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的营养管理建议(2022.12)
一、COVID-19 成人患者营养管理建议
1. 建议成立由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营养支持治疗小组,以促进营养治疗的规范实施。
2. 遵循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干预→监测的规范流程,尽早识别有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通常可选择的筛查和评估工具包括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short form,MNA-SF)和改良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modified nutrition risk in the critically ill score,mNUTRIC) 等[2-4] ; 分别适用于住院患者、 老年患者和危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可参考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ue on Malnutrition,GLIM) 标准[5] 。在实施营养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监测、随访、复筛和评估(图1 )[6]。
3. 选择营养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评估结果、病情严重程度和胃肠道功能等,选择适合的营养治疗方式。建议遵循阶梯式递升原则: 以饮食+营养教育为基本方式,依次上升为饮食+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肠内营养、部分肠内营养(partial enteral nutrition,PEN)+补充性肠外营养(supplemental parenteral nutrition,SPN)或全肠外营(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当某一营养治疗方式不能满足60%目标营养治疗需求3~5 d 时,可选择上一阶梯治疗方式。
4. 遵循尽早、安全和保证质量原则落实营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科应在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做好各类饮食及肠内营养制剂的供应。若为外包供餐,临床营养科应负责食谱制订和餐饮质量监管等工作[7]。
5.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包括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或肠内营养制剂。前者分为全营养配方、特定全营养配方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后者根据配方中蛋白质的水解程度不同,分为整蛋白、短肽或氨基酸型配方; 根据用途不同,分为通用型、疾病特异型和组件型配方。
6. 加强对营养治疗患者的监测和并发症的防治,营养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 防止营养治疗不耐受和再喂养综合征等并发症;评估营养治疗效果,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7 . 增强感染防控,各供餐单位/部门需建立员工健康管理制度,做好手卫生及防护培训;推荐采用无接触式配送;按要求做好清洁消毒和记录工作;注重食品安全管理、 餐饮物流管理和消毒隔离管理[8-9] 。
(二)各类COVID-19 患者的营养治疗原则
1. 轻型或普通型患者:鼓励患者经口进食,保证足够能量和蛋白质,结构合理、均衡,食物多样化,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注意补充充足的水分。
① 无基础疾病患者:考虑到2019-nCoV 感染状态下的炎症反应和消耗,可在推荐的能量[25~30kcal/(kg·d)](1 kcal = 4.184 0 kJ)摄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摄入量。推荐蛋白质摄入1.2~1.5g/(kg·d)。建议每天给予瘦肉、鱼、虾、蛋或大豆等优质蛋白质类食物达150 ~ 200 g,奶及奶制品300 g; 具体可按照个体患者的基础代谢情况进行调整。
② 合并慢性疾病患者: 提供相应的治疗饮食,以保证符合疾病营养治疗需要,如糖尿病饮食和慢性肾脏病饮食等。
③ 摄入不足/ 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尤其老年患者): 建议在每天膳食供给的基础上,早期补充营养强化食品、FSMP 或肠内营养制剂,以保证能量[25~30 kcal/(kg·d)]及蛋白质[1.2 ~1.5 g/(kg·d)]摄入。提供ONS 200~400kcal/d(200~400mL/d)。
④ 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尤其老年患者): 应鼓励患者进食,并早期经口补充营养强化食品、FSMP或肠内营养制剂。ONS 补充剂量为200~400 kcal/d(200~400mL/d),可随餐或餐间补充,每日2次; 耐受性差者,可分多次摄入或啜饮。当饮食+ ONS不能满足60%目标能量需求3~5d 时,需考虑管饲肠内营养。当肠内营养不能满足需求或有禁忌时,可予以SPN或改为TPN。
⑤ 咀嚼或吞咽功能障碍/存在较高误吸风险的患者(尤其老年患者): 建议在经口饮食和(或)ONS之前,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推荐采用饮水试验[10]。根据吞咽功能状况选择经过加工改性、密度均匀的凝胶状或糊状的吞咽障碍食品(如细泥型、细馅型 等),也可以服用经添加增稠剂制作而成的黏稠度适当的液体或营养补充剂; 建议最好在有人监护的条件下食用。存在高度误吸风险或经口饮食不能满足充足营养时,需要考虑采用其他营养治疗途径,如经鼻胃/空肠管喂养[7,11]。
2. 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强调在规范化营养治疗基础上体现个体化营养治疗;注意评估脏器功能及内环境稳定性,对存在水电解质紊乱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先予纠正后再给予营养治疗。
(三)营养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及监测要点
COVID-19 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机体代谢改变不尽相同,能量及营养物质需求亦处于动态变化中。因此,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应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营养治疗的效果、动态监测实验室参数的变化和调整营养治疗方案。重点关注伴有基础疾病、老年、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营养治疗前、中、后的代谢变化,如血糖、血脂、水和电解质水平,以及时防止与营养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并 发症。
1. 肠内营养相关腹胀和呕吐
2. 肠内营养相关腹泻
3. 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相关脱水或入水量不足
4. 再喂养综合征
二、COVID-19 儿童患者营养管理建议
(一)组建营养治疗团队
组建营养治疗团队是落实营养治疗的最有效措施,可以有效缩短重症患儿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6] 。营养治疗团队由临床医师、营养(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等组成,应成为重症COVID-19 患儿综合治疗团队的核心成员,其工作职责是尽早准确识别具有营养风险和(或)营养不良的患儿,制订和实施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案,监测及评价营养治疗效果等。
(二)营养风险筛查
对所有COVID-19住院患儿在住院24 h内实施营养风险筛查,可选择STRONGkids、儿科营养不良筛查工具(screening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of malnutrition in pedcatrics,STAMP)或由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学组开发的改良儿科营养筛查APP等儿科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工具,并根据患儿临床情 况及营养风险筛查结果定期复评(至少1周1次), 动态随访。
(三)营养状况评定
对于重症/ 危重症或营养风险筛查中高风险的患儿需要完成详细的营养评估,建议采用 “ABCDEF”儿科营养评定方法[19],即包括人体测量、生物化学检查、临床表现、膳食摄入及环境和家庭情况的评估,并定期随访。其中人体测量包括体质量和身高(长)测定,推荐以年龄别体重Z值 (weight for age Z,WAZ,< 5 岁)、身长别体重Z值 (weight for height Z,WHZ,<18 岁)或年龄别BMI(BMI Z 评分)评估营养状况。如小于36 月龄需完善头围测量,并需要注意矫正胎龄后再进行上述指标评估。有条件的单位建议进行人体成分测定。
(四)住院期间营养治疗
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选择适合的营养治疗方式。建议遵循阶梯式递升原则:以饮食+ 营养教育为基本方式,依次递升为饮食+ONS、肠内营养、PEN + SPN 或TPN。当某一营养治疗方式不能满足60% 目标能量需求3 ~ 5 d 时,可选择上一阶梯治疗方式。
1. 轻型和普通型COVID-19 患儿营养治疗方案(无症状患儿参照轻型): 根据患儿年龄、性别和生长发育水平推荐相对应的平衡膳食[20],强调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强调富含维生素D、维生素C、锌和硒的食物摄入[21],剂量参照标准为正常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推荐膳食摄入量[22]。
2. 重症/ 危重症患儿营养治疗方案[23-25]
(五)出院后营养随访
对所有出院的COVID-19 康复患儿,尤其是ICU出院后的患儿,营养管理的目标是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降低复发风险[26] 。日常饮食应遵循《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1 0 ] 的基本要求。对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患儿,以及ICU患儿,出院后仍需定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全面营养评定,随访饮食情况、营养状况、代谢指标和感染相关指标[ 2 7 ] , 如体质量、 身长、 体重指数、 人体成分、 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必要时继续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剂,予以家庭营养指导。
执笔专家: 韩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徐仁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洪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钱甜(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营养科)、曹伟新(上海市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
参与建议制订的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伟新(上海市临床营养 质量控制中心)、陈尔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 学科)、高明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皋源(上 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韩婷(同济大学附属 第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洪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 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李锋[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 床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李伟(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临床 营养科)、李颖川(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刘景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营养科)、钱甜(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 院临床营养科)、秦环龙(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普外科)、瞿介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孙建琴(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临床营养科)、汤庆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吴蓓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 金医院护理部)、徐仁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营 养科)、张文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钟鸣(复旦大学附 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