金,黃金可以打造成佛像,黃金也可以做成一個馬桶,黃金它俱足任何的可能性,我們這一念心也是這樣,我們這一念心它本來就俱足十法界的染淨的功能,這就是所謂的「性識明知,觉明真識」,這讲到性具。「妙觉湛然」是讲到性体,“妙觉”它是寂而常照,“湛然”指的是照而常寂;「妙觉湛然」也等於是前面的清淨本然的意思,它是離一切相的,這以下“寂照”來发明,這观念是一樣的,這讲到性体。 (性量)這個心性是普徧整個十法界的,每一個地方都有我們的心性。

這是讲到把六識的作用,回归到本体的時候,它的相貌是這樣。簡单的說,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俱足十法界的德能。

相用個別 

含吐十虛,宁有方所?循业发現。

“含”指含攝,理具;“吐”指的是事造。它由业力的造作,它就會显現出十法界的各式各樣的心識出來。心識的活动,心識的出現,它不可能有固定的处所,它是個人有個人的业力,它就個人显現,這叫“循业发現”。什么叫“循业发現”?比方說,你前生本來是一個女众,你是一個女众,女众有女众的想法,跟現在的想法不一樣。因為女众的思想比較保守,相夫教子,誒!你今出生变成一個男众,你的想法变成一個男众的思想,因為男众跟女众的社會地位不一樣。你說:誒!我前生是一個女众,今生怎么转成一個男众,是怎么回事呢?很簡单嘛,就是循业发現。

你前生是一個女众,但是那個女众只是一時的相狀,你用女众的心去造作很多男众的业力,你造了很多各式各樣的业力,這個业力去薰习你這個清淨的本性,你今生就变成一個男众,因為你造了很多男众的业力。你說:誒!為什么他前生是個人,后來变成一隻螞蟻呢?人的思想跟螞蟻的思想怎么會是一樣呢?螞蟻的思想就是:我就是一隻螞蟻,我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把這個東西搬到西邊,再把這個東西搬到那個地方去,就听招呼就好了。那么他前生是一個转輪聖王,七宝天子,怎么后來第二生变成一隻螞蟻呢?這思想转变是怎么來的?当然就是业力,循业发現。他的体性是清淨本然,但是他受业力的薰习,而产生很多的变化,它业力結束的時候,他又回归到清淨本性,又再創造另外一個生命。当然這地方我們要知道的就是說,這個“識”是对我們影響很大的。在整個六根、六塵、六識当中,這心識的活动,它主導了整個业力,你造善造惡,是它主導的。

壬四、斥迷惑

世間无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无实义!」

一般的凡夫外道乃至於二乘人,在看生命的時候,都很难看到生命的全貌,比如說看到諸法的因緣生,你看到諸法的相狀,沒有看到諸法的本体,看諸法是自然而有,只看到諸法的本体,沒看到諸法的相狀。我們很难看到生命的不变跟隨緣,体用的同時观照,這是很难的。所以当我們去看到因緣生自然有的時候,其实都是落入個人識心的虛妄分別計度,這個只有言說相,我們都不能看到生命的真实义。這就是我們為什么不能成佛,因為不能掌握生命整個全貌。

我們的內心狀態有二种差別:一個是六根,六根它是一個感受,我們眼睛看到一個東西,产生一個感受,快乐的感受或痛苦的感受。当這感受傳給第六意識的時候,就产生很多分別的想法。而根跟識呢?根是主導感受,識就主導了思想。我要讲一個小故事來說明這個道理,让我們知道根識的差別:

有一個大学教授,他是一個心理学的教授,他找了十個人來跟他做实驗。有一天他帶了這十個人到了黑暗的房間,點了幾根蠟燭。這教授帶著這十個自愿者,慢慢的過了一座用繩子綁成的獨木橋,左晃右晃,從這個地方走到对面去,大家感受到獨木橋搖晃的快乐。走過去以后,大学教授問大家的感觉?大家都說感觉不錯,這獨木橋搖過來搖過去蠻有節奏感。后來大学教授就把燈光打開一半,打開一半大家一看,不得了啊!這獨木橋下面有一個很大的水池,這水池裡面有十幾隻鱷魚,在那個地方跑來跑去。大家過去的時候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它是一個橋,這時看到鱷魚的時候,大家開始注意鱷魚,已经不是看到橋,心識開始活动了。這時候教授說,我們剛剛這樣走過來,大概花了一分鐘的時間,就很快的走過來。我們現在还必須走過去,誰愿意跟我再走回去。只有三個人跟教授走回去,看到鱷魚沒有人敢叫,都軟了沒辦法动。后來大学教授就帶著三個人,沿路走回去,还有七個人在后面都不敢走。大学教授這時候再把后半段的燈光全部打開,誒!在橋跟鱷魚中間,有一個安全保護的繩索做成一個網子,你掉下去有網子在保護你。大家都看到網子了,大学教授說:你們放心,有一個安全網在這裡,現在你們看到網子了,有誰愿意走過來?也有三個人鼓起勇氣,他看到網子,他走過去了,其他四個人打死都不敢走。

這地方表示什么呢?表示我們生命的行為,是由我們的思想來主導,我們讲「心境來決定你的处境」。我們有時候會觉得這修行技巧很重要,其实不是,心態很重要。你看,走路誰不會走路,身為一個技巧,你說走路,你剛剛就走過來,為什么現在走不回去呢?心態不同了。第一批能夠走過去的人是開創型,他看到鱷魚他无所畏懼,对自己有信心,他認為我心中沒有恐懼,就沒有危險,心能转境,這种人往往都是在事业上是開創型的,打天下的;第二种人看到了保護網,他也看到鱷魚,他選擇相信保護網,他是乐观派的,人生有順境有逆境,他往光明面去想,這种人成功机率很高的;第三种人往往看到悲观的一面,他不相信乐观的一面,他看到了保護網,他也看到鱷魚,他宁可相信鱷魚這一部分,他不敢动,這种人注定是要失敗的。

一個人的心態永远決定你的狀態,你說這技巧重要嗎?走路的技巧重要嗎?身為一個技巧,誰都會走路,但是心態不同,影響你的行為。让我們看国際的比賽,網球比賽、羽毛球比賽,真正高手相对的時候,技巧一定是其次,你的心裡素質,心態決定你的狀態。這跟本经是一樣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有什么樣的思想,你就會有什么樣的业力,就变成什么果報。你的生命完全是從你現前一念心性的活动显現出來,所以這個地方讲「循业发現」。

今天告訴大家一個修行的观念,你觉得你現在看誰都不順眼的時候,其实你要趕快去懺悔,不是改变別人,因為你自己的心態決定你的狀態。《楞严经》的意思是說你要知道,生命「從什么地方來?」所有的東西都從你的內心表現出來。

丁四、大众圓悟

通過佛陀前面三卷的開示,整個《楞严》法會的大众,就徹底的觉悟了。觉悟到生命的本質,有真实的有虛妄的,真实的部分就是現前一念心性。虛妄的是什么呢?就是五蘊、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我們讲不变而隨緣,隨緣而不变,对這個道理完全的了解。我們讲說「无不從此法界流」,我們一念心性一动的時候,变現十法界的五蘊身心,最后「无不还归此法界」,又回归到一念心性。对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是完全徹底的了解。(分二:戊一、经家敘益。戊二、当机偈赞)

戊一、经家敘益(分二:己一、敘益。己二、敘儀)

 “经家”就是結集经典的人,他來敘述法會大众所得到的利益。

己一、敘益。(分二:庚一、略敘。庚二、广敘)

庚一、略敘。

爾時阿难及諸大众,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无罣碍。

法會大众正当佛陀讲完「四科七大」三卷的经文以后,大众承蒙佛陀一而再,再而三的詳細的來說明,所謂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這微妙的開示。微妙的開示我們前面說過,有二部份:第一個、相妄性真;第二個、真妄不二。原來在生滅的身心当中,我們当下就俱足不生滅的本性,我們就可以從生滅当中來就路还家,關鍵的是,你是不是能善用其心。這樣的微妙開示,我們得到了二种利益:第一個是色身的蕩然而无有罣碍;“蕩然”就是豁然開朗,了了分明,对色身的開悟。第二個对內心的開悟。

蕅益大師說:我們過去是執著四大,來当做自身相。我們把外在地水火風的四大,來当做自己色身的相狀,這時候我們知道四大的身相是虛妄的,所以放棄四大的自身相,而頓悟了清淨法身,所以感到色身的蕩然。這是第一個理。第二、我們過去妄認六塵的緣影為自心相,我們第六意識累积很多的想法,很多的思考模式,我們以這個当做自我,把生命的思想当做自我。這時候我們能夠放掉第六意識的意識形態,頓悟常住真心,所以內心感到蕩然,而沒有罣碍。所以在法會当中,他看到了我們当下的身心世界,是剎那剎那的生滅,就像大海飄出一個水泡,它只是一個生滅相。從生滅当中找到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实的家,所以這時候身心感到非常的開闊,感到沒有罣碍,內心当中找到了生命的依止处。

庚二、广敘(分二:辛一、圓悟三大。辛二、結屬真因)

辛一、圓悟三大。

 “圓悟”就是圓滿的悟到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当下俱足“体、相、用”三大。(分三:壬一、悟性量即是相大。壬二、悟性体即是体大。壬三、悟性具即是用大)

壬一、悟性量即是相大。

心性的量它本身是相大。也就是說,我們過去总是認為我內心世界是有狹隘的,我們在布施的時候很难平等广大。但事实上,這是我們自己障碍了自己,我們內心的量它本來是周徧法界。

是諸大众,各各自知心徧十方,見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葉物。

這時候大家听到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后,每一個人開始…。因為我們過去都是向外攀緣,執著身心世界為自我,這時候開始迴光返照,結果发觉我們這一念心其实是周徧十方法界的,回過來看十方的虛空,乃至於所有的山河大地,就好像观察手中一個小小的樹葉而已,我們讲「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我們的內心有二种的相貌,第一個是你本來的相貌,第二個是你現在的相貌,原來我這個人的心量就能夠容納這么多,這個是可以了解的。因為我們无始劫來产生很多的习氣,但是你要了解一個观念,我們的胸量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我們有无量的进步空間,因為我們這一念心它原來的設計是周徧法界,是我們自己把它弄得這么小。就是「法性量等虛空(法性量同太虛),众生发心自小」。你說:誒!我們的本來面目是這么大,那你再怎么努力都沒有用,因為你的本來面目就這么大。這個房子設計是一千坪,結果我們只用了十坪,我們自己糟塌了自己的房子。我們的胸量本來是周徧法界的,后來被我們七弄八弄,变成這樣的一個胸量。所以你現在观察生命,观你的本來面目是什么,然后你現在的面目是什么,哪些还有进步的空間,你就知道我要從哪裡下手。我們開始迴光返照,原來我們的心是這么广大,你看虛空乃至虛空的東西就像樹葉一樣。志公和尚偈云「法性量同太虛,众生发心自小。」

壬二、悟性体即是体大。

這時悟到我們心性之体,当下就是清淨本然;体大指的是離相清淨,它沒有相的。

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徧圓,含裹十方。

我們看到前面的经文以后,再迴光返照,這世間上諸所有物,包括五蘊、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总而言之,就是身心世界這些生滅的因緣,它当下就是我們无上菩提所相应的,微妙光明的這一念心性。而這一念心性它是特別的精純,不夾杂而且周徧圓融,无所欠缺的,而且能夠含融包裹十方的世界。也就是說其实我們這一念心,它本來是无相。本來是无相,表示你可以改变它,若我們的心本來就是這樣的相狀,那你就完了!你說我的心本來就是一個人的相狀,我的心就是一個人的心,那你怎么能夠成佛呢?因為它无相,所以我們才可以加以改变,這一念心性它本來就是離一切相的「体大」。

壬三、悟性具即是用大    這一段讲到“循业发現”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无從。

当我們明心見性,当我們找到現前一念心性以后,我們回過頭來观察我們這個父母所生的肉团身,就好像在十方虛空当中,吹起一個微塵,這微塵在虛空当中飄來飄去,上下的飄蕩。而這虛空指的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微塵指的是我們当下這個色身。從這個譬喻就知道,這個色身是变化的,虛空它是不动搖的,這是第一個譬喻。

第二個譬喻就好像一個湛然沉靜的大海,被這业力的風一吹,吹起了一個小水泡,而這個水泡它是起滅无從,当处出生,隨处滅盡。水泡指的是我們的身心世界,大海指的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在经文当中,它就是不断的告訴我們:「观相原妄,观性原真」,相狀的東西是变化的、是暫時的,心性是永恆的,是我們生命的依止处。

辛二、結屬真因  這是修学无上菩提的真实的因地。

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到這時候法會当中,徹底的了知,也就不再疑惑,原來我們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是常住、是不消失的。我們的色身會死亡,但是我們的心性從來也就沒有生,也就沒有死亡。我們对死亡感到恐懼,那是因為我們对色身产生執著。夏蓮居老居士常讲一句話:「本來无生死,生死由心現。」

為什么有些人在临命終的時候,他对死亡不害怕?你对死亡害怕,表示你的心是住在你的身心世界,你執著這個身心世界,你執著水泡的時候,那就完了!水泡是变化的,你的心就跟著它变化。你的心住在什么地方,是非常重要的「云何应住」。你說他為什么死亡來到的時候不害怕?因為它沒有把心住在身心世界,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為什么蕅益大師讲:「真因」。你這個修行,你內心的依止处,這是真实的因,諸佛成就无上菩提的真因你的布施用什么心態來布施,你用什么心態來持戒,用什么心態來拜佛,用什么心態來念佛,都是依止常住真心來修行,你才能夠成就不生滅果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25:我們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一种事情,产生的結果就是不一樣

楞严经要义26:不变跟隨緣在理論是同時的,但是修正的時候你不可能同時

楞严经要义27: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种程度的共业,所以在生命当中會产生交集在一起

楞严经要义28:你今生的生命并不能代表你自己,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份

楞严经要义29:心跟万法的互动其实是非合和,非不和合的

楞严经要义30:你來生會遇到什么人跟你的想法有關聯,憶念谁就跟谁有交集

楞严经要义31: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所以觉悟也沒有分任何場所的

楞严经要义32:內心最大的潛能就是想像力,從你的想像就知道你未來生命的变化

楞严经要义33:要記住一個观念,每一件事情都是從空性而來,也都是回归到空性

楞严经要义34:修行是产生一种生命的扭转,要产生观照力,积集善业不叫做修行

楞严经要义35:初学者你一定要把身心世界的“道”把它找出來

楞严经要义36:当你把福報享盡時吃什么東西都沒有滋味了,這個滋味是從业力而來

楞严经要义37: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觉,因為你的感觉受過去业力的影響

楞严经要义38:如果把生命当做你每一個成佛之道的過程,那你就會无所畏懼

楞严经要义39:障碍現前的時候記住不要亂动!煩惱障跟业障最大的天敵就是時間

楞严经要义40:說一個東西它到底是毒藥还是良藥,其实是你的思考模式決定

楞严经要义41:這一念心有它的軌則,你越自私就越痛苦,你越是吃虧福報越大

楞严经要义42:你的思考模式不改变,你业力就不能改变,你的生命也不會改变

楞严经要义43:世事是很妙的,你越追求它越消失,不追求它時它反過來追求你

楞严经要义44:佛法不是破相,是破執著,相破了以后你还是要借假修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