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部派佛教之南传上座部纲要书《清净道论》——《印度佛教史》课程十
编者按:
阅读学习《印度佛教史》,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信仰的佛教,其源流从何而来,经过二千五百多年沧桑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传到中国的大乘汉传佛教,其中国化的进程又有哪些是适应本土文化,而又因时因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习《印度佛教史》要特别留意印度佛教经典的结集情况,二十部派佛教的形成。从佛教僧团最早三次结集的历史中,发现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的集成与大乘佛教的萌芽。
本文是笔者教授佛学院女众部学僧的课程资料之一,为方便学僧们学习,现摘抄出来供养十方诸佛菩萨、诸师友与有缘者。最后,愿佛陀正法久住,僧伽和合,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释行愿 合十
各位师父:
请合掌称念: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印度佛教史》课程——部派佛教之南传佛教纲要书《清净道论》简介。
上次课程,我们学习了《南传第四次结集与上座部佛教及大乘佛教萌芽》,主要内容:公元前240年,阿育王命令王子出家的摩哂陀尊者Mahinda与女儿僧伽密多比丘尼Samghamitta,赴斯里兰卡岛传布佛教。当时,斯里兰卡的国王迭瓦南毕亚·帝思(Devànampiya tissa,又作天爱·帝须王,公元前247—207年和一批大臣首先皈依佛教,布施御花园大云林(Mahàmegha-vanaya),修筑“大寺”(Mahàvihàra,摩诃毗诃罗)供养僧团。由于国王与大臣的大力护持以及民众的欢迎,佛教顺利传入斯里兰卡岛,迅速发展起来。
于是,斯里兰卡成为南传佛教国家的中心重镇,原因是:
1、摩哂陀尊者把第三结集所结集的三藏和注释带入锡兰。第四次结集是于在锡兰国王婆他伽马尼(巴Vaṭṭagāmaṇi)统治期间,于马特列村之阿卢迦洞Aloka(阿卢寺)举行,罗希多大上座主持,五百比丘参加。结集法会中诵出南传上座部经律论三藏,修订三藏注释,重新编排经典次序,写成第一部巴利文三藏及僧伽罗文注释。首次将口传的佛法记录与呗叶上,以便永久流通。
2、僧伽密多比丘尼从印度菩提迦耶把菩提树的分枝带入斯里兰卡栽种,这棵菩提树就是释迦牟尼佛证道时,那棵菩提树的孙子。
3、公元 371 A.D.佛牙舍利达锡兰,今天依然供奉位于斯里兰卡的南部山肯地kandy的佛牙寺。
随著时间的推移,斯里兰卡佛教一直延续,非常兴盛。公元五世纪,觉音尊者又在斯里兰卡写了很多注疏。其中,最著名的著作是《清净道论》,下面依资料给大家简略介绍:
《清净道论》(Visuddhi Magga)
觉音 尊者 著
叶均 居士 译
一、南传上座部纲要书
据叶均居士翻译《清净道论》序中说: “《清净道论》,巴利文Visuddhimagga 的意译,南传上座部里程碑式人物觉音(Buddhaghosa)著,约成书于5世纪,被誉为三藏典籍和义疏的精要。是综述南传上座部佛教思想的一部最详细、最完整、最著名的作品,是研究南传上座部教理的必读之书。觉音引用了整个南传三藏要点并参考斯里兰卡当时流传的许多古代三藏义疏和史书而写成。所以《大史》(Mahāvamsa)称它‘为三藏和义疏的精要’;近代学者也认为它‘是一部佛教百科全书’,亚洲南方各国的佛教学者都要研究这部名著,其他的世界佛教学者也都很重视研究它。
全论共二十三品,依照次第论述戒、定、慧三学要义。一至二品,阐明戒的定义、作用、种类和持戒的各项规定等;三至十三品,阐述定的定义、种类、修习禅定的各种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福德等;十四至二十三品,阐述慧的定义、种类及修习方法等,这是《清净道论》的核心,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详细阐明关于四谛、五蕴、八正道和十二缘起等佛教的基本理论。
二、《清净道论》的译者
据《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介绍:《清净道论》一书的译者叶均(1916--1985) ,是我国研究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著名学者。浙江省瑞安县人。早年出家,法号,了参,曾受学于四川重庆太虚大师创办的缙云山汉藏教理院。
1943年任教于合江县法王佛学院。
1945年转任成都十方堂佛学院教席。
1946年,赴锡兰(斯里兰卡)留学,研习巴利语及上座部佛学,先后约十一年颇有所获。
1950年返国任教于中国佛学院,其后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晚年还俗,仍研究佛学、翻译佛典为业。叶均佛学造诣甚深,精通巴利文、英文。译有南传《法句经》、《清净道论》、《摄阿毘达磨义论》等书。其中,《清净道论》是研究南传上座部的重要典籍,译出后颇受斯里兰卡佛学界推重,获论师学位。此外,叶均编译《汉巴辞典》未完成,1985年12月22日病逝北京,享年六十九岁。
三、《清净道论》的作者
据《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介绍:觉音(梵Buddhaghoṣa,巴Buddhaghosa)巴利语系佛教的大注释家,南传佛教名著《清净道论》的作者,又译佛音。西元五世纪左右之中印度摩揭陀国人,为佛陀伽耶附近的婆罗门之子。幼学吠陀,能诵七千偈,另通瑜伽、数论等派之学说。尝游历诸国,以议论为事。后为比丘Revata 所折服而归依佛教,并致力于三藏之研究。由于雄辩如佛,故时人以觉(佛)音称之。早年尝撰《ñāṇodaya》《Atthasālinī□□□》,注释《法僧伽》(Dhammasaṅghani)。后在Revata的鼓励下,入锡兰求三藏注解。时当Mahānāma王(413~435年在位)治世的时代。他住Anurādhapura地方的“大寺”(Mahāvihāra),师事Saṅghapali、Buddha-mitta等人,学习该寺所传三藏注疏及长老之教示。时,长老们曾以二句偈试验其学识,他乃撰《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以阐述佛教纲要。诸长老知其才识非凡,乃将锡兰注疏倾囊相授。此后,他住在Gantlākāra寺,致力于将佛教三藏译为巴利语,并作注释工作<P.5916-b>。
他先应Buddhasiri之请,依锡兰所传《大义疏》(Mahā-atthakathā)、《Mahā pac-carī》、《鸠伦陀》(Kurunda)等注释,参照长老们所说,编述律藏注《Samantapā-sādikā》。此书相当于汉译的《善见律毗婆沙》,其制作年代可能是西元433年左右。其后,又译述经藏及论藏,并亲撰注疏;巴利三藏的注解至此乃告大致完备。觉音的注释,并不仅止于本文的语义,且包含历史、地理、天文、音乐、动植物等诸多解说,以及有关印度古代风俗习惯的资料。关于他的晚年,锡兰佛教界相传,说他为礼拜菩提树而返回印度,逝世后上生兜率。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清净道论》里的七清净与十六观智——“导至苦之灭尽—涅槃的八圣道”(图片来源:帕奥禅林)
四、七清净与十六观智
七清净是:
一、戒清净(sila-visuddhi):
二、心清净(citta-visuddhi):
三、见清净(ditthi-visuddhi);
四、度疑清净(kavkhavitarana-visuddhi);
五、道非道智见清净(maggamaggabanadassana-visuddhi);
六、行道智见清净(patipadabanadassana-visuddhi);
七、智见清净(banadassana-visuddhi)。
十六观智是:
一、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
二、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
三、思惟智(sammasana-bana);
四、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bana);
五、坏灭随观智(bhavga-bana);
六、怖畏现起智(bhaya-bana);
七、过患随观智(adinava-bana);
八、厌离随观智(nibbida-bana);
九、欲解脱智(mubcitukamyata-bana);
十、审察随观智(patisavkha-bana);
十一、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
十二、随顺智(anuloma-bana);
十三、种姓智(gotrabhu-bana);
十四、道智(magga-bana);
十五、果智(phala-bana);
十六、省察智(paccavekkhana-bana)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讲到这里,下次课继续。最后,请大家一起回向。
作业:
1、请简介南传上座部的纲要书《清净道论》的作者、译者及其内容。
————————————————
请在文章下面关注后,留言。相关其它阅读:
行愿法师: 建寺安僧风范千古,不舍众生乘愿再来——悼念常应法师
佛教历史:
【佛史】部派佛教与南传佛教传承及大乘佛教萌芽——《印度佛教史》课程九
【佛史】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佛经结集与僧团分化——《印度佛教史》课程八
【读史】悟了什么?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印度佛教史》课程六
【读史】人间佛教导师佛陀生日是初八还是十五?——《印度佛教史》课程五
【读史】古印度本土民族、文化、信仰、修行与佛教——《印度佛教史》课程三
【读史】雅利安文明与印度佛教产生的背景——《印度佛教史》课程二
清净声呗:
【禅韵】Island of the Self心中岛屿——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问佛访道】赞佛功德殊胜行,自利利他皆吉祥—称赞佛陀十大名号
护教护法:
辱僧鞭尸谁之过?——由“万贤法师在闽南佛学院校友群骂人”引发的思考
是欺师灭祖还是佛门阿Q? ——读净旻法师《评议印顺法师‘大乘非佛说’》
佛印:学习能忍法师“‘印老大乘发展论’论理中的十点思考”感悟
谁是凶手?——山东肥城暴打出家尼师强送精神病院的邪教黑幕,呼吁政府、部门严厉打击传销及附佛邪教
【护教】向钱看何惧千夫指,昧良心顽抗反投诉——宝应县佛协强拆静修6庵、害死大士庵尼师与宁国寺僧人实名举报信
佛经导读:
【佛经导读】八支圣道导向苦止息,三转四谛证无上菩提——《转法轮经》导读
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慈经Mettà Suttaṃ》导读
东方医王大愿妙难量,护佑众生消灾降吉祥——《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导读
信愿行具足往生弥陀净土,花开见佛菩萨众倒驾慈航——《阿弥陀经》导读
【佛经导读】不无空非说缘起,照天耀地菩提心——《金刚经》导读之一
【佛经导读】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导读之二
【佛经导读】化盲从信仰为智慧,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卡拉玛经》导读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吉祥经》导读
【修慈】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慈经》讲座之三慈的功德利益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系列讲座之—恭诵《吉祥经Maṅgala Suttaṃ》
云水随笔:
【佛在人间】释尊说法和佛经结集处——王舍城(Rāja-gha)
佛门 礼仪:
支 持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