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析中国各省份及主要城市外贸依存度:外贸经济主驱动的利与弊

林隐LY 山川网 2023-08-03


山川网:众所周知,从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终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种需求之和,因此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


中国广大的东部沿海地区,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后的四十余年间,经济总量实现迅猛的跨越式发展。与东部地区持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外贸进出口总额连年屡创新高关系密切。


据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贸易顺差2.92万亿元,扩大25.4%。


如果不考虑对外贸易产品构成和利润情况,单纯从2019年进出口总额绝对数据来看,中国已经超过美国(2019年美国外贸进出口为42139.9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765亿元左右)。对外贸易之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如何量化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于对外贸易的依赖度呢?有一个对应的概念,叫做“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 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上文中我们提到的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涉及对外贸易数据是“出口额”;而这里我们提到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涉及的对外贸易数据则是“进出口总额”,两者之间是子母集的关系。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存在一些地区外贸依存度超过100%的情况(进出口总额>生产总值是完全正常的)。



关于对外贸易的相关推送,此前我们介绍的并不多。所以今天我们不妨稍微多花费一些时间,更多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方便大家更好地阅读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伴随着外贸的增长,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1985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23.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9.02%,进口依存度为14.08%,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首次达到30%(记住这个数据),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6.05%,进口依存度为13.84%,中国出口慢慢赶上并超过进口。这一阶段,主要由于国内资源紧缺和大量技术设备的进口,使进口依存度连续多年高于出口依存度。


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2000年,在这一阶段,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使出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2.4%,超出了中国年均GDP的增长速度8.8%。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加工贸易的开展,使出口快速增长,出口依存度超过进口依存度,推动外贸稳步上升,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于1994年突破40%。虽然1996~1999年四年内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有所滑落,但是在35%左右徘徊,2000年再次达到43.9%。


第三个阶段是2001年至今。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的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快速增加, 2002年突破50%,2005年已经高达63%,2006年更是达到67%的高点,此后受我国经济转型、内外需结构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回落,2008年为60.2%,到2011年更是低至50.1%,仅比2002年高0.1%。


那么,截至2019年,中国最新的外贸依存度数值是多少呢?上文我们已经讲到,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然后再结合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万亿元,就可以得出该年度的中国外贸依存度为31.8%


回顾一下中国外贸依存度数据的发展历史,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十分值得关注:从1990年的首次达到30%,到1994年突破40%,2002年突破50%,2006年更是达到67%的高点。这个时间区间,是中国外贸依存度的上升区间。


而从2007年开始,中国则迅速转入了外贸依存度的下降区间。这其中还是有几个重要时间节点:2008年为60.2%,2011年进一步回落至50.1%,2019年则已经回落到31.8%,距离三十年前的1990年30%的水平,仅剩一步之遥,这显然是个十分有意思的轮回。


谈及于此,我这里再多说几句。最近一次的中国大中城市的房价迅速上行区间,开始于什么时间点大家还有印象吗?差不多就是从2007-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结束后,全面启动的。截至到当下中国大中城市房价整体达到历史高位的结果来看,这一轮的中国房价黄金时期已然持续了十年之久。


在这十年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各样的房价调控政策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但是房价却是雷打不动,越调越高。站在当下的时间点回看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形势如此动荡艰难的形势下依旧能够“长青”,与在座的各位坚定支持我国大消费(拉动内需)+大投资(固定投资)国策密不可分,各位可谓是功不可没。


说完了全国,我们来说地方。中国幅员辽阔,区域众多。不同地区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外贸依存度情况显然也差别巨大。这里我有一份中国海关此前推出的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资料,这里我们只截取其中的前十强作为代表。


2019年中国外贸十强城市(中国海关)


上述城市的名字大家应该不会陌生,都是中国知名度普遍较高的城市。特别是前几天我们刚刚安排推送了2020年上半年中国城市GDP二十强,其中八个城市都名列其中,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那么提到中国二十强城市了,这里再问大家一句,大家是否还记得上述城市,2020年上半年的经济整体表现呢?记不清不要紧,我再带大家回顾一下其中几个代表性城市——


深圳市: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12634.30亿元,同比增长0.1%,增速较一季度回升6.7个百分点。

上海市:2020年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56.8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

广州市:2020年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0968.29亿元,同比下降2.7%

东莞市:2020年上半年东莞市生产总值为4361.28亿元,同比下降1.7%

厦门市:2020年上半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48.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6%


从上述中国外贸城市排名最靠前的五个城市上半年的经济表现来看,情况最好的是GDP相对较小的厦门,上半年GDP增速增长0.6%。其余四城中,深圳市以0.1%将将扭负为正,其余三市仍处于负增长状态。对比此前我们安排推送的上半年中国城市二十强榜单,这种压力可以想象。


背后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新冠疫情造成的2020年上半年全国经济承受巨大压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受挫严重,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型产业的城市经济数据复苏整体较慢。与此同时,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更是使得对外贸易在原本就处在经济下行期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这对以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城市而言,无疑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那么截至2019年,中国各城市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情况究竟如何呢?这里我整理了全国三十余座代表性城市的相关数据,一起来看——



如上图所示,经过统计,目前我国主要城市中至少有14个城市外贸依存度超过50%(表格只统计了主要城市,事实上一些中小城市也超过该水平)。无论是对比国际一般标准,还是对比同期全国均值(外贸依存度31.8%),都可以称作是高外贸依存度城市。


它们包括:东莞、苏州、深圳、厦门、金华、上海、珠海、北京、中山、宁波、大连、无锡、天津、青岛。无一例外,全部为东部沿海省份城市,半数以上为滨海港口型城市。


在这其中,还有四座城市的外贸依存度甚至超过了100%,分别是东莞145.5%,苏州113.9%,深圳110.6%,厦门107%。而上述四市在2020年上半年的经济表现之所以相比同期同级别城市相对不佳,与各自存在不同程度过度依赖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这里我们以表格中外贸依存度最高的东莞为例,“三来一补”曾是早期拉动东莞经济迅速发展,将东莞市一度送入“新一线城市”名单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三来一补”,即是“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的简称。来料加工指外商提供原材料,委托我方工厂加工成为成品。


产品归外商所有,我方按合同收取工缴费。确定工缴费时,需要考虑国内的收费标准、自身的成本、国际上的价格水平、委托银行收款的手续费,以及是否支付运费和保险费。来料加工应规定制成率,用料定额包干。如果外商同时提供了生产设备,其价款从工缴费中扣除; 来料装配指外商提供零部件和元器件,并提供必须的机器设备、仪器、工具和有关技术,由我方工厂组装为成品。


显而易见,这种模式只适合发展中国家在对外开放早期阶段时,作为过渡期使用。但是事实上,这种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沿海地区多市长期存在,甚至直到当下也未能完全消失与转型。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种模式事实上早已不能适应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由此衍生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较多“三来一补”企业对中国政府“出口退税补贴”依赖较大而不注重外销利润的获取;不少“三来一补”企业中的中方股东逐步将经营管理权放手交到外方股东中,缺乏创建自主品牌和“本地化”“国产化”的动力;企业在雇用员工方面违背中国劳动政策低价雇用员工,较多企业甚至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产品低质低量,对环境的破坏严重;产品超低价销售给外商引发外国政府征收巨额惩罚性关税。


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以东莞为代表的的中国沿海一大批高外贸依存度地区,经济发展都遭受了巨大冲击。部分城市GDP增速一度从两位数跌至一位数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经此教训后,东部沿海城市几乎都意识到了纯粹的外贸拉动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巨大不稳定性,从而将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加速产业升级重造作为了发展方向。不过这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不乏失败的典型。那些未能成功转型升级的企业,成为后来历次经济危机风波中一批又一批的牺牲品。


但相较于其它拉动经济发展道路,对外贸易依旧是一种非常受到地方政府偏爱的起效迅速的方法。所以当对应地区对于对外贸易驱动经济方式形成依赖后,较容易在产业升级转型中态度不够积极,这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心态。


代表性城市之外,我们再来看看全国各省份的最新外贸依存度情况——



根据上表显示,排除情况特殊的京沪津三个直辖市外,2019年度省域外贸依存度超过同期全国均值的区域,包括广东、浙江、江苏三个省份。其中,广东数据显著高于浙江、江苏二省同期。而根据最新的三省2020年上半年经济半年报显示——


广东省:2020年上半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49234.20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14.72亿元,同比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798.81亿元,同比下降6.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8520.67亿元,同比增长0.1%。


上半年,广东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3.06万亿元,同比下降7.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2万亿元,下降8.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9个百分点;进口1.24万亿元,下降5.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8个百分点。


浙江省: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90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14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620亿元,下降2.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553亿元,增长2.5%。


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浙江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14724.21亿元,同比增长4.2%


江苏省: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6722.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0.9%,增速由一季度的下降5.0%转为正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53.56亿元,同比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20128.63亿元,下降0.2%;第三产业增加值25140.73亿元,增长1.8%。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江苏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20061.7亿元,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7个百分点。


三省对比来看,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广东省,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也最多,进而对同期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形成了相对的明显的影响。


事实上,2019年广东省外贸依存度能够控制在66.35%水平,是经过了过去十多年艰巨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广东省外贸依存度都超过100%。2007年155%,2008年133%,2009年106%。一直到了2010年后,才成功得以将外贸依存度降低至100%以内。但对比同期全国均值及其他沿海省份来看,广东省外贸依存度未来依旧还有不小的降低空间。


近现代广东经济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地处中国南部沿海的广东,在发展对外贸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样是由于位于中国最南端的地理位置和相对独立的区域文化,使得广东省与广阔中国腹地各省的联系相对更弱,这对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在外向型经济驱动转型内向型经济驱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外贸易依存度指标在理论界一直是大家争议的焦点,评价各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的国家,全球化水平越高,既能够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也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普遍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型的国家,其过剩的生产力必须通过对外贸易才能够得以释放。同时,为了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就必须通过不断调控政策、税率、汇率、利润等方式,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疲惫不堪。


这里我们不妨举几个代表性的国家作为参考对象。亚洲方面,2018年,日本外贸依存度为29.9%左右,韩国外贸依存度为68.7%左右,两者的差距十分明显;欧美方面,2018年,美国外贸依存度为20.5%左右,德国外贸依存度为70.8%左右,两者差别更是巨大。


而作为世界上公认的发达国家,美、德、日、韩虽然国土面积大小不同,人口规模多少不同,但是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体发展模式及方向。


2020年以来,中美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无论是先前的华为事件,还是近期的TikTok(抖音海外版),我们都可以发现美国在对中国进行发难时的诸般有恃无恐。这背后的原因众多,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矛盾由来已久。


但是同样作为西方发达国家阵营,我们却可以发现德国在对待华为、TikTok等事件时的态度却更显“温和”。这背后,德国作为高外贸依赖度国家的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以及拥有为数不少外贸依存度较高城市(其中多数还是发达城市)的中国,相较之下,我们更不愿意与外贸依存度较低,但综合国力强劲的国家发生矛盾,因为这样一来我们手中可用的筹码略显被动。


而从过去十几年间中国持续性强调拉动内需,以及今年开始又新提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模式,事实上都是中国在意识到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对接下来中国在参与世界竞争中有可能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后,必然采取的应对之举。


由大及小,具体到中国的各省各市,在面对日益复杂甚至混乱的世界经济贸易形势时,应该将自身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之内,将自身的发展命脉牢牢地握在自身手中,使其无论遇到怎样复杂艰难的外部形势时,本身都能够做到处变不惊,稳如泰山。





2019全年: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广东篇 丨 山东篇 丨 安徽篇 丨 重庆篇 丨 江西篇 丨 各大区GDP对比 丨 城市三十强 丨 城市二十强 丨长江经济带 丨 各省人均收入 丨 各省GDP增速 丨 各省GDP总量 丨 各省GDP实现情况 丨 29省市GDP增速目标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头部24城新格局 丨 上半年GDP20强 丨 安徽16地市 丨 上半年27省GDP 丨 上半年各省市收入 丨 成渝双城经济圈 丨 通沪铁路 丨 商合杭高铁 丨 魔幻2020 丨 新型城镇化县城 丨 儿童人口占比 丨 西部大开发20年 丨 一季度河北各市收入 丨 一季度各省财政收入 丨 一季度广东各市GDP 丨 贫困农民月入1073元 丨 一季度城市GDP 丨 长三角机场群 丨 一季度各省GDP 丨 一季度各省收入 丨 杭州地铁补短板 丨 疫情人口管理 丨 合肥徐州地铁建设 丨 北方人迁居长三角


人文:隐秘的角落 丨 齐鲁区域与山东艺术 丨 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