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教务处处长专访 | 青海大学教务处处长赵常丽:勇往直前,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着力培养新时代应用型人才
全媒体视角
在青海大学教务处处长赵常丽看来,教学管理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尊重教学规律,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就是要以学生为根本,以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建设为目标,创新管理方式和培养体制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又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
青海大学教务处处长赵常丽
采访报道 / 中教全媒体 曹艳
六十二年奋勇拼搏,实现“三级跳”
中教全媒体:
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薪火相传,学校谱写了一部砥砺前行、自强不息的创业史,取得哪些成绩?
赵常丽:六十二年来,学校走过了“筚路蓝缕、艰苦奋斗(1958-1997年);抢抓机遇、跨越发展(1998-2012年);提升内涵、转型发展(2013-至今)”的三个阶段。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1年以来,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先后对口支援青海大学,2004年成为青海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08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2年入选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高校行列,2016年成为国家首批百所创新创业示范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视察学校后说:“青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大学中成长最为突出的高校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青海大学发展实现了“三级跳”,而这个三级跳,恰恰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的历史记录,是一座丰碑,三级跳走过的路极其艰难,实现了脱胎换骨。”中教全媒体:
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哪些优势学科?
把握新科技机遇,四举措推进本科教学改革
中教全媒体:
顺应新时代发展,青海大学在教学方式与管理上分别做了哪些改革?
赵常丽:在新时代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背景下,学校在部省合建以及六所对口支援高校支持帮扶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出台了《青海大学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青海大学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省内首推完全学分制改革,创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需求的新型教学管理体制,带动教学管理深化改革。目前已修(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设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在2018级学生中全面推行了学分制改革。
第二,打造一流本科专业,没有一流的专业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为对我校一流学科有效支撑,我们制定《青海大学一流专业建设方案》,结合四新要求,明确定位、强化特色,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水平,2019年学校获批5项国家级、9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第三,构建一流课程建设体系,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已经开展了20年,经历了五个阶段,目前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我们制定了《青海大学一流课程建设方案》,对标“两性一度”基本要求,根据五类一流课程建设内涵,构建符合学情校情的课程体系。同时,为了有效落实“三全育人”,今年学校出台了《青海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全面启动了课程思政改革,确保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
中教全媒体:
近几年,慕课在国内高校迅速发展,学校在慕课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疫情期间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赵常丽:2017年青海大学《电工基础与电子设计》课程作为青海省及青海大学首门慕课在学堂在线上线,次年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我校的第二门慕课《思路南线与民间文学》获得了全国最美MOOC一等奖,全国共有1千多门课程参评,一等奖只有20个,可以说该奖项是非常有含金量的,目前两门课程选课人数达6.1万人。之后《三江源生态》《大话机器人》于2019年分别在智慧树和学堂在线上线。青海大学的慕课都很好地体现了学科优势和地域的特色,构建了独有的在线教育及混合式教学发展模式。
学校自2014年启动《电路原理》第一门混合式教学试点工作以来,坚持不懈的推进MOOC与混合式教学改革,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培养了教师良好的在线教学意识和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在线教学教室条件和环境。2020年疫情期间,确保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顺利开展,理论课开课率达100%,保障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为学校未来继续推动教学改革,高质量地实施混合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新教育与师资建设两手抓,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中教全媒体:
近些年,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中教全媒体:
据悉,2016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百所创新创业示范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近五年,学校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培育了1个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优计划10项,6名学生入选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人物,获第三届澜-湄青年创新设计大赛“最佳跨国团队”奖;出台学科竞赛相关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国际、国家、省级、学校、院系五级竞赛体系,借助第二课堂,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相长的良好育人环境;学生在全国(国际)数学建模、英语等学科竞赛中获奖376项,其中国家奖264项,2018年学校超算团队在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中闯入全球20强,摘获全球一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19年,在全国1172所本科院校中,我校学科竞赛排名214位,位列“双一流”建设高校第93位。
中教全媒体:
没有教师,不能成为学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办学质量,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赵常丽:学校始终贯彻党和国家的人才工作方针,全力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认真落实《青海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青海大学人才高地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在人才高地、分配制度、职称评聘,考核体系等方面破除五唯、以本为本、创新改革,同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构建完成“1+5”教师培养体系,包括师德师风建设“1”个计划和青年教师启航、骨干教师培养、教学名师领航、海外学习进修、实践能力提升“5”个计划,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搭建平台。教师发展体系建设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获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青海省首届人才工作伯乐奖,2019年“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全国1212所“普通本科院校”中排名165位,2018年在教育部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会议上青海大学作为全国仅有的两所高校之一进行了交流发言。学校连续三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我省2007年以来第二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实现了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的全覆盖。
探索改革发展新举措,实现“十四五”跨越式进步
中教全媒体:
青海大学2012年入选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高校行列,学校哪些优势促使入选的?
赵常丽:青海大学能获得此项荣誉有四个优势。首先是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西部高校建设;其次是学校多年来的努力拼搏,成功走过了“筚路蓝缕、艰苦奋斗(1958-1997年);抢抓机遇、跨越发展(1998-2012年);提升内涵、转型发展(2013-至今)”的三个阶段;然后是学校制度了符合西部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特点的“三段三类”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最后是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先后对口支援。
中教全媒体:
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本科教育有什么规划?
赵常丽:陈宝生部长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十三五期间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一流本科教育的制度文件。在十四五我们首先要做政策制度落实、落实、再落实,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优化专业布局、着力提升培养质量,探索实施最有突破、最有特色、最有亮点的改革发展举措。目前我们正在谋划十四五本科教育规划,初步设想在学分制改革、质量文化、教学管理及教学能力提升等十二个方面开展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力争在未来五年实现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的飞跃,不断提高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的符合度、贡献度,彰显优势特色。
您想了解更多的青海大学,请点击“阅读原文”。
全媒体校长/书记/院长/处长专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陈遇春:勇立新时代发展的潮流,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继续助力中国建设
西华大学教务处处长蒋珍菊:探索、改革、创新,走向高水平本科教育
重庆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杨林:发挥交通特色优势,着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哈尔滨商业大学党委书记孙先民:发挥商科办学特色、探索“一体两翼”文化育人模式 努力培养一流人才
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张红伟: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教育创新改革
河西学院教务处处长赵柱:立足河西走廊,创新互联网+支教服务途径,服务当地经济
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黄国华:向课程思政与创新教育聚焦发力,打造新时代一流本科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丁凯:教育现代化与产教融合背景下继续教育发展新思考
郑州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李学相: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 为国家软件产业培养优秀人才
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夏侯建兵:以质量为核心 为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厦门大学经验
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黄雅丽:立足民族地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教育“精英”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宏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办好一流本科教育
中国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佟赤:学历教育内涵式发展,非学历培训市场化转型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炳烛:依托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培养,扎实推进“双高”建设
北京联合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鲍桂莲:计划招生3350人,新增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西南石油大学继续教育与网络学院院长汤富荣:紧抓行业特色和地方经济发展 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继续教育服务
大连理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梁茵:回归教育初心,打造一流的继续教育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书记袁昌富、院长王松明:学历、技能并重 优质继续教育的提供者 校友终身发展的好平台
山东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永艳:坚持创新发展,办出“农林”品牌的继续教育
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靳葛:2020年本科招生计划6674,新增人工智能专业
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方建强:扎根大地,服务社会发展,发挥继续教育作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肖嵩:对接国家战略,服务陕西科创,贡献“西电智慧”
山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江世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发展
温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世泽:整合优势资源 创新继续教育 服务健康中国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院长廉福生:多措并举 打通毕业生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世云:继续教育创新发展要以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
成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魏青:打造不断创新的培训品牌 做专业的继续教育
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标准宣贯组组长战德臣教授:慕课推动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廖华英:主动求变 做好精品在线课程建设 践行课程思政
对外经贸大学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学院副院长黄健青:规范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促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继续、网络)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拜晓旭: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 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邬智:在疫情防控中强化继续教育创新思维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书记黄丽华: 停课不停学和助力企业复工,哪个都不能掉以轻心
天津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办好新时代继续教育,助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线上培训教育助企业复工复产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疫情应对中的行动和思考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邓毅:创新驱动发展 网络教育模式不应该千篇一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继续教育:多箭齐发 在疫情“大考”中锤炼提升创新能力
广东开放大学校长刘文清:大学+体系+平台—信息化背景下的开放大学特色发展之路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疫情“大考”中转型升级,四轮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企合作共战“疫”,在线平台促培训
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抗击疫情,责任担“教育育人”,使命承“法治建设”
全媒体总裁专访
网梯高校产品线总监王佳静:20年专业沉淀 为高校提供放心、省心、贴心的服务
领途教育CEO刘佰明:激发学生潜能 培养优势导向型复合人才
网梯副总经理金庆文:构建在线教育完整技术生态体系 让用户“做减法”
通铭教育董事长唐小奎:专业+专注 构建立企业在线学习新生态
武汉启明泰和软件服务有限公司总裁胡朝晖:分拣试卷技术赋能考试,“在线考试”有保障
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靳新:用智能化改变教育 教与学由此不同
马承英语创始人、董事长马承:用心服务 缔造马承英语百年品牌
五舟教育事业部总经理胥泽富:为学校赋能 把专业办在产业链和需求链上
普开数据总经理叶刚:赋能教师 做专业教育科技公司
近期活动链接
2020中国国际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将于10月22-23日在京召开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第二届)暨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2020年会将于2020年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2020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年会将于11月13日—15日在北京召开疫情之下,在线教育大爆发!2020(第六届)中国在线教育百强评选正式启动
2020(第七届)中国E-Learning行业年度评选正在进行2020年度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函授站评选活动通知2020年度中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校外学习中心评选活动通知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