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裁】梦也无声:《古诗十九首》之 三十一
对《乐府》的扬弃之二叙事
除了象《上邪》和《有所思》这样的直抒其情,《古诗》比之《乐府》,还少了一样东西,就是象《陇西行》这样的题材,如果说《古诗》的作者们存在一个选题的问题的话,那么他们的选题是有个很明显的倾向性的,如果不存在这个主观的能动作用,他们的潜意识里也有一个有迹可循的一致方向,这个不约而同的一致方向昭示了《古诗》的文人化特征。
难道说《古诗十九首》“涉嫌”将叙事主题从中国诗歌的圣坛上拉下来?
在《乐府》时代,比之《诗经》时代有个更为明显的特色,就是叙事主题,是这一时期诗歌的主体,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数量、规模和成就,叙事都是乐府旧题之最,甚至在与《古诗十九首》相去不远的时代背景中,产生了《孔雀东南飞》那样的伟大作品。
但是,在《孔雀东南飞》这个伟大成就之后,叙事诗这个形式在中国正统诗歌中,无论从规模到数量到质量,都远远地落后于其他题材形式,差不多消亡了。不能说这一现实状况与《古诗十九首》有关,但至少历来为人称道“能言尽人共有之情”的《古诗十九首》,多少泄露了文人对叙事诗的态度和立场。
在《乐府》中,已有很多叙事诗有现代戏剧、电影的影子,《木兰辞》就是一部传奇传记电影,有景有人有情有态有详有略有张有弛,《孔雀东南飞》正如中国古代版的《罗密欧朱丽叶》,《妇病行》就像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偷自行车人》,《东门行》还有点悬疑片的特色,《艳歌罗敷行》、古调《陇西行》等有点《乱世佳人》和《茜茜公主》的中国民间版的调调,而《战城南》简直就是中国古代版的现代派“微电影”,……
古乐府中,还有很多篇章,带着真人出演的纪录片的现场感纪实感和生动直观的镜头感。
那些曾经闪耀一时的极富现代感节奏感的叙事作品,在建安王粲的《七哀诗》中奋力挣扎了一下,便孤零零地躺在历史的陈迹中,象《古诗十九首》中洛阳城东门外的那些坟茔一样,向青山倾情,为绿水献唱,在各偏远地区的民歌中等待着重见天日的机缘,直到盛极而衰的杜甫时代,才又重新绽放了一下神采。
杜甫在安史乱中的“三吏”“三别”,是完全地继承了王粲及以前的《诗经》、《乐府》的叙事传统,在手法上,不但比之《乐府》有了更简洁集中的表现力度,体现出文人之作的整饬抽象的逻辑能力,也在王粲的《七哀诗》基础上,更加强了现实感和亲切感。
等到中唐元和之际的新乐府运动,大量的新乐府作品虽也以述实叙事为目的,但即便它的名篇如《卖炭翁》如《缭绫》等,也难以达到《乐府》和杜诗那样的亲切感融和感,在诗人和所述的故事主人公之间,一道不可弥合的沟壑一直真切地存在于作品中。
在新乐府之后,诗的叙事主题烟消云灭了,宋人学杜,多从“为人性僻耽佳句”入手,就连把感怀咏事学得最像的陆游,能与杜甫的爱国情怀一拍即合,与杜甫的“邻翁”之谊相得益彰,却再难有杜诗的三吏三别那样真正从一介草民的角度去体察感受民间哀乐的“乐府”风调。
《古诗十九首》的气氛格调风致等艺术表现力,在晚唐达到鼎盛,于晚唐之后,尤其是近代,诗的这一脉,就逐渐在背离《诗经》、《乐府》的风之传统的路上越行越远,以晦涩为“隐”,以“虚无”为“致”,以“矫饰”为巧,以描述士大夫奢侈淫靡逍遥享乐的生活情趣为“雅”的风气渐入上风,不仅偏离了《诗经》、《乐府》的风之传统,也背离了《古诗十九首》的格之清亮,更不用说建安风骨的慷慨刚健,盛唐之音的大气恢弘……
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样微妙的文化现象不是眼下这个篇幅可以奢谈,但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梦也无声 著名诗人、诗词评论家,中国古典诗歌的爱好者实践者传播者,作家、影视编剧、影视策划人。当前国内旧体诗的领军人物之一。为新浪诗友写作诗评六十多万字,自创古体诗词作品千余首,诗词、评论、书序作品散见于诗友专集和国内各地专业出版物中。是少儿戏剧体验计划的总导演,项目策划和发起人之一。电视剧《爱无罪》、《无处可逃》、《剑拔弩张》主创之一南海旅游项目大型动画片《永乐龙洞》主创之一“禅月诗心”广东省2018年度十大年度诗词人物评选活动主要发起人、组织者,主创和艺术指导。
作者/梦也无声 编辑/陈丽娜 审核/小楼听雨 图片来源/网络
使劲戳......
一楼看天下:
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所有刊出作品文责自负,跟小楼无关,如有侵权请留言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华人号】【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