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降息周期开启——降息点评 || 长城证券宏观研究 || 蒋飞、李相龙

长城宏观团队 蒋飞宏观研究 2022-06-08

摘要



要点

结论

本次1年期LPR利率不代表央行主动降息,但仍然标志着降息周期的开启。其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经济放缓趋势并未因此改变。


20211220日央行公布1年期LPR利率为3.8%,比上一次降低5BP,为今年首次降息。

最新公布的11月经济数据显示,大部分数据仍处于下降态势中,GDP增速可能在四季度破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为0.5%,是今年以来的新低,接近零增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均创今年新低,分别达到5.2%和3.1%。

最新公布的11月金融数据显示,除了房贷和国债发行较多之外,企业融资继续下降。贷款总额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至11.7%,与年初相比下降1.1个百分点。同时国股银票利率已经大幅下降,6月期利率已经下降至历史新低0.7%,这预示着企业融资需求已经大幅下降。



1年期LPR利率虽然不是短期利率,但其代表了降息周期的开启。长城证券宏观组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短期利率下调,包括7天逆回购利率和1年期的MLF利率。

由于长短期国债利差已经达到历史平均水平,长期国债利率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在缩窄。而短期利率下降空间打开,意味着长期国债下行的障碍被清除。2022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创新低。

风险提示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美联储货币政策意外收紧,疫情再次失控,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1. 降息周期开启


1.1 1 年期 LPR 利率下降


2021年12月20日央行公布1年期LPR利率为3.8%,比上一次降低5BP,为今年首次降息。


首先,经济下行趋势仍在延续。最新公布的11月经济数据显示,大部分数据仍处于下降态势中,GDP增速可能在四季度破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为0.5%,是今年以来的新低,接近零增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均创今年新低,分别达到5.2%和3.1%。


其次,融资需求快速下降。最新公布的11月金融数据显示,除了房贷和国债发行较多之外,企业融资继续下降。贷款总额同比增速进一步下降至11.7%,与年初相比下降1.1个百分点。同时国股银票利率已经大幅下降,6月期利率已经下降至历史新低0.7%,这预示着企业融资需求已经大幅下降。


最后,降息周期已经开启。由于经济周期已经从滞涨向放缓转变,因房地产调控主基调不变,实体融资需求不断下降,央行开启降息周期应对经济下行风险。预计2022年还将降息50BP左右。



1.2 降息影响分析

按照往常方式,降息政策会从MLF利率率先实施,然后跟着LPR利率进一步下降。MLF利率是央行控制的利率,LPR利率是市场选择的利率。因此MLF利率不动,而LPR利率下降,并不代表央行在主动下调利率,央行网站也未对本次降息进行解释,因此与一般的降息意义不同。同时对只下调一年期LPR利率而维持五年期LPR利率的结构性变化来看,央行有意在打开短端降息空间,而维持以房地产贷款需求为主的高利率水平。

从降息幅度来看,5BP的下降幅度并不能抵消经济下行的风险。进入12月份以来,6月期国股银票利率就已经大幅下降,从2%下降至0.7%,这反映出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在快速的下降,幅度超过贷款基础利率5BP的幅度。

因此从上面的角度来看,这次降息更像是降息周期开启的一次信号,信号作用大于实际作用。这次降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较小,也难以改变经济持续放缓的趋势。


2. 长期国债利率下行空间已经打开


2.1 短期利率下降空间打开

1年期LPR利率虽然不是短期利率,但其代表了降息周期的开启。长城证券宏观组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短期利率下调,包括7天逆回购利率和1年期的MLF利率。


由于长短期国债利差已经达到历史平均水平,长期国债利率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在缩窄。而短期利率下降空间打开,意味着长期国债下行的障碍被清除。2022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创新低。



2.2 美联储加息对国内债券利率的影响

随着美国通胀和工资的不断上涨,明年美联储加息概率持续上升,我们预计明年会加息四次,每个季度加息一次。而当前美国短期利率已经明显回升,但长期利率升到了瓶颈,上升难度加大——这和中国期限利差难以继续下降较为相像。10年期美国国债利率始终在1.5%左右徘徊。


中美两国之间的利率正被两国经济需求所牵制。当中国经济需求回落时,美国国债利率会被中国利率下降而带动下行;当美国通胀高涨时或加息时,中国利率会随着美国国债利率的上行而拉升,因此明年中美国债利率仍然是波动变化,整体两国利差会逐渐扩大。


2.3 风险提示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美联储货币政策意外收紧、疫情再次失控、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证券研究报告:

《降息周期开启——降息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
2021年12月21日
报告发布机构: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蒋飞  S1070521080001  jiangfei@cgws.com,
研究助理:李相龙 S1070121080029 lxlong@cgws.com.



往期回顾(可点击阅览)



数据、会议点评:
托而不举,期待改革——12月政治局会议和降准点评
货币政策可适度加码——10月份经济数据点评
黄金价格或创新高——20211115周报
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点评
社融增速难以回升——10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或已见顶的剪刀差——10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10
9
9
9
PMI9PMI

8
+8
7
M17
7


周报、月报、季度报:
四季度GDP增速或低于4%——20211218周报
在稳定的基础上搞改革——20211213周报
中央或定调明年改革突破点——12月份宏观经济报告
降准条件或已具备——20211108周报
2%20211025
20211018
20211011

20210913 
20210906 

8GDP6%20210917
920210816
20210809

专题报告:
2022
*











详细可咨询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团队:蒋飞、李相龙

欢迎大家与我们微信交流!

最新的市场策略观点,最新的月度股票组合,最新的机构观点汇总,欢迎关注长城宏观策略!







长城研究--宏观策略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