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1省市前三季度经济回顾:总量、工业、固投、社消、收入多维对比

林隐LY 山川网 2023-08-03


山川网:时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迅速进入了11月,2020年距离彻底结束已经仅剩下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


在我们还在总结回顾前三季度的经济发展得失的时候,如何做好2020年的收官工作,如何为2021年的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成为了这个冬季最大的课题。


放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间,2020年无疑都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年份。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之中,每个月,每个季度发生的事情,都值得事后我们的回顾、思考和汇总。



一、更新完整版全国各省2020年前三季度GDP数据



事实上,关于2020年前三季度分省区的GDP相关数据,我们已经在较早前安排推送过《前三季度全国27省份GDP数据:半数省份GDP增速超过2%》一文中进行了相对详细的介绍。


不过在当时这篇推文安排推送时,国内还有上海、河北、黑龙江、西藏四省市尚未公布相关数据,所以在当日的相关数据表格中以上四省当时是空缺的。眼下,以上四省也已全部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报,所以今天我们先把这份数据资料补齐——



按照之前关于27省份GDP相关推文的惯例,我们还是一并将上述新公布四省的主要经济情况,简单进行整理分享——


上海:2020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01.9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03亿元,下降18.0%;第二产业增加值7009.63亿元,下降2.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0237.33亿元,由上半年下降0.6%转为增长0.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0.2%、25.7%和74.1%。


河北:前三季度,河北省实现生产总值25804.4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3.3亿元,同比增长1.9%,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861.2亿元,增长1.7%,加快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659.9亿元,增长1.2%,加快2.5个百分点。


黑龙江:2020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为8619.7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63.8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92.8亿元,同比下降1.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063.1亿元,同比下降3.0%。


西藏:2020年前三季度,西藏地区生产总值1308.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0.85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498.98亿元,同比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718.49亿元,同比增长3.1%。


这里,我们简单再对完整版的前三季度31省市GDP数据信息进行一些要点回顾——


1.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依旧是十分稳定的全国前四名。也是前三季度全国各省之中,GDP总量在4万亿之上的省份。


2.对比2019年同期,2020年前三季度,广东和江苏之间GDP差距有所拉近。具体为从去年同期的5783.79亿元拉近至4588.27亿元。在过去的这些年,两省之间的经济体量差距时有扩大,时有缩小,但双方总量增长均保持相对稳定。


3.期内GDP增速方面,西藏增速最高为6.3%,其次为贵州的3.2%。但两省都属于相对特殊情况,所以代表性相对较弱。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在此之外共有14个省份前三季度GDP增速超过2%,这些则是反映前三季度中国区域经济回归稳定的重要标志。


4.前三季度GDP增速尚未转负为正的省市有上海、湖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除情况较为特殊的湖北在本年度末转正压力仍较大之外,其余省市在年末转正可能性均较大。而目前,湖北省正在马力全开,各类项目集中开工,进而尽早实现经济增速回归正增长的道路。


5.额外多说一句,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无论是省也好,市也罢,个别行政区经济增速出现阶段性或长期性的负增长,将有可能逐渐将成为常态。一方面自然是宏观经济放缓后,区域经济矛盾与压力的进一步突出化;另一方面则是统计真实性的持续改善。大家能够逐步适应和接受这样的变化就好,凡事有升有降,才更真实。



二、2020年前三季度各省份主要经济运行数据对比



在以往的分省季度经济数据整体解读汇总,我们一般不做过多的深入,一方面是考虑讨论的价值性和意义性,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内容的通俗性和易读性。不过今年的情况十分特殊,所以我觉得可以以往的维度上,稍微做下延伸。


所以,在上述大家已经清楚明了的前三季度分省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速之外,我们又增加了期间各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②和社消零售品总额增速③三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各省在前三季度经济恢复的具体情况。


如果是相对比较入门的朋友,对上述几个概念还有所模糊的话,可以跳至文末的相关词条小贴士,我特意贴出了上述的几个概念的相关介绍,可以先行了解后再继续阅读。



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整体来看,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上半年为下降1.3%。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5.8%,比二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9%;股份制企业增长1.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3%;私营企业增长2.1%。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31省市中,共有22个省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正增长,仍有9个省市为负增长。负增长幅度明显较大的,是湖北的-11.3%和海南的-5.5%。


如果和同期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2%相比,则共有19个省市大于等于该数值,其余12个省市低于该数值。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虽然正增长,但是仍低于同期全国均速的3个省份分别是:云南0.9%、辽宁0.3%、天津0.1%。


而此期间,增速相对较为领先的省份,普遍非沿海省份、非工业大省,由此在疫情期间工业运转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比如西藏、甘肃、吉林、新疆等省份,多数均位于更靠边疆地区。


而以上省份之外,前三季度工业相对较好的,则是重庆、安徽、江苏、湖南、四川、山西、浙江等省份,以上省份均超过了3%。在应对较大经济压力时,稳健的工业运转无疑对稳定区域经济基本盘有着“定海神针”般的作用。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整体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6530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上半年为下降3.1%。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上半年为下降2.7%;制造业投资下降6.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全国范围看,前三季度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主力,仍旧还是房地产开发投资。而制造业投资虽然相比上半年有明显收窄,但仍处于-6.5%的低位水平,还需要等待年末观察是否能够转正。


而比较有趣的是,具体到区域来看,前三季度固定投资增速为正增长的省份数量多达27个之多,仅青海、江苏、内蒙古、湖北4省区仍未转正。


而27个前三季度固投增速为正的省区中,大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0.8%的省份,同样多达26个。这其中,新疆和上海两地的前三季度固投增速更是双双超过了10%,增速最高的新疆达到了17.3%。


可以看到,在历次的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各省市率先向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发力,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是对于现阶段国内的一些省份而言,已经陆续渡过了固定投资能够显著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阶段,相关投资效率正在持续的下降。


3.社消零售品总额增速


整体来看,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324亿元,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前三季度,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6843亿元,下降7.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481亿元,下降6.7%


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5226亿元,下降23.9%;商品零售248098亿元,下降5.1%。


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80065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4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6477亿元,增长1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3%。


在之前的全国27省份前三季度GDP推文中,我就曾特别讲到了,之所以还不能说我国经济已经完全从疫情的深刻影响中恢复,社消数据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比如我国作为餐饮大国,疫情造成的餐饮行业收入大幅度下滑,前三季度累积增速仍为-23.9%。


而线下消费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刺激了线上消费的增长。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7%的数据,一定程度上是线下消费受限前提下的消费转移。蚂蚁集团选择在当下这个时间点上市,显然综合考虑到了包括这点在内的多重因素。


在社消零售品总额增速方面,全部31省市前三季度仍均为负增长。其中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湖北省为-27.4%,比较显而易见扭负为正的可能性必然要被推迟到明年了。


除湖北之外,还有新疆、天津、黑龙江、吉林、北京、辽宁、山西等7个省区前三季度社消负增长幅度均超过10%。这些省份当中,有一些省份原本就处于各自的经济发展转型期,内部矛盾和压力均较大,此次的疫情无疑更是起到了“雪上加霜”的负面影响。


而同期社消表现最靠前的三个省份,均为中西部省份:安徽-0.5%、贵州-1%、江西1.3%。相比沿海的人口净流入大省在疫情期间更易受影响的区域消费情况,中西部省份的本地消费规模在特定因素影响下,往往表现更为稳定。



三、2020年前三季度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上面讲完了消费,接下来我们再来讲收入。眼下已经进入11月份,曾经仅限于11月11日当天的双11购物节,几经发展之后,目前已经成为几乎贯穿11月的购物月。而随之而来的所谓双12购物节,同样也将全面扩展到整个12月。


我在之前的推文中就已经做过推测,今年的双11购物节数据势必还要再创新高。和往年的数据屡创新高基本起到的都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不尽相同,今年的数据再创新高拥有更浓厚的“雪中送炭”的意味。它将一定程度上,将影响2020年全年中国经济运行情况的最终数据。


从这个维度讲,这里我们也完全可以单独成篇,只讲前三季度分省的居民收入情况。但是受限于时间和精力,这里我只能将此作为本文的一个篇章进行简单的介绍。


整体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年内首次转正,上半年为下降1.3%。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1元,名义增长2.8%,实际下降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名义增长5.8%,实际增长1.6%。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67,比上年同期缩小0.0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0512元,同比名义增长3.2%。


这里大家可以发现的一点是,在前三季度中,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实际是在下滑的,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虽然实际增长也不多,只有1.6%,但是十分难得的还保持了正增长。


而如果具化到31个省市区之中,有2个省份在前三季度整体出现了居民人均收入的负增长,分别是湖北和黑龙江。其中,湖北情况最为突出,如果对比去年同期的人均收入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湖北省人均收入出现了5.52%的下滑。



如果是对比31省市区的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收入正增长情况的话,重庆、湖南、江西、四川、贵州、西藏等中西部省份,在名义增速上平均还能保持6%的名义增长。值此特殊年景,应该说是殊为不易的。


不过,对比国内同期人均收入名义增速3.9%,实际增速仅0.6%的情况,各省市区前三季度的人均收入实际增速表现,大致上大家也能够做到心里有数。


而如果说你是中小私营企业员工或个体工商从业者,今年不要说收入有明显的提升,能够稳住岗位薪资不被直接或变现降薪,或者生意出现明显下滑,已然是十分难得的事情。


我清楚记得在全国疫情情况刚刚得到全面控制,线下各行业门店逐步允许重新开放营业的时候,身边有朋友向我感叹,现在去门店消费,明显能感觉到商家的服务态度相比疫情前有明显的改善。个中辛苦,只怕只有亲历者明白。


按照我个人的习惯,无论是季度的、半年的还是全年的各省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我都有一个习惯,就是计算出人均月收入。当然,这种算法自然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方便大家更直观地看到当下各区域人均收入的情况。


每每提到我国的各项人均数据,都是我们更好认清社会现实的好机会。特别是在人均收入这个最能够影响国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指数上,我们距离真正发达国家的距离真的还很遥远。总是站在几个有限的一二线城市维度尝试在精神上早日实现“超英赶美”,只不过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


在如此庞大的人口基量之下,现阶段能够实现统计学上人均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省级行政区仅有京沪二城。如果我们较真起来,事实上就是任何一个实际意义上的省份都还达不到。换算成美元,5000元人民币大约只有745美元。而2019年,美国全国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美金。注意,这是美国全国的人均数据,并非美国某几个发达州的人均数据。


直辖市外,在人均收入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浙江省,但2020年前三季度的人均月收入也是刚刚超过4400元。不要小瞧这个数据,这在当下中国并不容易。


“6亿同胞月收入低于1000元”声犹在耳,认清现实,才有可能脚踏实地,清醒逐梦。2020年的最后2个月,继续努力吧!



【小贴士1】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规上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年主营收入大于2000万的工业企业或者国有工业企业。


【小贴士2】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变化情况。包括房产、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企业用于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大修理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等。

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小贴士3】社会消费拼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但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而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以下为广告,请根据实际需求了解】


企创网(数据思维)是山川网的老朋友,这里每天都在分享各行各业的最新高价值大数据报告。过去推文中引用和分享的相关区域经济大数据,多数取自这里。

“数据思维”大数据资料分享社群,目前已正式开通。每日更新最新各行业大数据报告,支持报告电子版下载。可以帮助你实时、高效、精准获取各行业大数据。
目前社群友情推广价为一年 ¥99,全年可获大数据报告不低于1000份(日均3~5份),平均每份大数据报告获取成本不到1角钱,性价比还不错。
对于大数据&数据报告资料有需求的朋友,可以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了解 ↓





2019全年: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广东篇 丨 山东篇 丨 安徽篇 丨 重庆篇 丨 江西篇 丨 各大区GDP对比 丨 城市三十强 丨 城市二十强 丨长江经济带 丨 各省人均收入 丨 各省GDP增速 丨 各省GDP总量 丨 各省GDP实现情况 丨 29省市GDP增速目标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前三季度27省GDP 丨 人口是一把双刃剑 丨 2020富豪榜 丨 各省房价前三城 丨 城市群与经济带 丨 长三角机场格局 丨 2019百强镇 丨 GaWC 2020 丨 上半年GDP百强 丨 就业结构 丨 社消大数据 丨 外贸依存度 丨 头部24城新格局 丨 上半年GDP20强 丨 安徽16地市 丨 上半年27省GDP 丨 上半年各省市收入 丨 成渝双城经济圈 丨 通沪铁路 丨 商合杭高铁 丨 魔幻2020 丨 新型城镇化县城 丨 儿童人口占比 丨 西部大开发20年


人文:私人美术馆分布 丨 山东沿海县镇乡 丨 流民与犯罪 丨 地区媒体分布 丨 隐秘的角落 丨 齐鲁区域与山东艺术 丨 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