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钟振振:唐诗的理解与误解(十二)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作者简介


钟振振 1950年3月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美国中华楹联学会学术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



唐诗的理解与误解(十二)


舂陵行

〔唐〕元结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

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邮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

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

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

安人天子命,节符我所持。

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

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

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

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

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关于“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注曰:“‘有司’,有所管辖司理者,古代用以称呼官吏的名词,此处指地方上的长官。”(上册,第 319-320 页)

又曰:“(‘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两句是说地方上的官长,因受‘切责’,只能用严刑峻法来压榨他所管辖的人民。”(上册,第 320 页)

 

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亦曰:“有司,有所职掌,引申作有专职的官吏。这里指地方行政长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48页)

又曰:“有司二句:意谓州县官到任后,大家都施用严刑峻法来压榨人民。”(第 148 页)

 

按:作者自序中说得明明白白:“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馀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可知其所谓“有司”,是指“诸使”;所谓“刑法竞欲施”,则指“诸使”对“郡县”长官的威胁:“失其限者,罪至贬削!”试想,如果“有司”是“指地方上的长官”(州刺史、县令)的话,他们自己就是“郡县”(“郡县”可用以指称郡县长官),或就在“郡县”,怎么好说他们“临”(俯对,或来到)“郡县”呢?至于说“有司临郡县”是指“州县官到任”,就本句而言,似乎还可以说通;但联系上下文来看,文气便不大顺畅了:何以“州县官”在“到任”之前就已受到“切责”?按照封建社会的行政秩序来寻绎此诗的叙述逻辑,我们也不难看出,由于历年战乱,“军国多所需”,故中央朝廷急切地责成诸使督征赋税;诸使因朝廷“切责”,故以“刑法”来向郡县长官们施加压力;郡县长官是直接治理百姓的,搜括小民的任务最终要落实到他们头上。身为州郡长官的诗人对此感到左右为难,所以才有下文:“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

 

《全唐文》卷三八〇收有元结到道州刺史任后写给代宗皇帝的《谢上表》,《表》中说:“臣州先被西原贼屠陷,节度使已差官摄刺史,兼又闻奏。”《新唐书》卷一四三《元结传》载:“拜道州刺史。初,西原蛮掠居人数万去,遗户裁四千,诸使调发符牒二百函,结以人困甚,不忍加赋,即上言:‘臣州为贼焚破,粮储、屋宅、男女、牛马几尽。今百姓十不一在,髦孺骚离,未有所安。岭南诸州,寇盗不尽,得守捉候望四十馀屯,一有不靖,湖南且乱。请免百姓所负租税及租庸使和市杂物十三万缗。’帝许之。明年,租庸使索上供十万缗,结又奏:‘岁正租庸外,所率宜以时增减。’诏可。”又卷二二二《南蛮传·西原蛮》载:“其种落张侯、夏永与夷獠梁崇牵、覃问及西原酋长吴功曹复合兵内寇,陷道州,据城五十馀日。桂管经略使邢济击平之,执吴功曹等。馀众复围道州,刺史元结固守,不能下,进攻永州,陷邵州,留数日而去。湖南团练使辛京杲遣将王国良戍武岗,嫉京杲貪暴,亦叛。”此诗序中所谓“诸使”,当即“节度使”、“租庸使”、“桂管经略使”、“湖南团练使”之类。

 

又《全唐文》同卷还收有元结再授道州刺史,到任后写给代宗皇帝的《再谢上表》,《表》中说:“臣前日在官,虽百姓不至流亡,而归复者十无一二;虽寇盗不犯边鄙,而不能兵救邻州;虽赋敛仅能供给,而有司不无罪状;虽人吏似从教令,而风俗未能移易。臣又多病,不无假故。水旱灾沴,每岁不免;疾疫死伤,臣州尤甚。以臣自讼,合抵刑宪;圣朝宽贷,犹宜夺官。陛下过听,重有授任。伏恐守廉让者,以臣为苟安禄位;抱公直者,以臣为内怀私僻;有材识者,辱臣于台隶之下;用刑法者,罪臣于程式之中。臣所以不敢即日辞免,待陛下按验虚实,然后归罪有司。”这段文字,凡两处提到“有司”:一处说自己前番在道州刺史任,“赋敛仅能供给”,亦即所收缴的赋税基本上还是能够供给军国所需的;但“有司不无罪状”,亦即“有司”仍不满意,并向朝廷报告过他的“失职”。另一处说自己接到再授道州刺史的敕书后,其所以没有立即上表请求朝廷收回成命,是想等皇上查明事实真相,再到“有司”那里去接受处分(这话是“绵里藏针”,诗人当然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罪过”)。用其文来证其诗,也足见其诗中所谓的“有司”,绝不是指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地方行政长官”。

 

关于“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

《唐诗选》注曰:“这句说鬻儿女纳税之令一下,恐怕老百姓要出来闹大乱子,此‘乱’与下文‘州县忽乱亡’的‘乱’字同。”(上册第 320 页)

 

按:任何一个政权,哪怕是再暴虐的政权,也不至于愚蠢到公然颁布“鬻儿女纳税之令”。诗人这里只是一种极度夸张的假定推论:总不能叫老百姓卖儿鬻女来纳税罢?谁要真敢这样对百姓们说,只怕话一出口就要出大乱子!

 

关于“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

《唐诗选》注曰:“‘顾惟’,顾念。‘孱弱者’,指被压迫的人民。这两句是说想到被压迫的人民之苦,总也该想到守官的正直之道,不能亏损人民。”(上册第 321 页)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亦曰:“顾惟,顾念。孱弱者,指穷困的人民。”(第 149 页)

 

按:“顾惟”,常用如“却思”、“却念”,且后面所紧跟着的多为自谦之辞。如南朝梁萧统《和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诗曰:“俯同南风作,斯文良在斯。伊臣限监国,即事阻陪随。顾惟实庸菲,冲薄竟奚施。”刘孝绰《登阳云楼》诗曰:“吾登阳台上,非梦高唐客。回首望长安,千里怀三益。顾惟惭入楚,降私等申白。西沮水潦收,昭丘霜露积。龙门不可见,空慕凌寒柏。”萧纲《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诗曰:“烟生翠幕,日照绮寮。银华晨散,金芝暮摇。绿水动叶,丹距映条。顾惟菲薄,徒承恩裕。艺学未优,声绩不树。岂辩河书,宁摛淮赋?徒偶群龙,终惭并驭。”释智藏《奉和武帝三教》诗曰:“我皇体斯会,妙鉴出机神。眷言总归辔,回照引生民。顾惟惭宿植,邂逅逢嘉辰。愿陪入明解,岁暮有攸因。”陈江总《释奠诗应令》八章其八曰:“肃仰鸿化,恭闻盛典。人握悬藜,家藏瑚琏。顾惟朽谢,暮识肤浅。恩谬爵浮,心惭貌腆。”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曰:“蛟龙无定窟,黄鹄摩苍天。古来达士志,宁受外物牵?顾惟鲁钝姿,岂识悔吝先?偶携老妻去,惨澹凌风烟。”贾至《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房尚书门下崔侍郎》诗曰:“胡羯乱中夏,銮舆忽南巡。衣冠陷戎寇,狼狈随风尘。豳公秉大节,临难不顾身。激昂白刃前,溅血下沾巾。尚书抱忠义,历险披荆榛。扈从出剑门,登翼岷江滨。时望挹侍郎,公才标缙绅。亭亭昆山玉,皎皎无缁磷。顾惟乏经济,扞牧陪从臣。永愿雪会稽,仗剑清咸秦。”孟郊《石淙》(一作《五淙》)诗十首其三曰:“驿骥苦衔勒,笼禽恨摧颓。实力苟未足,浮夸信悠哉。顾惟非时用,静言还自咍。”又《赠苏州韦郎中使君》诗曰:“章句作雅正,江山益鲜明。萍蘋一浪草,菰蒲片池荣。曾是康乐咏,如今搴其英。顾惟菲薄质,亦愿将此并。”贯休《冬末病中作》诗二首其一曰:“冬风吹草木,亦吹我病根。故人久不来,冷落如丘园。聃龙与摩诘,吁叹非不闻。顾惟年少时,未合多忧勤。风钟远孤枕,雪水流冻痕。空馀微妙心,期空静者论。”皆是其例。元结此诗,句格正与此相同,可知“孱弱者”当是诗人自指,而不是“指被压迫的人民”或“穷困的人民”。诗人自己在道州刺史任所写的《谢上表》中也说:“臣愚以为,今日刺史若无武略以制暴乱,若无文才以救疲弊,若不清廉以身率下,若不变通以救时须,一州之人不叛则乱将作矣。岂止一州者乎?臣料今日州县,堪征税者无几,已破败者实多;百姓恋坟墓者盖少,思流亡者乃众。则刺史宜精选谨择,以委任之。……臣实孱弱,辱陛下符节。陛下必当谨择,臣固宜废归山野,供给井税。臣不任恳款之至!”“臣实孱弱”四字,正是最有力的本证!

 

又,“正直当不亏”,紧承上句而言,是说自己虽然“孱弱”,当此地的刺史并不“称职”,但一意坚持“正直”的德行,决不让它有所亏损。《礼记·儒行》曰:“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淮南子》卷一《原道训》曰:“能存之此,其德不亏。”汉陆贾《新语·本行》曰:“故圣人卑宫室而高道德,恶衣服而勤仁义,不损其行以好其容,不亏其德以饰其身。”曹操《董卓歌辞》曰:“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魏明帝曹叡《得韩暨临终表诏》曰:“故司徒韩暨,积德履行,忠以立朝,至于黄发,直亮不亏。”唐王福畤《许敬宗谥议》曰:“如其不亏直道,义不可夺,官不可侵。”元诗所谓“正直不亏”,亦如以上诸例,是指“道德”“道义”方面的圆满、完美而言,而不是说“不能亏损人民”。

编辑 | 章雪芳  审核 | 刘鲁宁

使劲戳......

《小楼听雨诗刊》2019己亥新春大拜年

小楼周刊(121)

每周试玉(115):嘉宾【梦烟霏 王震宇 雷海基】

首届【人间要好诗】诗词有奖活动完美结束(朗诵视频纪念版)

盘点 |【小楼听雨诗刊】2016年—2018年专辑网址

首届[人间要好诗]有奖赛事|终审结果揭晓

钟振振‖唐诗的理解与误解(九)

钟振振|唐诗的理解与误解(十)


一楼看天下:

中华诗词研究院 叶嘉莹 周退密  杨逸明  林岫   

郑欣淼  寇梦碧 曹长河 周笃文 李树喜  范诗银

赵仁珪  王蛰堪 熊东遨 叶元章 魏新河 赵京战

楼立剑 熊盛元 钟振振 刘征  吴祖刚  蔡世平

王翼奇 尚佐文 林峰 杨金亭 刘庆霖 田遨 星汉 

陈仁德 安全东 林从龙 邓世广 周啸天 王亚平

王海娜  苏小隐 郑力 蒋世鸿  陈良  李文朝

崔广礼 谭伟媛 殊同 喻蘅  刘郎 雷海基  梅庐

郭定乾  谢莹  李昊宸  杨子怡  李荣聪   刘川

方益洪 丁欣  王志伟  曼珠  苏俊卿  马星慧  

凌钺一  苏王曦  朱汝略   杨启东  高先仿  

无名  叶文范   孟云水   李海霞  三江有月  

潘乐乐   崔杏花  郭顺敏  凌大鑫  范东学   

西风钱塘   严野夫  周达  哈声礼  叶向东   

巴晓芳  李国军   张家安  李国新  冯南钟  

程皎  周戊香 席度  陈琳藩  秦绍遥  苏菲

张海鸥 吴未淳 姜玉峰 孔汝煌 杨敏 张淑萱

张家安  江合友   梦烟霏  抱朴书生  何振山   

刘利漫  由社 郑晓京王海亮 凡无尘  王政佳

杨新跃 郭庆华 高求志  王婉丽  弄影 李同振

韩丽阁    戴根华  王建强  曾少立   王一川   

冉长春  康福  黄旭   李恭震  徐鹏   章旭

白秀萍 孙延红 毕小板   胡逆风  杨琀  任倞   

于钟珩  陈兴  杜琳瑛   凌泽欣   李亚丹  了凡

 孙临清  石屋诗舍 麦笛儿  郁时威   沈华维

化谷金青  王跃东  肖三羊  梁鸿鹰  杨勇民 

 孙琴安  马力   林峰(香港)  林培养   梦欣  

叶良俊  胡文汉 陈继豪  风清 金水  老树画画 

苏些雩 池健 詹骁勇  邹国荣 黄祥寿  海上清音   

陈少平 大有同人  林崇增  苏俊  韩倚云 楚之氓  

陶汉清 曾少立  刘学敏  班美茜  黄浴宇  洪君默 

郭爱萍  醉龙 曾齐禄  张柳  刘继鹏  唐定坤

时间鸟 空空  皇甫国 周粟庵 沙漠海 杨光胜

郑玉伟 沈旭納  张海燕 章一菲 诗词家人 邵红霞 

郭宏伟  王震宇  陈引奭  姚海宁 徐中美   江岚

雪馨  胡迎建  王国钦 张忠梅  徐中秋  陈一凡 

毛谷风  阿袁  何其三  何鹤  汪超英  李利忠  

汪冬霖  何智勇 汪 亮  古汉新  省吾 张梅琴  

汪康哉 何春英 丁金潮  赵玉  任战白  李含江  

孔梅 张文富 程良宝 缥缈鸿影 刘南陔 邢容琦   

 张明新  时新  包德珍  如果   姚泉名  李伟亮  

独孤食肉兽 李致音 廖国华 龚霖 古求能 烛焰

武立胜 高中昌 蓝天孤鹤  李蔚斌  张栋  楚成 

孙寅   韦树定  张青云    刘能英  傅璧园  

陈衍亮  梦也无声   卢竞芳  蝴蝶庄生   楚家冲  

常永生 成德俊 王德珍 焚琴煮鹤 李明科 李同振

王跃平  王艳玲  葛勇  了了堂  吴承曙  晋风  

李育林 李梦痴  寒颤星 一粟斋 兰心 梅子卿卿 

 何革  李葆国  高昌  刘雁来  曹辉  布凤华   

莫真宝  宋彩霞  袁履庄 郑万才 李文庆  贾智德  

张立挺 张晓虹 潘朝曦 留取残荷 孙怀中  平沙

李宗健 胡社桥   沈沪林  王卓平 四知堂主人

孙全元  季军 潘泓  邱红妹 常立英 喻军 邓建军

黄旭 王传明 武阳 鲍淡如 李爱莲  段维  安燕梅

赵玉林 余一睿  秋水轩  张春义  喻石生 倪卓雅

冯晓  汤敏  祁冠忠  刘刚  许锦星    王義勝  瞿若

冬宁 沈利斌  周铭耿  甄秀荣  史济民  陈逸卿     

施提宝 那成章  王敬仁  曹世清  莫林  陈良誉  

胡树民  丁汉江  胡立宁  丁德明  卢景沛    曹森  

张祚勋  陈繁华  李忠利    落日长河 寒剑 蓝青  

北极狼獾 周向东 何湛兮 孙德生 杨厚均

王善同 赵宝海 寤堂 张比 白衣卿相 李经纶

冯仲平 杨雪窗 钟家仲 郎晓梅 周逢俊 秦凤 

高玉林 周冠钧 高凉 傅震宇 江化冰 马春

楼炳文 刘雄 燕河 何薇薇 王永江 岳连婷

陈海洋 莫雨涵 胡彭 王增强

陈永正  钱志熙 丘成桐 

李元洛  杨叔子 王玉明 吴硕贤 刘鲁宁 章雪芳

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等主流平台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小编由于精力有限,不再一一转发作者。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

如果喜欢,请给小楼人动力!点右下角好看,并转发到所有能转发的地方,再走。谢谢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