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推出如下计划,重庆如何回应?

林隐 山川网 2023-08-03


山川网:成渝地区全方面对接融合,正在日益走上快车道。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着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刻阐明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新时代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擘画了美好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


自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牌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长达23年。二十多年前的“分”,是为了西南地区经济更好发展与地区人民更好生活。而是多年后的“合”,同样还是一致的初衷与目的。


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百姓幸福的共同发展大目标面前,行政区划从来都不是阻碍,只是更好实现上述最终目标的阶段性方式方法。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打开四川省人民政府官方,“双城经济圈”是当下时间点的网站热搜关键词。如果你点击对应的关键词进入,就会发现一个如上图所示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专题页面。


在该专题之下,有“焦点新闻”和“工作推进”两大主要板块。回看两大板块的相关信息,发现该专题内容最早可追溯到2020年初时,这也正好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之后不久。


从这个层面说,我认为四川省政府在把握相关政策机会,并且围绕相关政策设定具体目标,制定具体工作内容和宣传推广政策机会方面,表现是颇为突出的。


这其中,我还特别注意到由四川在线推出的“川渝朋友圈”数据新闻系列,制作精良,生动形象,对于川渝居民直观了解两地之间的交通往来,裨益良多。


举个例子,在讲到成都、重庆二城交通客源地前十城市时制图如下——


图片来源:四川在线(More工作室)


据2020年1月12日至3月15日的百度迁徙数据显示,在流入重庆的人口来源地中,四川广安、达州、成都分列前三。其中,广安流入重庆的人口数量占总客流量的12.9%,居首位。这与2020年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支持达州、广安、遂宁、资阳、内江、泸州等地与重庆区(县)加强合作”相呼应。


成都则对环成都经济圈城市的吸引力更大,德阳、绵阳和眉山等7个城市流入人口规模占比达51.58%。而流入成都的重庆人口占比为4.32%(位居第八),与之对应的是,流入重庆的成都人口占比为7.68%(位居第三)。


再比如讲到成都、重庆二城主城区“1小时通勤圈”覆盖情况时制图如下——


图片来源:四川在线(More工作室)


12306官网在2020年5月9日公布的数据表明,由成都、重庆主城区出发在1小时内有停靠的城际动车、高铁(C\D\G字头列车)共计1095个班次/日,其中成都发车687班次/日,占比62.74%。


由成都站、成都东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出发的“一小时通勤圈”城际动车、高铁(C\D\G字头列车)辐射川渝地区12个市州(区县)的43个站,可在一小时内达重庆的荣昌县、大足区和永川区。


由重庆北站、重庆西站、沙坪坝站和复盛站发车的“一小时通勤圈”城际动车、高铁(C\D\G字头列车)可达川渝贵地区20个市州(区县)的24个站,其中包括四川省内江、广安和资阳的站点,以及贵州遵义的桐梓北。重庆出发的城际动车、高铁(C\D\G字头列车)“一小时通勤圈”最大半径为242公里,与成都最大半径(266公里)相接近。


在地区性媒体之中,能够将地区新闻内容做出彩的并不多。什么叫做出彩呢?就是假使你是做四川本地新闻的,那么你做出的内容不仅仅本地的居民愿意看,还能够有为数不少的外省居民也愿意看时,这才能够称之为出彩。


从古至今,国人有一大传统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就是说大家各自过好自己的日子,旁人的日子我们不要去关心。这样的思维,在很久以前的人类农耕文明时期,的确是有一定的存在价值的。信息的传播极其不畅,即使你想要了解外界的事情,往往也比较困难。


但是现在不同,当下的对比是存在于生活方方面面的。特别是所谓的“大数据”时代来临之后,那么大家不妨想一想,绝大多数人关注数据的行为本质究竟是什么?就是做对比,找差距。


就拿区域经济数据中的地区生产总值来说,每年的相关数据一出来,大家立马进行各式各样的对比。先是自己内部一二三四季度之间比,上半年下半年比,今年去年比。然后再是城市之间比,省份之间比等等,区域经济的相关数据基本都是被用作此途。


从这个维度来讲,我认为身处中国西部的川渝地区,在使用数据,运用数据,普及数据,从而通过数据为自身发展获得更好支撑与帮助方面,表现是比较突出的。


数据本身只是一系列的数字,但是如何通过相关媒体的解读与传播,使得更多人了解到地区经济与社会相关数据的优势,影响更多人(特别是区域之外的人)对本地区的印象与好感,这是区域营销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于个人而言,有利于吸引外来游客出游及人口流入;于商业而言,有利于招商引资相关工作开展;于政策而言,可以在争取区域相关发展政策时更具主动性。


在这个方面,我认为过去很多年间,不少地区政府的表现都不够合格,尤其是广大的北方地区,长期以来在公众媒体上声音都十分不足,值得反思。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



从成渝城市群,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是政策逐步走向落地的一个过程。


成渝城市群概念的全面普及,自然离不开成都、重庆两座重要城市的持续崛起发展。其中比较关键性的时间点,是重庆、成都二市分别于2010年和2016年先后被列入国家中心城市名单。


纵观目前被确定的9座国家中心城市分布,整体而言均衡各区域的倾向相对明显。相邻地区被设定两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只有华北的北京天津和西南的成都重庆。京津一体化的定位很早前就被确定,而成都重庆先后被确定为同区域国家中心城市,事实上就已经为日后区域一体化做下了铺垫。


从2016年到2017、2018、2019年,关于川渝地区的相关区域性政策陆续推出,成渝城市群的曝光度与知名度也在这一期间内得到了迅速提升。一直到了2020年,愈加清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法进一步被明确。


7月16日,四川省政府官网刊发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重要文件,其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四川省在接下来如何落地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相关行动。


在这份文件中,还进一步阐述了成渝经济圈经济崛起之于未来中国的重要性——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决策,有利于增强成渝地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在西部形成支撑和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是拓展对外开放空间的重大部署,有利于助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是形成强大战略后方的长远大计,有利于发挥成渝地区比较优势,经略西部广袤腹地、拓展战略回旋空间,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生态功能区重点保护,进一步筑牢长江和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上述的极短描述,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多个维度,简明扼要又一针见血地表述了中国西部地区必须崛起,同时西部崛起中成渝地区应在人先的底气与意义。


过去十多年间,成渝城市群能够在东部大城市群地位稳固之外再立中国区域经济“第四极”,与在审时度势,争取机会,把握机遇,拿捏政策方面的恰到好处,关系十分密切。


我们也看到不少的地区,要么长期消极对待相关区域发展支持政策,要么一次次与有可能实现崛起的机会擦肩而过,这与我们普通人命运的改变与转折,十分之相像。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中心城市(四川部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涉及到的四川地市,究竟如何定位,接下来又要怎么做呢?


事实上早在成都都市圈的阶段,四川省即对成都周边的一众地市进行过不止一次的相关规划与定位。上面的图例,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而在最新的《决定》当中,我们看到关于相关地市更为清晰明了的描述与定位,值得大家关注。


首先是区域中心城市成都——


加快“两区一城”建设,高质量发展天府新区,做强总部集群、科技创新、商务会展、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核心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内陆开放示范地、城市建设新标杆;


高水平建设成都东部新区,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发展航空经济、现代物流、国际消费、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等现代产业,支持打造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产城融合的未来新城;


高标准规划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构建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以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为支撑的“一核四区”功能布局,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强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和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现代化成都都市圈。


持续提升成都门户枢纽地位,加快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推进“两场一体”运营,打造全球性航空枢纽、洲际航空中转中心和货运中心,以“一区两片”模式共建天府国际空港航空经济试验区,加快成都铁路枢纽建设,推动建设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和“一带一路”国际信息港。


接着是经济圈内的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省部分)——


关于区域中心城市阵营,《决定》中使用了“支持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相关字眼。这就意味着,在下面的多座经济规模较为接近的地市之中,大家都有机会争取成为区域的副中心城市。


这一方面说明相关地市在接下来都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相关城市在接下来还将进行持续竞争。


定位方面,区域中心城市未来重在着眼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级支撑,强化区域中心城市与重庆、成都的协同联动,优先承接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支持绵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和国家重要国防科研生产基地。


支持德阳加快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构建支撑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板块。


支持乐山参与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支持宜宾建设国家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


支持泸州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和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加强两市与重庆沿江协同发展,打造产业和人口优势承载地、南向开放新高地,带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


支持南充建设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和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


支持达州建设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巴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加强两市与成渝双核联动,积极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带动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


在过去,上述地区的城市自我定位当中不乏一些重复的部分。而在省府发布的这份相关《决定》中,给出了各不相同的城市定位及发展方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节点城市(四川部分)



而上述“区域中心城市”之外,其余的四川地市被归为“重要节点城市”。


所谓的重要节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则是强化通道、产业、生态等功能协作,提升专业化配套服务水平,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


支持眉山依托天府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


支持资阳建设成渝门户枢纽型临空新兴城市。


支持遂宁建设联动成渝的重要门户枢纽和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


支持雅安建设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和成都都市圈重要功能协作基地。


支持自贡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


支持内江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促进内自同城化发展。


支持广安深化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探索跨省域一体化发展。


支持广元、巴中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


支持攀枝花、凉山推进安宁河谷综合开发,打造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成渝地区阳光康养度假旅游“后花园”,建设清洁能源基地。


支持阿坝、甘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由于此份《决定》是由四川省政府发布,所以其重点内容主要集中在四川省相关地市的定位与方向之上。不过我们相信,重庆方面很快也会发布相应的资料文件。


在《决定》之中,也简要介绍了部分川渝优先融合区域(川渝毗邻地区)的近期落地目标,包括——


协同加快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规划引领、政策支持、项目布局,加快通道建设,发展枢纽经济,深化资源开发,促进川东北和渝东北一体化发展,打造省际交界区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支持自贡、泸州、内江、宜宾与渝西城市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协同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

支持广安与渝北共建高滩—茨竹产城融合新区。

支持遂宁与潼南共建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支持资阳与大足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此外,在交通、物流、科创等多个领域,《决定》中也列出了四川方面的相关方向——


交通方面: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实施成渝客专达速提质和成渝铁路扩能改造,加快建设川南城际铁路内自泸段,着力推进成都外环、绵遂内、雅眉乐自等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完善成都都市圈市域铁路网。推动成渝、成绵、遂渝等高速公路扩容,加快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乐山经资中至铜梁、自贡至永川等高速公路建设,消除国省干线和城际快速路瓶颈。


物流方面:加强航空运输体系统筹,布局建设枢纽机场、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成世界级机场群,打造西部航空物流枢纽。积极争取第五航权,推进全货运航空基地建设。推动港口资源深度融合,加强与重庆港口分工协作,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港口集群,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科创方面: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为主要承载区,以“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


通过本文,我们简要介绍了为了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的相关计划,我想大家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既然是涉及双方深度合作融合,还需要等待重庆方面的相关的计划回应。


但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川渝接下来的融合发展,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地位将日益稳固,持续提升,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动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9全年: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广东篇 丨 山东篇 丨 安徽篇 丨 重庆篇 丨 江西篇 丨 各大区GDP对比 丨 城市三十强 丨 城市二十强 丨长江经济带 丨 各省人均收入 丨 各省GDP增速 丨 各省GDP总量 丨 各省GDP实现情况 丨 29省市GDP增速目标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通沪铁路 丨 商合杭高铁 丨 魔幻2020 丨 新型城镇化县城 丨 儿童人口占比 丨 西部大开发20年 丨 一季度河北各市收入 丨 一季度各省财政收入 丨 一季度广东各市GDP 丨 贫困农民月入1073元 丨 一季度城市GDP 丨 长三角机场群 丨 一季度各省GDP 丨 一季度各省收入 丨 杭州地铁补短板 丨 疫情人口管理 丨 合肥徐州地铁建设 丨 北方人迁居长三角 丨 31省市粮食产量 丨 中国城轨城市 丨 佛山GDP过万亿 丨 浏阳花炮 丨 劳动力人年龄37.8岁 丨 徐宿淮盐/连淮高铁


人文:隐秘的角落 丨 齐鲁区域与山东艺术 丨 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