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叶元章|《白野室诗词联漫评》序 ——浙南现象浅探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白野室诗词联漫评》序————浙南现象浅探叶元章
“浙南现象”,未见文字记载,但我经过多年观察思考,又觉得这一现象似乎一直存在。早就想写篇文章探讨一番,恰好崇增约我为他的诗集作序,我就借此机会,透过他的作品审视一下“浙南现象”,作为引玉之砖,供海内外诗坛共同研讨。
所谓“浙南现象”,指的是自八十年代初中华诗词摆脱长期受歧视被冷落的困境,开始走向复苏之时,浙江诗坛日趋活跃,浙南的温台地区出现了一支以中青年诗人为骨干的创作队伍。这支队伍以他(她)们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和精力旺盛的活动,令人刮目相看。而这支队伍的代表人物,我以为温州为黄有韬,台州则是林崇增。“浙南现象”,就是以这批温台籍中青年诗人的创作活动及其成就为主要内容的。
温台地区,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温州乃我国山水诗的发祥地。自谢灵运直至永嘉四灵,流风余韵,绵延千载。至于台州,也是诗运不衰,名家辈出。自唐宋至于民初,工于吟咏而有著作传世者,代不乏人。八十年代崛起于浙南并逐渐走向浙江、走向全国以至走向海外的温台籍诗人,最终形成“浙南现象”。若将这一现象细加剖析,则首先是有所继承。正是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孕育了诗人,给了他(她)们创作灵感和丰富的精神滋养。而山川灵秀之气,也给诗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这可以说是关键性的;其二是这些人一般都出生于四、五十年代,到中华诗词学会、浙江省诗词学会成立时,都正当三、四十岁的盛年。他(她)们精力充沛、创作欲强烈。由于诗词长期被压抑,一旦禁锢解除,其诗思诗情,便会象岩浆似地喷涌而出;其三是他(她)们思想解放,思路开阔。由于没什么包袱,故可以不为世俗陈规所拘囿。他(她)们的诗,美则放声歌唱,刺则大张挞伐,爱憎分明,毫不含糊。其四是他(她)们有不少人因生不逢时,未能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以至于过早地走南闯北,为衣食奔波。不过,这也使他(她)们得以经受风雨,从而得以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对生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崇增“十年农村,十年工厂,十年商海”这种独特的经历,看似不幸,但却给他提供了接触社会、深入基层、认识生活、思考人生的绝好机会。这三十年,既拓宽了他的视野,也磨炼了他的意志,而这种磨炼后的成熟,对他的诗词创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古人曾以为“士必器识而后文章”,而这种包括胸襟、眼界、魄力、判断力和理性思辨在内的“器识”,通常只有借助于长期的艰苦磨炼才有可能获取。崇增的诗笔力遒劲,视野开阔,正是得益于他这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一些与他处于同一年龄段的温台籍诗人之所以不同程度地取得创作成就,也与此有关。宝剑锋利,梅花香清,做人如此,作诗也同样如此。
古人又曾强调,凡作诗,学识、才气、功力三者缺一不可。学识可通过积累,通过自我修养,通过历练而取得,这已经从以林崇增为代表的浙南诗人及其作品中得到印证。至于有无才气,对诗词创作也关系重大。古今诗人,从李白、苏轼直至民初的苏曼殊,无不才华横溢。因此,他们横空杰出,“挥毫落纸如云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当代老一辈诗人中,就浙南而言,苏渊雷先生也饶有才气。与老人相识二十年,看他作诗都总是援笔立就,从来不打草稿。在眼下的中年诗人中,以才气胜的,崇增也算一个。其特点是才思敏捷,往往一挥而就,几乎看不出艺术构思的过程。崇增诗集中这类妙手偶得的作品很多,如《天台山云锦杜鹃》二绝句,其二曰:“青山踏遍始逢君,耐得高寒自不群,我醉花前花亦醉,相思一片挂春云。”托物寄意,深情绵邈,想象奇特,写来却全不费力。这只能用才气来作出解释。即此一例,可概见其余了。
崇增诗集中很少有逢年过节的酬应之作;也很少有《早朝大明宫》式的歌德颂圣诗;更绝少借唱酬之便向权豪势要邀宠献媚的拍马诗。诗格反映人格,诗品体现人品,综观崇增的作品,它的诗格诗品是高的,诗人的骨头是硬的。这是浙江诗坛乃至全国诗坛的不少人所难以做到的。特别是在当前诗词创作已被蒙上一层功利色彩,粗制滥造的作品正在大肆泛滥的可忧情况下,以崇增为代表的浙南诗人,坚持鲜明的创作个性,坚持良好的诗风,不随波逐流,不媚俗欺世,无疑是十分难得,也是十分可贵的。
值得一提的是,崇增的作品,避免了两种一般不易避免的倾向:一是某些老干部诗中不时出现的“官气”,它表现为为政治作注解,表现为标语口号和政治术语的堆砌,表现为形象思维和形象化语言的消失;二是某些知识分子诗中不时出现的“头巾气”、“学究气”。它表现为掉书袋、玩词藻、搬典故和语言艰涩。这些都是作诗的大病。正是由于崇增他们出身平民,既未担任过一官半职,也不曾上过大学并拥有高级职称,故得以始终超脱,并用一种客观的态度和眼光对待和审视世事。而头脑清醒,目光锐利,不为浮名所惑,不为物欲所蔽,恰恰是古今所有伟大诗人的成功之处。这也是当代中国诗坛许多人所难以做到的。
当代诗词貌似繁荣,背后却潜藏着深刻的危机。诗风不正,创作水平下降,队伍不纯,还混进了一些高踞诗坛却不懂诗、不作诗的诗官。所以,我们寄希望于下一代,即象崇增那样的中年诗人,是势所必然的。我们这一代拥有阅历上的优势,也多读了几本书(如文言文和古诗词),但如今却年事己高,不得不把弘扬风骚的担子交给下一代去挑了。
就我省诗坛的现状而言,中年诗人还不够多,总体创作水平也不够高,而一向颇获好评的林崇增尽管有大量的可圈可点之作,足以证明他名下无虚,不过,倘细读他的诗集,也会发现它还存在着若干不足,如个别作品格律不严,用词未尽精当,甚至有把原属八庚韵的行走的行字,当作七阳韵来混用的。这或许与方言有关,但以之入诗,却不合规范。又如从收入诗集的作品总体看,题材不够丰富多样。记游之作多,咏物、感事、吊古之作则偏少。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平衡。至于体裁,则绝句占的比重大,律诗的比重小,词则更少。这是另一种不平衡。这恐怕又与崇增出手较快、即兴之作较多有关。
当然,以上仅是小疵,人所难免。由于所望者切,所责者严,偶一提及,意在求全,想必崇增会有所理解。崇增正值盛年,前程远大,倘能察纳雅言,转益多师,今后多一点精气内敛和沉稳谦抑,少一点锋芒外露和逞才使气,则他个人以及他所代表的浙南中青年诗人,必将与日俱进,取得更多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中华诗坛的创作成就。
是为序。
壬午残春于甫上静观书屋(叶元章:当代著名诗人,教授,原浙江省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顾问。屡任全国诗词大赛评委。于2019年6月30日仙逝。)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叶元章老先生手稿

 编辑/章雪芳  审核/林崇增  校对/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147)

每周试玉(141)|嘉宾【杨 裕 万德武 张春义】

《小楼听雨诗刊》2019己亥新春大拜年

盘点 |【小楼听雨诗刊】 2019年(4-6)月专辑目录

【小楼听雨自媒体】三周年庆

第二届【人间要好诗】入围作品公告

痛悼叶元章老先生合辑(二)


一楼看天下:

中华诗词研究院 叶嘉莹 周退密  杨逸明  林岫   

郑欣淼  寇梦碧 曹长河 周笃文 李树喜  范诗银

赵仁珪  王蛰堪 熊东遨 叶元章 魏新河 赵京战

楼立剑 熊盛元 钟振振 刘征  吴祖刚  蔡世平

王翼奇 尚佐文 林峰 杨金亭 刘庆霖 田遨 星汉 

陈仁德 安全东 林从龙 邓世广 周啸天 王亚平

王海娜  苏小隐 郑力 蒋世鸿  陈良  李文朝

崔广礼 谭伟媛 殊同 喻蘅  刘郎 雷海基  梅庐

郭定乾  谢莹  李昊宸  杨子怡  李荣聪   刘川

方益洪 丁欣  王志伟  曼珠  苏俊卿  马星慧  

凌钺一 苏王曦 朱汝略 杨启东 高先仿 沈家庄   

无名 叶文范 孟云水 李海霞 三江有月 苕溪客

潘乐乐 崔杏花 郭顺敏 凌大鑫 范东学 张桂兴  

西风钱塘   严野夫  周达  哈声礼  叶向东   

巴晓芳  李国军   张家安  李国新  冯南钟  

程皎  周戊香 席度  陈琳藩  秦绍遥  苏菲

张海鸥 吴未淳 姜玉峰 孔汝煌 杨敏 张淑萱

张家安  江合友   梦烟霏  抱朴书生  何振山   

刘利漫  由社 郑晓京王海亮 凡无尘  王政佳

杨新跃 郭庆华 高求志  王婉丽  弄影 李同振

韩丽阁 戴根华 王建强 曾少立 王一川 沈家庄 

冉长春 康福 黄旭 李恭震 徐鹏 章旭 杨慧芳

白秀萍 孙延红 毕小板   胡逆风  杨琀  任倞   

于钟珩  陈兴  杜琳瑛   凌泽欣   李亚丹  了凡

 孙临清  石屋诗舍 麦笛儿  郁时威   沈华维

化谷金青  王跃东  肖三羊  梁鸿鹰  杨勇民 

 孙琴安  马力   林峰(香港)  林培养   梦欣  

叶良俊  胡文汉 陈继豪  风清 金水  老树画画 

苏些雩 池健 詹骁勇  邹国荣 黄祥寿  海上清音   

陈少平 大有同人  林崇增  苏俊  韩倚云 楚之氓  

陶汉清 曾少立  刘学敏  班美茜  黄浴宇  洪君默 

郭爱萍  醉龙 曾齐禄  张柳  刘继鹏  唐定坤

时间鸟 空空  皇甫国 周粟庵 沙漠海 杨光胜

郑玉伟 沈旭納  张海燕 章一菲 诗词家人 邵红霞 

郭宏伟  王震宇  陈引奭  姚海宁 徐中美   江岚

雪馨  胡迎建  王国钦 张忠梅  徐中秋  陈一凡 

毛谷风  阿袁  何其三  何鹤  汪超英  李利忠  

汪冬霖  何智勇 汪 亮  古汉新  省吾 张梅琴  

汪康哉 何春英 丁金潮  赵玉  任战白  李含江  

孔梅 张文富 程良宝 缥缈鸿影 刘南陔 邢容琦   

 张明新  时新  包德珍  如果   姚泉名  李伟亮  

独孤食肉兽 李致音 廖国华 龚霖 古求能 烛焰

武立胜 高中昌 蓝天孤鹤  李蔚斌  张栋  楚成 

孙寅   韦树定  张青云    刘能英  傅璧园  

陈衍亮  梦也无声   卢竞芳  蝴蝶庄生   楚家冲  

常永生 成德俊 王德珍 焚琴煮鹤 李明科 李同振

王跃平  王艳玲  葛勇  了了堂  吴承曙  晋风  

李育林 李梦痴  寒颤星 一粟斋 兰心 梅子卿卿 

 何革 李葆国 高昌 刘雁来 曹辉  布凤华  一苇

莫真宝  宋彩霞  袁履庄 郑万才 李文庆  贾智德  

张立挺 张晓虹 潘朝曦 留取残荷 孙怀中  平沙

李宗健 胡社桥   沈沪林  王卓平 四知堂主人

孙全元  季军 潘泓  邱红妹 常立英 喻军 邓建军

黄旭 王传明 武阳 鲍淡如 李爱莲  段维  安燕梅

赵玉林 余一睿  秋水轩  张春义  喻石生 倪卓雅

冯晓  汤敏  祁冠忠  刘刚  许锦星    王義勝  瞿若

冬宁 沈利斌  周铭耿  甄秀荣  史济民  陈逸卿     

施提宝 那成章  王敬仁  曹世清  莫林  陈良誉  

胡树民  丁汉江  胡立宁  丁德明  卢景沛    曹森  

张祚勋  陈繁华  李忠利    落日长河 寒剑 蓝青  

北极狼獾 周向东何湛兮德生 杨厚均李秋霞

王善同 赵宝海 寤堂 张比 白衣卿相 李经纶

冯仲平 杨雪窗 钟家仲 郎晓梅 周逢俊 秦凤 

高玉林 周冠钧 高凉 傅震宇 江化冰 马春

楼炳文 刘雄 燕河 何薇薇 王永江 岳连婷

陈海洋 莫雨涵 胡彭 王增强 唐金梅 林丫头

静如 沈鹏云 汪守成 张福有 欧明俊 布文

眉卿 李豪逸 月晓风 赵章武 许东良 于文政 

赵迪生 康永恒 史耀华 黄飞鹏 陈志文 黄有韬

王建强 王跃平 王德珍 于文清 梦白庐 郑虹霓

剑尘 庄子云 龙佩 蔡淑萍 黄志军 梅振才 朱鸿飞

陈永正 钱志熙 丘成桐 黄维樑 蔡厚示 张文胜

李元洛  杨叔子 王玉明 吴硕贤 刘鲁宁 章雪芳

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所有刊出作品文责自负,跟小楼无关,如有侵权请留言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华人号】【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好看到朋友圈和所在群,您的转发就是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感恩并致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